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人教(2019)生物高考知識點梳理&對點訓練7.5 生物變異的實驗設計及分析(含解析)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人教(2019)生物高考知識點梳理&對點訓練7.5 生物變異的實驗設計及分析(含解析)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人教(2019)生物高考知識點梳理&對點訓練
7.5 生物變異的實驗設計及分析
生物變異的實驗設計題是高考的重點和難點,此類題目綜合性強,要求學生有較強的推理能力、判斷能力和設計實驗的能力。隨著新高考對學生的科學探究和科學思維要求的提高,考查“基因突變、染色體變異”有關的實驗設計題目會有所體現,試題可能會借助模式圖、信息資料等形式創設新情境綜合考查。
1.“三看法”判斷可遺傳變異類型
(1)DNA分子內的變異。
一看:基因種類 即看染色體上的基因種類是否發生改變,若發生改變則為基因突變,由基因中堿基的替換、增添或缺失所致
二看:基因位置 若基因種類和基因數目未變,但染色體上的基因位置改變,應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易位”
三看:基因數目 若基因的數目改變則為染色體結構變異中的“重復”或“缺失”
(2)DNA分子間的變異。
一看:染色體數 若染色體的數目發生改變,可根據染色體的數目變化情況,確定是染色體數目的“整倍變異”還是“非整倍變異”
二看:基因位置 若染色體的數目和基因數目均未改變,但基因所處的染色體位于非同源染色體上,則應為染色體變異中的“易位”
三看:基因數目 若染色體上的基因數目不變,則為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上的非姐妹染色單體互換的結果,屬于基因重組
2.變異類型的實驗探究方法歸納
(1)可遺傳變異與不可遺傳變異的判斷。
①自交或雜交獲得子代,子代自交或子代之間雜交,用這種方法確定變異的原因。如果子代自交或雜交的后代出現變異性狀,則變異性狀是由于遺傳物質變化引起的,反之,變異性狀的出現僅是由環境引起的,遺傳物質沒有改變。
②將變異個體和正常個體培養在相同的環境條件下,兩者沒有出現明顯差異,則原來的變異性狀是由環境引起的。
(2)染色體變異與基因突變的判別。
①判別依據:光學顯微鏡下能觀察到的是染色體變異,不能觀察到的是基因突變。
②具體操作:制作正常個體與待測變異個體的有絲分裂臨時裝片,找到中期圖像進行染色體結構與數目的比較可以判斷是否發生了染色體變異。
(3)顯性突變與隱性突變的判定。
理論基礎 受到物理、化學和生物因素的影響,AA個體如果突變成Aa個體,則突變性狀在當代不會表現出來,只有Aa個體自交后代才會有aa變異個體出現,因此這種變異個體一旦出現即是純合子。相反,如果aa個體突變成Aa個體,則當代就會表現出突變性狀
判斷方法 a.選擇突變體與其他已知未突變體雜交,通過觀察后代變異性狀的比例來判斷基因突變的類型。 b.植物還可以利用突變體自交觀察后代有無性狀分離來進行顯性突變與隱性突變的判定
[典例] 玉米非糯性基因(A)對糯性基因(a)為顯性,植株紫色基因(B)對植株綠色基因(b)為顯性,這兩對等位基因分別位于第9號和第6號染色體上。現有非糯性紫株、非糯性綠株和糯性紫株三個純種品系供實驗選擇。
(1)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應選擇的雜交組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當用X射線照射純合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將其授與純合糯性綠株的個體上,發現在F1的734株中有2株為綠色。關于這2株綠色植株產生的原因,有兩種推測:
推測一:少數花粉中紫色基因(B)突變為綠色基因(b),導致F1少數綠苗產生。
推測二:6號染色體載有紫色基因(B)的區段缺失導致的。已知第6號染色體區段缺失的雌、雄配子可育,而缺失純合子(兩條同源染色體均缺失相同片段)致死。
某同學設計了以下雜交實驗,以探究X射線照射花粉后產生的變異類型。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上述綠色植株與____________純種品系雜交,得到F2;
第二步:讓F2植株自交,得到F3;
第三步:觀察并記錄F3____________。
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F3植株的______________,說明推測一成立;
②若F3植株的______________,說明推測二成立。
