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29張PPT)第1章 演化的自然1.4 生物的進化一、化石告訴我們什么1.動植物化石是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化石:是指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 和 。2.生物進化的順序:化石研究證明生物進化的順序為:簡單→ 、低等→ 、水生到 。遺體遺物遺跡復雜高等陸生二、進化論的演變達爾文的進化論即 學說是目前被多數人認可的理論。目前自然界現存的生物都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這些生物對當前的環境都具有 性。自然選擇適應三、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1.動物的進化順序: 動物→ 動物。脊椎動物的進化順序:魚類→ →爬行類 。2.植物的進化順序:藻類→ →蕨類→→被子植物。無脊椎脊椎兩棲類苔蘚類裸子植物1.化石記錄顯示,在越古老的地層里成為化石的生物( )A.越簡單、低等、水生的較多B.越復雜、高等、水生的較多C.越簡單、低等、陸生的較多D.越復雜、高等、陸生的較多A2.化石之所以能夠成為生物進化的證據,主要原因是( )A.化石是古生物學研究的對象B.化石是經過漫長的地質年代才形成的C.各類生物的化石,在地層里出現是有一定順序的D.化石是地殼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遺體、遺跡和遺物C3.用達爾文進化觀點分析,雖然是同一種鳥類,但它們的喙形不同,這是( )A.自然選擇的結果 B.生存競爭的結果C.環境進化的結果 D.人工選擇的結果A4.“最早的魚兒怎么沒有下巴/最早的鳥兒怎么嘴長牙/最早登陸的魚兒怎么沒有腿”,這是摘自詩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說法錯誤的是( )A.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重要證據B.“最早的鳥兒”比“最早的魚兒”先出現C.兩棲類是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過渡類型D.根據“最早的鳥兒”的特征,說明鳥類可能由爬行類進化而來B5.達爾文認為在一種生物向另一種生物進化的過程中,應當存在過渡類型,支持這一觀點最有力的證據是( )A.古代腔棘魚化石B.恐龍化石C.始祖鳥化石D.蒼蠅被滴落的松脂凝成琥珀C6.如圖是一農田長期使用一種農藥后害蟲群體密度變化曲線。下列敘述不符合達爾文進化觀點的是( )A.隨著農藥的使用,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B.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C.農藥使害蟲產生變異D.從曲線變化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C7.下列觀點屬于達爾文進化論的是( )①生物是神創造的 ②地球上的生物是一次出現的 ③生物不是神創造的 ④生物是由共同的祖先逐漸演變而來的 ⑤各種生物之間無任何親緣關系 ⑥各種生物間有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A.③④⑥ B.①②⑤C.①②⑥ D.②③⑤A8.如圖是動物進化歷程的圖解,據圖回答問題。(1)原始生命形成以后,由于營養方式的不同,一部分進化為不能自養的原始單細胞動物,另一部分進化成為具有葉綠素的A 。藻類植物(2)原始單細胞動物進化成B無脊椎動物,無脊椎動物進化成最早的脊椎動物C ;真正的陸生脊椎動物是E ,擺脫了水的限制;E進一步進化成F鳥類和G ,化石說明了鳥類起源于爬行動物。(3)從動物進化的歷程來看,動物進化的趨勢是由 到 ,由 到 ,由到 。魚類爬行類動物哺乳動物始祖鳥水生陸生簡單復雜低等高等9.如圖所示的進化樹,簡要表示了幾種生物之間的親緣關系。從進化樹我們可以推測( )A.a、b、c、d四種生物的共同祖先是eB.在地層中出現最早的生物化石是eC.較a和e而言,a和b間的親緣關系更近D.a一定比c高等C10.1861年,在德國發現了一種動物化石,這種動物的體外有分化的羽毛,嘴內有牙齒,有一條由21節尾椎骨組成尾椎等特征,科學家認為這種動物是( )A.由爬行類進化到鳥類的一個過渡類型B.由鳥類進化到爬行動物的一個過渡類型C.爬行類和鳥類的共同祖先D.鳥類和哺乳類的共同祖先A11.樺樹林中出現了一些云杉的幼苗,云杉長大后,其高度超過了樺樹,樺樹因不耐陰而逐漸死亡,樺樹林最終被云杉林取代。這一變化過程表明( )A.種間斗爭有利于物種延續B.適者生存是通過生存斗爭來實現的C.云杉的進化水平比樺樹高D.云杉的結構比樺樹復雜B12.以下有關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選項,不正確的是( )A.各種生物普遍都具有很強的繁殖能力B.生物要生存下去,就得為了獲得食物和空間而進行生存斗爭C.不適應環境的生物將被淘汰D.生物產生的變異一定都有利于適應環境D13.布豐和拉馬克觀點的主要區別在于( )A.布豐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拉馬克認為物種是可變的B.拉馬克認為物種是不變的,而布豐認為物種是可變的C.布豐認為生物進化是直線式進化的,而拉馬克認為現存生物是其他物種進化而來的D.布豐提出了“用進廢退”學說,而拉馬克提出物種不變論C14.中國科學家在野外找到一塊化石,將化石中的動物取名“顧氏小盜龍”(如圖),經觀察后發現它具有這樣一些特征:渾身披有羽毛,全長大約77厘米,后肢上有尖銳彎曲的爪子和比身體長的尾巴,特別是前、后肢無論是從結構還是從外部形態來看都像現在鳥的翅膀。