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八課 自主創業與誠信經營第二框 誠信經營 依法納稅 教學設計【課標要求】了解保護消費者權益和稅收的基本法律制度,說明依法經營的必要性,提高依法納稅、依法經營的意識。【核心素養】政治認同:認同我國重視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保護,貫徹依法治國。科學精神:保護消費者利益的必要性以及重大意義。法治意識:樹立誠信意識,依法維護合法權益;消費者要樹立法治意識,遵守稅法。公共參與: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樹立依法納稅意識。【重點難點】重點: 了解保護消費者權益的必要性、意義,經營者對消費者合法權益的維護,消費者的維權途徑,增值稅的最大特點和作用。難點: 理解依法納稅的意義,區分我國的主要稅種。課前預習【知識梳理】議題一| 誠信經營 保護消費者1.保護消費者利益(1)必要性①由于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和市場上商品種類的不斷增多,消費者僅憑一己之力很難分辨商品的 。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呈現一種“信息 ”狀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2)意義:不僅有利于平衡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的關系,而且有助于 的經營者擴大市場,并最終增進社會整體福祉。2.經營者對消費者權益的維護(1)保證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①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 發生的方法。②經營者發現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務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財產安全危險的,應當立即向有關 報告和告知消費者,并采取停止銷售、警示、召回、無害化處理、銷毀、停止生產或者服務等措施。(2)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①經營者向消費者提供有關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 、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應當真實、全面,不得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②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 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③經營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務應當 ,還應當標明其真實名稱和標記。(3)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①消費者有權 提供商品或者服務的經營者,自主選擇商品品種或者服務方式。②消費者在自主選擇商品或者服務時,有權進行比較 和挑選。3.消費者對自身權益的維護(1)消費者可以與經營者 ,可以請求消費者協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可以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2)消費者還可以通過仲裁或者 的方式解決與經營者之間的爭議。議題二| 依法納稅是義務1.公民依法納稅的依據(1)稅收是國家財政的 ,取之于民,用之于民。(2)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是對 發展的重要貢獻。(3)企業依法誠信納稅,既是企業信用的 ,也是企業最好的市場名片。2.目前我國實行的主要稅種(1)增值稅①含義:以商品流轉過程中產生的 為計稅依據而征收的一種稅。②作用:增值稅的最大特點是減少 ,有利于減輕企業稅收負擔。(2)企業所得稅①含義:是對我國境內的企業和其他取得收入的組織的 所得和其他所得征收的一種稅。②適用范圍:除個人獨資企業與 外,其他企業統一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所得稅法》。(3)個人所得稅①含義:針對居民個人在境內外取得的收入或者非居民個人從 取得的收入而依法征收的一種稅。②改革:由最初的注重效率轉變為更加關注公平。③作用:個人所得稅法律制度的完善有利于提高公民的 和法治觀念。【判斷糾錯】1. 試判斷:企業作為以營利為目的的經濟組織,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就不利于企業的發展。( )2. 試判斷:居民只要取得收入,就應該依法繳納個人所得稅。( )3. 試判斷:《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是唯一一部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 )4.