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歷史上冊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新課標】2022年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學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學習目標】1.掌握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等方面的偉大成就。2.知道賈思勰、王羲之、顧愷之的主要成就。3.了解書法藝術的發展及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4.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與科技文化的關系,認識社會文化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重點: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成就。難點:分析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形態的形成原因。1.擁有正確的歷史觀念,掌握正確的歷史思維分析方法,擁有唯物史觀。通過解讀史料素材,提煉有關信息,掌握史料實證能力。通過觀看地圖,制作時間軸,將歷史發展帶入時間核心素養空間之中,形成時空觀念;2.根據相關材料,掌握準確的歷史分析方法,擁有歷史解釋能力;3.通過對中國古代科學藝術成就的學習,了解祖國科技先進,文化豐富,產生家國情懷。1.表格歸納法——利用表格歸納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成就。2.圖片賞析法——對教材圖片進行賞析,欣賞書法、繪畫、雕塑的藝術特色,感悟藝術之美。3.故事講述法——搜集與王羲之、顧愷之有關的故事進行相互交流,如“書成換白鵝”“羲之墨池”“曲水流觴”等,從中感受人生的道理。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北朝的 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 》一書,該書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2.《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科學家祖沖之1. 祖沖之生活在 時期,他在 和 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2. 祖沖之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 位數字,即 和 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3.他還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對歷法進行精細的推算,他所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算的結果相比較,只差50秒。他創制的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后來由朝廷正式頒行。4.在機械制造方面,他設計制造出了指南車、 千里船等。書法、繪畫與雕塑1.書法:漢代 的發明,為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對書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持久發展。曹魏時期的書法名家有 和 。鐘繇的楷書被后人稱為 。東晉的 代表作是《蘭亭集序》,被稱為“ ”他被后人譽為“書圣”。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2.繪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由于佛教盛行, 占了主要地位。代表人物是東晉的 ,流傳下來的作品有《 》和《 》,均為摹本。同時,由于山水詩的增多,山水畫開始形成。3.雕塑: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和河南洛陽的 。這兩處石窟群里,雕刻著數以萬計的佛像。這些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賈思勰,北魏益都(今屬山東壽光)人,曾任高陽郡(今屬山東淄博臨淄)太守,是中國古代杰出的農學家。約在北魏永熙二年至東魏武定二年間(533-544年),賈思勰著成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后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該書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著作之一,對后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該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探究 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該書在國內外的地位如何?