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要點(1—8課)1、與一年前相比,我們身體的身高和體重等都有所增加,但我們的指紋、血型、DNA都不會發生改變,另外頭部相貌變化不明顯。 1、我們身體的生長發育是一種普遍現象,但個體間數據存在差異,生長發育速度不一定相同。 2、預測并不是隨意想象,科學合理的預測對我們的科學研究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 3、在描述一個物體的位置時,需要選定另外一個物體作參照物。如果選定的參照物不同,那么對同一個物體的位置描述結果有可能不相同。(此處要舉例說明) 4、判斷參照物的方法:“在”字后面的事物就是參照物。如:升旗臺在校門的對面,“在”字后面是“校門”,那么“校門”就是參照物。 5、要準確描述物體的位置,弄清楚方向是很重要的。面向東方(早晨太陽升起的地方)站立時,前面是東,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為了把物體的位置描述得更清楚,有時需要選定多個參照物作說明,或在方向的基礎上說明距離。(此處要舉例說明) 6、滑輪是由一個周緣有槽的輪子固定在一個支架上組成的機械。滑輪分為定滑輪和動滑輪。如果若干個定滑輪和動滑輪組合在一起使用就形成了滑輪組。 7、定滑輪的支架是固定不動的。定滑輪不能省力,但是可以改變力的方向,使工作更加便利。動滑輪連同支架是可以移動的,動滑輪可以省力,但不能改變力的方向?;喗M綜合了定滑輪和動滑輪的優點,它既可以省力,又可以改變力的方向。 8、同一時刻不同物體在陽光下影子的方向是一致的,只不過長短不同而已。一天中物體的影長和方向的變化與太陽的運動有關。物體影長和氣溫的變化都是太陽的運動引起的。 9、不透明的物體在光照下都有影子。影子的方向與光照的方向相反或相對。 10、早晨太陽從東方升起,物體影子指向西方,影長教長,此時溫度低;傍晚太陽在西方落下,物體影子指向東方,影長教長,此時溫度低;正午,物體的影子指向正北方,因為此時太陽并不是從頭頂劃過,而是從南部天空劃過的,此時影長最短,溫度為一天中最高。 11、上午影子由長變短,溫度由低升高,下午影子由短變長,溫度由高降低。 12、沒有光照時,物體就沒有影子。 13、校園里,有許多動植物與我們和諧地生活在一起。尋訪校園里的動植物時,我們要做到不被動植物傷害到自己,自己也不要傷害到動植物,我們要關注和愛護動植物,保護觀察地的環境,做一個負責任、有愛心的觀察者。 14、在校園里尋訪動植物時要注意安全:如防止摔跤、預防蚊蟲咬傷以及被其他蟲咬傷、不要把手伸進不了解的洞穴、防止被蛇蝎子等動物所傷等。如果遇到上述情況,一定要馬上報告老師。 15、給動植物分類的方法是多種多樣的,分類必須有一個標準,標準不同,分類的結果就不同。 16、給你所熟悉的一棵樹做一個“身份證”,實際上就是把你對這一棵樹的較全面地認識整理成書面資料。內容一般包括:樹名、樹齡、樹高、樹干粗細、葉形、是常綠植物還是落葉植物、用途、樹皮拓印圖等。 17、觀察樹木時,不要弄傷了樹木,也不要隨意采摘葉子。 18、每一種動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習性,所有的動物都必須生活在一個它適應的環境中,不同生活習性的動物生活的環境也不同。 19、雖然不同的動物的“家”各不相同,但都具有隱蔽性的特點。 20、動物適應環境的行為方式有很多:如冬眠、保護色、擬態等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要點9—17課1、螞蟻的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 2、螞蟻是一種非常好動的小動物,它們力氣很大,是名副其實的大力士,喜歡吃甜食,不會游泳。 3、蝗蟲、蝴蝶、蜻蜓、蟋蟀、蚊子、蒼蠅都和螞蟻的特點相似,它們都屬于昆蟲。昆蟲的共同特征是:身體分頭、胸、腹三部分,頭上有一對觸角,胸部有三對足。具有這些特征的動物就是昆蟲。蜘蛛、蜈蚣不是昆蟲。 4、動物、人類和大自然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動物是人類的朋友,我們應該愛護動物。 5、空氣的溫度就是我們常說的氣溫,一般指距地面1.25~2.0米處的大氣溫度。氣溫常常用攝氏度(℃)表示。 