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學案 -2023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學案 -2023屆高考政治一輪復習統編版必修四哲學與文化

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導學案
第一環節:課標素養預測
第二環節:思維導圖構建
結合課本和復習提問,學生按邏輯自主構建思維導圖
第三環節:核心知識探究
議題一: 多樣性,就沒有人類文明
議學情境:
議學活動一:結合議學情境,運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識,分析各美其美,美人之美,各美與共,天下大同對各國發展文化的啟示。
核心概念一 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
1、全面認識文化的民族性
【特別提醒】
1.區分“核心”的提法:
○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是文化的核心,支配和影響著人們的文化實踐和文化生活。
○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2.反對割裂文化的共性與個性的關系
只看到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的差異,而看不到共性和普遍規律,就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間交流、借鑒與融合的基礎;
只看到各民族文化之間的共性,而看不到存在的差異,就否定了各民族文化的獨特價值,也否定了不同民族文化之間交流、借鑒與融合的必要性。
【知識拓展】正確認識民族文化與世界文化(個性與共性的關系)
2、全面認識文化的多樣性
3、理解文化民族性與文化多樣性的關系(拓展)
(1)文化民族性是文化多樣性的基礎:文化民族性凸顯了民族文化的個性,即民族文化的獨特性,是世界文化多樣性的體現。民族文化越豐富、越發展,世界文化多樣性越明顯。
(2)文化多樣性促進文化民族性:尊重世界文化多樣性,可以做到相互借鑒、取長補短,促進本民族文化的發展。
【特別提醒】尊重文化多樣性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①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并不是將其他民族文化與本民族文化同樣對待。
發展文化,首先要植根于本民族的文化土壤,認同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發展好本民族文化。不斷推動中華民族的文化創新與發展中,在文化交流、借鑒與融合中,也要吸收世界文化的有益成果,且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原則。
②不能認為文化全球化趨勢的出現,必然弱化民族文化的多樣性。
③不能認為尊重文化多樣性就是尊重其他民族的文化,而是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
④尊重文化多樣性、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和尊重本民族文化并不是對立的,它們是一個問題的兩個方面。
⑤尊重文化多樣性,要反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封閉主義:文化復古主義)或者盲目崇拜其他民族文化的錯誤傾向(民族虛無主義:全盤西化論)。
⑤文化多樣性≠文化多元化
區別:文化的多樣性主要是從文化的表現形式來說,即人類文化表現形式豐富多彩;文化多元化主要從文化的性質上說的,各種文化中既有優秀的文化,又有落后的、腐朽的文化。
聯系:文化多元化是文化多樣性的一種表現,但不是文化多樣性的發展方向。
啟示:我們提倡文化多樣性(百花齊放、百家爭鳴),反對文化多元化。
中華文化的發展必須堅持指導思想的一元化,抵制錯誤思潮的影響。必須堅持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保證文化發展的社會主義方向。
議題二:“一起向未來”,共筑互鑒之橋
議學情境:
2022年北京冬奧會奏響了團結、 友誼、進步的樂章,在“一起向未來”的愿景中,中國以堅定的文化自信,架起同世界各國文明交流互鑒的橋梁。
