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一章 第1節 動量學習目標1.經歷兩個物體碰撞前后會不會有什么物理量保持不變的猜想過程。2.通過實驗探究,經歷尋求碰撞中“不變量”的過程,領會實驗的基本思路,感悟自然界的和諧與統一。3.培養實驗的理論探究與操作技能,特別是數據采集和分析的技能。4.了解物理學中動量概念的建立過程。5.理解動量和動量的變化,會正確計算做一維運動的物體的動量變化。重點難點1.理解一維碰撞。2.理解動量與動量變化的關系。自主探究一、碰撞中的不變量是 . 二、動量(1)定義物體的質量與速度的乘積,即p=mv.(2)單位動量的國際制單位是千克米每秒,符號是kg·m/s.(3)方向動量是矢量,它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三、動量的變化量(1)定義:物體在某段時間內末動量與初動量的矢量差(也是矢量),Δp=p′-p(矢量式).(2)動量始終保持在一條直線上時的矢量運算:選定一個正方向,動量、動量的變化量用帶正、負號的數值表示,從而將矢量運算簡化為代數運算(此時的正、負號僅表示方向,不表示大小). 探究思考1.動量的性質(1)瞬時性:通常說物體的動量是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動量,動量的大小可用p=mv表示.(2)矢量性:動量的方向與物體的瞬時速度的方向相同.(3)相對性:因物體的速度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故物體的動量也與參考系的選取有關.2.動量的變化量:是矢量,其表達式Δp=p2-p1為矢量式,運算遵循平行四邊形定則,當p2、p1在同一條直線上時,可規定正方向,將矢量運算轉化為代數運算.3.動量和動量變化量的比較4.動量和速度區別:速度描述物體運動的快慢和方向,動量在描述物體運動方面更進一步,更能體現運動物體的作用效果。聯系:動量和速度都是描述物體運動狀態的物理量,都是矢量,動量的方向與速度的方向相同。5.動量和動能的比較隨堂訓練1.對于質量一定的物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如果物體運動的速度大小不變,物體的動量也保持不變B.運動的物體在任一時刻的動量方向,一定是該時刻的速度方向C.物體的動量發生改變,則合外力一定對物體做了功D.物體的動能發生改變,其動量一定發生改變2.兩輛汽車的質量分別為和,沿水平方向同方向行駛且具有相等的動能,已知,則此時兩輛汽車的動量和的大小關系是( )A.等于 B.小于 C.大于 D.無法比較3.關于動量的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在加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同B.在減速直線運動中,物體動量的變化量的方向與運動方向相反C.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時,動量的變化量為零D.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動量的變化量一定不為零4.如圖所示,一個質量為430 g的金屬塊沿直線垂直右側墻面向右運動,到達A點時速度為5 m/s,到達B點時速度為4 m/s,與墻壁碰撞前瞬間的速度為3 m/s,與墻壁碰撞后瞬間的速度為2.8 m/s,返回B點時速度為1.8 m/s,分別求金屬塊由A到B,與墻壁碰撞前后,由A到返回B的動量變化量。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BD解析:動量是矢量,只要速度方向發生變化,動量也發生變化,A錯誤;動量具有瞬時性,任一時刻物體動量的方向,即為該時刻物體的速度方向,B正確;物體的動量發生變化,可能是速度的大小、方向中有一個量或兩個量發生了變化,物體肯定受到了力的作用,但此力不一定做功,C錯誤;物體的動能發生改變,則其速度大小一定改變,其動量一定改變,D正確。2.答案:C解析:根據可得,,因為,所以,選項C正確。3.答案:AB解析:在加速直線運動中,物體的末態動量大于初態動量,由矢量的運算法則可知,與物體運動方向相同,選項A正確;在減速直線運動中,,與方向相反,選項B正確;當物體的速度大小不變,方向變化時,,選項C錯誤;當物體做曲線運動時,動量的變化量可能為零,如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運動一周時的為零,選項D錯誤。4.答案:,方向向左;,方向向左;,方向向左解析:解:設方向向右為正方向,則金屬塊在A點的動量為第一次到達B點的動量為與墻壁碰撞前瞬間的動量與墻壁碰撞后瞬間的動量返回B點的動量為金屬塊由A到B的動量變化量,負號表示動量變化量方向向左金屬塊與墻壁碰撞前后的動量變化量,負號表示動量變化量方向向左金屬塊由A到返回B的動量變化量,負號表示動量變化量方向向左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