[解析] (1)若要驗證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雜交F1的基因型應該是AaBb,因此選用的親本是非糯性綠株(AAbb)和糯性紫株(aaBB)。(2)純合糯性紫株玉米的基因型是aaBB,產生的精子的基因型是aB,純合糯性綠株的基因型是aabb,產生的卵細胞的基因型是ab,雜交后代的基因型是aaBb,都是紫株,如果用X射線照射純合糯性紫株玉米花粉后,將其授與純合糯性綠株的個體上,發現在F1的734株中有2株為綠色,綠株的出現可能的原因是精子中B基因突變形成b,或者精子中B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缺失;如果是基因突變引起的,該突變綠株的基因型是bb,與紫株純合品系雜交,F2的基因型是Bb,F2自交得到F3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紫株∶綠株=3∶1;如果是染色體片段缺失引起的,則突變綠株的基因型用B-b表示,與紫株純合品系雜交,F2的基因型是Bb、BB-,比例是1∶1,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BB-自交后代的基因型及比例是BB∶BB-∶B-B-=1∶2∶1,其中B-B-致死,因此F2自交得到的F3的表型及比例是紫株∶綠株=6∶1。
[答案] (1)非糯性綠株和糯性紫株 (2)非糯性紫株(或糯性紫株) 植株顏色及比例 ①紫色∶綠色=3∶1 ②紫色∶綠色=6∶1
探究生物變異類型題目的解題思路
  
[針對訓練]
1.(2022·鄭州高三期中)大豆是雌雄同花植物,野生型大豆雌蕊與雄蕊育性正常。科學家從大豆種群中分離到雄性不育單基因突變體甲(隱性性狀)和雄性不育單基因突變體乙(隱性性狀),為判斷這兩種突變體是否由同一突變基因控制,下列設計方案及預測合理的是(  )
A.將突變體甲與突變體乙進行雜交,若子代均為雄性不育植株,則兩種突變體由同一突變基因控制
B.將突變體甲與野生型大豆雜交獲得F1,再將F1與突變體乙雜交得F2,若F2均為雄性不育,則兩種突變體由同一突變基因控制
C.將突變體甲與野生型大豆雜交獲得F1,再將F1與突變體乙雜交得F2,若F2均為雄性可育,則兩種突變體由不同突變基因控制
D.將突變體甲、突變體乙分別與野生型大豆雜交獲得F甲1、F乙1,再將F甲1與F乙1雜交得F2,若F2中出現雄性不育植株,則兩種突變體由不同突變基因控制
解析:選C 突變體甲與突變體乙均為雄性不育植株,故兩種突變體不能進行雜交,A錯誤;若這兩種突變體由同一突變基因(設為a)控制,則突變體甲(aa)與野生型大豆(AA)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再將F1與突變體乙(aa)雜交,所得F2的基因型及比例為Aa∶aa=1∶1,即乙中雄性可育∶雄性不育=1∶1,B錯誤;若這兩種突變體由不同突變基因控制,設突變體甲的基因型為aaBB、突變體乙的基因型為AAbb,則突變體甲與野生型大豆(AABB)雜交所得F1的基因型為AaBB,再將F1與突變體乙雜交,所得F2的基因型為AaBb和AABb,即F2均為雄性可育,C正確;若兩種突變體由不同突變基因控制,突變體甲、突變體乙分別與野生型大豆雜交,所得F甲1、F乙1的基因型分別為AaBB、AABb,再將F甲1與F乙1雜交,所得F2的基因型為AABB、AABb、AaBB、AaBb,即F2均為雄性可育,D錯誤。
2.一對毛色正常鼠交配,產下多只鼠,其中一只雄鼠的毛色異常。分析認為,鼠毛色出現異常的原因有兩種:一是基因突變的直接結果(控制毛色基因的顯隱性未知,突變只涉及一個親本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二是隱性基因攜帶者之間交配的結果(只涉及親本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假定這只雄鼠能正常生長發育,并具有生殖能力,后代可成活。為探究該鼠毛色異常的原因,用上述毛色異常的雄鼠分別與其同一窩的多只雌鼠交配,得到多窩子代。請預測結果并作出分析。
(1)如果每窩子代中毛色異常鼠與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為________,則可推測毛色異常是____性基因突變為____性基因的直接結果,因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不同窩子代出現兩種情況,一種是同一窩子代中毛色異常鼠與毛色正常鼠的比例為________,另一種是同一窩子代全部表現為________鼠,則可推測毛色異常是隱性基因攜帶者之間交配的結果。