【例1】《齊民要術》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 )①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 ②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 ③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④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重要思想解析:《齊民要術》一書總結了農業生產方面許多的規律和自己對商品生產等的理解,①均入選。故選D項。答案:D跟蹤訓練1.生活在北朝的我國著名的農學家是( )A.顧愷之 B.酈道元 C.賈思勰 D.祖沖之2.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A.《歸園田居》 B.《水經注》 C.《農桑輯要》 D.《齊民要術》3.下圖中的人物是我國北朝時期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下列關于他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他介紹的農業生產經驗全部來源于走訪B.他寫了著名的農業科學技術著作《齊民要術》C.他的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他在書中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材料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王羲之書法盡善盡美,稱其性格“以骨顫稱”,骨顫意即耿直、正直,并親筆撰寫了《王羲之傳論》。探究 材料中唐太宗評價王羲之的書法“盡善盡美”,請你介紹其書法成就。【例2】“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形容的是誰的書法風格?( )A.王羲之 B.鐘繇 C.顧愷之 D.祖沖之解析: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顧愷之是著名的畫家;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故選A項。答案:A跟蹤訓練4.他的行書、楷書擺脫了以往帶有隸、篆的痕跡,當時的人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他是( )A.王羲之 B.鐘繇 C.顧愷之 D.胡昭5.被后人尊稱為“書圣”的大書法家是( )A.張仲景 B.王羲之 C.王獻之 D.司馬遷6.東漢以后,書法已經成為專門供人們欣賞的藝術了,書法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下列關于書法藝術的論述錯誤的是( )A.鐘繇和胡昭是曹魏時期的書法名家B.西晉設置書博士,規定用鐘繇和胡昭的書法作為標準書體C.西晉“書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D.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與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1.成就:(1)科技成就①②(2)文化成就①書法:②繪畫:③雕刻:2.原因(1)(2)(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順應天時,衡量地力,根據規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如果放縱情欲違背大道,就會白白勞動而沒有收獲。)材料二圖三(1)材料一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它的作者是誰?材料一反映了這位農學家什么樣的思想?(2)請為圖一人物做一張名片(如圖三)。(3)圖二書法作品是哪一位書法家的代表作?由于他在書法上杰出的藝術成就,被后人譽為什么?(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誰?試舉一例他流傳下來的作品。(5)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統治者為了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1)讀材料一可看出材料反映了賈思韶因地制宜的思想。(2)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圖一人物是祖沖之,依照材料三制作一張名片。(3)圖二書法作品是《蘭亭集序》,是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茂之被后人稱為“書圣”。(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顧愷之,他一生創作的畫很多,代表作有《女史茂圖》和《洛神賦圖》。(5)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令人在許多地方劈山削崖,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輝煌的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富是著名的兩大石窟。(1)賈思勰;因地制宜。(2)祖沖之 圓周率 《大明歷》(3)王羲之;書圣。(4)顧愷之;《女史箴圖》或《洛神賦圖》。(5)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1.