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1章 物質及其變化1.5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一、酸堿反應1.堿與酸反應生成鹽和水。NaOH+HCl===______________2NaOH+H2SO4===______________2.酸與堿之間反應的實質酸中的________和堿中的________發生作用生成_______的過程。即H++OH-===H2O。NaCl+H2ONa2SO4+2H2OH+OH-水二、酸堿反應的應用1.改良土壤的酸堿性農業上用___________降低土壤的酸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用____________處理酸性的工業廢水。3.精煉石油用___________來除去過量的酸。4.中和胃酸醫學上用____________除去過多的胃酸。熟石灰熟石灰氫氧化鈉氫氧化鋁1.燒杯中盛有含石蕊的氫氧化鈉溶液,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燒杯中溶液顏色變化的順序是( )A.紫→紅→藍 B.藍→紫→紅C.藍→紅→紫 D.紫→藍→紅B2.下列各組反應要借助酸堿指示劑才能判斷出反應發生的是( )A.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B.氫氧化鋇溶液與稀硫酸C.氫氧化鐵與稀硫酸D.氫氧化銅與鹽酸A3.向一定量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等質量分數的稀鹽酸至過量,下列有關量的變化與所加入稀鹽酸的質量關系,不正確的是( )A4.如圖所示是鹽酸滴入氫氧化鈉溶液中,有關粒子之間反應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鹽酸溶液中含有氫離子和氯離子B.氫氧化鈉溶液中含有鈉離子和氫氧根離子C.兩種溶液混合時,氫離子與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了水分子D.兩種溶液混合時,鈉離子與氯離子結合生成了氯化鈉分子D5.氫氧化銫是一種可溶性堿,其化學式為CsOH,則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CsOH溶液的pH小于7B.CsOH可以與二氧化碳發生反應C.CsOH溶液使酚酞試液變藍色D.CsOH與硫酸反應生成鹽的化學式為CsSO4B6.在用稀鹽酸和氫氧化鈉溶液進行酸和堿反應的實驗時,反應過程中溶液的酸堿度變化如圖所示。(1)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該實驗操作是將_______________滴加到另一種溶液中。(3)當加入溶液的質量為ag時,所得溶液中的溶質為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4)當加入溶液的質量為bg時,向所得溶液中滴加酚酞試液,溶液呈________色。NaOH+HCl===NaCl+H2O氫氧化鈉溶液HCl、NaCl紅7.某興趣小組同學在實驗室將一定量的稀硫酸加入到盛有氫氧化鈉溶液的燒杯中,滴加酚酞溶液,未看到明顯的現象。同學們對實驗后溶液中的溶質組成展開探究,做出如下猜想:小明的猜想是:只有Na2SO4;小亮的猜想是:有Na2SO4和NaOH;小麗的猜想是:有Na2SO4和H2SO4。(1)你認為________的猜想不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小亮如果有NaOH存在,含有酚酞的溶液不能為無色_(2)若要驗證其余兩種猜想中哪一種是正確的,請完成下面的實驗方案。實驗步驟 預期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1)實驗后溶液少量于試管中,加入鋅粒的猜想正確有氣泡產生(或沒有氣泡產生)小麗(或小明)8.氯氣(Cl2)能與水發生如下反應:Cl2+H2O===HCl+HClO,其中HClO是一種酸。將Cl2通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反應的生成物有( )A.NaCl、H2O B.NaClO、H2OC.NaCl、NaClO D.NaCl、NaClO、H2OD9.將質量相等、溶質質量分數也相同的氫氧化鈉溶液與硫酸混合,再滴入石蕊試液,溶液呈現的顏色是( )A.紅色 B.藍色 C.紫色 D.無色B10.同學們探究氫氧化鈉與鹽酸能否發生化學反應。【探究活動1】同學進行了如圖1實驗:加入一定量稀鹽酸后觀察到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證明二者發生了反應。