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0張PPT)第1節 兩種電荷第2課時 摩擦起電的原因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R·九年級上冊課前自學準備課標要求學習目標1.了解原子結構,認識自由電子和電荷的移動.2.了解絕緣體和導體學具準備玻璃棒、橡膠棒、細線、鐵架臺、紙屑、毛皮、絲綢、驗電器、有絕緣手柄的金屬桿、空易拉罐、梳子、氣球、多媒體課件.課前自學準備預習檢測1.熱機:(1)摩擦起電:用________的方法使物體帶電.(2)帶電體的性質:能夠________輕小物體.(3)自然界中的兩種電荷:①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②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③同種電荷互相_______,異種電荷互相_______.摩擦吸引正負排斥吸引2.原子及其結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和核外______組成的,其中________帶正電,核外______帶負電,整個原子____帶電.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___________C.原子核電子原子核電子不1.6×10-193.導體和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__.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金屬中有___________.導體絕緣體自由電子怒發沖冠課堂教學展示新課導入女孩的頭發豎起來了.1.常見物質是由分子、原子構成的。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2.原子結構一、原子及其結構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1.6×10-19C。課堂教學展示推進新課氫原子和氦原子的結構氫原子示意圖鋰原子示意圖點擊播放用原子結構示意圖解釋摩擦起電。例1 下列關于原子、原子核的說法正確的是( )A.原子核不帶電B.原子核幾乎占據了原子的全部空間C.原子帶正電荷D.原子由帶正電的原子核和帶負電的電子組成D×√××帶正電電中性 不同物質的原子核束縛電子的本領不同。3.摩擦起電的原因 失去電子的物體因為缺少電子而帶正電; 得到電子的物體因為有了多余電子而帶等量的負電。 摩擦起電并不是創造了電荷,只是電荷從一個物體轉移到另一個物體,使正、負電荷分開。例2 用一根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去接觸一個金屬箔已張開小角度的驗電器,接觸時發現驗電器金屬箔片張角變大,由此判斷( )A.驗電器原來帶正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驗電器傳向玻璃棒B.驗電器原來帶正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玻璃棒傳向驗電器C.驗電器原來帶負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玻璃棒傳向驗電器D.驗電器原來帶負電荷,接觸時有電子從驗電器傳向玻璃棒A玻璃棒帶正電且正電荷量增加驗電器原來也帶正電,帶正電荷實質是失去電子,說明驗電器失去電子,即電子從驗電器傳向玻璃棒1.實驗研究實驗1: 用橡膠棒連接驗電器 驗電器A、B金屬箔的張角沒有變化。 驗電器A的電荷量沒有變化,驗電器B仍不帶電。二、導體和絕緣體AB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2: 驗電器A的金屬箔張開的角度減小,B的金屬箔由閉合變為張開。用金屬棒連接兩驗電器驗電器B上也帶了電。有一部分電荷通過金屬棒從A移動到了B,電荷發生了定向移動。 電荷在金屬中可以定向移動, 說明金屬是可以導電的。實驗現象實驗分析實驗結論AB(1)導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如金屬、人體、大地等都是導體。(2)絕緣體: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如橡膠、玻璃、塑料等都是絕緣體。(3)導體中存在自由電荷。金屬導電,靠的是自由電子。絕緣體不易導電,是因為電荷束縛在原子、分子之中,不能自由移動。2.導體和絕緣體例3 我們經常在加油站看到一條醒目的標語“嚴禁用塑料桶裝運汽油”,這是因為桶內汽油會不斷與塑料桶摩擦,使塑料桶帶了電,而塑料是_________(選填“導體”或“絕緣體”),不能及時將電荷轉移,易造成火災隱患.絕緣體解析:汽油是易燃物質,當用塑料桶裝運汽油時,由于在運輸過程中,汽油不斷與桶壁摩擦而使塑料桶帶電.又因塑料是絕緣物質,桶上的電荷不能傳遞與轉移,從而桶上的電荷越積越多.當桶上電荷積累到一定程度,就會發生放電現象.放電產生的火花會引燃汽油,造成火災或油桶爆炸事故,所以加油站用醒目的標語提醒人們不要用塑料桶裝運汽油,以免發生意外事故.例4 用絲線懸掛著A、B、C三個輕質小球,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如圖,若C帶負電,則( )A. B可能帶負電B. A、B一定都帶正電C. B可能不帶電D. A一定帶負電B吸引,說明B、C可能帶異種電荷,也可能其中一個不帶電,另一個帶電.排斥,說明A、B帶電且帶同種電荷;1.關于絕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絕緣體在任何情況下都不能導電B.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也不能帶電C.絕緣體不容易導電,但能夠帶電D.絕緣體內沒有電子,因此它不容易導電C課堂教學展示隨堂演練2.通常情況下,下列物體中屬于絕緣體的一組是( )A.人 體、大 地、銅鑰匙B.橡 皮、煤 油、塑料袋C.鉛筆芯、鹽 水、玻璃杯D.