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履行依法納稅義務的行為都要受到刑罰處罰。( )5. 試判斷: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減輕企業負擔,但對消費者沒有影響。( )課堂探究【探究活動一】議題:依法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材料一 很多消費者都有這樣的經歷:網購一件衣服,到貨后發現尺碼合適質量也可以,但就是不喜歡。想退貨,但沒有合理的退貨理由。自新修訂的《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實施后,消費者就不用再為此煩惱了,網購商品可以七天無理由退貨。(1)國家為什么要制定專門法律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材料二 王某到某超市購買了一臺微波爐,王某向售貨員詢問微波爐的使用方法,售貨員未作解釋,說:“說明書很清楚,自己看就是。”王某將微波爐拿回家,按照使用說明書使用,沒幾天,微波爐發生爆炸,炸傷了自己和妻子。當王某向商家要求賠償時,超市以種種理由予以拒絕。(2)結合材料,回答超市的做法恰當嗎?為什么?【探究活動二】議題:依法履行納稅義務影視明星范某某陰陽合同案是我國稅務部門這幾年處理的最大的個人偷稅漏稅案。根據稅務機關的權威信息,范某某在一部電影攝制過程中,以拆分合同的方式偷逃個人所得稅618萬元,少繳營業稅及附加112萬元。此外,其擔任法定代表人的企業少繳稅款2.48億元,其中偷逃稅款1.34億元。稅務機關依法對范某某及其擔任法人代表的企業作出相應的追繳和處罰決定。(1)為什么要對公民的偷稅漏稅行為進行處罰?(2)我國稅收分為哪幾種類型?鞏固檢測(必做題)1.某煤氣公司規定,凡安裝熱水器的用戶,必須到其指定的企業購買熱水器,否則不予安裝。該公司的行為( )①沒有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②保護了消費者的利益③維護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 ④屬于不正當競爭的行為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2.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國家出臺了減免增值稅政策。對增值稅小規模納稅人的稅收減免政策,延長至2021年12月31日。關于增值稅,下列理解正確的是( )①增值稅只對企業的利潤征稅 ②增值稅只對增值額征稅,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③增值稅只對增值額征稅,可以杜絕企業的偷漏稅行為 ④增值稅具有調節經濟的作用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3.“不光不能挑了,想多買點、少買點都不行,盒里裝幾個就只能買幾個! ”想買1千克蘋果的陳女士非常納悶兒,家門口幾家水果店都“升級”了,但是買水果卻比以前更麻煩:很多水果都被分裝進塑料盒,只能論盒買。上述行為( )①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 ②不能真實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③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 ④是提高商家利潤的關鍵途徑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國務院選擇交通運輸業和6個現代服務業在全國推廣“營改增”。“營改增”的積極效應是①優化國家稅種結構,拓寬財政收入來源 ②降低企業稅收成本,增強企業發展能力③促進第三產業發展,有益經濟結構調整 ④完善國家財稅制度,強化財政支出約束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5.近年來,我國個人所得稅改革的呼聲越來越高。個稅尤其是工資、薪金所得稅承載著人們實現社會公平的夢想。這是因為征收工資、薪金所得稅( )A.能減少重復征稅和偷漏稅行為 B.能增強高收入者依法納稅意識C.中低收入者無須繳納稅款 D.個人所得與適用稅率成正比(選做題)1.(2022·全國·高二課時練習)多地稅務機關與商業銀行簽署“征信互認、銀稅互動”合作協議,稅務機關定期向銀行提供小微企處納稅信息和和納稅信用等級,銀稅雙方建立征信互認機制和納稅信用評價結果共享機制,實現專業優勢互補、信用信息共享。“征信互認、銀稅互動”①有利于增強企業依法納稅的意識 ②提高了企業的信譽和社會形象③破解企業融資難,提高經濟效益 ④進一步盤活了企業的信用資產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2021·北京·中國農業大學附屬中學高二期中)“營改增”試點改革五年來,國家就此共發放了1.61萬億元減稅“大禮包”,有專家對此表示,這放的是“水”,收獲的不僅僅是“魚”。下列傳導過程能夠準確反映專家觀點的是A.避免對同一經營額重復征稅一推動社會分工一產業升級一經濟提質增效B.減輕對所得稅的征收一維護稅收秩序一保障國家財政收入一增強調控能力C.實施結構性減稅政策一減輕中小企業負擔一推動民生發展一構建和諧社會D.實施緊縮性財政政策一推動經濟發展一拓展國家稅源一增加國家財政收入3.