開幕式上,來自世界各地的代表團入場,背景音樂中19首世界名曲響徹“鳥巢”、震撼人心,在屬于全人類的奧運殿堂奏響屬于全人類的經典之聲。賽場里,冰壺項目混雙循環賽賽后,中美隊員互贈禮物,交換文化交流信物,見證著運動員在賽場結下的深情厚誼。賽場外,中醫藥文化展示空間成為熱門“打卡地”,打一套太極拳可抽取盲盒禮物的活動令外國友人充滿興趣。從中醫到皮影,從剪紙到景泰藍,中華文化閃耀冬奧舞臺,中國也以海納百川的胸襟兼容并蓄,充分吸收外來優秀文化,講述著與世界的“美美與共”。
議學活動二:結合議學情境,運用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的知識,分析舉辦冬奧會對推動文明交流互鑒的作用。
核心概念二 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拓展延伸】比較:文化交流與文化交融
議題三:冬奧文化盛宴,講好中國故事
議學情境:
作為世界第一個“雙奧之城”,北京已成為國際奧林匹克文化傳播的重要平臺。從冬奧開幕式上驚艷全場的“二十四節氣倒計時”“黃河之水天上來”等中華文化展示,到頒獎典禮上禮儀人員穿戴的“瑞雪祥云”“鴻運山水”“唐花飛雪”服飾;從造型中融入傳統文化元素、美侖美奐的“雪如意”“冰五環”等場館,到靈感來自古代同心圓玉璧、寓意“天地合,人心同”的獎牌,一系列中國元素講述著匠心獨運的“東方故事”,呈現著中國文化和冰雪文化、奧運文化的完美融合。透過北京冬奧會這扇窗口,世人也能一覽當代中國日新月異的發展面貌。奧運史上首次采用二氧化碳跨臨界直冷制冰技術,開幕式使用超大的8K超高清地面顯示系統,全球唯一一個360度的裸眼3D的數字裝置,基于云拿技術打造的AI智能無人店,移動互聯“分鐘級、百米級”的氣象預報,無論參賽選手還是外國記者,不僅能感受到中國人民的熱情好客、朝氣蓬勃,更能直接觸摸到中國強勁的發展脈搏,體會到中國智慧、中國方案為奧運、為世界注入的強勁動能。
議學活動三:北京冬奧會不僅是一場體育盛會,更是一場文化盛宴,講述著中國故事,傳遞出中國自信。結合議學情境,運用“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的知識對此加以分析。
核心概念三 正確對待外來文化
如何對待外來文化【對教材的整合】
①【對待文化多樣性態度的角度P102】在堅持各 民族平等的基礎上(堅持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則), 既要認同本民族文化, 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尊重差異,理解個性), 相互借鑒,求同存異, 共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
②【面向世界 博采眾長的角度】文化發展必須保持開放的心態。我們要學習借鑒一切有利于加強我國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有益經驗、一切有利于豐富我國人民文化生活的積極成果、一切有利于發展我國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經營管理理念和運行機制,以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文化。(開放心態——學習借鑒三個有利于)
③【立足國情 交流借鑒的角度】應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原則】,堅守中華文化【立場】, 【吸收】外來有益文化, 【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
④【反對錯誤傾向的角度】反對:徹底拒斥外來文化的文化復古主義、盲目照搬西方文化的全盤西化論?!丁兑话阍诖鹬饔^題時很少會涉及到這個角度》》
【思考】正確對待外來文化的哲學思考:
(1)聯系具有普遍性,堅持用聯系的觀點看問題。文化發展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實現外來文化的中國化,說明事物之間存在著普遍的聯系。
(2)矛盾具有特殊性,堅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只有與中國具體國情相結合,才能發揮積極作用。
(3)堅持內外因分析法。立足中國國情,實現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鑒,應當堅持“洋為中用”,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堅守中華文化立場,吸收外來有益文化,推動當代中國文化發展。
【特別提醒】理解外來文化的中國化應注意以下幾點(兩個不意味、三個過程)
(1)外來文化的中國化,并不意味著外來文化被中國文化同化。
(2)外來文化的中國化,并不意味著外來文化被中國文化取代。
