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11)測定種子的發芽率——2022-2023學年人教版生物七年級上冊回歸課本實驗課本實驗再現材料用具某種植物的種子(如小麥、棉、水稻、玉米、菜豆等)100粒,培養皿,濾紙或者紗布等。二、實驗步驟1. 提出問題:怎樣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呢?2. 制訂計劃:采取抽樣檢測的方法測定種子的發芽率。(1)抽樣檢測: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測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對樣本進行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如果用于調查,則叫做抽樣調查。(2)方案設計:在直徑為10厘米的培養皿內,鋪2~4層濾紙或紗布,加入適量的水,使濾紙或紗布濕潤,然后均勻放入隨機抽取的100粒種子。把盛有種子的培養皿放入溫度適宜的保溫箱內。每天觀察一次,連續觀察七天左右,將觀察到的種子萌發情況記錄在下面的表格內: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萌發的種子數3. 實施計劃:根據設計的實驗方案,經小組討論完善后進行實驗。得出結論:根據記錄的種子萌發的情況,計算種子的發芽率。重復測定2次,取3次的平均值作為測定結果。※種子發芽率的計算公式:表達和交流:小組內或小組間交流測定結果,進行比較。※注意事項關于抽樣檢測:樣本大小要合適,樣本過大不僅浪費材料,而且費時費力,樣本過小則準確性差。要做到隨機取樣,不能憑主觀想法挑選樣本。檢測的方法要科學,如在檢測種子的發芽率時,應當給種子萌發提供最適宜的條件,否則檢測的結果就會不準確。拓展訓練1.在探究“測定種子的發芽率”時,你是如何取樣的( )A.選取粒大的 B.選取結構完整的 C.選取飽滿的 D.隨機抽取的2.小明取200粒小麥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測種子的發芽率,種子萌發的數量如下,你認為哪組小麥種子適宜播種( )A.184粒 B.178粒 C.176粒 D.174粒3.有兩袋小麥種子,共用其中的200粒種子測定發芽率,有180粒種子在一定時間內發了芽,那么,這兩袋小麥種子的發芽率是( )A.10% B.90% C.80% D.20%4.在測定種子發芽率時選出了300粒玉米種子,在適宜的條件下,分三組測定,一組97粒萌發,二組98粒萌發,三組96粒萌發,這一批種子的發芽率為( )A.96% B.95% C.97% D.98%5.將100粒生長相同的粒大飽滿的且有活力的玉米種子分成甲、乙兩組,分別種在濕潤肥沃的土壤和濕潤貧瘠的土壤中,二者的發芽率情況大致為( )A.甲>乙 B.甲<乙 C.甲=乙 D.甲、乙都不萌發6.小明同學在測定水稻種子發芽率的過程中,下列做法不恰當的是( )A.隨機抽取100粒水稻種子進行測定B.提供水稻種子萌發的適宜的環境條件C.挑選粒大飽滿的種子進行測定D.重復測定兩次,取平均值作為結果7.某種子站在銷售種子前,要對倉儲的種子進行發芽率的測定,進而指導農民播種,下面是關于玉米種子發芽率測定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①取直徑為10cm的培養皿30個均分成三組。在每個培養皿內鋪2~4層濕潤紗布,編號為A、B、C三組。②分別在三組培養皿中均勻地擺上100粒玉米種子,然后放入30~35℃恒溫、濕潤培養箱中培養。③每天觀察一次,記錄種子的萌發數。連續觀察七天。請回答以下問題:(1)因客觀原因不能對某檢測對象(如種子發芽情況)逐一檢測時,通常采取的檢測方法是__________。(2)測定種子發芽率的計算公式為:發芽率=__________。(3)在測定種子發芽率的過程中,挑選樣本種子時應做到__________。(4)該種子站某批次樣本測得的三組實驗數據:A組96%、B組98%、C組95%。如果你是該批次的檢測員,那你報告的這批次待測種子的發芽率為__________。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在測定種子發芽率時,為了減少主觀因素對實驗結果的影響,應該隨機挑選,不要特意選擇,這樣做可以減少誤差,否則不足以說明問題。2.答案:A解析:種子的發芽率=萌發種子數÷全部被測種子數×100%。A組的發芽率是92%>90%、B組的發芽率為89%、C組的發芽率為88%、D組的發芽率為87%,因此最適宜播種的是A組。3.答案:B解析:發芽率=(萌發種子數/全部被測種子數)×100%=(180/200)×100%=90%。4.答案:C解析:選出300粒種子測定種子的發芽率,分三組測定,每組100粒。第一組:種子的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供檢測的種子數×100%=97÷100×100%=97%;第二組:種子的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供檢測的種子數×100%=98÷100×100%=98%;第三組:種子的發芽率=發芽的種子數÷供檢測的種子數×100%=96÷100×100%=96%。取這三組的平均值,即為種子的發芽率,故這一批種子的發芽率為(97%+98%+96%)÷3=97%。5.答案:C解析:種子萌發所需要的營養物質來自種子自身,與土壤肥沃或貧瘠無關,因此,甲、乙兩組種子發芽率大致相等。6.答案:C解析:A、隨意抽取的100粒種子進行發芽率的測定,符合真實情況,A不符合題意;B、種子當不在休眠期時就可能萌發,而萌發的外界條件為適量的水分、適宜的溫度和充足的空氣;自身條件是有完整而有活力的胚及胚發育所需的營養物質,因此在檢測種子的發芽率時,應當給種子萌發提供最適宜的條件,B不符合題意;C、挑的種子是粒大飽滿的,受主觀因素的影響,也容易出現偶然性,C符合題意;D、在進行實驗時,為了避免出現偶然性,應隨機抽取一定量的種子做樣本,設置重復組,取平均值做測定結果,不符合題意。故選:C。7.答案:(1)抽樣檢測法(2)(萌發種子數÷全部被測種子數)×100%(3)隨機抽樣,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4)96.33%解析:(1)不能對檢測對象逐一檢查時,可以從檢測對象總體中抽取少量個體作為樣本,這樣檢測的結果能夠反映總體的情況,這種方法叫做抽樣檢測法。(2)種子的發芽率是指發芽的種子占種子總數的百分比,計算方法為發芽率=萌發種子數÷全部被測種子數×100%。(3)抽樣檢測時根據隨機抽樣的原則從總體中抽取部分樣本進行檢測。在抽樣中采取隨機抽樣的方式,盡量避免人為因素的影響,不能挑選種子。而為了具有說服力,一般抽取種子的數目不宜過少,如果數目較少如只選三、五粒,則偶然性較大。(4)為了使探究實驗發芽率的結果可靠,對實驗設置重復組,即又重復做了兩次,共三次實驗,取其平均值為實驗結果即(96%+98%+95%)÷3≈96.33%,目的是減小誤差,使結果更準確。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