(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法律亮劍既不會“微”也不會“啞”!2021年12月20日,浙江省杭州市稅務局依法對黃薇(網名:薇婭)作出稅務行政處理處罰決定,追繳并處罰款共計13.41億元。近年來,國家推出多項優惠政策支持新業態的發展,但這些稅費優惠政策不是可以隨意鉆的空子。作為“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上述材料中( )①13.41億元款項中應含有追繳稅款和違約金②法律亮劍可以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③黃薇因濫用優惠政策而要承擔稅法規定的侵權責任④誠信納稅是“頭部主播”應珍惜的最好市場名片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4.(2022·山東省沂南第一中學高二開學考試)李某在開啟從甲超市購買的啤酒時,啤酒瓶發生爆炸,李某及李某的朋友于某、孫某均被炸傷。經營者甲超市沒有( )A.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 B.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C.保障消費者的自由退貨權 D.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消費的權利5.(2021·全國·高三專題練習)齊齊哈爾第二制藥廠生產的假藥亮菌甲素注射液、安徽的“大頭娃娃奶粉”事件,都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對此認識正確的是( )①以次充好違背了市場經營的誠信原則 ②假冒偽劣商品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權利③沒有公平競爭,是典型的不正當競爭行為④在商品上偽造或者冒用名優標志,對商品質量作引人誤解的虛假宣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6.(2021·全國·高二單元測試)2020年5月,中國稅務學會聯合中國社會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發布《2019年減稅降費政策效應評估報告》(以下簡稱《評估報告》)。《評估報告》顯示,2019年實施的更大規模減稅降費政策取得了明顯成效,全年累計減稅降費2.36萬億元,占GDP的比重為2.39%。國家實施減稅降費( )①能實現經濟高速增長 ②說明征稅的對象和稅率可以隨意改變③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④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7.(2022·全國·高三專題練習)伴隨互聯網技術的快速發展,大數據在生活中得到越來越多的應用,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很多的便利,但與此同時,大數據的負面效應也隨之而來,網絡購物、訂餐、出行多個領域電商平臺曝出大數據“殺熟”現象。大數據“殺熟”是指經營者運用大數據收集消費者的信息,分析其消費偏好、消費習慣、收入水平等信息,將同一商品或服務以不同的價格賣給不同的消費者從而獲取更多利潤的行為。經營者“殺熟”主要考慮的有以下因素:用戶使用的設備;消費時所處的場所;用戶消費頻率等。通常情況下,使用蘋果設備的比使用安卓設備的貴,偏遠地區的比中心地段的貴,高頻使用者比低頻使用者貴。結合材料分析說明經營者的大數據“殺熟”行為侵害了消費者的哪些權益。8.1參考答案【判斷糾錯】1.提示 ×。企業注重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注重保護消費者權益,有利于企業樹立良好的信譽和形象,這是企業的無形資產,有利于企業的長遠發展。2.提示 ×。個人所得稅是針對個人應稅所得額征收的一種稅,并非針對居民的全部收入。居民個人的綜合所得,以每一納稅年度的收入額減除費用六萬元(基本減除費用標準每月5000)以及“五險二金”專項扣除、專項附加扣除和依法確定的其他扣除后的余額,為應納稅所得額。3.提示 ×。保護消費者權益的法律很多,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等。4.提示 ×。依法納稅是每個公民應盡的義務,不履行義務的行為是一種違法行為,但是只有觸犯了刑法才會受到刑罰處罰。5.提示 ×。增值稅是以生產經營中的增值額為征稅對象的一種稅,實行比例稅率,可以避免對一個經營額重復征稅,而且防止前一生產經營環節企業的偷稅漏稅行為。降低增值稅稅率可以減輕企業負擔,使企業可以增加供給,降低價格,從而影響消費者的消費。【探究活動一】答案 (1)經營者與消費者之間呈現一種“信息不對稱”狀態,消費者處于弱勢地位,其利益容易受到損害。我國制定了一系列法律、法規用以平衡經營者和消費者之間的關系。(2)①超市的做法不恰當,侵害了王某的知情權和安全消費的權利。②a.經營者應當保證消費者安全消費的權利。對可能危及人身、財產安全的商品和服務,經營者應當向消費者作出真實的說明和明確的警示,并說明和標明正確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發生的方法。超市沒有這樣做,侵犯了消費者的安全消費的權利。b.經營者應當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對消費者就商品或者服務的質量和使用方法等提出的詢問,經營者應當作出真實、明確的答復。