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7單元 工業革命和工人運動的興起導學案一、單元目標通過本單元的復習,明確本單元的主要線索是18世紀60年代英國開始工業革命,極大地推動了生產力的發展。工業革命不僅是一次技術革命,也是一場深刻的社會變革,對人類社會產生了深刻的影響。19世紀40年代,馬克思主義誕生,從此,無產階級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蓬勃發展。廣大工人為了改善惡劣的勞動和生活條件,同資本家展開了多種形式的斗爭,工人運動逐漸興起,為科學社會主義理論的創立提供了必要的條件。二、復習重難點重點:工業革命;馬克思主義誕生;第一國際;巴黎公社;難點:分析工業革命的歷史影響;正確認識第一國際;巴黎公社的失敗。三、復習過程【考點1】:工業革命一、工業革命的興起---紡織技術的革新1、技術革新的原因(或工業革命興起的原因):前提:17世紀末,英國君主立憲制建立以后,政局穩定,資本主義經濟迅速發展;直接原因:國內外市場不斷擴大,對棉紡織品的需求迅速增長,刺激了紡織技術的革新。2、序幕:1733年,_凱伊_____發明了飛梭,提高了織布速度。3、開始的時間與標志: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工業革命開始4、主要特征: 大機器工場取代手工工場5、開始的行業:紡織業6、開始的國家:英國7.工業革命率先從英國開始的前提:資產階級統治在英國的確立。二、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建立知識點二 蒸汽機和工廠制度的建立1. 蒸汽機的發明和使用(1)改進:將蒸汽機變為主要動力的發明家是瓦特。18世紀中期,瓦特改進蒸汽機。(2)使用:1785年,瓦特改進的蒸汽機首先在紡織部門投入使用。到19世紀30年代,蒸汽機成為主要的動力來源。(3)意義:蒸汽機的廣泛應用是生產領域的一次意義重大的飛躍,它極大地提高了生產力,使工業革命得以更快地向縱深發展。2.工廠制度的確立(1)背景:早期的工廠基本上都用水作動力,蒸汽機提供了更有效便捷的動力.(2)確立:進入19世紀,傳統的手工工場逐漸被大工廠替代,現代工廠制度最終確立。對戰練習:1、18世紀60年代,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引發這場革命的是( )A. 珍妮機 B. 火車機車C. 發動機 D. 內燃機【解析】本題考工業革命的開端。1765年哈格里夫斯發明“珍妮機,工業革命開始。BCD三項不符合史實。故選A。三、火車與鐵路1. 交通的革新(1)背景: 19世紀初,已出現木制路軌的“鐵路”,車廂是馬拉的。(2)火車的發明:1825年由斯蒂芬森設計的蒸汽基礎正式試車, 標志著鐵路時代的開始。(3)鐵路的出現:1830年以后, 英國掀起投資建設鐵路的狂潮,到1851年,英國建成了總長約1萬千米的鐵路網。(4)鐵路時代的到來的影響:為社會提供了更為快捷、廉價、便利的交通,使生產和市場之間的聯系變得更加密切。對點練習:國家發改委于2017年3月1日召開的新聞發布會稱,截至2016年底,我國高速鐵路里程居世界第一。回顧人類鐵路發展歷史,世界第一條鐵路及火車機車出現在( )A. 德國 B. 法國 C. 英國 D. 美國【解析】本題考查工業革命。故選B。1825年斯蒂芬森設計的火車機車正式試車,標志著鐵路時代的到來。合作探究:你認為工業革命的影響?1、積極影響:工業革命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人類進入“蒸汽時代”。19世紀中期,英國已成為世界上第一個工業國家2、消極影響:思考 工業革命的啟示:科技是第一生產力,堅持“科教興國”戰略。我們在發展科技的同時,要趨利避害,保護環境。【考點2】:馬克思主義的誕生和國際工人運動的興起四、馬克思與恩格斯政治活動:(1)1818年5月5日,馬克思生于德國特利爾市。在中學畢業時就表現出偉大的理想。(2)馬克思多次《萊茵報》上發表文章,抨擊普魯士政府禁錮出版自由。(3)在巴黎,馬克思結識恩格斯,后一起討論各種理論和歐洲工人運動。恩格斯不僅成為馬克思思想、事業上志同道合的戰友,在經濟上也給予馬克思很多支持。(4)1849年馬克思移居倫敦,代表作《資本論》是影響巨大的杰作之一。五、《共產黨宣言》1、時間\作者:馬克思、恩格斯2、為共產主義者同盟而起草3、內容:①指出,有文字記載的全部歷史都是階級斗爭的歷史。人類進入資本主義時代,整個社會日益分裂為兩大對立階級:資產階級和無產階級。資本主義社會必將被沒有階級剝削和壓迫的共產主義社會所取代。②肯定資產階級在歷史上曾起到非常革命的作用。③號召工人階級組織起來,建立無產階級自己的政黨,即共產黨,用暴力推翻資產階級統治,進行無產階級革命。4、意義:①標志著馬克思主義的誕生。②從此,無產階級的斗爭有了科學理論的指導,社會主義運動更加蓬勃的發展起來。對點練習:1848年2月18-19日,倫敦瓦倫街19號,哈勵遜印刷所。一本小冊子正在悄悄的印刷。只有23頁的德文小冊子,油墨未干就分發到各國的同盟盟員手里,成為工人階級斗爭的思想武器。這本小冊子是()A. 《人權宣言》B. 《人民憲章》C. 《權利法案》D. 《共產黨宣言》六、第一國際1、背景:馬克思主義誕生后,國際工人運動進入一個新的歷史時期。2、成立:1864年,英國、法國、德國等國的工人代表聯合起來成立了國際工人協會,史稱“第一國際”。3、目標:第一國際成立后,在各國建立支部,努力把各國工人階級的斗爭聯合起來,以提高工資、縮短工時、改善勞動條件為目標進行經濟斗爭。七、巴黎公社1、背景:1870年,法國在普法戰爭中失敗,社會矛盾激化。2、開始:1871年3月18日,巴黎無產階級和人民群眾武裝起義。3、建立政權的嘗試:推翻了資產階級反對統治,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個無產階級政權——巴黎公社。公社得到了第一國際的支持,公社的很多領導都是第一國際的成員。4、結果:1871年5月28日,資產階級反對政府勾結普軍聯合反撲,公社失敗。對點練習:下列關于第一國際成立描述不正確的是( B )A.它的成立得益于馬克思、恩格斯的指導B.它的成立使工人運動開始興起C.它證明了工人階級是推動歷史前進的偉大力量D.它的成立促進了馬克思主義的傳播和與國際工人運動的結合單元梳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