上述實驗操作中有一處明顯錯誤,請加以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膠頭滴管要懸空豎直在燒杯上方實驗步驟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少量氫氧化鈉溶液于試管中,加入過量稀鹽酸后,再加入少量氧化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氫氧化鈉和鹽酸發生了反應,加入氧化銅后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黑色粉末溶解, 溶液由無色變藍綠色成要證明稀鹽酸與氫氧化鈉發生了反應,除了上述方法之外,還可以按照下表實驗獲得結論:CuO+2HCl===CuCl2+H2O【探究活動2】如果在【探究活動1】中直接傾倒稀鹽酸至溶液由紅色變為無色,最終燒杯內的溶液中溶質的成分是什么?(指示劑除外)【猜想與假設】甲猜想:氯化鈉 乙猜想:___________________氯化鈉、氯化氫實驗操作 實驗現象 實驗結論取反應后的溶液于燒杯中,加入鐵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猜想錯誤甲為了證明自己的猜想,進行如下實驗鐵粉消失,溶液由無色變成淺綠色,并有氣泡產生【探究活動3】中和反應能否通過判斷有水生成來證明其反應發生?【設計實驗】乙取變色硅膠、無水醋酸和氫氧化鈉固體進行如圖2的三個對比實驗。【查閱資料】a.變色硅膠吸水后由藍色變為紅色;b.無水醋酸是一種酸,常溫下為無色液體(1)加入試劑后、要迅速塞緊橡膠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能證明酸和堿反應有水生成的現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試管,干擾實驗試管③中的硅膠由藍色變為紅色,試管①②中的硅膠不變色11.興趣小組的同學對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的某些性質進行相關探究。【提出問題】它們溶液的酸堿性及與酸反應時溶液的pH如何變化?【實驗探究1】向等體積、等濃度的碳酸氫鈉、碳酸鈉、氫氧化鈉溶液中,分別加入幾滴紫甘藍汁液,同時用蒸餾水進行對比實驗,觀察并記錄現象如下:液體名稱 蒸餾水 碳酸氫鈉溶液 碳酸鈉溶液 氫氧化鈉溶液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藍紫色 藍色 綠色 黃色查閱資料: pH 7.5~9 10~11.9 12~14紫甘藍汁液顯示的顏色 藍色 綠色 黃色【得出結論1】三種溶液的堿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氧化鈉溶液>碳酸鈉溶液>碳酸氫鈉溶液【實驗探究2】甲同學在燒杯溶液中加入約5mL稀氫氧化鈉溶液,滴入幾滴酚酞溶液,此時溶液由____色變為____色。向其中加入稀鹽酸,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同學向一定體積、一定濃度的氫氧化鈉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得到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1所示。a點的意義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無紅NaOH+HCl===NaCl+H2OpH=7,恰好完全反應【得出結論2】從微觀角度分析,該反應的實質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氫離子和氫氧根離子結合生成水分子【實驗探究3】向等體積、含等碳原子數的碳酸氫鈉和碳酸鈉溶液中,分別逐滴加入一定濃度的鹽酸,得到pH變化與時間的關系如圖2、圖3所示。【交流與反思】b點的溶質為______________ (寫化學式),將圖2和圖3的陰影部分進行疊加,發現兩者基本重合,c點的溶質________________(寫化學式)。【得出結論3】通過上述分析,碳酸鈉和鹽酸反應過程,可以依次用以下兩個化學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NaCl、HClNaCl、NaHCO3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結論與反思】探究溶液的酸堿性及反應pH值的變化,可以認識反應的原理及進行的過程。第5節 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知識點1 酸堿反應堿可以與酸發生反應生成鹽和水,這種反應叫做__酸堿反應__,如:NaOH+HCl===__NaCl__+H2O2NaOH+H2SO4===__Na2SO4__+2H2O酸堿反應的實質是酸中的__H+__與堿中的__OH-__結合形成中性的、難電離的水,方程式表示為__H++OH-===H2O__。以上兩個酸堿反應無明顯現象,我們可以用指示劑檢測酸堿反應進行的程度。酚酞是一種指示劑,其遇酸不變色,遇堿變紅色,用它可以判斷酸堿反應是否進行完全。說明 酸和堿反應生成鹽和水,但生成鹽和水的反應不一定都是酸和堿的反應,如金屬氧化物和酸反應也生成鹽和水。知識點2 酸堿反應的應用1.改變土壤的酸堿性:如酸雨導致一些地方的土壤變成酸性,不利于農作物的生長,可向土壤中撒適量的熟石灰中和其酸性。2.處理工廠的廢水:工廠的廢水應處理后再排出,防止造成水源的污染。如硫酸廠的污水中含有硫酸等雜質,可以用熟石灰進行中和處理。3.用于醫藥:胃液里含有適量鹽酸,可幫助消化,但胃酸過多,反而消化不良,可遵醫囑服用堿性的藥物,中和過多的胃酸;皮膚被蚊蟲叮咬會膿腫起包,這是因為蚊蟲能在皮膚內注入蟻酸,可涂抹含堿性物質的藥水來減輕痛癢。