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節 動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學習目標】知識目標:掌握動物在生物圈中的地位及在物質循環中所起的重要作用。能力目標:提高學生收集資料、信息處理、概括總結和表達交流的能力,并能夠從自己的言行和身邊的小事出發,形成自覺保護動物的意識。情感目標:學會用辯證的觀點來認識動物與與人類的益害關系。【學習重難點】重點: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全面了解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形成自覺保護動物的思想情感。難點:動物在維持生態平衡,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中的重要作用。【使用說明與學法指導】1、依據學習目標,結合導學案中的問題提示,進行預習,認真研讀課本,回答問題。小組長要搞好督促與檢查,確保每位同學都能認真、高質量的完成預習。2、將預習時有疑問的或不能解決的用紅色筆標記,在課堂上認真學習,并按要求參與活動,積極思維展示規范,點評到位,大膽質疑。(一)創設情景,導入新課 通過多媒體課件放映錄象:有關春暖花開、鳥語花香、蜂飛蝶舞的內容。學生欣賞、體會動物與植物和諧的關系。提示同學們我們所看到的這些美景可能將不復存在,人類可能將面臨一個沒有鳥、蜜蜂和蝴蝶的寂靜世界。學生會產生強烈的好奇心,激發其較強的探究欲望。(二)自主學習1、動物生存所需的營養物質,絕大部分無法在體內合成。動物必須以 或 為食,屬于 生物(綠色植物屬于自養生物)。以獲取生命活動所需要的 和 。2、動物的活動也影響植物的 。例如,一些動物能幫助植物 或 等。3、在生物圈的物質循環過程中, 發揮著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動物通過分解體內的 獲取生命活動所需的能量,同時產生 、 。動物排出的糞便及其遺體經過的分解后,也能釋放出 、 等,這些物質反過來又可以被植物利用。4、動物與動物之間以及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存在著 、 的關系。它們對維持生物圈中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 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三)合作探究看課本分析與討論回答以下問題: 1、人類是否可以將蒼蠅和蚊子趕盡殺絕?2.如果生物圈中完全沒有動物,植物能否生存至今,或者說這樣的生物圈能否存在至今?理由是什么?3、自然界中動物之間以及動物和植物之間有什么關系?4、動物能促進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為什么?5、你能分析并概括出動物在自然界中的主要作用嗎?(四)精講點撥北美馴鹿是可愛的動物,它們在廣闊的草原上生活。可是,它們常受到狼的威脅,于是,人們為保護馴鹿而捕殺草原上的狼,馴鹿家族繁盛起來。可是,過了一些年后,人們發現草原被馴鹿糟蹋的很厲害,而且北美馴鹿有時成批死亡,這是什么原因呢?科學家們研究發現,北美馴鹿失去了天敵狼后,種群擴大了,草場不足,草原被破壞,而且那些老弱病殘的鹿也不能及時被淘汰,加劇了草場不足的困難。加之,沒有狼的追殺,北美馴鹿的運動少了,體質下降,病死的北美馴鹿也增加了。于是,人們又把“狼”請了回來。(1)通過以上資料的分析,你認為人類能否隨意滅殺某種動物?為什么?(2) 你認為在自然生態系統中,某種動物的數量能不能無限增長?為什么?(3) 在我國北方,牧民放牧時常有狼來偷食羊,于是牧民們聯合起來將狼消滅光了,他們的這種做法對嗎?(4) 你從上述資料中得到什么啟示?(五)歸納小結1、動物對維持生物圈中的生物的種類和數量的相對穩定起重要作用。2、動物促進了生物圈中的物質循環。3、動物影響植物的繁衍生息。