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2 我國的社會保障學習目標必備知識:多種多樣的社會保障;社會保障的作用和意義。關鍵能力:理解我國社會保障的巨大意義和作用,能夠感受到我國社會主義制度的優越性。核心素養1.政治認同:感悟我國不斷完善的社會保障體系的優越性,增強制度自信。2.科學精神:評析政府運用再分配手段保障和改善民生的舉措,培養科學思維品質。3.法治意識:依法監管社會保障事業。基礎梳理1.社會保障的作用和意義(1)社會保障作為精巧的“社會減震器”,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生活秩序的穩定。(2)社會保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能夠調節不同社會群體之間的利益關系,化解社會矛盾和沖突,促進社會公平正義。(3)社會保障通過風險分攤與責任共擔,充分發揮社會互助功能,同時通過社會成員的自助與他助,推動社會持續健康發展。2.社會保障的形式種類 地位和作用 方式 目的 舉例(形式)社會 保險 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 政府、單位、個人三方共同籌集資金 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 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工傷保險、失業保險、生育保險等社會 救助 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 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 保障其最低生活水平 災害救助、最低生活保障、醫療救助、教育救助、就業援助、生育救助、喪葬救助、法律援助社會 福利 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 政府和社會向老年人、殘疾人、婦女、兒童和其他社會成員提供的社會化服務、實物供給或者福利津貼 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 對老人兒童婦女殘疾人的社會照顧和社會服務、職業福利、社區福利性服務和津貼、全民醫療教育住房福利社會 優撫 是具有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 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所提供的特殊社會保障 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 各種優待、撫恤、養老、就業安置、精神撫慰3.完善社會保障體系的措施①要公平對待每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要建立起覆蓋全民、城鄉統籌的社會保障體系,形成沒有漏洞的“安全網”。②完善社會保障體系,既要盡力而為,又要量力而行,要堅持社會保障水平與經濟社會發展相適應。③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政府、企業、個人合理分擔責任。④要堅持應保盡保原則,全面建成覆蓋全民、城鄉統籌、權責清晰、保障適度、可持續的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易錯提示1.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答案:√解析: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要做到權責清晰。享受社會保障是社會成員的一項法定權利,也是現代社會文明進步的重要標志。2.社會保險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是保障社會成員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答案:×解析:社會救助是最先形成的、歷史最悠久的社會保障形式,是保障社會成員安全和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3.要維護社會公平,社會保障就要對全體社會成員一視同仁。答案:×解析:要維護社會公平,社會保障就要滿足人民群眾的基本生活需求,要公平對待每一個公民并確保其享受相應的社會保障權益,而不是要對全體社會成員一視同仁。4.社會優撫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答案:×解析: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5.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要考慮經濟效率,不降低勞動者的積極性,又要保證分配的公平,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答案:√解析:公平是效率的保證,效率是公平的物質前提,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因此完善的社會保障制度必須既要考慮經濟效率,不降低勞動者的積極性,又要保證分配的公平,維護國家的長治久安。深化探究1.《政府工作報告》指出,要保障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繼續提高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和大病保險保障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一半用于大病保險。降低并統一大病保險起付線,報銷比例由50%提高到60%,進一步減輕大病患者、困難群眾醫療負擔。抓緊落實和完善跨省異地就醫直接結算政策,盡快使異地就醫患者在所有定點醫院能持卡看病、即時結算,切實便利流動人口和隨遷老人。推進多層次養老保障體系建設。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落實退役軍人待遇保障,完善退役士兵基本養老、基本醫療保險接續政策。適當提高城鄉低保、專項救助等標準,加強困境兒童保障。加大城鎮困難職工脫困力度。提升殘疾預防和康復服務水平。我們要盡力為群眾救急解困、雪中送炭,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1)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包括哪些內容?(2)我國政府為什么多次繼續提高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2.