(3)外來文化的中國化,是我國學習和吸收各民族優秀文化成果,以發展本民族文化的過程;是不同民族文化之間相互借鑒,以“取長補短”的過程;是在文化交流、借鑒的基礎上,推出融匯多種文化特質的新文化的過程。
第四環節:典型試題透析
1.【2021年全國甲卷】近年來,中俄文化交流頻繁。2019年12月,中國民族舞劇《孔子》首度在莫斯科上演。舞劇以刻有孔子經典語錄的竹簡為舞臺背景,通過演員的翩躚舞姿,形象演繹了孔子周游列國的傳奇故事,生動闡釋了孔子理想的大同世界。精彩絕倫的藝術盛宴帶來了真正的中國風,深受俄羅斯觀眾喜愛,這表明
①厚重的歷史積淀是文化創新與傳播的前提
②不同藝術形式賦予傳統文化不同的本質
③內涵多樣化的藝術形式能夠更好地彰顯文化的價值
④不同文化的交流能夠促進文化的發展和進步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1年山東卷】從作為國家最高榮譽載體的勛章獎章設計,到作為國家名片的國際盛會標志和吉祥物設計,新時代的中國設計正憑借其獨特的創新創造活力,成為國家形象的生動表達。圖2是2021年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和2022年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獎章整體以“齒輪”“書籍”“旗幟”“五星、天安門”“樣云”“麥穗”造型融合,“冰墩墩”的設計將熊貓形象與冰雪運動巧妙結合,材料啟示我們,以設計詮釋傳播國家形象時應
①彰顯鮮明的時代精神,蘊含豐富的育人價值
②堅持國際創作導向,展現國際審美風范
③融合中華文化元素,承載深遠文化內涵
④立足于中華美學精神,塑造文化感召力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3.【2020年課標Ⅲ】2019年4月,世界著名文化遺產巴黎圣母院因火災受損。11月,中法雙方簽署文件,決定就巴黎圣母院修復等開展合作。雙方商定在2020年確定巴黎圣母院保護修復合作的主題、模式及中方專家人選,同時明確雙方將就陜西秦始皇陵兵馬俑保護開展技術與科學交流及培訓項目。中法開展文化遺產修復和保護合作旨在
①豐富世界文化的多樣性
②促進中法文化交流互鑒
③賦予中法傳統文化新的時代內涵
④推動中法文化在取長補短中共同發展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③④
4.【2020年山東卷】茶起源于中國,盛行于世界。2020年5月21日是聯合國確定的首個“國際茶日”,我國農業農村部與聯合國糧農組織等國內外相關機構,圍繞“茶和世界·共品共享”這一主題,開展“全球相約‘共飲一杯茶””線上活動,讓人們從一“葉”間感受各國不同韻味的茶文化。這表明(?。?br/>①“茶”中蘊含的人文精神是民族文化的集中表現
②文化多樣性是人類社會發展進步的根本動力
③互聯網是人們超越時空局限共享茶文化的重要手段
④各國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5.【2019年課標II】2019年3月23日,在兩國領導人共同見證下,中國和意大利雙方代表交換關于中國流失文物藝術品返還的證書。返還的796件(套)文物,有馬家窯文化紅陶罐、漢代繭形壺、唐代武士立俑、宋代黑釉瓷……是承載民族記憶的寶貴遺產。流失文物返還中國的啟示是
①保護文化遺產需要世界各國共同努力
②尊重文化多樣性就要尊重各民族文化
③保護文化遺產是文化傳承發展的根本動力
④保持文化多樣性是促進不同文化相互融合的重要途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6.(2018·全國Ⅰ)2018年2月發布的《中國話語海外認知度調研報告》顯示:近兩年中國話語在國外的認知度大幅提升,漢語拼音“中為洋用”正在成為英語圈國家的一種新現象?!按汗潯薄皻夤Α钡戎袊鴤鹘y文化類詞匯知名度排前,“高鐵”“支付寶”“網購”等新興詞匯、“中國夢”“一帶一路”等新時代政治詞匯獲得較高關注。這說明
①文化的價值取決于文化傳播的廣度和深度
②中國傳統文化是中國文化傳播的主要內容
③中外文化交流傳播的形式和內容不斷變化發展
④科技發展和綜合國力的提升有助于增強文化影響力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18全國卷Ⅱ】2017年3月,中國自主原創、主導制定的手機(移動終端)動漫標準由國際電信聯盟正式發布。這是我國文化領域的首個國際技術標準,在“互聯網+文化”領域實現了我國手機動漫由跟跑、并跑向領跑的跨越。這一成就
①表明文化的當代價值和生命力取決于同科技的融合
②有利于擴大中國文化的影響力,增強文化自信
③標志我國文化和科技的融合發展取得了重要突破
