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目標】1.能描述生物圈的范圍。2.能描述生態系統的類型及各自特點。3.能理解并能說出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教學重難點】重點:1.生物圈的范圍2.各種生態系統的結構特點3.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難點:各種生態系統的結構特點【教學準備】學生:預習本節課內容【教學過程】一、溫故導入提問復習上節課的內容:1.什么叫生物圈?2.什么叫生態系統?二、新課教學(一)創設情境,導入新課:請學生們打開課本想一想,議一議。共同討論:在其他洲施用的農藥DDT,怎么會出現遙遠的南極洲動物的體內呢?歸納小結得出:DDT→農田生態系統→河流生態系統→海洋生態系統(南極海洋魚)→食物鏈(磷蝦、企鵝)。這說明: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這節課我們具體學習生物圈。展示學習目標(二)講授新課:學習內容:一、生物圈的范圍1.學生自學:認真閱讀教材,試著解決下列問題(1)生物圈的范圍是怎樣的?各圈層生活著哪些生物?(2)生態系統有哪些類型?各生態系統有什么特點和作用?(3)看資料分析,思考:河流生態系統與哪些生態系統相關聯?關聯表現在哪些方面?2.探究主題一(1)請你思考:地球上所有的地方都有生命嗎?什么叫生物圈?小結: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個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叫做生物圈。(2)問題引導、自主探究:質疑:1.生物圈的范圍有多大?展示地球的直徑范圍圖及生物圈范圍的劃分質疑:2.三個圈層的生物因素有什么不同?請同學們結合生活現象回答問題:你認識的生物生存在地球的哪些地方?默讀課本,回答下列問題:1)學生分組開展競賽,看誰能用最短的時間、最精確的語言說出生物圈的范圍。2)生物圈的每部分生存著什么生物?3)巖石圈是什么生物的立足點?一種生物僅能在一個圈層中存在嗎?(3)展示交流、釋疑解惑:獨立展示學習成果,其他同學進行補充,對于不能解決的問題,小組討論共同總結小結:生物圈的范圍:以海平面為標準劃分, ( http: / / www.21cnjy.com )向上可達到約10km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km左右的深度,整個厚度約為20km。可以把生物圈劃分大氣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巖石圈的表面。如果把地球比作一個足球大小,那么,生物圈就比一張紙還要薄。這一薄層的區域內,卻生活著各種各樣包括人類在內的生物。(4)視野拓展、感悟提升:請同學們思考:生物圈中的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是截然分開的嗎?請說明理由。學習內容: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1.問題引導,自主探究:①根據生活常識和收集的資料說出你所了解了幾種生態系統?②觀看各種生態系統的圖片,你又了解了幾種生態系統?③你能否以口頭描述各自的生態系統表述出來?(組內先交流)思考:1)這些生態系統雖然各有特點及作用,但從生態系統的組成上來說它們都有哪些共同之處?2)你認為在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是什么?3.視野拓展,感悟提升 人類對自然環境的種種破壞行為,如亂砍濫伐、 ( http: / / www.21cnjy.com )亂捕濫獵、過度放牧、環境污染等,都直接或間接地威脅著生物圈的穩定和繁榮,同時也威脅著包括人類在內的整個生物圈。為了挽救這場危機,很多國家的政府和人民都積極行動起來,認真研究生物圈的現狀和發展趨勢,為保護生物圈的穩定而努力。我們相信,隨著人類文明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類一定能夠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環境保護的關系,人與生物圈的關系會朝著更加和諧的方向發展。三、課堂小結:地球上有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它是一個統一的整體,人類活動對環境的影響有許多是全球性的。【板書設計】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態系統一、生物圈——地球上適合生物生存的地方其實只是它表面的一個薄層,科學家把這一薄層中做生物圈。二、多種多樣的生態系統:草原生態系統:水土保持、防風固沙濕地生態系統:地球之腎海洋生態系統:動植物種類繁多森林生態系統:綠色水庫、地球之肺淡水生態系統:提供生產生活用水,調節氣候農田生態系統:農作物為主城市生態系統:人類是主要消費者三、生物圈是一個統一的整體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