解析:如果毛色異常雄鼠是基因突變的結果(由于基因突變只涉及一個親本常染色體上一對等位基因中的一個基因),則毛色正常鼠是隱性純合子,毛色異常雄鼠是雜合子。將毛色異常雄鼠與其同窩的多只雌鼠交配(相當于測交),每窩子代中毛色異常鼠與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為1∶1。如果毛色異常雄鼠是隱性基因攜帶者之間交配的結果,則毛色異常鼠是隱性純合子,與其同窩的毛色正常雌鼠有一部分是雜合子,有一部分是顯性純合子。將毛色異常雄鼠與其同窩的多只雌鼠交配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同一窩子代中毛色異常鼠與毛色正常鼠的比例為1∶1,另一種是同一窩子代全部表現為毛色正常。
答案:(1)1∶1 隱 顯 只有兩個隱性純合親本中一個親本的一個隱性基因突變為顯性基因時,才能得到每窩毛色異常鼠與毛色正常鼠的比例均為1∶1的結果 (2)1∶1 毛色正常
3.二倍體動物缺失一條染色體稱為單體。大多數單體動物不能存活,但在黑腹果蠅中,點狀染色體(Ⅳ號染色體)缺失一條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請回答:
(1)果蠅群體中存在無眼個體,無眼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將無眼果蠅個體與野生型純合個體交配,子代的表型及比例如下表:
項目 無眼 野生型
F1 0 85
F2 79 245
據此判斷,顯性性狀為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據上述判斷結果,可利用正常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Ⅳ號染色單體果蠅交配,探究無眼基因是否位于Ⅳ號染色體上。
請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讓正常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Ⅳ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獲得子代;統計子代的__________,并記錄。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子代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說明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
②若子代中____________,則說明無眼基因不位于Ⅳ號染色體上。
解析:(1)由表中數據可知,F1全為野生型,F2中野生型∶無眼約為3∶1,所以野生型是顯性性狀。(2)要判斷無眼基因是否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可讓正常無眼果蠅與野生型(純合)Ⅳ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假設控制無眼的基因為b,如果無眼基因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則親本為bb×BO(BO表示缺失一條點狀染色體),子代中會出現bO∶Bb=1∶1,即無眼果蠅∶野生型果蠅=1∶1;如果無眼基因不位于Ⅳ號染色體上,則親本為bb×BB,子代全為野生型。
答案:(1)野生型 F1全為野生型(F2中野生型∶無眼約為3∶1) (2)表型及比例 ①出現野生型果蠅和無眼果蠅且比例為1∶1 ②全為野生型
[課時驗收評價]
1.一只突變型的雌果蠅與一只野生型雄果蠅交配后,產生的F1中野生型與突變型之比為2∶1,且雌雄個體之比也為2∶1,這個結果從遺傳學角度可作出的合理解釋是(  )
A.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雌配子致死
B.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
C.該突變為X染色體隱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
D.X染色體片段發生缺失可導致突變型,且缺失會導致雌配子致死
解析:選B 突變型雌果蠅的后代中雄性有1/2死亡,說明該雌性果蠅為雜合子,該突變可能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若含該突變基因的雌配子致死,則子代中會出現一種表型,且不會引起雌雄個體數量的差異,A錯誤;如果該突變為X染色體顯性突變,且含該突變基因的雄性個體致死,假設相關基因用D、d表示,則子代為XDXd(突變型♀)、XdXd(野生型♀)、XDY(死亡)、XdY(野生型♂),B正確;若X染色體片段發生缺失可導致突變型,且缺失會導致雌配子致死,則子代中會出現一種表型,且不會引起雌雄個體數量的差異,D錯誤。