現在,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時間去農村親自種地,這就是“城市農夫”一族,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種地的知識,你可以給他們推薦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是( )A.《齊民要術》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九章算術》2.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當代科學家利用巨型電子計算機已計算到小數點后約100萬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數字的數學家是( )A.阿基米德 B.張衡 C.祖沖之 D.宋應星3.以下是小澤同學為云岡石窟設計的解說詞,其中正確的是( )A.開鑿于兩漢,宣傳的是佛教 B.開鑿于東漢,宣傳的是道教C.開鑿于北朝,宣傳的是佛教 D.開鑿于唐朝,宣傳的是道教4.在一次鑒寶活動中,某持寶人持有下圖所示名畫,經專家組鑒定,這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名作的局部臨摹圖,是顧愷之依三國時期魏國曹植的名賦而作。它是( )A.《步攀圖》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蘭亭集序》5.觀察下面兩枚郵票:圖1賈思勰 圖2 祖沖之請回答:(1)圖1人物賈思勰有什么主要著作?該著作地位如何?(2)圖2人物祖沖之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其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兩位人物都生活在什么時期?他們有何共同優點?(4)根據所學知識,總結這一時期科技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1.“天氣新晴,是夜必霜。有閏之歲,節氣近后,宜晚田……桃花落在塵土里,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里。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這些諺語出自的著作可能是( )A.《綴術》 B.《洛神賦圖》 C.《齊民要術》 D.《九章算術》2.(益陽中考)東晉王羲之的書法獨創一家,行書、草書流暢瀟灑,“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被尊為“書圣”。以下書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3.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B.畜牧業居于生產主導地位C.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D.濰坊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4.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綱要指出:(初中階段)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嘗試學習隸書、行書等其他字體。以下關于“馬”字的不同字體,對應正確的是( )A.隸書 楷書 行書 小篆 B.小篆 楷書 隸書 行書C.楷書 隸書 小篆 行書 D.隸書 楷書 小篆 行書5.藝術是政治、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讓我們一起探尋石窟藝術中的政治與文化吧!【石窟自身的藝術】(1)觀察圖片,談談上面兩處石窟藝術具有什么樣的風格特點。【追尋文化的足跡】(2)圖片中的石窟藝術反映的宗教起源于哪里?在什么時間通過哪一通道傳入我國?【追尋王朝的發展】云岡石窟開鑿于北魏初期,現存洞富有53個,大小佛像5.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3.7米,“雕飾奇偉,冠于一世”。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有洞窟和壁龕數千個,其中三分之一是北朝開鑿的。古陽洞和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洞中刻的佛像面容莊嚴、肅穆,衣服較為寬松,衣紋飄動流暢,棚棚如生。(3)從材料中可以發現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都是哪一時期開鑿的?這兩地與這一王朝有何關系?這與歷史上的哪一事件有關?(4)古陽洞和賓陽中洞中的佛像“面容莊嚴、肅穆,衣服較為寬松”,這與歷史上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有關?【總結時期特點】(5)通過對石窟藝術的探究,對文化和政治的追尋,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一歷史時期有什么特點?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七年級歷史上冊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新課標】2022年課程標準:通過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和藝術成就,如祖沖之的數學成就,認識傳統文化的繼承與創新。【學習目標】1.掌握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等方面的偉大成就。