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3.5體溫的控制學習指要一、知識要點1.在動物界中。鳥類和哺乳類屬于恒溫動物,恒定的體溫是動物進行正常生命活動的基本條件。恒溫動物能擺脫環境的限制,有利于在較惡劣的環境中生存,因此擴大了活動的范圍。2.動物體溫的調節是通過調節產熱和散熱進行的。 (1)產熱主要在內臟(平靜時)和骨骼肌(運動時)中進行,寒冷時骨骼肌會顫抖,能使熱量成倍增加。此外,精神活動和進食活動也影響產熱。(2)人體散熱的器官主要是皮膚,散熱的方式有直接散熱和蒸發散熱。直接散熱就是通過熱傳遞散熱.散熱多少與皮膚溫度有關,而皮膚溫度可通過血流量來控制。冷時,皮膚血管收縮,皮膚溫度降低,散熱減少;熱時,皮膚血管舒張,皮膚溫度升高,散熱增加。蒸發散熱則與汗液分泌有關。體溫受腦控制:人體體溫通過神經系統等的調節而實現恒定,調節體溫的中樞通過腦干中的體溫調節中樞。人類還經常通過一些行為對體溫調節起到一定的作用,如增減衣服等。二、重要提示1.動物的體溫受內外因素影響。體溫的恒定主要受激素和神經調節,而動物的行為對體溫調節也有一定的作用,體溫的控制是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實現的。2.體溫是指人體內部的溫度,而不是體表的溫度,可在直腸、口腔、腋窩等處測量。恒溫并不是體溫恒定不變,而是指它們體溫變化的幅度不大。在正常情況下,人的體溫傍晚略高于早晨,女性略高于男性,小孩略高于成人。此外,體溫還受精神狀態和活動狀態的影響。中暑的原因是環境溫度超過了人體體溫調節.能力的最大限度,產熱多而散熱困難,體溫被動升高。中暑會引起許多不良反應,嚴重時危及生命,所以在炎熱季節要注意做好防暑降溫工作。科學廣場 炎炎夏日,動物防暑有絕招炎炎夏日,酷暑難耐,人們紛紛通過各種方式逃避暑熱——食用防暑食品或使用降溫設備等。殊不知與人類同為生靈的動物也有著千奇百怪的避暑方式。 1.蜜蜂扇風蜜蜂的巢內,盛夏溫度很高。為了給蜂房降溫,一部分工蜂會運來水,灑在窩眼周圍。另一部分蜜蜂則在蜂房的入I=1處整齊地排成一行,用雙翼使勁地往里扇風,使蜂房內刮起一陣陣風,從而加快水分的蒸發,以帶走蜂房內的熱量。 2.兔耳排熱兔子那只長長的、血液流暢的大耳朵起著導熱器的作用,不斷地將自己身上的熱量排出體外,從而免受炎熱之苦。 3.松鼠豎尾與兔子豎耳排熱不同,天氣炎熱時,小松鼠會將尾巴直豎起來,就像一把傘一樣遮住身體,給自己帶來一片陰涼。 4.猴擺尾巴與松鼠同樣聰明的還有長尾猴。大熱天,長尾猴總愛搖擺它那條長長的尾巴。原來它的尾巴里有一條特殊的靜脈,能將體內產生的熱量迅速地散發出去。 5.袋鼠舔爪澳洲大陸的夏天酷熱難當,這給生活在當地的澳大利亞袋鼠帶來了嚴峻的考驗。為減少陽光的照射面積,它們往往會采取弓著身子的辦法來減少陽光直射所帶來的熱量。當氣溫達到35~40℃時,它就會不斷地用舌頭舔自己的前爪,從而使體溫很快降下來。 6.蜥蜴夏眠同樣是在澳洲,有一種蜥蜴,避暑法是夏眠。它們集體躲在背陰的洞穴內睡大覺,一睡就是一個月。 7.蜘蛛掘井非洲撒哈拉沙漠中有一種大蜘蛛,自己會掘井,并且能在進口處吐絲結網,以遮擋夏日熾熱的陽光,然后躲進井底酣睡,享受酷暑中難得的一縷清涼。解題指導【例題】圖3.5—1簡略地表示了人體產熱和散熱兩個體溫調節機制(“一”表示神經傳導方式,“一”表示血液循環途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3.5一l(1)血液循環在維持體溫穩定方面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2)正常情況下,當人處于炎熱環境中時,C的反應是________和__________。