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6)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課本實驗再現材料用具生理鹽水,稀碘液,消毒牙簽,滴管,紗布,鑷子,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實驗步驟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擦:用潔凈的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以防其上面的雜質影響觀察效果。滴:在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刮:用消毒牙簽在自己已漱凈的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刮之前需用涼開水漱口,清除口腔內的雜質,以免刮下的口腔上皮細胞與雜質混合而影響觀察效果。刮的時候不要用力過大,以免使口腔受傷。涂: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中,輕涂幾下。目的是讓口腔上皮細胞分散開來,以免互相遮掩,難以觀察。蓋:用鑷子輕輕夾起蓋玻片,使它的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水滴,再將蓋玻片緩緩放平蓋在水滴上(蓋玻片與載玻片大約成45°角,這樣蓋玻片下不易出現氣泡)。染:在蓋玻片的一側滴加幾滴稀碘液(避免滴在蓋玻片上面), 用吸水紙在蓋玻片的另一側吸引,使碘液浸潤標本的全部。用顯微鏡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將臨時裝片放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可重點觀察一個口腔上皮細胞。三、繪圖依照所觀察到的細胞,畫一個細胞結構簡圖,并嘗試注出各部分名稱。※注意事項在載玻片中央滴的是生理鹽水,而不是清水。因為人體細胞生活的液體環境中無機鹽的濃度是0.9%,在制作臨時裝片時滴生理鹽水,使口腔上皮細胞所處液體環境的無機鹽濃度與在人體內時基本相同,這樣口腔上皮細胞既不吸水,也不失水,有利于保持原來的形態。如果將口腔上皮細胞放在清水中,細胞會因吸水而膨脹變形甚至破裂。如果將口腔上皮細胞放在濃鹽水中,細胞會因失水而皺縮。拓展訓練1.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不需要準備的器材是( )A.刀片 B.吸水紙 C.消毒牙簽 D.蓋玻片2.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裝片時,取材前要把口腔潄凈,其目的是( )A.清潔口腔上皮細胞B.清除口中殘留的食物殘渣,保證實驗效果C.使上皮細胞容易刮到牙簽上D.避免口臭3.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下列取材的操作中正確的是( )A.用消毒牙簽輕刮自己口腔內側壁 B.用消毒牙簽刮取齒垢C.用解剖刀輕刮自己口腔上壁 D.用滴管吸取唾液4.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要先往載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鹽水,其目的是( )A.給口腔上皮細胞染色 B.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C.使觀察時物像清晰 D.防止細胞重疊5.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若發現視野中出現重疊或邊緣破損的細胞,不易觀察,應采取的措施是( )A.換其他目鏡 B.換其他物鏡 C.移動裝片 D.轉動粗準焦螺旋6.在制作和觀察人的口腔上皮細胞的實驗中,以下操作正確的是( )A.載玻片上多余的水用吸水紙吸引B.用稀碘液染色以便觀察細胞壁C.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重疊涂抹在水滴中D.在載玻片中央滴加的液體是清水7.如圖,圖甲內①、②、③表示某同學制作人體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三個操作步驟;圖乙為該同學在顯微鏡下觀察臨時裝片時看到的一個視野。請回答問題。(1)圖甲中,①步驟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___________。(2)圖甲中,②步驟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___________,其目的是使細胞染色。