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1節 人的生殖》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知識目標(1)概述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結構和功能;(2)識別精子和卵細胞;(3)描述受精、胚胎發育和分娩的過程。2.能力目標(1)提高觀察能力和語言表達能力;(2)運用觀察的方法,分析插圖和視頻,培養讀圖能力。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1)形成科學的性知識和正確的性道德觀,認識其對身心健康的意義;(2)認同父母對自己的生育和養育,養成熱愛生命,增進尊敬父母的情感。二、教學重難點重點:識別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結構及功能。難點:描述受精和胚胎發育過程。三、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通過“我”是從哪里來的,導入生命這個神秘而又莊嚴的話題,探究我們的出生之謎——人的生殖。(二)講授新課1、精子與卵細胞教師提問:我們每個人都是爸爸媽媽愛情的結晶,我們的生命是由爸爸和媽媽共同創造出來的,爸爸為我們提供了什么?媽媽又為我們提供了什么呢?引導學生閱讀課本找出答案。教師繼續提問:精子和卵細胞分別有什么樣的特點呢? ( 精子和卵細胞.mp4 )它們又有什么區別? ( C:\Users\Administrator\Desktop\人的生殖(上課)\精子和卵細胞.mp4 )同時播放精子與卵細胞的相關視頻,學生分析精子和卵細胞的區別以及它們的基本結構。2、男性和女性生殖系統教師提問:精子和卵細胞是怎么產生的呢?引導學生觀看課本P12121-1男性生殖系統模式圖和P12221-2女性生殖系統模式圖,思考組成男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組成女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有哪些?各有什么功能?學生將掛圖中缺失的器官補充完整,并完成課件中的連線題。3、受精教師提問:爸爸產生的精子和媽媽產生的卵細胞是怎樣相遇結合的呢?同時播放受精的微視頻。教師講解:精子成熟后,如果進入到女性陰道內,它們會迅速游動去尋找卵細胞,教師引導學生思考分析精子具有能夠游動這一特殊的功能,與精子具有細長尾巴這一特殊的結構有關,讓學生了解生物學上結構決定功能的基本觀點。幾億個精子最終只有一個精子能夠在輸卵管內與卵細胞融合,在融合的過程中,精子的尾部留在外面,其余部分都會進入到卵細胞內,最終,精子的細胞核與卵細胞的細胞核融合為一個細胞核,這樣,精子和卵細胞融合成為一個細胞,即受精卵,該過程稱為受精或受精作用。4、胚胎發育受精卵的形成意味著一個新生命的誕生。教師提問:受精卵在輸卵管內形成后會發生什么樣的變化呢?這樣的變化一直發生在輸卵管內嗎?引導學生快速閱讀課本P123“胚胎發育”的相關內容,并觀看相關微視頻,學生分析受精卵發生的變化。教師講解:受精卵發育成胚胎的過程中,主要發生的變化是分裂和分化,胎兒和媽媽通過胎盤處的毛細血管進行物質交換,因此胎兒和媽媽的血液循環并不是連通一體,而是相互獨立的,血型也有可能不相同。5、分娩“十月懷胎,一朝分娩”,胎兒在母體子宮內經過大約280天的生長和發育就要出生了。教師引導學生找出分娩的概念,并播放關于分娩的微視頻。教師提問:分娩的過程,常常伴隨著母親的痛苦。新生兒的第一聲啼哭,開始了父母甜蜜負擔的責任之路。新生兒在出生幾秒后為什么要啼哭或者咳嗽了?引導學生從課本中找出答案。(三)課堂小結(四)課堂練習(五)知識拓展簡單介紹“試管嬰兒”的概念。教師點撥:母親的生育不容易,父母把子女養育成人更是不容易,我們的點滴成長,我們的開心、哭泣,我們的成功、失敗……我們所有的一切都牽動著父母的心弦。所以,我們每一個人都應當珍惜生命,感恩父母!四、板書設計精子受精卵 胚胎 胎兒 新生兒卵細胞主要場所:子宮場所:輸卵管分娩發育分化分裂受精PAGE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