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4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班級_______ 姓名________ 小組________【學習目標】1.通過閱讀課本第五節內容,能說出自由落體運動的特點和規律;2.通過回顧重力加速度,能說出g隨高度、緯度的變化規律并會測量;3.通過回顧豎直上拋內容,能應用其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并總結解題方法;4.通過總結勻變速直線運動規律,能應用規律及比例關系解決實際問題?!局攸c難點】重點:自由落體運動和豎直上拋運動的特點和規律;難點:應用豎直上拋運動規律解決實際問題。【導學流程】(一)基礎感知 知識點一:自由落體運動規律 1.重力加速度的方向 ;g隨高度和緯度如何變化? 2.從離地500 m的高空自由落下一個小球,g取10 m/s2,經過多長時間落到地面?從開始下落時刻起,在第1 s內的位移大小為多少?最后1 s內的位移大小為多少?落下一半時間時的位移大小為多少? 3.完成課本45頁3、4、5題,思考以下問題: (1)一個小球自屋檐自由落下,在Δt=0.25 s內通過高度為Δh=2 m的窗口,求窗口的頂端距屋檐多高?(g取10 m/s2) (2)屋檐定時滴出水滴,當第5滴正欲滴下時,第1滴已剛好達到地面,而第3滴與第2滴正分別位于高1 m的窗戶上、下沿,,取g=10 m/s2,則:此屋檐離地面 米,滴水的時間間隔是 知識點二:豎直上拋運動已知一物體豎直上拋運動的初速度為v0 ,重力加速度為g,則物體上升的最大高度為 ;物體的上升時間為 ;物體從拋出到落回原位置的時間 ;物體上升、下落經過同一位置時的加速度、速度有什么關系 。 思考:以初速度為20m/s豎直上拋一小球,2s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拋出另一小球,則兩小球相遇處離出發點的距離為多少? 2.一個從地面豎直上拋的物體,它兩次經過一個較低的點A的時間間隔是TA,兩次經過一個較高的點B的時間間隔是TB,則A、B之間的距離為多少?典例1. 一礦井深為125 m,在井口每隔一定時間自由下落一個小球,當第11個小球剛從井口下落時,第1個小球恰好到井底。求(g取10 m/s2):(1)相鄰兩個小球開始下落的時間間隔;(2)這時第3個小球和第5個小球相隔的距離。典例2. 將小球a從地面以初速度v0堅直上拋的同時,將另一相同的小球b從距地面h處由靜止釋放,不計空氣阻力,兩球恰在處相遇,則( )A.兩球同時落地B.相遇時兩球速度大小相等C.相遇時a球的速度為0D.兩球均落地時,b球的速度為a球速度的倍典例3.(清北)甲球從離地面H高處從靜止開始自由下落,同時使乙球從甲球的正下方地面處做豎直上拋運動.欲使乙球上升到處與甲球相撞,則乙球上拋的初速度應為( )A. B.C. D.(二)探究未知把自學中的疑惑和發現的問題,在下列空白處列出,以備議環節與同學討論。高三物理 第3頁 (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