4、本節通過對生物界中動物作用的分析,不難看出,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不可分割的互相影響和制約的整體,如果一張桌子斷了一條腿,那就失去了平衡。人類為美食或為財,大量捕捉毛皮好的肉食動物,使之有面臨滅絕的危險。無形之中使生態平衡遭到破壞,人類就會自食其果。生態環境保護不是免費的午餐。人人都是生態保護的受益者,也應該是生態保護的買單人,為了生物圈,讓我們一起來愛護動物,保護動物吧!(六)當堂檢測1.在自然界中,動物為植物提供了( )A.有機物和能量 B.水分和無機鹽 C.氧氣和無機鹽 D.二氧化碳和無機鹽2.下列關于人與動物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A.大部分動物對人類是有害的 B.某些動物可以為人類提供珍貴的藥材C.人類的食物有些來自動物 D.某些動物可以共人類觀賞3.在種植蔬菜的塑料大棚里,人們常常放養許多蜜蜂。其主要目的是( )A.為了獲得蜂蜜 B.為了觀賞C.為了幫蔬菜傳粉 D.為了獲得大量的蜜蜂4.科學家通過對動物的認真觀察和研究,模仿其結構和功能來發明創造各種儀器,這就是( )A.仿生學 B.生物反應器 C.動物工廠 D.動物防治5.下列選項中,對農作物都有害的一組動物是( )A.老鼠、蜘蛛、蚯蚓 B.蝗蟲、老鼠、棉鈴蟲C.蜻蜓、蚜蟲、蒼蠅 D.蜘蛛、棉鈴蟲、蚯蚓6.我國修建的青藏鐵路,在穿過可可西里、楚馬爾河、加索等自然保護區的線路上采取了繞避、設置通道等措施,這樣做( )①能減少青藏鐵路的建設投資 ②體現了人類在自然界面前是無能為力的③有利于保護生態平衡 ④有利于保持環境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7.麻雀曾被認定為主要害鳥,20世紀50~60年代,我國曾開展過大規模的“剿滅麻雀”運動,現在又發出了保護麻雀的呼聲,對此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現在的麻雀被人們的“剿滅行動”嚇怕了,變乖了,不啄食和糟蹋農作物B.現在認識到麻雀也啄食害蟲C.現在人們認識到自然界中各種生物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麻雀在自然界的生態平衡中扮演了重要角色D.大量捕殺麻雀,破壞了食物網的穩定,影響了其它生物的生存(作業布置)1、動物和細菌、真菌一樣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故動物是( )A.生產者 B.消費者 C.分解者 D.既是消費者,又是分解者2、生態平衡是一種( )A.絕對平衡 B.動、植物的數量相對平衡 C.動態平衡 D.永久的平衡3、在森林生態系統中,兔和鼠吃草,兔常被狐和鷹捕食,鼠常被狐和蛇捕食,蛇有時也被鷹捕食,這種現象可以說明自然界中的生物是( )A.相互制約的 B.多種多樣的 C.不斷進化的 D.誰也離不開誰4、進入20世紀后,幾乎每年至少有一種鳥類或哺乳動物從地球上消失,造成野生動物瀕危或絕滅的主要原因是( )A.自然災害 B.天敵過多 C.生態環境被破壞 D.動物瘟疫5、動物在自然界中扮演很重要的角色,下列哪一項敘述不是它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A.能促進生態系統的物質循環B.能使整個地球熱鬧非凡,缺少它,自然界就會死氣沉沉C.能維持地球上的生態平衡D.能協助植物傳粉、傳播種子6、用網將人工種草的試驗區罩起來,過一段時間發現,草的葉子幾乎被蟲吃光,而未加網罩的天然草原,牧草卻生活得良好。這一事例說明的道理是( )A.網罩擋住了鳥類卻擋不住蟲子 B.網罩影響了草的光合作用 C.生物與環境是不可分割的整體 D.吃草的昆蟲失去了鳥類的控制而猖獗7、有一種名為鬼切草的植物,當人在草叢中行走時,褲角上常被沾上一些帶刺的“針”,人在這一過程中所起的作用是( )A.毀壞了鬼切草 B.幫助鬼切草傳播種子和果實C.人對鬼切草不會產生作用 D.以上答案都不對8、在機翼末端的前緣上加厚區是仿照下列哪種生物的特點制造的()A.蝗蟲的復翅 B.蠅的平衡棒C.蜻蜓的翅痣 D.鳥翼的羽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