(3)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量將會明顯增加的是D中的_________。【解析】此題主要考查產熱和散熱的平衡。由圖可知,血液循環在維持體溫穩定方面的作用是散熱,主要靠調節血流量的大小來實現。當人處于炎熱環境中時,皮膚血管舒張,血流量增加,皮膚溫度升高;同時汗腺分泌汗液增多,從而散失更多熱量。人體在安靜時,主要產熱器官是內臟,人體在劇烈運動時,主要產熱器官是骨骼肌。【答案】(1)散熱 (2)皮膚血管舒張 汗腺分泌汗液增多 (3)骨骼肌同步訓練 A組1.恒溫動物比變溫動物更有生存優勢的原因在于 ( ) A.恒溫動物耗氧少 B.恒溫動物需要的食物少 C.恒溫動物更適應環境變化 D.恒溫動物所需要的能量少2.人的體溫在正常情況下會發生一些變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 A.體溫是指人身體表面的溫度 B.新生兒和兒童的體溫略低于成年人的體溫 C. 女性的體溫略低于男性的體溫 D.同一個人體溫的晝夜差別不超過1℃3.早產兒出生后,往往被安置在育嬰箱中進行監護,這主要是由于 ( ) A.早產兒質量較輕,體質差 B.早產兒從母體獲取的養料不夠多 C. 避免早產兒被病菌感染 D.早產兒體溫調節機制發育不完善4.人在寒冷的環境中,往往會不由自主地出現顫抖現象,它的生理意義是 ( ) A. 通過顫抖使體內熱量大量散發 B. 通過顫抖使體內熱量大量貯存 C.通過顫抖使骨骼肌大量產熱 D.通過顫抖使內臟器官大量產熱5.在暑期軍訓中,進行隊列訓練時,一女生惡心嘔吐,出現昏厥現象,下列處理不正確的是 ( ) A. 用冷水浸濕毛巾敷在頭部 B.原地用人工呼吸進行搶救 C.給病人服用人丹、十滴水等 D.用30℃酒精擦身降溫6.關于生物體溫調節的方式,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 A.蛙、蛇在天氣寒冷時,會增加活動量來產熱 B. 人類在天氣炎熱時,皮膚血管擴張,流人皮膚的血液量增多,可以散熱 C.小狗在天氣寒冷時,肌肉顫抖,可以產熱 D.水牛在天氣炎熱時,食欲減退、活動遲緩,可以減少體熱產生7.下表所示為人處于安靜和活動(勞動或運動)情況下,體內不同器官的產熱量百分比,請回答: 產熱量/% 安靜勞動或運動 腦 16 l 內臟 56 8肌肉與皮膚 18 90 其他 10 1 (1)根據表中數據分析,正常人在睡眠狀態下的主要產熱器官是_____________。 (2)人體的體溫之所以能保持恒定,主要是產熱和散熱兩個生理過程保持動態平衡的結果,這個動態平衡的調節過程受人體腦干中的______控制。 (3)人體在劇烈運動時,產熱量顯著增加,其產熱的主要器官是_____________。 (4)夏季,當環境溫度高于體表溫度時,人體主要通過_______散熱,人體散熱的主要器官 是________。 (5)在炎熱、潮濕、無風的環境中,人體容易出現“中暑”現象,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如圖表示外界氣溫改變時,皮膚中血管的收縮和舒張情況,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第8題)(1)比較甲、乙兩圖,可知甲圖中情況發生時,外界氣溫______,皮膚內大多數毛細血管 _______,血流量_______,皮膚的溫度會_______,由皮膚直接散發的熱量會_______。(2)乙圖是在________情況下發生的,同時汗液的分泌_______,從而使人體的散熱量____,這樣,可使人的體溫保持正常。9.2010年4月14日7時49分。