2.經某種藥物處理的紅眼雄果蠅(XBY)與野生型純合紅眼雌果蠅(XBXB)雜交得F1,F1均為紅眼且雌∶雄=1∶1,F1隨機交配,觀察并統計F2的情況。下列關于親本雄蠅基因突變情況的描述,不正確的是(  )
A.若F2中紅眼∶白眼=3∶1,則可能發生了隱性突變
B.若F2中雌雄果蠅均為紅眼,則可能沒發生基因突變
C.若F2中雌∶雄=1∶2,則可能發生隱性突變導致純合個體全部死亡
D.若F2中雌∶雄介于1∶1和2∶1之間,則可能發生隱性突變導致純合個體部分死亡
解析:選C 若為隱性突變,則F2中的基因型有XBXB、XBXb、XBY、XbY,即表型為紅眼∶突變眼=3∶1,且雄性中有隱性突變體,A正確;若為隱性致死突變,F2中XbY死亡,則F2中雌∶雄=2∶1,C錯誤;若為隱性不完全致死突變,則F2中雌∶雄比為介于2∶1和1∶1之間,D正確;若不發生突變,則F2中基因型有XBXB、XBY,即表型為紅眼,且雄性中無隱性突變體,B正確。
3.(2022·福州模擬)雄蠶產絲量比雌蠶高。右圖為雄蠶兩條Z染色體上分別帶有一個致死基因(Ⅰ′、Ⅱ′),利用該雄蠶與野生型雌蠶雜交,子代雌蠶均胚胎致死,雄蠶均可正常發育。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Ⅰ′為隱性突變、Ⅱ′為顯性致死突變
B.Ⅰ′為顯性突變、Ⅱ′為隱性致死突變
C.所獲得的子代雄蠶基因型與親代相同
D.Ⅰ′、Ⅱ′所在區域沒有發生互換
解析:選D 子代雌蠶均胚胎致死,雄蠶均可正常發育,可判斷Ⅰ′、Ⅱ′均為隱性致死突變,且Ⅰ′、Ⅱ′所在區域沒有發生互換,A、B錯誤,D正確;所獲得的子代雄蠶有一條Z染色體來自野生型雌蠶,其上都是正常基因,而親代雄蠶兩條Z染色體上都含隱性致死基因,C錯誤。
4.(2022·莆田一模)已知果蠅的紅眼和白眼由X染色體上A、a基因控制,XO型(只有一條性染色體)個體為不育的雄果蠅。將紅眼雄果蠅與白眼雌果蠅雜交,理論上F1雌性全為紅眼,雄性全為白眼。觀察發現,在上述雜交中,2 000~3 000只白眼雄果蠅中出現了一只紅眼雄果蠅M。為探究果蠅M出現的原因,將果蠅M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如果沒有子代產生,則果蠅M的基因型為XAO
B.如果要判斷果蠅M是否為XO型,可以通過顯微鏡檢查確定
C.如果子代雌雄果蠅均為白眼,則果蠅M的出現是僅由環境改變引起
D.如果子代雄性全為紅眼,雌性全為白眼,則果蠅M的出現為基因突變的結果
解析:選D 由題意可知,XO型(只有一條性染色體)個體為不育的雄果蠅,如果沒有子代,則果蠅M發生了染色體缺失,其基因型為XAO,A正確;染色體變異可以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所以要判斷果蠅M是否為XO型,可以通過顯微鏡檢查確定,B正確;果蠅M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后代均為白眼,則果蠅M的基因型為XaY,因此果蠅M的出現是僅由環境改變引起,C正確;果蠅M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若子代雄性全為白眼,雌性全為紅眼,則果蠅M的基因型為XAY,是基因突變的結果,D錯誤。
5.果蠅的紅眼和白眼是一對相對性狀,缺刻翅和正常翅是另一對相對性狀,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現用一些純合親本果蠅進行雜交實驗,結果如表:
組別 親本 F1表型及比例 F2表型及比例
1 紅眼♀×白眼♂ 紅眼♀∶紅眼♂=1∶1 紅眼♀∶紅眼♂∶白眼♂=2∶1∶1
2 缺刻翅♀×正常翅♂ 正常翅♀∶缺刻翅♂=1∶1 —
(1)缺刻翅和正常翅這對相對性狀中顯性性狀是________。
(2)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________(填“遵循”或“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研究者在組別2的F1中偶然發現了一只缺刻翅雌果蠅。出現該果蠅的原因可能是親本果蠅在形成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也可能是染色體片段缺失。請你選擇合適的材料,設計雜交實驗方案來判斷出現該缺刻翅果蠅的原因。(注:各型配子活力相同;雄性個體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時胚胎致死。)
實驗方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結果預測:
Ⅰ.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基因突變;
Ⅱ.若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染色體片段缺失。
