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8張PPT)共筑生命家園部編版九年級上冊教學目標核心素養目標政治認同:培養愛國主義精神,明確我國的新發展理念,知道生態文明的重要性和建設生態文明的措施,明確綠色發展的意義,走可持續發展之路。責任意識:敬畏自然,具有綠色發展理念,初步形成環保意識和生態文明觀,能夠在日常生活中自覺踐行生態文明的理念。第六課 建設美麗中國第二課時 共筑生命家園認真閱讀課本P81-88,思考下面問題。(3分鐘)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3、怎樣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4、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5、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自學導航01 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地球正在哭泣!人類社會的發展給地球、其他生物帶來了什么影響?筆記:1、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①追求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是人類面對生態危機作出的智慧選擇,生態文明是人類的共識。(智慧選擇)P81②自然為人類的生存與發展提供滋養和必要條件;人類作為自然的一部分,也有責任避免自然受到不必要的傷害,同時要為開發和利用自然作出必要的補償和修復。(人類責任)P81③人與自然相互依存,共生共榮。(內在關系)P81④人類開發和利用自然,但不能肆意凌駕于自然之上和一味地索取,必須遵循自然規律。(基本態度)P82恩格斯:我們不要過分陶醉于對自然界的勝利。對于我們的每一次勝利,自然界都報復了我們。你是怎么理解“我們對自然界的勝利”?自然界如何報復了我們?一、地震活動偏強,西部地區發生強震大震上半年,我國大陸地區共發生5級以上地震12次,其中,5.0–5.9級9次,6.0–6.9級2次,7級以上1次。5月21日夜間、22日凌晨,云南漾濞、青海瑪多相繼發生強震大震,是上半年造成損失最重的兩次地震。云南漾濞6.4級地震造成15.9萬人受災,3人死亡,34人受傷,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1.9萬間,交通、道路、市政、教育等設施受損。青海瑪多7.4級地震造成3.9萬人受災,19人受傷,倒塌和嚴重損壞房屋8600余間,部分道路、橋梁等基礎設施損毀。此外,3月24日新疆拜城5.4級地震造成3人死亡。2021年上半年全國部分自然災害情況二、旱情階段性特征明顯2020年底以來,我國南方地區降水明顯偏少,云南大部、江南南部、華南等地降水量較常年同期偏少2–5成,同時,南方大部氣溫較常年偏高。1月,云南及江南、華南出現較重旱情。3月中旬至4月上旬,云南、江南南部、華南等地氣象干旱再次發展。5月份,華北、東北南部、黃淮及甘肅南部等地旱情露頭并發展。總的看,上半年干旱災害累計造成云南、廣東、浙江、江西等14省(區)533.5萬人受災,121.4萬人因旱需生活救助,農作物受災面積431.3千公頃,直接經濟損失26.2億元。2021年上半年全國部分自然災害情況2021年上半年全國部分自然災害情況三、強對流天氣極端性強,風雹災害損失相對突出因強對流天氣引發的雷擊、大風、短時強降水、冰雹等造成部分地區人員傷亡、房屋倒損及農作物大面積受災。總的看,上半年風雹災害造成1054萬人次受災,81人因災死亡失蹤,2.9萬人次緊急轉移安置,2700余間房屋倒塌,19.4萬間不同程度損壞,直接經濟損失114億元。此外,沙塵暴災害多發,對北方地區影響較大。我們應該怎樣減少“自然界的報復”與自然和諧相處?筆記:2、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建設生態文明?①堅定目標要以資源環境承載能力為基礎,以自然規律為準則,以可持續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為目標。P83②基本國策要堅持節約資源和保護環境的基本國策,使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P84③發展理念堅持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實現中華民族永續發展。 P8402 堅持綠色發展道路1972年6月,聯合國在瑞典斯德哥爾摩召開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在全世界范圍內研討保護人類環境的會議,會議形成并公布了著名的《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宣言》,規定每年的6月5日為“世界環境日”,讓世界各國人民永遠紀念它。1992年6月3日至14日,聯合國環境與發展大會在巴西里約熱內盧舉行,會議通過了《里約環境與發展宣言》和《21世紀議程》兩個綱領性文件。1994年3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正式生效,奠定了國際合作應對氣候變化的法律基礎。1997年12月,在日本京都召開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締約方第三次會議通過了《京都議定書》,2005年2月16日正式生效,這是歷史上首次以法規的形式限制溫室氣體排放。2015年12月,《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第21屆締約方會議在法國巴黎通過《巴黎協定》,為2020年后全球合作應對氣候變化指明了方向。相關鏈接由此可見,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2021年4月22日晚,國家主席習近平在出席領導人氣候峰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指出,中國將生態文明理念和生態文明建設寫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納入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總體布局。中國以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貫徹新發展理念,以經濟社會發展全面綠色轉型為引領,以能源綠色低碳發展為關鍵,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低碳的發展道路。我國在應對資源和環境問題上,已經取得非常明顯的進步。