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第一課時)知識目標:闡明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和自身條件。能力目標:會設計實驗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情感目標:通過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活動,增強愛護植物的情感。學習重難點:完成“種子萌發的外界條件”探究活動,并得出結論。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練1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 、 、 。2、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是 、 、 、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⑴ 本實驗應選擇什么樣的種子?⑵ 每一組只有一粒種子可以嗎?⑶ 本實驗共有幾個對照組?分別研究什么樣的條件?⑷ 對每一個實驗組的處理,除了所探究的條件外,其他環境條件是否與對照組相同?⑸ 如果事先已知道2號瓶中的條件是最適合種子萌發的,本實驗設置2 號瓶是否還有必要?為什么?⑹ 總結:種子萌發的環境條件是 。2、種子萌發的自身條件三、達標檢測1.早春播種以后,用塑料薄膜覆蓋地面,可以促進種子萌發,其主要原因是 ( )A.增加了土壤水分 B.增加了空氣C.提高了土壤溫度 D.減少了陽光照射2.保存種子的適宜條件是( )①低溫 ②高溫 ③干燥 ④潮濕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3.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環境條件是: 的溫度、 、 。4.埋藏在我國東北地區泥炭沼澤中的古蓮子已有1040年歷史,仍能萌發。古蓮子在地層中沉睡1040年,是處于 狀態。5.下表是某小組探究種子萌發的實驗方案,據下列處理分析回答。1號瓶 2號瓶, 3號瓶 4號瓶處理方式 10粒種子,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適量水,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較多水,擰緊瓶蓋 10粒種子,加適量水,擰緊瓶蓋室溫 室溫 室溫 低溫(1)設置2號瓶的意義是 ,原因是 。(2)1、3、4號瓶探究的外界條件分是 。(3) 如果想進一步探究“光對種子萌發的影響”,在上述基礎上該如何設計實驗方案 探究的結論又是什么 。第一節 種子的萌發(第二課時)知識目標:闡明種子萌發的過程。能力目標1、學會測定種子的發芽率。2、動手操作,觀察種子的萌發過程。情感目標:通過參與種植、管理植物的活動,增強愛護植物的情感。學習重難點:完成“種子發芽率的測定”的探究活動,并得出結論。學習過程一、自主學練當玉米種子萌發時,首先要吸收 。 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 、 、 。隨后, 發育,突破種皮,形成根。 伸長, 發育成莖和葉。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探究“測定種子的發芽率”通過實驗小組的展示討論完成以下問題:⑴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測時可采用什么辦法?⑵什么叫抽樣檢測?抽樣調查?⑶進行抽樣檢測時,應注意哪些問題?⑷怎樣計算發芽率?3、描述種子萌發的過程。三、達標檢測1.綠豆芽的白嫩部分,主要是由種子的哪部分發育而來的 ( )A.胚芽 B.胚根 C.胚軸 D.胚乳2.種子萌發時,最先伸長突破種皮的是 ( )A.子葉 B.胚芽 C.胚乳 D.胚根3.小東欲測定一批種子的發芽率是否合格,他選用了400粒種子做發芽實驗,結果種子合格,發芽的種子數應是( )A.360粒以上 B.360粒以下 C.320粒以下 D.300粒以上4.玉米種子萌發出幼苗后,種子空癟的原因是( )A.被胚芽吸收掉 B.被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掉C.被胚吸收發育成幼苗 D.被土壤中的其他生物吸收了5.將農業生產上準備播種的玉米種子分成甲、乙兩組,在適宜的溫度下同時播種,甲組播種在肥沃濕潤的土壤里,乙組種子播種在貧瘠濕潤的土壤里,這兩組種子的發芽狀況是( )A.甲先發芽 B.同時發芽 C.都不發芽 D.乙先發芽6.發育成莖和葉的是種子的( )A.胚軸 B.胚芽 C.子葉 D.胚根7.為了盡快得到某種植物的幼苗,在選種時一般選( )A.剛采下的幼嫩種子 B.已經度過休眠期的種子C.正在進行休眠的種子 D.剛采下的即將成熟的種子8.下表是某同學四次測得小麥的發芽率,結果各不相同,你認為他測得的小麥種子的發芽率應是( )1 2 3 4發芽率 92% 90% 91% 95%A.92% B.90% C.95% D.91%9.抽樣檢測就是從檢測對象 中抽取 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 的情況。為了使抽樣檢測的結果接近總體的真實情況,抽樣時應當盡量避免 的影響。如果這種方法用于調查,則叫做 。10.供試驗用的水稻種子400粒,置于適宜的環境條件下,在規定的10天內,有240粒種子萌發;4天后,又有40粒種子萌發。該種子的發芽率是 。11、下圖是菜豆種子萌發示意圖,請據圖及有關知識回答下列問題。⑴ 在空氣充足、溫度適宜的情況下,菜豆種子吸收 ,體積膨大。子葉中的營養物質轉運給 、 、 。⑵ 在種子萌發過程中,如圖C所示, 首先突破種皮,發育成D圖中的[ ]⑶ 胚芽發育成D 圖中的[ ] 、[ ] 。⑷ 4是由種子中的 發育而成的。⑸ 5所示的結構是 ,種子萌發后它逐漸干癟的原因是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