解析:(1)缺刻翅♀×正常翅♂→后代中雌性個體只有正常翅,說明正常翅對缺刻翅為顯性。親本的基因型為XbXb和XBY,F1的基因型為XBXb和XbY。(2)由第1組實驗結果可判斷控制果蠅紅眼和白眼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由于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都位于X染色體上,即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所以這兩對相對性狀的遺傳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3)由于組別2的F1中雌果蠅應該都是正常翅,現偶然發現了一只缺刻翅雌果蠅,可能是親本果蠅在形成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也可能是染色體片段缺失,而雄性個體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時胚胎致死。因此,可讓這只缺刻翅雌果蠅(XbXb或XbO)與正常翅雄果蠅(XBY)雜交,觀察子代表型及比例。Ⅰ.如果子代中正常翅(XBXb)∶缺刻翅(XbY)=1∶1,即雌性∶雄性=1∶1,說明親本果蠅在形成配子時發生了基因突變;Ⅱ.由于雄性個體一條染色體片段缺失時胚胎致死,如果子代中正常翅(XBXb和XBO)∶缺刻翅[XbY和OY(胚胎致死)]=2∶1,即雌性∶雄性=2∶1,說明親本果蠅在形成配子時發生了染色體片段缺失。
答案:(1)正常翅 (2)不遵循 控制這兩對相對性狀的兩對等位基因位于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
(3)讓這只缺刻翅雌果蠅與正常翅雄果蠅雜交,觀察子代表型及比例
Ⅰ.正常翅∶缺刻翅=1∶1或雌性∶雄性=1∶1
Ⅱ.正常翅∶缺刻翅=2∶1或雌性∶雄性=2∶1
6.在遺傳實驗常用的果蠅中發現了新的變異類型。根據獲得這種突變的過程推斷,這種變異可能是一個基因發生突變導致的。
(1)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常染色體上,也可以發生在X染色體上,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________性。
(2)如果實驗室經過了多代選擇,已經獲得了具有該突變基因的純合雌雄個體。在提供純合的野生型雌雄個體的基礎上,請你設計實驗對此突變基因的遺傳方式進行探究:首先要弄清楚此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可以選擇純合的野生型雌果蠅和純合的突變型雄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若 F1____________________,則突變的基因為隱性遺傳。
(3)若以上探究顯隱性的結果是正確的,那么直接用F1的雌雄個體進行雜交實驗,能否根據實驗結果判斷突變基因所在的位置,即該突變基因是位于常染色體上,還是位于 X染色體上(只考慮伴X染色體的遺傳,不考慮X、Y染色體同源區段的遺傳)?若能判斷,請寫出預期的結果和結論;若不能判斷,請設計一組雜交實驗進行探究,寫出雜交組合及實驗結果和結論。
解析:(1)基因突變可以發生在常染色體上,也可以發生在X染色體上,體現了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2)純合的野生型雌果蠅和純合的突變型雄果蠅作為親本進行雜交,若后代全為野生型,則野生型為顯性,突變型為隱性。(3)假設該基因用A、a表示,若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純合的野生型雌果蠅親本和純合的突變型雄果蠅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AA和aa,則F1的雌雄個體均為雜合子(Aa),則F2中野生型(A-)∶突變型(aa)=3∶1,突變型中雌雄比為1∶1;若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純合的野生型雌果蠅親本和純合的突變型雄果蠅親本的基因型分別為XAXA和XaY,F1的雌雄個體(XAXa、XAY)進行雜交,則F2中野生型(XAXA、XAXa、XAY)∶突變型(XaY)=3∶1,其中突變型全為雄性,因此可以通過對F1的雌雄個體進行雜交實驗來判斷突變基因所在染色體上的位置。