④確立了我國在國際“互聯網+文化”領域的話語主導權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8.【2017年課標II】近年來,大批中國游客到俄羅斯參觀“阿芙樂爾”號巡洋艦、斯莫爾尼宮、列寧墓等,感受俄羅斯紅色文化的魅力。同時,毛澤東故居等中國紅色旅游項目越來越受到俄羅斯人的喜愛。中俄兩國之間紅色旅游發展得益于兩國的紅色文化
①是推動兩國文化發展的主導性因素
②是滿足兩國民眾文化需求的重要資源
③既具有共同的精神內涵又各具鮮明特色
④規定著各民族文化內容和形式的多樣性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9.【2017年課標Ⅲ】閱讀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以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鐵路“走出去”,已成為中國制造的“亮麗名片”。
中國鐵路項目遍及亞洲、歐洲、北美洲和非洲。在埃塞俄比亞,中國企業近年來為當地培訓了1.5萬名鐵路員工,滿足了亞吉鐵路建設運營需要。在肯尼亞,7年內將有超過3000名蒙內鐵路的員工在當地和中國接受技術培訓。中國企業負責人說,我們不僅要完成鐵路工程硬件的良好建設,更注重鐵路工程技術和管理經驗等軟件的完整移交,實現“中國標準”真正為肯尼亞人所用。中國鐵路“走出去”越來越成為中外經濟往來的橋梁、民心相通的紐帶,促進了文化的交流和傳播。
運用文化傳播的知識并結合材料,說明中國鐵路“走出去”的文化意義。(10分)
1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某高中開展“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主題活動,利用課前5分鐘,請學生進行展示。本期主題材料如下:故事是人類文化的基本元素和重要標識,具有獨特的影響力和感召力。習近平多年來率先垂范,在國內國際重要場合或會議上躬身踐行,積極傳播中國文化、講好“中國故事”。他在會談、交流和演講中,講述的中國扶貧第一村故事、中國共產黨夢想起航的故事、中國奇跡的故事、扎根中國的阿拉伯商人的故事、“熊貓俠” 魯斯蘭的故事、永遠被銘記的國際友人約翰.拉貝的故事、中國抗疫故事等,既形象闡釋了中國道路.的歷史淵源和現實基礎,鮮活講述了中國夢的背景和內涵,又生動闡釋了中國和平發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理念和主張。
請運用文化生活知識,以講好中國故事的文化意義"為主題,任選習近平講述的一一個故事,自擬題目,寫-篇150-200字的發言稿。
第五環節:易錯易混總結
1.民族文化是民族生存與發展的物質基礎。
2.世界各民族文化有優劣之分。
3. 尊重文化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發展的根基。
4.中華文化得到世界各民族的認同。
5.世界各民族文化在交流中實現融合走向統一。
6.文化不僅是民族的,而且是世界的。
7.面對外來文化,我們應該全面接納。
8.中華文化主導世界文化發展潮流。
9.借鑒外來文化要做到以我為主,為我所用。
10.文化交流是推動民族文化發展的根本動力。
11.經濟發展程度是一個民族區別于其他民族的獨特標識。
12.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13.面對文化多樣性,我們要尊重差異,理解個性,要認同其他民族文化。
14.各民族的文化應該相互隔膜、相互排斥、相互取代。
第八課 學習借鑒外來文化的有益成果 課后鞏固練習
一、單選題
1.(2022·山東煙臺·三模)近年來,民樂不斷推陳出新,以好聽、好看的年輕化表達贏得更多觀眾的喜愛。與身處空間站的航天員王亞平連線演奏,讓民樂在天地齊鳴;與五千年歷史交錯,讓民樂故事走上舞臺;借助XR(擴展現實)等高科技手段,讓民樂好聽、好看……民樂能夠贏得更多觀眾的喜愛,是因為其( )
①具有多樣性,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
②不斷拓寬傳播渠道,實現藝術與技術融合的創新
③通過文化交融,博采眾長,煥發了生命力、影響力
④不斷創新表現形式,探索貼近現代審美的呈現方式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2.(2022·北京八十中模擬預測)國家博物館重視文創開發和經營,打造“國博衍藝”文創品牌和“國博美饌”餐飲品牌,深度挖掘館藏文物價值內涵,結合專題展覽和臨時展覽舉辦,系統化研發文創產品,每年推出數十款百余個文創單品,涵蓋服飾、食品、玩具、文具、生活日用品等多個領域,形成形式多樣、富有創意、有較強市場競爭力的文化創意產品體系。我國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 )