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明確指出,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高等教育進入普及化階段,城鎮新增就業超過六千萬人,建成世界上規模最大的社會保障體系,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超過十三億人,基本養老保險覆蓋近十億人。結合材料,說說經濟發展水平與社會保障水平之間的關系。隨堂訓練1.南通加快推進“通通優”擁軍卡發放工作,優撫對象持卡可免費乘坐公交,免費游覽五山景區……這屬于( )A.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 B.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C.優待性的特殊社會保障 D.保障公眾的“最后一道防線”2.近年來,為保障退休職工、低收入者和困難群體的基本生活,國家出臺了一系列救助扶持政策。下列屬于由社會保障提供支持的是( )A.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按一定比例返還失業保險金B.發放臨時救助物資,滿足居民不斷提高的生活需求C.免費為60歲以上的低保對象購買商業保險D.社會組織動員慈善捐助,幫助低收入病患群體3.社會保險是社會保障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社會保險( )①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②是國家對公民的無償幫助③是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④可以保障社會成員的基本生活權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4.社會保障是經濟發展的“推進器”,是維護百姓切身利益的托底機制,是維護社會安全的“穩定器”。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 )A.實現社會總體財富保值增值 B.消除社會矛盾和沖突C.化解企業經營市場風險 D.有效維護社會秩序穩定5.某班就“我身邊的社會保障”進行討論。有同學介紹說,自己的外公已68歲了,每個月領取退休金,每年可以享受免費體檢一次,可以免費乘坐公交車,今年五月還免費接種了新冠疫苗。外公所享受的這些待遇( )①退休金屬于養老保險②免費體檢、坐公交屬于社會救助③是國民收入的初次分配④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屬于社會福利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參考答案深化探究1.答案:(1)我國的社會保障主要包括:社會保險、社會救助、社會福利、社會優撫。(2)有利于改善退休人員生活,使其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在一定程度上調節收入差距,有利于維護社會穩定、促進社會公平;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隨著我國經濟的持續健康發展,應該也必須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解析:(1)本題根據教材知識回答即可。(2)本題可從讓企業退休人員共享經濟社會發展成果、調節收入差距的意義、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險的基礎等角度組織答案。2.答案:①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人民對生活安全保障的要求越來越高,我們要通過加強社會保障體系建設,不斷滿足人民的社會保障需求。②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如果沒有相應的經濟實力作支撐,社會保障即使建立起來也無法維持下去。③只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才能使社會保障持續發揮作用。解析:本題是分析說明型試題,經濟發展是社會保障的基礎,我們應建立起與經濟發展水平相適應、保障適度的社會保障體系等方面,分析指出二者之間的關系。隨堂訓練1.答案:C解析:A: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其目的是滿足社會成員的生活需要并促使其生活質量不斷得到改善和提高,材料未涉及,A排除。B: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其作用是保障公民在年老、疾病、工傷、失業、生育等情況下依法從國家和社會獲得物質幫助,材料未涉及,B排除。C:社會優撫指的是國家和社會依法對現役軍人、復員退伍軍人以及軍烈屬等優撫對象實行物質照顧、生活和工作安置、精神撫慰的褒揚性、補償性、優待性、綜合性的特殊社會保障,屬于優待性的特殊社會保障,C符合題意。D:社會救助是保障社會成員生活安全與生存權利的“最后一道防線”,其方式是政府通過國民收入再分配,對因自然災害或其他經濟社會原因而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給予無償幫助,材料未涉及,D排除。故選C。2.答案:A解析: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企業按一定比例返還失業保險金可由社會保障提供支持,A正確。發放臨時救助物資,滿足居民較低層次的生活需求,B錯誤。商業保險應該由個人承擔費用,C錯誤。社會組織動員社會捐助,屬于第三次分配,不能由社會保障提供支持,D錯誤。故選A。3.答案:D解析:社會福利是最高層次的社會保障,①錯誤。社會救助給予無法維持最低生活水平的公民無償幫助,②錯誤。社會保險是我國社會保障體系的核心,通過防范和化解社會成員的生存危機,保障他們的基本生活權利,③④正確。故選D。4.答案:D解析:AC錯誤,社會保障屬于國家進行的再分配,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并不能實現社會總體財富保值增值,也不能化解企業經營市場風險;B錯誤,D正確,建立和完善社會保障制度,能夠有效維護社會秩序穩定。但不能消除社會矛盾和沖突。故選D。5.答案:B解析:①正確,退休金屬于養老保險;②錯誤,免費體檢、坐公交屬于社會福利;③錯誤,外公所享受的這些待遇是國民收入的再次分配;④正確,免費接種新冠疫苗屬于社會福利。故選B。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