瓷 瓶、空 氣、鋼板尺B課堂教學展示課堂小結原子核外電子原子核質子中子電中性帶正電帶負電不帶電帶正電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饋總結布置作業(共22張PPT)第1節 兩種電荷第1課時 電荷第十五章 電流和電路R·九年級上冊課前自學準備課標要求學習目標1.認識摩擦起電的現象,了解電荷的種類及電荷間的相互作用.2.了解驗電器的原理及其作用,了解電荷量及其單位.學具準備玻璃棒、橡膠棒、細線、鐵架臺、紙屑、毛皮、絲綢、驗電器、有絕緣手柄的金屬桿、空易拉罐、梳子、氣球、多媒體課件.課前自學準備預習檢測1.熱機:(1)摩擦起電:用________的方法使物體帶電.(2)帶電體的性質:能夠________輕小物體.(3)自然界中的兩種電荷:①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②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_____電荷;③同種電荷互相_______,異種電荷互相_______.摩擦吸引正負排斥吸引2.原子及其結構:原子是由位于原子中心的________和核外______組成的,其中________帶正電,核外______帶負電,整個原子____帶電.電子是帶有最小負電荷的粒子,所帶電荷量為___________C.原子核電子原子核電子不1.6×10-193.導體和絕緣體: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不容易導電的物體叫做_________.金屬能夠導電是因為金屬中有___________.導體絕緣體自由電子怒發沖冠課堂教學展示新課導入女孩的頭發豎起來了.課堂教學展示推進新課兩種電荷1. 摩擦起電點擊播放 用摩擦的方法使物體帶電,叫做摩擦起電。生活中還有哪些“摩擦起電”現象?點擊播放例1 把一張干燥的報紙緊貼在豎直墻壁上,松手后報紙會自行脫落.如果用鉛筆的側面迅速在報紙上摩擦幾下,報紙就會“貼”在墻壁上.這是報紙和鉛筆摩擦___________________后,報紙與墻壁相互吸引的緣故.此時報紙相對于墻壁是_______的.起電(帶電或帶了電荷)靜止例題2(多媒體展示)用絲線懸掛著A、B、C三個輕質小球,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情況如圖,若C帶負電,則( )A.B可能帶負電B.A、B一定都帶正電C.B可能不帶電D.A一定帶負電B2. 兩種電荷及相互作用實驗演示點擊播放電荷間的相互作用 凡是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排斥的帶電體,必定與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相吸引。實驗觀察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電荷間的相互作用1.自然界只有兩種電荷規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的電荷叫做正電荷; 用毛皮摩擦過的橡膠棒帶的電荷叫做負電荷。2.同種電荷互相排斥,異種電荷互相吸引。3.電荷的多少叫做電荷量。 單位:庫侖,簡稱:庫,符號:C 一根實驗室中常用的玻璃棒或橡膠棒,摩擦后所帶的電荷量大約只有10-7C。電荷金屬球絕緣墊金屬桿金屬箔金屬罩接線柱構 造用驗電器來檢驗物體是否帶電原 理同種電荷相互排斥。點擊左圖觀看實驗1.自制一個小球驗電器器材:細線、鋁箔、玻璃杯、塑料筆桿。2.使這個驗電器帶上正電。做一做用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接觸小球。課堂教學展示課堂小結摩擦起電正電荷負電荷同種電荷相互排斥,異種電荷相互吸引。1.從課后習題中選取;2.完成練習冊本課時的習題。課后反饋總結布置作業課后反饋總結習題解答(見教材P35 動手動腦學物理) 1.有甲、乙、丙三個帶電體,甲物體排斥乙物體,乙物體吸引丙物體.如果丙物體帶正電,甲物體帶哪種電? 解:丙物體帶正電,乙物體吸引丙物體,則乙物體帶負電,甲物體排斥乙物體,則甲物體帶負電. 2. 如圖用一段細鐵絲做一個支架和轉動軸,把一根中間戳有一個孔(沒有戳穿)的飲料吸管放在轉動軸上,吸管能在水平面上自由轉動,用餐巾紙摩擦吸管使其帶電。 (1)把某個物體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發現吸管向物體靠近,由此是否可以判斷該物體帶電? (2)把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放在帶電吸管一端的附近,觀察吸管運動的方向,并回答:吸管帶的是哪種電?餐巾紙帶哪種電?為什么?(3)吸管和餐巾紙摩擦起電時,哪個失去了電子?哪個得到了電子?解:(1)不能判斷該物體帶電,因為帶電體有吸引輕小物體的性質,所以該物體可能不帶電,或帶上與帶電吸管不同的電荷.(2)吸管向玻璃棒運動.吸管帶負電,餐巾紙帶正電.因為吸管與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相互吸引,異種電荷相互吸引,絲綢摩擦過的玻璃棒帶正電,則餐巾紙摩擦過的吸管帶負電;相互摩擦的兩個物體如果帶電,帶的是等量的異種電荷.(3)餐巾紙失去電子帶正電,吸管得到電子帶負電. 3.金屬錫的原子核帶有50個大小與電子電荷相等的正電荷,它的原子核外有多少個電子?這些電子總共帶多少庫侖的電荷?為什么金屬錫對外不顯電性? 解:金屬錫的原子核外帶有50個電子,這些電子共帶電量Q = 50×1.6×10-19C = 8×10-18C.金屬錫對外不顯電性,是因為原子的核內外正負電荷相等,原子整體不顯電性.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兩種電荷及其相互作用.flv 原子結構示意圖解釋摩擦起電.wmv 實驗-電荷間的作用.wmv 實驗-驗電器.wmv 怒發沖冠--同種電荷排斥.wmv 摩擦塑料棒.wmv 摩擦塑料棒吸引易拉罐.wmv 生活中“摩擦起電”現象.wmv 第1課時 電荷.pptx 第2課時 摩擦起電的原因.pptx 靜電現象.wmv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