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4動物的行為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與生俱來的,由動物體內遺傳物質決定的行為。所有動物都有先天性行為。如嬰兒的吮奶行為、鳥類的索食行為、企鵝的求偶行為和蜜蜂的舞蹈語言等。這些反射活動不需要后天的訓練,在相應刺激下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個體在成長過程中,在遺傳因素基礎上,通過環境因素的作用逐步形成的,是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獲得的行為,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學習行為不僅人類具有,許多動物也具有,但動物只對具體的刺激作出反應,而人類還能運用語言、文字進行學習。二、重要提示動物的先天性行為是動物在進化過程中形成并經遺傳固定下來的對個體和種族的生存有重要意義的行為。動物的后天學習行為是動物在生活過程中,產生的與環境相適應的一種重要的反應方式。前者是由遺傳決定的,而后者是由環境決定的。科學廣場 動物的感恩圖報 知恩報恩,是人類美好感情的體現。其實,一些動物也有這種“感恩圖報”的行為。在印度博帕爾科洛普爾村,有一天村民達姆在上山砍柴時,看到一頭老狼正在追趕一只母虎的幼崽,他打跑了老狼,救下了幼崽。自此以后,那只母虎每隔半月即送來一次“禮品”——野兔和松鼠之類,把它們放在達姆的屋檐下,不打招呼就走了。在澳大利亞的昆士蘭州,有位農民救了一只戈狗的性命,從此它把這位農民視為朋友。每當夕陽西下時,它便離開樹林,匆匆趕到農民家,悄悄為他守門,直到天亮時才返回林中。這樣,一直堅持了5年,從不闖進雞舍,也從不進屋打擾。 鳥類中也有這樣的美德。據說有個獵人養了一只烏鴉和一條狗。一次,狗救了受傷的烏鴉。不久,狗卻不見了,而烏鴉又一反常態,曾多次從主人家里叼走了肉。這是什么原因呢?主人跟蹤烏鴉去看個究竟,這才發現了一樁奇事:原來狗不小心跌進了枯井里.仝靠烏鴉的空投食物.才得以活命.解題指導【例題】下列各項中,屬于動物后天學習行為的 ( )A.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飛到池邊喂金魚B.偵察蜂能用精美的“舞蹈”語言告訴其他工蜂蜜源的位置C. 信鴿能替主人送信D.縫葉鶯能把相鄰的樹葉邊緣縫起來,筑成一個精致的鳥巢【解析】動物的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后天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生來就有的,由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控制的行為,動物的本能活動就是先天性行為。后天學習行為建立在先天性行為的基礎之上,是動物在生活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活動。美國紅雀會給金魚喂食物,這是繁殖期鳥類在失去小鳥后所表現出來的一種本能行為;偵察蜂通過“舞蹈”語言來傳遞蜜源信息,這是天生就有的,并不是后天學習獲得的行為;縫葉鶯會縫樹葉筑巢,這種行為不是學習得來的,是一種本能。只有信鴿送信是通過主人特定的訓練而形成的,是一種后天學習行為。【答案】C同步訓練 A組1.馬戲團里的動物們在表演精彩的節目,下列屬于動物先天性行為的是 ( ) A.孔雀開屏 B. 猴子走鋼絲 C. 獅子鉆火圈 D.小猴子拉馬車2.剛出生的小袋鼠只有人的手指那么大,眼睛還睜不開。它出生時掉在母袋鼠的尾巴根部,靠本能爬向母袋鼠的尾尖,再從尾尖爬到母袋鼠腹部的育兒袋中吃奶。小袋鼠的這種行為屬于 ( ) A.先天性行為,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才能完成 B.先天性行為,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決定 C.后天學習行為,靠學習得來 D.后天學習行為,靠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完成3.