王某向售貨員詢問微波爐的使用方法,售貨員未作解釋,沒有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探究活動二】答案 (1)稅收是國家財政的重要來源,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個人或者企業均應當依法履行納稅義務。納稅人自覺履行納稅義務是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貢獻。公民的偷稅漏稅行為違反了我國相關稅收法律。(2)我國目前主要有增值稅、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鞏固檢測(必做題)1.答案:B 解析:本題考查消費者的權利。某煤氣公司規定,凡安裝熱 水器的用戶,必須到其指定的企業購買熱水器,屬于不正當競爭的行為,沒有尊重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損害了消費者的利益, 也損害了企業的信譽和形象,①④符合題意,②③排除。2.答案:D3.答案:A 解析:消費者不能自主挑選水果,無法準確知道水果盒中水果的真實品質,這侵犯了消費者的自主選擇權,消費者的知情權也得不到有效保障,①②符合題意。材料沒有體現消費者的安全消費權,③排除。水果論盒賣不一定就能提高企業利潤,④錯誤。4.答案:C 營改增通過優化稅收結構降低企業稅負,財政收入來源從種類上講會減少,排除①,②入選。減輕第三產業的稅負,有利于產業結構調整,③入選。材料未涉及財政支出,排除④。5.答案:D解析:個人所得稅實行超額累進稅率與比例稅率相結合的稅率體系,高收入者多納稅、低收入者少納稅,個人所得與適用稅率成正比,能夠有效縮小收入差距,促進社會公平,D符合題意。增值稅是對增值額的征稅,有利于減少重復征稅與偷漏稅行為,A不是個人所得稅的作用。B表述正確,但不符合題意。C表述錯誤,只要達到個人所得稅起征點5000元,就需要繳納稅款。(選做題)1.【答案】A本題考查依法納稅的知識。“征信互認、銀稅互動” 協議,根據協議, 把納稅額度信用作為貸款守信的激勵措施,將“納稅信用”、“納稅貢獻”轉化為“融資的有利條件”,進一步盤活了企業的信用資產,④正確且符合題意;對于稅務部門來說,這種守信激勵必然會在社會中產生良好的示范效應,引導更多的納稅人依法經營、誠信納稅,①正確且符合題意;“征信互認、銀稅互動”協議既不能提高企業的信譽和形象,也不能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應排除②③;故本題答案選A。2.【答案】A A:營改增可以避免對同一經營額重復征稅,有利于減輕企業稅務負擔,降低生產成本,推動社會分工,促使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從而經濟提質增效,A項傳導正確。B:營改增不是減輕對所得稅的征收,而是把營業稅該為增值稅,B項傳導錯誤。C:實施“營改增”等結構性減稅政策,有利于減輕企業稅負,推動企業發展,而不是民生發展,C項傳導錯誤。D:營改增不屬于緊縮性財政政策,屬于擴張性財政政策,D項傳導錯誤。3.【答案】D②④:企業依法誠信納稅,既是企業信用的最好體現,也是企業最好的市場名片。誠信納稅是“頭部主播”應珍惜的最好市場名片。作為“頭部主播”,要帶頭知法、懂法、尊法、守法,法律亮劍可以增強公民的納稅意識和法治觀念,②④符合題意。①:13.41億元款項中應含有追繳稅款和罰款,不包含違約金,①錯誤。③:黃薇的行為違反稅法而不是侵權,不承擔侵權責任,應受到違反稅法的相關處罰,③錯誤。4.【答案】DABC:材料沒有涉及消費者的“知情權”、“自主選擇權”和“自由退貨權”,ABC排除。D:依題意知,李某在開啟從甲超市購買的啤酒時,啤酒瓶發生爆炸,李某及李某的朋友于某、孫某均被炸傷,使消費者的安全權利受到了侵害。因此,經營者甲超市沒有保證消費者的安全消費的權利,D正確。5.【答案】A①②③:企業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對社會造成了巨大的危害,生產經營者的不正當競爭,損害了消費者的合法權益,違背了市場經營的誠信原則,故①②③正確。④:材料中的現象是以次充好,甚至制假售假,并沒有冒用名優標志,無法看出虛假宣傳,④與題意無關。6.【答案】D①:國家實施減稅降費,有利于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而不是“高速”增長,①錯誤。②:稅收具有固定性,征稅的對象和稅率不能隨意改變,②錯誤。③④:減稅降費屬于積極的財政政策,有利于提振市場信心、激發市場活力,有利于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③④正確。7.【答案】①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接受服務的質量、性能、用途、有效期限等信息的權利,同時經營者具有真實全面告知義務,大數據“殺熟”中,消費者難以知悉商品或服務的真實價格,其了解到的只是經營者通過對其個人信息的分析后專門劃定的價格,這嚴重侵害了消費者的知情權。②公平交易權。消費者有權根據公平的交易條件,獲得公平的交易結果。在大數據“殺熟”中,經營者并非依據商品本身的性質功能,而是根據分析消費者心理與行為的結果對商品定價,使處于相同交易條件下的消費者面對的價格不同,這種行為極大地違背了公平交易權的內在精神與實質內涵。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