2.知道賈思勰、王羲之、顧愷之的主要成就。3.了解書法藝術的發展及南北朝時期的石窟藝術。4.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的時代特征與科技文化的關系,認識社會文化是當時政治、經濟的反映。重點:知道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科技與文化成就。難點:分析了解魏晉南北朝時期文化形態的形成原因。1.擁有正確的歷史觀念,掌握正確的歷史思維分析方法,擁有唯物史觀。通過解讀史料素材,提煉有關信息,掌握史料實證能力。通過觀看地圖,制作時間軸,將歷史發展帶入時間核心素養空間之中,形成時空觀念;2.根據相關材料,掌握準確的歷史分析方法,擁有歷史解釋能力;3.通過對中國古代科學藝術成就的學習,了解祖國科技先進,文化豐富,產生家國情懷。1.表格歸納法——利用表格歸納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成就。2.圖片賞析法——對教材圖片進行賞析,欣賞書法、繪畫、雕塑的藝術特色,感悟藝術之美。3.故事講述法——搜集與王羲之、顧愷之有關的故事進行相互交流,如“書成換白鵝”“羲之墨池”“曲水流觴”等,從中感受人生的道理。賈思勰和《齊民要術》1.北朝的 賈思勰 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著有《 齊民要術 》一書,該書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2.《 齊民要術 》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科學家祖沖之1. 祖沖之生活在 南北朝 時期,他在 數學 和 天文歷法 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2. 祖沖之運用劉徽的方法,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 七 位數字,即 3.1416 和 3.1415927 之間。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3.他還在天文觀測的基礎上,對歷法進行精細的推算,他所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算的結果相比較,只差50秒。他創制的當時最先進的歷法《 大明歷 》,后來由朝廷正式頒行。4.在機械制造方面,他設計制造出了指南車、 水錐磨 千里船等。書法、繪畫與雕塑1.書法:漢代 造紙術 的發明,為書法藝術的進一步發展提供了物質條件。人們對書法美的不懈追求,推動了書法藝術的持久發展。曹魏時期的書法名家有 鐘繇 和 胡昭 。鐘繇的楷書被后人稱為 絕世之作 。東晉的 王羲之 代表作是《蘭亭集序》,被稱為“ 天下第一行書 ”他被后人譽為“書圣”。中國書法藝術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2.繪畫: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繪畫,由于佛教盛行, 佛教 占了主要地位。代表人物是東晉的 顧愷之 ,流傳下來的作品有《 女史箴圖 》和《 洛神賦圖 》,均為摹本。同時,由于山水詩的增多,山水畫開始形成。3.雕塑:著名的有山西大同的 云岡石窟 和河南洛陽的 龍門石窟 。這兩處石窟群里,雕刻著數以萬計的佛像。這些佛像,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也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藝術的特點,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賈思勰,北魏益都(今屬山東壽光)人,曾任高陽郡(今屬山東淄博臨淄)太守,是中國古代杰出的農學家。約在北魏永熙二年至東魏武定二年間(533-544年),賈思勰著成綜合性農書《齊民要術》。《齊民要術》系統地總結了秦漢以來我國黃河流域的農業科學技術知識,其取材布局,為后世的農學著作提供了可以遵循的依據。該書不僅是我國現存最早和最完善的農學著作,也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的著作之一,對后世的農業生產有著深遠的影響。該著作由耕田、谷物、蔬菜、果樹、樹木、畜產、釀造、調味、外國物產等各章構成,是中國現存最早、最完整的大型農業百科全書。探究 賈思勰撰寫的《齊民要術》的主要內容是什么?該書在國內外的地位如何?提示 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例1】《齊民要術》涉及的內容十分豐富,包括( )①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 ②種植農作物必須因地制宜,不誤農時 ③要改進生產技術和工具④提出了多種經營和商品生產等重要思想解析:《齊民要術》一書總結了農業生產方面許多的規律和自己對商品生產等的理解,①均入選。故選D項。答案:D跟蹤訓練1.生活在北朝的我國著名的農學家是( )A.顧愷之 B.酈道元 C.賈思勰 D.祖沖之2.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是( )A.《歸園田居》 B.《水經注》 C.《農桑輯要》 D.《齊民要術》3.下圖中的人物是我國北朝時期著名的農學家賈思勰。下列關于他的說法,錯誤的是( )A.他介紹的農業生產經驗全部來源于走訪B.他寫了著名的農業科學技術著作《齊民要術》C.他的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D.他在書中強調農業生產要遵循自然規律材料 唐太宗李世民評價王羲之書法盡善盡美,稱其性格“以骨顫稱”,骨顫意即耿直、正直,并親筆撰寫了《王羲之傳論》。