筆記:3、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①生態文明作為一種新型的社會文明形態,是人類的共識,也是時代的選擇。建設生態文明就是造福人類。P83②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生態文明,實現可持續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的發展共識。P84③走綠色發展道路,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實現經濟繁榮、生態良好、人民幸福,這既是建設美麗中國的時代圖景,也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P87浙江余村生態文明之路的啟示探究與分享P841.余村走過兩條不同的致富道路。請比較一下,這兩條道路有什么不同?2.余村是如何實踐“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建設生態文明的?通過關停污染企業;發展生態旅游經濟;建設“美麗鄉村”;引進無污染、高效益企業來踐行。第一次富起來以犧牲資源和環境為代價,謀求一時的經濟增長。鼓了“錢袋子”傷了“居住環境”第二次富起來在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基礎上,走綠色發展之路。既獲得了經濟效益又獲得了生態效益和社會效益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筆記:4、怎樣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85)①保護生態環境就是保護生產力,改善生態環境就是發展生產力,決不能以犧牲環境、浪費資源為代價,換取一時的經濟增長。②既要綠水青山,也要金山銀山,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水青山是指:金山銀山是指:生態環境保護經濟發展兩山:“限電”、“停產”等成為近期市場各方關注焦點,能耗“雙控”趨嚴,紡織、鋼鐵等行業企業出現限產停產現象。多地限電背后,能源缺口雙控調節是主因,將倒逼能源結構改革。結合余村發展歷程和“限電”“停產”,分析怎樣堅持綠色發展道路?筆記:5.怎樣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建設生態文明?)國家:①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要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P85②堅持綠色富國,讓人民群眾切實感受到經濟發展帶來的環境效益。P85③堅持綠色惠民,將良好生態環境作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激發人民群眾的綠色創造熱情,實現綠色富國之夢。P85④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大力倡導節能、環保、低碳、文明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P86⑤建設生態文明,必須嚴守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限。P87⑥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全面建立資源高效利用制度,健全生態保護和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P87課堂小結:怎樣實現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為什么要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為什么要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怎樣堅持走綠色發展道路怎樣處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的關系?課堂練習1.(2022·貴州貴陽)2022年1月,國家發展改革委等部門印發《促進綠色消費實施方案》,通過政府主導、市場調節、群眾參與,在全社會倡導綠色消費,形成科學、環保、健康的消費方式。這有利于( )A.全面解決資源短缺問題B.形成新型社會文明形態C.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問題D.杜絕資源的無節制消耗B課堂練習2.(2022·甘肅金昌)隴隴出門攜帶水杯,外出就餐打包剩余菜品,購買電器留意能源標識,循環使用物品包裝……隴隴的做法( )①是踐行綠色低碳生活的表現②表明公民的環保意識逐漸增強③能夠徹底解決我國生態和環境危機④有利于構建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課堂練習3.(2022·山東聊城) 2022年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在第53個世界地球日到來之際,國家機關事務管理局,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生態環境部聯合發布了“我們'減塑’,給地球'減負’·綠色節儉好生活”系列宣傳海報。下列宣傳口號中符合海報主題的是( )①踐行垃圾分類,環保從我做起②放下塑料袋,拿起環保袋③禁用自然資源,建設美麗中國④少用一次性,減塑在行動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B課堂練習4. (2022·湖北恩施)2022年1月6日,恩施州第九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夏錫瑞代表州人民政府向大會作政府工作報告:全力打造生態文明樣板,加強生態突出問題治理、生態環境保護……為把恩施建設成為美麗湖北綠色崛起的重要一極不懈奮斗。全州人民應( )A.堅定文化自信,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先進文化B.促進鄉村振興,走綠色發展道路,可以先污染后治理C.堅持綠色惠民,將生杰環境作為唯-普惠的民生福補D.增強環保意識,倡導節能、環保的綠色生產生活方式D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6.2 共筑生命家園.pptx 媒體1.mp4 浙江安吉余村.mp4 限電.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