①是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
②是推動世界文化走向中國、提升中國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渠道
③是實現社會生產關系變革、滿足多樣化藝術投資需求的重要手段
④是增強博物館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服務內容的必然要求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2022·江蘇·模擬預測)探索浩瀚宇宙,發展航天事業,建設航天強國,是我們不懈追求的航天夢。國際上稱宇航員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國航天員專屬英語單詞,詞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為“Chineseastronaut”(中國航天員)。早在1998年,“taikonaut”一詞已被牛津詞典正式收錄。這體現了( )
①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
②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③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發展
④文化融合過程中要堅持以我為主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2022·山東濰坊·三模)蠟染是我國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印染手工藝。如今。采用蠟染工藝的服飾已經走上了倫敦時裝周和巴黎時裝周的舞臺。近年來,貴州丹寨縣利用蠟染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手工業、文創和演藝產業,帶動了脫貧增收。由此可見( )
①文化發展的實質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
②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
③文化遺產的保護價值在于產業的發展
④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實現創新性發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2022·山東威?!ざ#┕扔?,是春季的最后一個節氣。相傳5000多年前這一天,"中華文字始祖"倉頡作書"而天雨粟,鬼夜哭"。為了紀念倉頡造字的貢獻,聯合國將每年谷雨這一天定為"聯合國中文日"。這一天,通過舉行"中國古典詩歌之禪意"等活動,感受中文之美。"聯合國中文日"的設立( )
①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文化交融
②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
③挖掘中華文化特有價值,推動文化創新
④維護世界文化多樣化,涵養共同的價值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2022·遼寧·三模)唐朝時期政治經濟繁榮,對外政治文化交流頻繁,出現了“萬國衣冠拜冕旒”的盛況。天竺樂、康國樂、高昌樂、疏勒樂、安國樂、龜茲樂等音樂就是在這一時期傳入的,唐明皇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就融合了許多異域音樂元素。材料說明( )
①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
②中外文化交流互鑒需要立足國情
③多種文化元素融合有利于促進文化的創新
④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氣派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7.(2022·山東濟南·模擬預測)中文是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聯合國將中國傳統二十四節氣之一的“谷雨”日定為“聯合國中文日”。數據顯示,目前中國以外學習中文人數約2500萬人、累計學習和使用中文人數近2億人。此外,全球共有40多個國家開設了“中文”課程,涉及經貿、高鐵、航空、旅游、醫藥、廚藝等眾多領域。由此可見( )