探究 材料中唐太宗評價王羲之的書法“盡善盡美”,請你介紹其書法成就。提示 東晉王羲之,集書法之大成,精通各種書體,他的行書尤為后人稱道。其作品《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例2】“飄若浮云,矯若驚龍”形容的是誰的書法風格?( )A.王羲之 B.鐘繇 C.顧愷之 D.祖沖之解析: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點畫之間,多有異趣,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顧愷之是著名的畫家;祖沖之在數學、天文歷法和機械制造方面都有重大成就。故選A項。答案:A跟蹤訓練4.他的行書、楷書擺脫了以往帶有隸、篆的痕跡,當時的人就稱贊他的書法為古今之冠,他是( )A.王羲之 B.鐘繇 C.顧愷之 D.胡昭5.被后人尊稱為“書圣”的大書法家是( )A.張仲景 B.王羲之 C.王獻之 D.司馬遷6.東漢以后,書法已經成為專門供人們欣賞的藝術了,書法藝術不僅是中華民族的文化瑰寶,而且在世界文化藝術寶庫中獨放異彩。下列關于書法藝術的論述錯誤的是( )A.鐘繇和胡昭是曹魏時期的書法名家B.西晉設置書博士,規定用鐘繇和胡昭的書法作為標準書體C.西晉“書圣”王羲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被稱為“天下第一行書”D.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剛柔兼備魏晉南北朝時期,科技與文化上取得的成就及取得成就的原因1.成就:(1)科技成就①北朝賈思勰著有《齊民要術》,總結了農、林、牧、副、漁等方面的生產技術,內容十分豐富。這部農書對后世農學的發展有深遠的影響,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②南北朝科學家祖沖之,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他測算的一年時間,與現代天文科學測算的結果相比較,只差50秒。他制定出當時最先進的歷法《大明歷》。(2)文化成就①書法:曹魏的鐘繇和胡昭擅長行、草、隸書,鐘繇獨創楷書書法。后人稱他的楷書為絕世之作。東晉的王羲之,著有《蘭亭集序》,他被后人譽為“書圣”。北魏重視書法藝術,流傳下來的碑刻書體,蒼勁厚重,粗礦雄渾。②繪畫:東晉的顧愷之,代表作有《女史箴圖》和《洛神賦圖》。③雕刻: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里面的佛像堪稱宏偉精巧的雕刻藝術品。2.原因(1)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由于各族人民的大融合,民族之間的交往豐富了中華民族的文化內容。(2)北方經濟的發展,江南經濟得到了開發,為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的發展奠定了經濟基礎。(3)外來佛教的傳入,對中國建筑、繪畫、文學等方面產生了重要影響,豐富了它的文化內涵。吸收了異城文化的成果,是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文化發展的重要因素。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 順天時,量地力,則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勞而無獲。(順應天時,衡量地力,根據規律辦事,那么用力少而成功卻多。如果放縱情欲違背大道,就會白白勞動而沒有收獲。)材料二圖三(1)材料一出自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它的作者是誰?材料一反映了這位農學家什么樣的思想?(2)請為圖一人物做一張名片(如圖三)。(3)圖二書法作品是哪一位書法家的代表作?由于他在書法上杰出的藝術成就,被后人譽為什么?(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誰?試舉一例他流傳下來的作品。(5)南北朝時期,佛教盛行,統治者為了宣揚佛教,開鑿了許多石窟,其中最著名的是什么?(1)讀材料一可看出材料反映了賈思韶因地制宜的思想。(2)仔細觀察圖片可知,圖一人物是祖沖之,依照材料三制作一張名片。(3)圖二書法作品是《蘭亭集序》,是書法家王羲之的代表作,有“天下第一行書”的美譽,王茂之被后人稱為“書圣”。(4)魏晉南北朝時期,最著名的畫家是顧愷之,他一生創作的畫很多,代表作有《女史茂圖》和《洛神賦圖》。(5)為了宣傳佛教,北朝的統治者令人在許多地方劈山削崖,開鑿石窟,雕造佛像,為后人留下了精湛而輝煌的石窟藝術。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富是著名的兩大石窟。(1)賈思勰;因地制宜。(2)祖沖之 圓周率 《大明歷》(3)王羲之;書圣。(4)顧愷之;《女史箴圖》或《洛神賦圖》。(5)山西大同的云岡石窟和河南洛陽的龍門石窟。1.現在,一些城里人利用周末時間去農村親自種地,這就是“城市農夫”一族,但是他們缺乏科學種地的知識,你可以給他們推薦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學著作,是( )A.《齊民要術》 B.《傷寒雜病論》 C.《黃帝內經》 D.《九章算術》2.圓周率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當代科學家利用巨型電子計算機已計算到小數點后約100萬兆位。而在世界上第一次把圓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數字的數學家是( )A.阿基米德 B.張衡 C.祖沖之 D.宋應星3.