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章 病毒 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1. 掌握病毒的種類。2. 熟悉并記憶病毒的基本特征。3. 了解病毒與人類的關系。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病毒的基本特征。(2)病毒與人類的關系。2、教學難點病毒的結構。三、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自然界中有許多我們用肉眼看不到的微生物,你知道多少種微生物呢?學生1:細菌、真菌。學生2:細菌、真菌和病毒。教師:微生物包含細菌、真菌和病毒三大類。我們通過前面的學習已經了解了細菌和真菌。本節課我們將對病毒進行學習和研究。 課件展示新冠病毒的結構示意圖以及疫情現狀。 課件展示一些知名的危害人類的病毒。 課件展示“想一想,議一議”。教師:病毒究竟具有怎樣的結構,使得病毒人類和動植物深受其害。甚至有一些疾病至今找不到治療方法。首先我們一起了解一下病毒的發現過程。2、新課講授(一)病毒的發現過程 課件展示病毒的發現過程。提問:病毒發現過程說明病毒具有什么特征?學生:病毒比細菌小。教師:病毒有多小?試著用類比的方法用身邊熟悉的兩個事物比較病毒與細胞的大小。學生自由發言。教師:病毒對于細胞,相當于一個籃球與一棟摩天大廈。只有在電子顯微鏡下才能看到,要用納米來計量大小。提問:有一次,我的一個同學拿來一份雞的血液,說這只雞可能患有雞瘟,想拿到學校的顯微鏡下查一查。老師馬上說你一定查不到。老師為什么這么說?學生:光學顯微鏡下觀察不到病毒。(2)病毒的種類 課件展示電子顯微鏡下病毒的幾種基本形態。學生:識別病毒的形態,了解病毒按照形狀分成3類。(3)病毒的結構 課件展示病毒的結構。學生:通過比較病毒結構與動植物細胞,了解病毒結構的主要特征。(4)病毒的繁殖 課件展示病毒(大腸桿菌噬菌體)侵染大腸桿菌的過程。提問:通過上面的學習,你判斷病毒是生物還是非生物,為什么?學生:病毒雖然沒有細胞結構,但是可以生長和繁殖,是生物。教師:病毒沒有細胞結構,但又符合生物的特征,是沒有細胞結構的生物。(5)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課件展示與病毒有關的疾病:流感、肝炎、口蹄疫、雞瘟、煙草花葉病等。提問:通過各種途徑獲得的信息,你還知道哪些疾病與病毒有關?學生自由回答。提問:科學工作者將引起肝炎、流感、口蹄疫這類病的病毒歸為一類,將引起煙草花葉病、蘿卜花葉病的病毒歸為一類。你知道它們的分類依據嗎?學生:根據寄生細胞的不同,寄生在動物細胞內的稱作動物病毒,寄生在植物細胞內的稱作植物病毒。教師:侵染大腸桿菌的病毒寄生在細菌當中,稱作噬菌體。提問:同學們打過肝炎疫苗的有多少?學生舉手。提問:肝炎疫苗有什么作用?學生:防止得肝炎。教師:肝炎疫苗中也有病毒。病毒能帶來疾病,也能為人類帶來益處。課件展示人類對病毒的利用。教師:病毒能夠給人類帶來疾病,同時也能為人類所利用。病毒的研究前景非常廣闊,希望將來人類能夠攻克更多病毒難題。完成練習。四、板書設計第5章 病毒一、病毒的發現:伊萬諾夫斯基二、病毒的種類1. 按照形狀2. 按照寄生細胞三、病毒的結構1. 沒有細胞結構2. 蛋白質的外殼、內部的遺傳物質四、病毒的繁殖五、病毒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有害也有利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