6、氣象站測量氣溫,是在百葉箱里進行的。百葉箱一般安放在草坪上,箱內溫度計的水銀泡距離地面1.5米。 7、風吹來的方向叫風向,風從什么方向吹來就叫什么風,如從北方吹來就叫北風。 8、風的大小用風力來表示。風力有十三個等級。風遇到障礙物會改變方向。 9、為了準確測量風的方向和大小,氣象臺是用風向標和風力計來測量的。 10、空氣的流動就形成了風,自然界的風是太陽使空氣流動形成起來的。龍卷風和臺風是自然界中破壞性極強的風。 11、云狀和云量是云的觀測的重要內容。根據外形特征,云可分成層狀云、積狀云和波狀云。 12、當云量小于1時,是晴天;云量為1~3時,是少云;云量為4~7時,是多云;云量為8~10時,是陰天。 13、自然界的雨是怎樣形成的? 答:在太陽的照射下,海洋、陸地以及陸地上的植被會蒸發大量的水蒸氣,這些水蒸氣在上升到高空時遇冷就凝結成小水珠,小水珠互相碰撞融合形成比較大的水滴,在地球引力的作用下就掉下來形成降雨。 14、氣象站是用雨量器來測量降雨量的。降雨量以毫米(mm)為單位。根據降雨量的多少可以把雨分為小雨、中雨、大雨和暴雨。 15、測量氣溫、觀測風向和風力、觀測云等是氣象工作人員觀測天氣的重要內容,也是氣象臺天氣預報的有力依據。 16、天氣與人們的生產生活有密切的關系。惡劣天氣會影響工農業生產,交通,甚至引發自然災害。我們可以通過看電視、聽廣播、看報紙、電話查詢、上網查詢等途徑知道天氣預報。 17、觀察動物的表現和一些自然現象也可以幫助我們預測天氣。如下雨前燕子低飛,螞蟻搬家,有的地面和墻面返潮。 18、很多高科技設備的問世,提高了氣象預報的準確性。如氣象雷達能探測暴風、雷雨和臺風;激光測云儀能測定云的高度;氣象衛星可以傳遞云圖;計算機可以分析氣象數據,報告天氣變化情況。 鄂教版四年級上冊科學復習要點(18—21課) 1、我們經常做各種各樣的運動,運動后身體會發生一系列變化,如:呼吸加快、心跳脈搏加速、汗液增加等。 2、我們人體的胸口、手腕、后背、太陽穴、頸部和腳踝處這六個地方都能感覺到心跳脈搏。用儀器可以更準確、清楚地反映身體的狀況。 3、人的呼吸系統是由呼吸道和肺兩大部分組成的。呼吸道由鼻、咽、喉、氣管、支氣管及其分支組成。 4、呼吸系統負責將含氧較多的新鮮空氣送入肺中,將二氧化碳和人體不需要的氣體排出體外。 5、人時刻要呼吸,呼吸系統的保健是很重要的,預防呼吸系統疾?。ㄈ纾毫鞲?、肺炎)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①經常開窗通風;②鍛煉后注意保暖;③不隨地吐痰;④多運動;⑤隔離嚴重傳染性疾病患者。 6、運動后呼吸加快。每個人的呼吸次數與每個人的肺活量有關。 7、肺活量是指一個人吸足一口氣后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是可以測量的。經常參加運動可增大肺活量。 8、10歲少年正常情況下,每分鐘呼吸次數應在25次以下。 9、運動時,心跳加快,脈搏也會加快。 10、 無論是靜止或運動,每個人的脈搏和心跳數是一致的。 11、 人的血液循環系統是由心臟和血管兩大部分組成的。 12、 脈搏和心跳有什么關系? 答:心臟不停的跳動,推動血液流進血管,引起血管搏動,于是我們就感覺到了脈搏跳動。 13、通常心臟是有規律地收縮舒張,心臟每收縮舒張一次,我們就感覺到心跳一次。在每次心跳的過程中,靜脈血管中的血液流入心臟,心臟的血液流入動脈血管。心臟收縮,大量血液流入動脈,動脈發生彈性擴張;心臟舒張時,動脈又恢復原狀,這種動脈所產生的搏動,就是脈搏。 14、人體的手腕部、頸部和腹股溝等處比較容易摸到脈搏。 15、心臟的收縮舒張能力可以通過體育鍛煉來增強。 16、人的學習、運動等一切活動都離不開大腦。校園里的各種運動和游戲,既能鍛煉身體,培養興趣愛好,又是大腦保健的一種重要方法。 17、適量運動時,大腦皮層中的運動中樞興奮,可使支配學習的思維中樞得到積極的休息,這樣,再學習時,效果會更好。 18、適量運動后我們繼續學習頭腦感到清醒;長時間學習不運動我們會感到頭昏腦脹。我們在課間開展運動和游戲時要注意文明、健康和安全。 19、一般來說,化雪時的氣溫會比下雪時的氣溫低,這是因為化雪時,雪會吸收地表空氣中大量的熱。 20、一般來說,能被陽光照射到的地方的雪比背光處的雪先融化完。實際生活中,人們為了使積雪盡快融化,常常采用在積雪上撒鹽的方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