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1 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學習目標】1.能列舉植物的感應性現象。2.理解植物向光性、向地性、向水性及對外界其他刺激所作出的反應。3.運用控制變量法進行實驗設計,學會分工合作,并形成嚴謹求實的科學態度。4.通過對植物感應性的學習,感悟自然界中植物為滿足自身生長不斷適應環境的努力過程,從而培養自身適應環境、頑強拼搏的意志品質。【學習重難點】重點:植物的向性運動。難點:植物的向性運動與感性運動的區別與聯系。【學習內容】閱讀課本P91-P93(10分鐘),完成導學案(20分鐘)一、觀察:完成周末任務單。二、歸納:植物感受 ,并作出 的特性,稱之為植物的感應性。三、驗證:植物的感應性。情境導學:長在錢塘江邊的植物與長在一般土地里的植物相比,根的生長情況會有什么不同?現在,讓我們一起來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吧。【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1.提出問題:植物根生長方向會受水分分布的影響嗎?2.建立假設:植物的根會向水多的一側生長。3.設計驗證方案①需要的實驗材料和器具:玻璃培養箱、沙土、沙石、花盆、清水、生長狀況基本相同的綠豆幼苗若干(可根據自己的實驗方案,補充器材)②需要控制的變量:③實驗步驟:文字表述 畫圖表示4.實施方案預測的實驗現象是:5.預測的實驗結果與結論:6.表達與交流7.實驗改進方案文字表述 畫圖表示【活動:觀察含羞草】注意:以下每項操作都要在全部葉片展開時進行。(二選一)A組實驗操作 含羞草變化用筆輕輕碰下含羞草小葉用筆重敲下含羞草的葉子用筆猛烈地敲一下含羞草植株上部的葉子B組實驗操作 含羞草變化用手從不同方向觸動含羞草四、分類:植物的感應性的兩種表現形式。名稱 不同點 相同點向性運動:植物器官的移動方向與( )方向( )感性運動:植物體產生運動的方向與 ( )方向( )五、應用:設計植物盆景。根據本節課所學的知識,不用人工修剪和使用藥劑的方法,設計培育出下圖植物盆景的方案,并說明其中的原理。【課后思考】請同學們繼續思考,預習3.1.2有關植物激素的內容,并思考“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的深層機制是什么?3.1.1植物生命活動的調節【學習內容】二 刺激 反應【探究:植物對水的反應】2.變量:土壤的干濕度3.實驗步驟:略4預測的實驗現象是:濕側根多5預測的實驗結果與結論:植物的根有向水性【活動:觀察含羞草】合攏 合攏下垂 整株合攏葉柄下垂 合攏四:外界刺激 有關 外界刺激 無關五:單側光的照射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