青海玉樹縣發生了7.1級地震。 (1)剛從平原進入高原的救援人員,由于高原上夜間氣溫低,許多人凍得瑟瑟發抖,這種行為的生理意義是_____。到了l2月,一些援建人員發現,玉樹的一些哺乳動物換上了一層厚重的皮毛,這對動物來說有什么好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玲是一名支援玉樹災后重建的工作人員,一天她感冒發燒了,醫生為其測量體溫并認真檢查,但小玲的體溫在24小時內均在39℃左右,則小玲在這24小時內產熱和散熱的關系是 ( ) A.產熱大于散熱 B.產熱等于散熱 C.產熱小于散熱 D.與產熱和散熱無關,因為這是由感冒引起的10.小白鼠是恒溫動物,為了探究小白鼠調節體溫的器官是否為下丘腦,某校科學興趣小組制定了以下實驗方案: 【實驗假設】下丘腦是調節體溫的主要中樞。 【材料用具】略 【實驗步驟】 ①取兩只性別與年齡相同的成年小白鼠,并標記為甲、乙。 ②用一定的方法破壞甲鼠的下丘腦,乙鼠不作處理作為對照。 ③把甲、乙兩鼠均置于人工溫室內,溫室溫度為0℃,在相對安靜的條件下觀察24小時,每隔4小時分別測量一次體溫,并做好記錄。若甲鼠體溫________,乙鼠體溫保持相對恒定,則假設成立;若甲、乙兩鼠體溫均保持相對恒定,則假設不成立。以上實驗步驟中還存在兩點缺陷,這兩點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同步訓練 B組11.如圖所示是某兩類動物耗氧量隨環境溫度變化的曲線。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 (第ll題) A.甲是恒溫動物,乙是變溫動物 B.甲、乙都是恒溫動物 C.甲、乙都是變溫動物 D.甲是變溫動物,乙是恒溫動物12.人體體表的溫度可以通過流經皮膚血液的多少來調節。如圖是皮膚中同一血管在不同溫度下的口徑,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人體在寒冷的環境中,皮膚血管的狀態是_______圖,此時體溫__________環境溫度。 (2)皮膚血管口徑如C圖時,血管處于________狀態。流經皮膚的血液量______,皮膚溫 度_______,散發的熱量將________。 (3)當外界溫度高于體溫時,人體散熱主要是通過______方式進行。此時,皮膚血管的口 徑應該更類似于圖_________。13.下圖表示人的體溫調節機制,請回答: (第13題) (1)體溫調節通過產熱和散熱兩個機制來實現。如圖所示,(體溫) AB E D (體溫)的途徑表示_______調節機制,(體溫) AB E C (體溫)的途徑表示___________調節機制。 (2)正常情況下,當體內產熱量大于體表散熱量時,C的反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某人體溫在12小時內處于37.5(±0.05)℃時,此人的產熱量______散熱量。答案:1.C 2.D 3.D 4.C 5.B 6.A 7.(1)內臟 (2)體溫調節中樞 (3)肌肉與皮膚 (4)汗液蒸發皮膚 (5)體內產生的熱量散不出去,導致體溫升高 8.(1)較高擴張增加升高增多 (2)寒冷減少減少 9.(1)增加產熱減少散熱 (2)B 10.(1)明顯降低 (2)實驗前要測定兩鼠的體溫;要重復實驗避免偶然性;應選同一只小白鼠前后對照 ll.A l2.(1)A 高于 (2)舒張大高增多 (3)汗液蒸發 C 13.(1)產熱散熱 (2)皮膚血管舒張,汗腺分泌汗液增加 (3)等于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