①設立“聯合國中文日”有利于讓更多的人了解中國悠久的文明和燦爛的文化
②中文在國際交往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國的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
③聯合國使用中文旨在讓世界人民了解中華文明,增強對漢語的理解和學習興趣
④中文將成為聯合國會員國的官方語言,為促進國際文化交流發揮重要作用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8.(2022·山東棗莊·二模)北起中國昆明,南至老撾萬象,全長超過1000公里的中老鐵路開通運營。中老鐵路沿線車站“一站一景”,下圖是是中國境內的西雙版納站和老撾境內的瑯勃拉邦站。不同的建筑風格體現了( )
①不同國家文化的民族性與多樣性
②不同國家的文化在交流、借鑒中融合發展
③不同的設計理念決定了沿線不同車站建筑
④各地在文化、地理等方面具有各自特殊性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9.(2022·遼寧·阜新蒙古族自治縣高級中學模擬預測)今年春晚的舞劇《只此青綠》融合XR、全息掃描等前沿科技,舞者以獨步、靜待、垂思等舞蹈語言,將《千里江山圖》這一經典傳奇娓娓道來。節目大放異彩,觀眾喜歡。觀眾之所以喜歡這個節目是因為( )
①它彰顯了中華文化底蘊和時代審美追求的融合
②它具有深刻的文化內涵和獨特的文化價值
③它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和重要文化成果
④它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0.(2022·北京朝陽·一模)錢學森曾說:“外文名詞中譯,的確要慎重,總該從中顯示出中華幾千年的文化。我在這方面是在不斷努力,有成功的,如:激光、航天、航天飛機、空天飛機,也有失敗的,如我原建議‘黑洞BlackHole'譯為‘陷光星'。”我國科學家解決科技名詞定名問題時,考慮“中國味”“中國文化味”“中國化”“漢語化”( )
①要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弘揚科學精神,準確把握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
②有助于把握語言上層建筑對科技經濟基礎的決定作用,讓外來文化為我所用
③創新了民族文化的內涵和交流途徑,能夠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
④有助于讓中國的科技新名詞更好體現中華科技文化傳統和中國語言文化傳統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二、非選擇題
11.(2022·山東·泰安市基礎教育教學研究室一模)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第二十四屆冬季奧林匹克運動會于2022年2月20日閉幕。中國克服疫情影響,舉辦了一屆簡約、安全、精彩的冬奧會,贏得了奧林匹克大家庭和國際社會的廣泛好評。
材料 冰雪奇緣 中國式浪漫
立春時節,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在萬眾矚目中驚艷亮相。開幕式上,從充滿中國文化韻味的“二十四節氣”創意倒計時,到展現文明交流交融的“黃河之水”最終幻化成“冰雪五環”;從寓意開放和共享的“中國門”,到展示文明與成就的“中國窗”;從19首世界名曲同中國大好河山的相互輝映,到將橄欖枝和中國結意象融為一體的“大雪花”……讓世人領略著中華文化和奧林匹克精神的和合共生,感受著新時代中國自信、包容、開放的大國氣象。
北京冬奧會堪稱一場“中國故事會”,結合材料,運用文化的有關知識,談談北京冬奧會開幕式對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的啟示。
12.(2022·河北·保定市第一中學模擬預測)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體育圖標是歷屆奧運會的“規定動作”,是對體育項目的圖形化詮釋,北京2022年冬奧會圖標(以下圖標為節選)設計以中國漢字為靈感來源,以篆刻藝術為主要呈現形式,書法與篆刻巧妙結合,輕松寫意的篆刻風格與律動跳躍的體育運動完美結合,使運動有了靈魂,體育有了語言,古老與現代相映,歷史與未來交融。圖標將冬季運動元素與中國傳統文化巧妙結合,既展現出冬季運動挑戰自我、追求卓越的特點,也凝聚了中國傳統文化的厚重與精深,彰顯了北京冬奧會的理念和愿景。圖標以霞光紅為底色,寓意著日出東方,代表著熱情和希望。