有一音像店的老板養了一條狗,天天聽著騰格爾的《天堂》這首歌,漸漸地狗也會“唱”這首歌了,只要音樂響起就會仰起頭,跟著節律高聲號叫。狗的這種行為屬于 ( ) A. 防御行為 B.領域行為 C. 先天性行為 D.后天學習行為4.馬戲團里的小狗會做算術題,小學生也會做算術題,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前者為后天學習行為,后者為先天性行為 B.兩者均為后天學習行為,沒什么區別 C.兩者均為后天學習行為,且均有語言文字的運用能力 D.兩者均為后天學習行為,但小狗只是機械記憶,小學生能理解其意義5.據報道,在英國,一只剛失去幼崽的貓,用自己的乳汁喂養了三只剛出生就失去了媽媽的小狗崽.“母子”情深宛如一家。對貓的這種行為解釋正確的是 ( ) ①是先天性行為 ②是后天學習行為 ③是由遺傳物質決定的 ④是由環境因素決定的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6.“人有人言,獸有獸語”,動物能利用“行為語言”傳遞信息。下列各種動物的行為語言中,能在同種個體間交流信息的是 ( ) A.壁虎斷尾 B. 烏賊釋放墨汁 C.蜥蜴變色 D.蜜蜂跳圓形舞7.下列選項中,屬于人類特有的行為的是 ( ) A.強光刺激,立即閉目 B.聽到鈴聲,走進屋內 C. 食物入口,分泌唾液 D.聽悲慘故事情節,催人淚下8.下列屬于動物后天學習行為的是 ( ) A.母雞生蛋 B.老鼠鉆洞 C.蜜蜂釀蜜 D.黃牛耕田同步訓練 B組9.繁殖季節.雄棘魚腹部顏色由銀白色變成紅色,并會對侵入其領地的其他雄棘魚發動攻擊性行為。某人為研究引發雄棘魚攻擊性行為的原因,做了如下實驗:在雄棘魚活動的水域中放置了多種顏色的魚形蠟制模型,并觀察和記錄雄棘魚在單位時間內對這些模型進行攻擊的次數,實驗結果如下表。根據實驗結果所作的推論正確的是( ) 模型特征 攻擊頻率腹部銀色 低 腹部紅色 高 腹部有紅色條紋 高 A.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是一種條件反射 B.有條紋的模型更容易引發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 C.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是先天性的。由基因決定 D.腹部有紅色的模型更容易誘發雄棘魚的攻擊性行為10.下表是切除貓腦的部分結構后。某些機能改變的情況(“+”表示能完成,“一”表示不能完成),請回答下列問題:手術 前 去大腦 兩半球 再去 問腦 再去 中腦 去掉 延髓 ①后天學 習行為 + - - - -②先天性 行為 + + ● + + +(1)完成的條件是具有_______,說明如果缺乏_______,那么_______不完整,后天學習 行為也就不能完成。 (2)控制②完成的中樞位于________。11.在動物行為研究時,常用到“迷宮實驗”。如果人走迷宮,可以在正確路口做標志,以便下次走得更快些。那么小白鼠會怎樣呢? (第ll題) (1)假設l:小自鼠有學習能力; 假設2:在迷宮的正確路口做標志,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宮的能力。探究過程:①設計如圖所示迷宮;②將小白鼠分組編號,實驗組在正確路口放彩色紙,對照組不放彩色紙;③將小白鼠逐一放入起點A,并記錄到達終點B的時間;④把數據逐一記入表格(單位:秒)。組別號別第1次第2次第3次第4次第5次1號鼠 69 43 12 25 17實驗 2號鼠 87 49 58 46 41組3號鼠 53 3915 32 144號鼠 92 32 38 13 19對照 5號鼠 60 41 37 66 33 組6號鼠 63 19 13 30 12 (3)結論l:小白鼠__________學習能力; 結論2:在迷宮的正確路口做標志,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A 2.B 3.D 4.D 5.C 6.D 7.D 8.D 9.D l0.(1)大腦 大腦 反射弧 (2)脊髓 ll.(3)有 不能提高小白鼠走迷宮的能力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