請你分析它與現存的 類動物有親緣關系,理由是 。鳥類和爬行具有鳥類和爬行類的特征15.科研小組做了如下實驗:將深色的樺尺蛾和淺色的樺尺蛾分別做標記,然后放養于工業污染區和沒有污染的非工業區。經過一段時間后將所放養的樺尺蛾盡量回收計算其數目,結果如下:(1)樺尺蛾的個體發育要經過 、幼蟲、、成蟲四個階段,我們把這種發育過程叫完全變態發育。(2)在工業污染區深色樺尺蛾的回收率比較高,在非工業區淺色樺尺蛾的回收率比較高,這說明樺尺蛾對環境具有 。受精卵蛹適應性(3)如果嚴厲禁止污染,使工廠排煙量大大減少,請你預測樺尺蛾的類型將產生怎樣的變化,這是的結果。淺色樺尺蛾增多(深色樺尺蛾減少)自然選擇16.如圖為一塊螟蟲成災區域先后使用兩種殺蟲劑的實驗結果曲線圖,請據圖回答:(1)從圖中可以看到,使用某種殺蟲劑消滅害蟲,開始使用的1~3年效果較 ,后來隨著年限延長,殺蟲劑效果越來越 。(2)用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來解釋以下現象:①害蟲抗藥性越來越強是因為原來就有不抗藥和 兩種變異個體,殺蟲劑對害蟲起了作用,從這里我們可以看出,自然選擇和生物進化都是 (填“定向”或“不定向好差抗藥選擇定向”)的,保留下來的都是 的個體。②從圖中曲線可以看出,使用殺蟲劑a后的第6年,害蟲適應了具有殺蟲劑的環境,這種適應的形成是 的結果,當第7年使用殺蟲劑b時,害蟲由于不適應改變了的環境而大量死亡,經過再次積累,新的個體重新環境。適應環境自然選擇適應第4節 生物的進化知識點1 化石告訴我們什么1.化石的概念化石是指在地層中保留下來的古代生物的__遺體__、__遺物__和__遺跡__。__化石__是生物進化的有力證據。2.化石的分類(1)遺體化石 (2)遺物化石 (3)遺跡化石3.化石形成的過程動物化石的形成過程:動物尸體落入水底→肌肉開始腐爛,露出骨骼→水中的泥沙掩埋骨骼→水滲入骨骼將無機鹽沉淀在里面(化石形成)→泥或沙繼續堆積,形成沉積物(如石灰巖等),化石保存在巖石中→某些巖石在地殼變化時冒出水面,在風和水的長期侵蝕下露出化石。說明 各類生物化石在地層中是按一定順序出現的。在越古老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簡單,分類地位越低等;在距今越近的地層中,挖掘出的化石所代表的生物結構越復雜,分類地位越高等。知識點2 進化論的演變1.布豐的直線進化理論:物種可變,原因是它們的生活環境發生了改變,特別是氣候和食物的變化。2.拉馬克的“用進廢退”進化論:現存的生物,包括人類都是由其他物種變化而來的,現在存活的生物都有各自的祖先;物種進化的原因是生物本身存在著一種由低級向高級發展的力量。3.達爾文的自然選擇學說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長期以來,通過__自然選擇__,具有有利變異的生物生存下來,并通過遺傳積累有利變異,形成適應環境的生物,不適應的個體則被淘汰。說明 相關的幾點重要認識:①自然選擇學說的核心是__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__。②變異是__不定向__的(生物的變異既有有利變異,又有不利變異),而自然選擇是定向的。③生物進化的方向是由__自然選擇__決定的。④地球上的一切生物都是由共同的祖先進化而來的,所以生物之間存在著或近或遠的親緣關系。知識點3 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生物進化(1)生物進化的總趨勢:由__簡單到復雜__、由__水生到陸生__、由低等到高等。(2)植物的進化歷程:藻類植物→苔蘚植物→__蕨類植物__→裸子植物→被子植物。(3)動物的進化歷程:無脊椎動物→__魚類__→__兩棲類__→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易錯點 化石年代與對應生物高低等級的關系例 生物的遺體、遺物或生活痕跡,由于某種原因被埋藏在地層中,經過若干萬年的復雜變化形成化石。下列關于化石的敘述,正確的是( B )A.所有的古生物都能形成化石B.在越古老地層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簡單低等C.化石是研究生物進化的唯一證據D.現代發現的生物化石都是高等生物的化石【易錯說明】越古老的地層,成為化石的生物越簡單、越低等。1.在沒有被破壞的地層中,有關化石分布情況,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B )A.古老地層中的生物化石簡單低等B.在極古老的地層中也可以找到高等生物化石C.新近地層中的生物化石復雜高等D.新近地層中也可找到低等生物的化石2.有人把原產丹麥和德國的三葉草移到瑞典的南部栽培,這里氣候比較寒冷。最初三葉草莖葉的單位面積產量很低,但經過若干年后,產量顯著提高。人們對這一事實做出以下幾點解釋,其中錯誤的是( D )A.不耐寒的個體被自然淘汰B.耐寒的個體得以生存繁衍C.這是自然選擇的過程D.三葉草在生活過程中逐漸適應了新環境3.如圖表示長期使用某一種藥后,馬鈴薯甲蟲數量變化曲線。請用達爾文的進化論觀點回答下列問題。(1)甲蟲的__變異__是不定向的,為抗藥性的形成提供原始材料。(2)甲蟲抗藥性的增強,是通過甲蟲與農藥之間的__生存斗爭__來實現的。(3)農藥的使用對甲蟲起了__自然選擇__的作用,而這種作用是__定向__(填“定向”或“不定向”)的。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2021—2022學年新版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演化的自然1.4生物的進化作業課件新版浙教版.pptx 2021—2022學年新版浙教版九年級科學下冊第1章演化的自然1.4生物的進化提優手冊新版浙教版.doc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