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20課 第一次工業革命導學案一、學習目標:1、理解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的紡織部門開始的原因。2、識記工業革命的主要發明和主要標志。3、了解瓦特改良蒸汽機、工廠制度確立和新式交通工具產生的影響及意義。4、簡述工業革命的影響。二、學習重難點重點:工業革命中的各項發明及發明者難點:工業革命的影響三、自主學習:導入新課:18世紀60年代,促使工場手工業發展到大機器生產的一次革命發生了。這次革命被稱為工業革命,它是資本主義發展史上的一個重要階段。我們今天就一起來學習工業革命。今天我們一起學習第20課:第一次工業革命。目標導學一:紡織技術的革新教師指導學生仔細閱讀本目內容,讓學生分組討論以下問題:工業革命前,英國的經濟狀況怎樣?①資本主義手工工場迅速發展。②世界上最大的資本主義殖民國家。出現這種經濟狀況的原因是什么?英國資產階級統治的確立。英國為什么要進行工業革命?市場擴大了對產品的需求。一、紡織技術的革新(1)1733年,凱伊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2)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了紡紗機,將它命名為“珍妮機”,這一發明大大提高了生產效率。帶動其他生產部門發明、制造機器,把生產領域這種革命性變化稱為“工業革命”。目標導學二:二、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確立1、背景:(1)早期的發明的蒸汽機很不完善。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是用水作動力,工廠一般都設在水流湍急的鄉村而不是城市。2、改進蒸汽機:(1)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要動力來源。(出示瓦特和蒸汽機圖片加以講解)(2)影響: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3、工廠制度的確立(1)前提:瓦特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工廠設置擺脫自然條件限制,規模也更大。(2)確立: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4、火車與鐵路1、發明:1825年,史蒂芬孫設計的蒸汽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2、意義:鐵路時代的到來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與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目標到學三:三、工業革命的影響(1)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的第一個工業國家。(2)從18世紀后期起,其他西方國家紛紛學習英國的先進技術與生產經驗。法國、美國、德國等西方國家先后進行工業革命。(3)西方先進、東方落后的世界局面形成。四、自主探究(課前預習完成,課上請學生代表回答)工業革命首先從英國開始的原因?梳理工業革命的發展歷程?1765年,1785年,1825年,19世紀中期從18世紀后期全面認識工業革命的深遠影響?積極影響:消極影響:(英國18世紀60年代——1840年代(開始標志)-珍妮紡紗機(標志性成就)-瓦特改進蒸汽機(鐵路時代)-蒸汽機車大機器成為工業生產主要方式對歐美:生產力、生產關系、社會面貌對世界:資本主義統治,西方先進東方落后)五、板書總結開始國家:時間:棉紡織業:動力技術:交通運輸:完成標志:影響: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