(3)圖乙中,出現a的原因是圖甲中的___________(填序號)步驟操作不當。在對光的過程中,轉動___________,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能夠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有反光鏡和___________。觀察過程中可以調節___________使物像更加清晰。(4)圖乙中,b處于視野的右下方,現要把它移到視野正中央,玻片標本應向________移動。(5)顯微鏡的目鏡有5×和10×兩種,物鏡有8×和40×兩種,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擇的目鏡是________,物鏡是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A解析: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材料及用具通常是:生理鹽水、碘液、消毒牙簽、滴管、紗布、鑷子、吸水紙、載玻片、蓋玻片、顯微鏡,用不到刀片。2.答案:B解析:制作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的正確順序是:用紗布將載玻片和蓋玻片擦拭干凈,放在實驗臺上備用;滴一滴生理鹽水在載玻片中央,目的是維持口腔上皮細胞的原有形狀;用涼開水漱口,以去除口腔中的食物殘渣;用消毒的牙簽在口腔側壁上輕輕刮幾下,取得口腔上皮細胞,再在把牙簽附有碎屑的一端在載玻片的生理鹽水滴中均勻涂抹;蓋上蓋玻片,先用鑷子夾起蓋玻片的一邊,讓另一邊先接觸載玻片上的生理鹽水滴;然后輕輕蓋上,避免出現氣泡;染是指染色,把稀碘液滴在蓋玻片的一側,用吸水紙從另一側吸引,直到染液浸潤到標本的全部.因此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的臨時裝片時,必須用涼開水漱口是為了清除口腔內的食物碎屑,這樣有利于排除實驗干擾因素,而且有利于后續實驗觀察.故選:B.3.答案:A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取材時要用消毒牙簽的鈍端在口腔內側壁上輕輕刮取上皮細胞,B、C、D選項中的操作都是錯誤的。4.答案:B解析:在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細胞臨時裝片時,需在載玻片上滴一滴濃度為0.9%的生理鹽水,由于0.9%生理鹽水的濃度與人的組織細胞液的濃度一致,故可以維持細胞的正常形態,不至于細胞因吸水膨脹,也不至于因失水而皺縮。故選B。5.答案:C解析:換用其他目鏡和物鏡重新觀察可使觀察到的視野中有重疊細胞的倍數放大或縮小,不能解決重疊現象,仍然不易觀察,此方法不宜采取,A、B不符合題意;移動裝片,尋找合適的觀察視野,找到沒有重疊的細胞進行觀察,效果較好,C符合題意;調節粗準焦螺旋可使鏡筒上升或下降,以尋找物像,但不能解決重疊現象,此方法也不宜采取,D不符合題意。6.答案:A解析:A.載玻片上多余的水分要用吸水紙吸干,否則在觀察時會粘到物鏡鏡頭上,對觀察結果造成影響,A正確。B.需要用碘液染色,染色后細胞顏色變深,便于觀察;口腔上皮細胞是動物細胞沒有細胞壁,B錯誤。C.刮取的口腔上皮細胞在生理鹽水滴中,無重疊現象,可見口腔上皮細胞在生理鹽水滴中是均勻涂抹的,不是在清水滴中是均勻涂抹的,c錯誤。D.制作洋蔥鱗片葉肉表皮細胞用清水,制作人口腔上皮細胞用生理鹽水(維持細胞的形態),D錯誤。故選A。7.答案:(1)生理鹽水;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2)碘液(或稀碘液)(3)③;轉換器;遮光器;細準焦螺旋(4)右下方;(5)5×;8×解析:(1)圖甲中,①步驟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生理鹽水,其目的是保持細胞的正常形態。(2)圖甲中,②步驟往載玻片上滴加的液體是碘液,(或稀碘液),其目的是使細胞染色。(3)圖乙中a是氣泡,b是口腔上皮細胞,視野中出現氣泡,可能是圖甲中③蓋蓋玻片時操作不當造成的;在使用顯微鏡對光時,先轉動轉換器,使低倍物鏡對準通光孔;轉動遮光器,使較大的光圈對準通光孔;左眼注視目鏡,右眼睜開;轉動反光鏡調出一個明亮的圓形視野。調節光線強弱的結構是遮光器和反光鏡;找到物像以后,通過調節細準焦螺旋能夠使物像更加清晰。(4)顯微鏡成的是倒像,物像移動的方向與玻片標本移動的方向是相反的,所以把視野中偏右下方的物像b移動到視野中央,玻片標本應往右下方移動。(5)顯微鏡的放大倍數越小,視野就越大,看到的細胞就越小,細胞數目越多。顯微鏡的目鏡有5×和10×兩種,物鏡有8×和40×兩種,要使視野中觀察到的細胞數目最多,應選擇的目鏡是5×,物鏡是8×。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