以下是小澤同學為云岡石窟設計的解說詞,其中正確的是( )A.開鑿于兩漢,宣傳的是佛教 B.開鑿于東漢,宣傳的是道教C.開鑿于北朝,宣傳的是佛教 D.開鑿于唐朝,宣傳的是道教4.在一次鑒寶活動中,某持寶人持有下圖所示名畫,經專家組鑒定,這是東晉著名畫家顧愷之名作的局部臨摹圖,是顧愷之依三國時期魏國曹植的名賦而作。它是( )A.《步攀圖》 B.《洛神賦圖》 C.《女史箴圖》 D.《蘭亭集序》5.觀察下面兩枚郵票:圖1賈思勰 圖2 祖沖之請回答:(1)圖1人物賈思勰有什么主要著作?該著作地位如何?(2)圖2人物祖沖之是我國著名的數學家,其在數學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3)兩位人物都生活在什么時期?他們有何共同優點?(4)根據所學知識,總結這一時期科技文化繁榮的主要原因。1.“天氣新晴,是夜必霜。有閏之歲,節氣近后,宜晚田……桃花落在塵土里,打麥打在泥漿里;桃花落在泥漿里,打麥打在塵土里。處暑種高山,白露種平川,秋分種門外,寒露種河灣。”這些諺語出自的著作可能是( )A.《綴術》 B.《洛神賦圖》 C.《齊民要術》 D.《九章算術》2.(益陽中考)東晉王羲之的書法獨創一家,行書、草書流暢瀟灑,“飄若浮云,矯若驚龍”。他被尊為“書圣”。以下書法作品中,他的代表作是( )3.賈思勰的《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鮮卑族的畜牧經驗。這反映了( )A.北方民族大融合的發展 B.畜牧業居于生產主導地位C.鮮卑族與漢族習俗相同 D.濰坊成為當時的經濟中心4.為推進中小學書法教育,傳承中華民族優秀文化,教育部制定《中小學書法教育指導綱要》。綱要指出:(初中階段)有興趣的學生可以嘗試學習隸書、行書等其他字體。以下關于“馬”字的不同字體,對應正確的是( )A.隸書 楷書 行書 小篆 B.小篆 楷書 隸書 行書C.楷書 隸書 小篆 行書 D.隸書 楷書 小篆 行書5.藝術是政治、文化的另一種表現形式。讓我們一起探尋石窟藝術中的政治與文化吧!【石窟自身的藝術】(1)觀察圖片,談談上面兩處石窟藝術具有什么樣的風格特點。【追尋文化的足跡】(2)圖片中的石窟藝術反映的宗教起源于哪里?在什么時間通過哪一通道傳入我國?【追尋王朝的發展】云岡石窟開鑿于北魏初期,現存洞富有53個,大小佛像5.1萬余尊,最大的佛像高13.7米,“雕飾奇偉,冠于一世”。龍門石窟開鑿于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之后,有洞窟和壁龕數千個,其中三分之一是北朝開鑿的。古陽洞和賓陽中洞是北魏時期雕刻藝術的代表作,洞中刻的佛像面容莊嚴、肅穆,衣服較為寬松,衣紋飄動流暢,棚棚如生。(3)從材料中可以發現云岡石窟和龍門石窟都是哪一時期開鑿的?這兩地與這一王朝有何關系?這與歷史上的哪一事件有關?(4)古陽洞和賓陽中洞中的佛像“面容莊嚴、肅穆,衣服較為寬松”,這與歷史上哪一事件中的哪一措施有關?【總結時期特點】(5)通過對石窟藝術的探究,對文化和政治的追尋,我們可以總結出這一歷史時期有什么特點?基礎通關1.A【解析】本題考查《齊民要術》的地位。北朝的賈思勰是我國歷史上著名的農學家。他撰寫的《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業科學著作,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C【解析】本題考查祖沖之的貢獻。世界上第一次把園周率的數值計算到小數點以后第七位數字的是南北朝科學家祖沖之。3.C【解析】本題考查云岡石窟。北魏入主中原后,統治者崇尚漢族文化,大力提倡佛教,在其都城平城,即今天的山西大同開鑿石窟,這就是今天的云岡石窟,因此C項為正確答案。4.B【解析】注意觀察圖中所示名畫,抓住題干的相關信息“顧悅之依三國時期魏國曹植的名賦而作”,可判斷B項符合題意。5.(1)《齊民要術》。它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在世界農學史上占有重要地位。(2)與其子合著了數學名著《綴術》;把圓周率精確到小數點以后的第七位數字,這項成果領先世界近千年。(3)南北朝時期。他們都注重實踐,刻苦鉆研,善于汲取前人的研究成果。(4)魏晉南北朝時期北方民族交融,南方經濟發展,促使這一時期封建經濟持續發展,為科技文化的繁榮奠定了基礎。能力提升1.C 【解析】A項《綴術》是數學著作,B項是東晉顧愷之的繪畫,D項《九章算術》也是數學著作。材料中“打麥”“桃花”,都屬于農學內容,《齊民要術》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農書,故選擇C項。2.D【解析】A項是顏真卿的作品,B項是懷素的《自敘帖》,C項是唐朝書法家柳公權的作品,D項是東晉王之的代表作《蘭亭集序》。3.A 【解析】《齊民要術》既總結了漢族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又記錄了北方少數民族的畜牧經驗,之所以出現這一情況,是由于北方出現了民族大融合。4.【解析】本題主要考查文字的演變,根據文字的特點我們可以看出,“馬”字字體依次為:隸書、楷書、小篆、行書。5.(1)既繼承了秦漢以來我國雕塑藝術的優良傳統,又吸收了外來佛教造型的藝術特點。(2)古印度。西漢末年,經“絲綢之路”傳入我國。(3)北魏時期。平城(大同)和洛陽都是北魏的都城。公元494年,北魏孝文帝遷都洛陽。(4)與北魏孝文帝改革中改穿漢服的措施有關。(5)民族大融合,中外文化交融。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HYPERLINK "http://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原卷版).doc 第20課 《魏晉南北朝的科技與文化》(高效培優同步精品學案)(答案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