假如你是圖標的設計師,闡釋你用“中國風”托起“奧運范”的設計理念。
要求:①綜合運用文化生活的相關知識;②圍繞主題,邏輯清晰;③學科術語使用規范;④字數在150個左右。
參考答案:
1.C【詳解】①: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的核心和靈魂。①錯誤。②④:民樂不斷推陳出新,以好聽、好看的年輕化表達贏得更多觀眾的喜愛。說明民樂創新表演形式獲得了觀眾的喜愛。身處空間站的航天員王亞平連線演奏,借助XR(擴展現實)等高科技手段,讓民樂好聽、好看。說明不斷拓寬傳播渠道,實現藝術與技術融合的創新。②④正確。③:材料未涉及文化交融,博采眾長,③不符合題意。
故本題選C。
2.B【詳解】①④:我國博物館依托館藏文物資源開發各類文化創意產品,是推動中華文化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的重要途徑,也是增強博物館服務能力、提升服務水平、豐富服務內容的必然要求,①④正確。②:是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提升文化軟實力的重要渠道,②排除。③:材料強調的是文化創意產品的開發,不涉及社會生產關系變革,同時,應該是滿足多樣化文化需求的重要手段,而不是滿足多樣化藝術投資需求的重要手段,③排除。
故本題選B。
3.C【詳解】①:題干強調的牛津詞典正式收錄“taikonaut”一詞,與“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特點”無關,故①排除。②③:國際上稱宇航員為“astronaut”,“taikonaut”是中國航天員專屬英語單詞,詞根“taiko”出自“太空”的拼音,意思為“Chineseastronaut”(中國航天員);“taikonaut”一詞已被牛津詞典正式收錄。這充分說明了“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文化交流促進了文化多樣性發展”。故②③符合題意。④:對外文化交流過程中應該堅持“以我為主,為我所用”原則,故④錯誤。
故本題選C。
4.D【詳解】①:文化發展的實質,就在于文化創新,而不是文化與經濟的融合,①錯誤。②:蠟染是我國少數民族的民間傳統印染手工藝,采用蠟染工藝的服飾已經走上了倫敦時裝周和巴黎時裝周的舞臺,這說明文化是世界性與民族性的統一,②正確切題。③:文化遺產的保護側重于文化事業,而不是側重于文化產業,③錯誤。④:貴州丹寨縣利用蠟染工藝這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發展手工業、文創和演藝產業,帶動了脫貧增收,這說明中華優秀傳統文化能實現創新性發展,④正確切題。
故本題選D。
5.A【詳解】①②:聯合國將每年谷雨這一天定為"聯合國中文日"。這一天,通過舉行"中國古典詩歌之禪意"等活動,感受中文之美。"聯合國中文日"的設立有利于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文化交融,提升中華文化國際影響力,堅定文化自信,①②符合題意。③:“聯合國中文日”沒有涉及文化創新,③排除。④:材料沒有體現維護世界文化多樣化,涵養共同的價值觀,④排除。
故本題選A。
6.B【詳解】①③:唐朝時期政治經濟繁榮,對外政治文化交流頻繁,有許多異域音樂傳入,這說明中華文化具有兼收并蓄的包容性;唐明皇創作的《霓裳羽衣曲》就融合了許多異域音樂元素,這說明多種文化元素融合有利于促進文化的創新,①③符合題意。②:材料強調中外文化交流互鑒的意義,沒有體現中外文化交流互鑒需要立足國情,②與題意不符。④:材料體現的是不同文化相互交流,不是強調傳統文化具有鮮明的民族特色和民族氣派,④與題意不符。
故本題選B。
7.A【詳解】①②:設立“聯合國中文日”有利于增強中國的歸屬感和向心力,還可以不斷增進世界人民對當代中國和中華文明的了解。設立“國際中文日”還有助于進一步提高中文國際化水平,推動中國文化走出去,增加中國的國際話語權,提升中國的文化影響力、國家軟實力和國際地位。故①②符合題意。③:聯合國使用中文有利于讓世界人民了解中華文明,增強對漢語的理解和學習興趣。但是把這一意義說成是聯合國使用中文的目的,不符合實際。故③說法錯誤。④:中文在1973年成為聯合國六種正式語言之一。故④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A。
8.D【詳解】①④:中國境內的西雙版納站和老撾境內的瑯勃拉邦站的不同建筑風格體現了中國和老撾不同文化的民族性和多樣性,體現了中老兩國在文化等方面的各自的特殊性,①④符合題意。②:材料中兩國建筑風格的不同展現了各自的民族文化,但并沒有涉及兩國文化交流、借鑒、融合、發展,②不合題意。③:物質決定意識。該選項的說法夸大了設計理念(或意識)的作用,③說法錯誤。
