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探究—比較物體運動的快慢》導學案班級: 姓名:【知識梳理】1、知道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快慢;2、知道速度的單位;能用速度公式進行簡單的計算;3、初步了解用路程——時間圖像描述勻速直線運動。【自主學習】(1)物理意義:速度是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物體運動越快,速度越大;物體運動越慢,速度越小;(2)定義:路程和通過這段路程所用的時間的比叫做速度;(3)公式:v=(定義式),s表示路程,t表示時間,v表示速度;(4)單位:國際單位是米/秒,符號為m/s或m·s-1,常用單位有千米/小時,符號為km/h或 km·h-1 1m/s=3.6 km/h.(5)勻速直線運動如果物體沿直線運動,并且速度大小保持不變,那么我們稱這種運動為勻速直線運動.說明 (1)某一個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任何時刻的速度是一樣的.在公式v=中,不能認為v與s成正比,與t成反比.因此無論s和t如何變化,v與s(或t)之間并不存在什么關系.若在比較兩個都做勻速直線運動物體的運動情況時,我們可以說:“在t相等的情況下,s越大,v就越大;在s相等的情況下,t越小,v就越大.”這時,應注意前面交待的條件是必不可少的;(2)用圖像表示勻速直線運動.例如:一個物體以5m/s的速度沿直線運動時,圖3.2-1甲是它的路程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由此可見,勻速直線運動的路程-時間(s-t)圖像是一條過坐標原點的傾斜直線.圖3.2-1乙是它的速度隨時間變化的關系圖線.由于做勻速直線運動的物體的速度是恒定的,所以速度-時間(v-t)圖像是一條平行于時間t軸的直線.圖3.2-1【自學反饋】1.描述物體的運動快慢我們既可以取 相同時,比較 的長短;也可以取 相同時,比較 的長短。2.在田徑運動會中,看臺上的觀眾采用的是第 種方法來判斷運動員的快慢的,而終點裁判采用的是第 種方法來判斷運動員的快慢的。在運動路程和時間都不同時 ,比較物體運動快慢的方法是 。【達標檢測】1.完成下列單位的換算:54km/h= m/s 25 m/s= km/h300cm/min= m/s 300 m/s = cm/min2.(09成都)在學校運動會上,小明參加的項目是百米賽跑。起跑后,小明越跑越快,最終以12.5 s的優異成績獲得冠軍。關于上述小明的百米賽跑過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小明在前50 m-定用了6.25 s B.小明每秒鐘通過的路程都是8mC.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m/s D.小明的平均速度是8 km/h3.(09山東臨沂)運動會上,100m決賽,中間過程張明落后于王亮,沖刺階段張明加速追趕,結果他們同時到達終點。關于全過程中的平均速度,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大 B.張明的平均速度比王亮的平均速度小C.二者的平均速度相等 D.不是勻速直線運動,無法比較4.水中游得最快的旗魚速度可達108km/h;陸地上跑得最快的獵豹,每秒可跑40m ;空中飛行最快的褐海燕,每分鐘能飛行5km ;則速度大小( )A.獵豹最大 B.旗魚最大 C.褐海燕最大 D.三者一樣大5.汽車在平直的高速公路上勻速行駛,小明在車中測試汽車的速度,用手表測出汽車從路程牌62km到63km的時間是33s,此時汽車的速度最接近于 ( )A.33 km/h B.120 km/h C.33 m/s D.30 m/s6.關于速度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物體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 B.物體運動的時間越短,速度越大C.物體在相等的時間內通過的路程越長,速度越大D.物體在相等的路程內,所用的時間越長,速度越大7.有甲、乙兩輛汽車,甲車運動了10km ,乙車運動了15km ,,則運動快的是( )A.甲車 B.乙車 C.一樣快 D.條件不足,無法確定8.獵豹是動物世界的短跑冠軍,速度可達28m/s,它5min能跑多遠?(40)9.(09南昌)2009年1月1日9時整,江西首條湖底隧道開通.這條隧道西起陽明東路京九線隧道,東至國威路和上海北路交叉口,全長1965m,雙向6車道,其中湖底暗埋段550m.在湖底隧道口有一交通標志牌如圖18所示,交通標志牌上數字的含義是什么 在遵守交通規則的前提下, 一輛小車通過湖底暗埋段至少需要多少時間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