答案:(1)隨機 (2)全為野生型 (3)能,預期結果和結論:若F2中出現野生型雌蠅∶野生型雄蠅∶突變型雄蠅=2∶1∶1,則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F2中出現野生型雌蠅∶野生型雄蠅∶突變型雌蠅∶突變型雄蠅=3∶3∶1∶1,則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或若F2中野生型∶突變型=3∶1,其中突變型全為雄性,則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若F2中野生型∶突變型=3∶1,突變型中雌雄比為1∶1,則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
7.某二倍體雌雄同株植物的莖色紫色對綠色為顯性,受等位基因A/a的控制。科學家用X射線處理某純合紫株的花藥后,將獲得的花粉對綠株進行授粉,得到的F1中出現了1株綠株(M)。
(1)等位基因是通過____________產生的,等位基因A、a的根本區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M是由基因突變造成的,則發生突變的基因是________(填“A”或“a”),發生突變的時間最可能為____________________;若M的出現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而且變異的配子活力不受影響(兩條染色體異常的受精卵不能發育),則對M出現的合理解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了確定M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還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某科研人員利用雜交實驗進行探究: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雜交得到F1,F1自交,統計后代________________。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基因突變導致的;若后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則為染色體變異引起的。
解析:(1)基因突變產生等位基因,等位基因A、a的根本區別是基因中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2)如果M是基因突變引起的,最可能發生突變的時期是減數分裂前的間期,DNA復制時A基因突變成a基因。若M的出現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該變異可能是減數分裂過程中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缺失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整條缺失。(3)為了確定M是由基因突變導致的還是由染色體變異引起的,可以讓M與純合紫株親本進行雜交得到F1,讓F1自交得到F2,統計F2中莖色的性狀分離比進行判斷。如果是基因突變,M的基因型為aa,F1的基因型為Aa,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是紫莖∶綠莖=3∶1;如果是染色體變異,M的基因型可以寫成aO,F1的基因型及比例是Aa∶AO=1∶1,只考慮Aa自交,后代表型及比例是紫莖∶綠莖=3∶1;只考慮AO,自交后代AA∶AO∶OO=1∶2∶1,由于OO受精卵不能發育,因此所有F1自交,F2表型及比例為紫莖∶綠莖=6∶1。
答案:(1)基因突變 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不同 (2)A 減數分裂前的間期 在減數分裂過程中發生了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片段的缺失或A基因所在的染色體整條缺失 (3)綠株M與紫株純合親本 莖色的性狀分離比 紫色∶綠色=3∶1 紫色∶綠色=6∶1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宁远县| 贵德县| 安宁市| 镇巴县| 永平县| 固安县| 三原县| 台北县| 平果县| 蒙阴县| 永登县| 威海市| 宁强县| 平和县| 万安县| 惠州市| 石家庄市| 梁平县| 集安市| 临高县| 冕宁县| 阿克苏市| 阳原县| 高碑店市| 甘洛县| 开平市| 福建省| 临安市| 辛集市| 大石桥市| 出国| 岐山县| 蛟河市| 吉林省| 类乌齐县| 吴江市| 冀州市| 海兴县| 东丽区| 收藏| 彰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