易錯點1 對酸堿反應實質的理解例1 如圖是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恰好完全反應的微觀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D )A.反應前后,溶液的pH不變B.反應前后,H2O的數目不變C.反應前后,H+和OH-的數目不變D.反應前后,Na+和Cl-的數目不變【易錯說明】酸堿反應的實質:H++OH-===H2O。而氯化鈉在水溶液中以Na+和Cl-的形式存在。易錯點2 對酸堿反應進行程度的分析例2 在氫氧化鈉溶液中加入一定量的稀鹽酸后,下列哪種情形說明兩者恰好完全反應?( C )A.滴入適量氯化鐵溶液,溶液變黃,但無沉淀生成B.滴入幾滴酚酞試液,酚酞試液不變色C.測得反應后溶液中Na+與Cl-的個數比為1∶1D.滴入適量AgNO3溶液和稀硝酸,觀察到有白色沉淀【易錯說明】根據氫氧化鈉與鹽酸恰好完全反應只生成氯化鈉和水,此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氯化鈉進行分析。1.向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至恰好完全反應,反應前后溶液中存在的離子和種類如圖所示(其中“○”“”“●”“”表示不同離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D )A.“○”表示氯離子B.“”表示鈉離子C.“●”可用適量硝酸銀溶液和足量稀硝酸進行檢測D.此反應的實質是“”和“○”結合生成水分子2.氫氧化鈉溶液與稀鹽酸發生反應時常觀察不到明顯現象。為證明氫氧化鈉與稀鹽酸已發生反應,步驟②中加入的試劑不能是( D )A.Zn粒 B.Na2CO3溶液C.石蕊試液 D.AgNO3溶液3.酸堿反應在生活中有廣泛的應用。下列應用不屬于酸堿反應的是( A )A.用鹽酸除鐵銹B.服用含有氫氧化鎂的藥物治療胃酸過多C.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D.用硫酸處理印染廠含堿廢水4.如圖所示是稀HCl和NaOH溶液反應的pH變化曲線圖,據圖分析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C )A.該反應是將NaOH溶液滴入稀鹽酸B.A點時,加入NaOH溶液質量為a gC.A點時,溶液的溶質為NaOH、NaClD.B點表示稀鹽酸和加入的NaOH溶液質量一定相同5.向盛有一定量Ba(OH)2溶液的燒杯里逐滴加入稀H2SO4,直至過量,整個過程中混合溶液的導電能力(用電流I表示)近似地用如圖中曲線表示的是( C )A.甲B.乙C.丙D.丁6.人若長期食用“鎘大米”(鎘含量超標的大米)會引起痛痛病。研究表明水稻對鎘的吸收率與土壤的pH有緊密關系(如圖所示),下列物質中,可用于改良土壤結構、降低水稻對鎘吸收率的是( C )A.氯化鉀B.燒堿C.熟石灰D.硫酸亞鐵(水溶液顯酸性)7.有些灘涂地區的土壤被稱為“鹽堿地”,當地農民常采用引進內河淡水浸泡再排水的方法改良土壤。若以土壤pH為縱坐標,以浸泡的次數m為橫坐標,下列能正確表示土壤pH變化的是( C )8.小東對某農田的改良方案進行實驗探究:取三份土樣各500克,分別加入0.2克不同改良劑和約1升左右的水,充分攪拌靜置后,測定清液pH。實驗數據如表所示。加入的改良劑 重過磷酸鈣 熟石灰 草木灰有效成分化學式 Ca(H2PO4)2 Ca(OH)2 K2CO3測得的pH 3.1 10.3 11.1(1)從本實驗結果看,不能用于改良此土壤的改良劑是__重過磷酸鈣__。(2)為增強對此實驗的說明力,在上述實驗方法中,你認為對三種改良劑進行實驗時,所加水量的要求應該是_相等的__。9.為了證明酸和堿反應有水生成,某科學興趣小組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如圖所示,取甲、乙、丙三支潔凈的試管,向甲試管中加入無水乙酸和無水硫酸銅,向乙試管中加入氫氧化鈉固體和無水硫酸銅,向丙試管中加入無水乙酸、氫氧化鈉固體和無水硫酸銅,并使試管內的試劑充分混合。(1)該實驗過程中無水硫酸銅的作用相當于__B__。A.催化劑 B.指示劑C.反應物 D.生成物(2)有同學認為實驗裝置需要改進,應該在試管上方加一個橡皮塞,理由是__防止空氣中的水分進入試管中,對實驗造成干擾__。(3)改進后,若實驗中出現__丙中固體變藍色__的現象,證明無水乙酸和氫氧化鈉固體反應生成了水。(4)整理實驗器材時,小旭發現丙試管底部有發熱現象,猜想無水乙酸和氫氧化鈉反應屬于放熱反應。但小敏對小旭的猜想提出了反駁,她的理由是__氫氧化鈉固體溶于水也會放出熱量__。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2九年級科學上冊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1.5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作業課件新版浙教版.ppt 2022九年級科學上冊第1章物質及其變化1.5酸和堿之間發生的反應提優手冊新版浙教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