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動物的運動》教案【學習目標】1、列舉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方式;2、認識動物運動所依賴的結構;3、描述運動是如何完成的;4、體會動物的結構與功能的統一性。【過程與方法】探究實驗的能力合作學習的能力和表達能力。【學習重點】1、理解肌肉、關節與功能相適應的結構特點。2、理解動物運動對動物生存的意義。3、根據素材分析推理,進行探究性學習。【學習重點】運動是動物結構和功能的統一,運動是動物行為的具體表現。【教學過程】1、自主學習,合作探究自學指導一:運動的方式1、你知道動物的運動方式有哪些?2、運動對動物有何意義?自學指導二:運動的基礎(一)基礎梳理1、哺乳動物的運動系統由 、 和 組成。2、骨連結有三種形式: (如 )、 (如 )、 (如 ) 是骨連結的主要形式。3、關節的基本結構有哪三部分構成?關節面包括哪兩部分?4、骨骼肌包括 和 兩部分,兩端是白色的 ,中間部分是。(二)合作研討1、與關節的牢固性和靈活性有關的結構分別有哪些?2、骨骼肌在結構層次上屬于什么?3、骨、關節、骨骼肌在運動中分別起什么作用?自學指導三:運動的實現1、屈肘和伸肘時肱二頭肌和肱三頭肌分別處在什么狀態?2、當人手提重物上樓時,上肢肌肉處于什么狀態?手臂自然下垂時肌肉處于什么狀態 3、骨的運動是如何完成的?二、教師精講重點對合作研討進行處理3、基礎過關4、拓展延伸五、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