故本題選D。
9.B【詳解】①④:《只此青綠》融合XR、全息掃描等前沿科技,舞者以獨步、靜待、垂思等舞蹈語言,將《千里江山圖》這一經典傳奇娓娓道來,體現優秀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彰顯了中華文化底蘊和時代審美追求的融合,它承載著中華文化基因,彰顯中華文化的獨特魅力,①④ 符合題意。②:選項不是觀眾之所以喜歡這個節目的原因,②不符合題意。③:漢字是中華文化的基本載體,③錯誤。
故本題選B。
10.B【詳解】①④:我國科學家解決科技名詞定名問題時,考慮“中國味”“中國文化味”“中國化”“漢語化”有助于讓中國的科技新名詞更好體現中華科技文化傳統和中國語言文化傳統,要立足國情,實事求是,弘揚科學精神,準確把握自身文明和其他文明差異,①④正確。②: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筑,而不是上層建筑決定經濟基礎,②排除。③:材料未涉及創新了民族文化的內涵和交流途徑,并且也不是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③排除。
故本題選B。
11.①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講好中國故事要增強文化自信和文化自豪感,挖掘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進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滿足人們精神文化需求。②文化具有民族性和世界性,文化因交流而多彩,因交融而豐富。講好中國故事要面向世界,博采眾長,推動中華文化走向世界,促進人類文明繁榮進步。③文化是人類社會實踐的產物,是經濟政治的反映。講好中國故事要植根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實踐,展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成就。
12.答案示例:
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源遠流長、博大精深,是中華民族的突出優勢和最深厚的文化軟實力,是國家和民族傳承和發展的根本,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有其獨特的魅力和時代價值。
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中國風”既彰顯了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風貌和價值追求,又促進了世界文化的多樣性,使世界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充滿生機與活力。
評分等級量表:
等級水平 等級描述
水平4(7-9分) 觀點鮮明,能明確表達自己的見解;緊扣主題,準確運用學科術語;邏輯嚴密,條理清晰
水平3(4-6分) 觀點比較明確,能表達自己的見解;貼近主題,比較準確運用學科術語;邏輯性較強,有條理
水平2(1-3分) 觀點不明確;不能貼近主題,不能準確運用學科術語;論述缺乏邏輯,條理性差
水平1 應答與試題無關,或重復試題內容,或沒有應答
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
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 <menuitem id="wfhyu"><abbr id="wfhyu"></abbr></menuitem>

    <bdo id="wfhyu"></bdo>
  • <bdo id="wfhyu"></bdo>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源县| 德昌县| 乌鲁木齐市| 静安区| 沂源县| 宜君县| 建水县| 鹤峰县| 开封县| 靖远县| 甘孜| 菏泽市| 集安市| 鹤山市| 吉木乃县| 永吉县| 瓦房店市| 丹棱县| 滦平县| 盖州市| 湛江市| 昆明市| 且末县| 丘北县| 会理县| 宜昌市| 兰溪市| 安义县| 长武县| 长葛市| 达尔| 兖州市| 磐石市| 鄢陵县| 堆龙德庆县| 呈贡县| 荔波县| 柳江县| 蒙阴县| 沈阳市| 大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