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平面鏡成像同步講練知識點總結:1.平面鏡成像特點:物體在平面鏡里成的是正立的虛像,像與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像與物體大小相同;像和物對應點的連線與鏡面垂直。即平面鏡所成的是正立、等大、虛像。成像原理:根據光的反射成像。成像作圖法:可以由平面鏡成像特點和反射定律作圖。平面鏡的應用:成像,改變光的傳播方向(要求會畫反射光路圖)2.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1)選兩只同樣大小的蠟燭是研究像、物大小關系;尺用來探究像、物距離關系。(2)結論:平面鏡所成的像、物大小相等,像物到鏡面的距離相等,對應像物點連線與鏡面垂直,所成的是虛像。像物關于鏡面對稱。3.應用:(1)1.6米高的人站在鏡前2米處,平面鏡中的他的像高1.6米,像離他人有4米,他遠離鏡子時,鏡中的像不變(“變小、不變、變大”)。(2)潛望鏡、牙科醫生檢查口腔用的反光鏡是平面鏡鏡。(3)作圖:利用像物到鏡面的距離垂直且相等來作圖。(4)讀時間:方法:背讀法,對稱法例題解析:例1.小明從平面鏡里看到鏡子對面電子鐘的示數的像如圖所示,這時的時刻應是 (選填“21:01”或“10:15”或“10:12”或“15:01”)。此現象是由光的 (選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解析】解:根據平面鏡中像和物關于鏡面對稱規律,可以通過對稱性由像做出物的圖象,也可以利用對稱性規律,從像的背面去直接讀取。如下圖所示:因此實際時間為:10:15;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光的反射。故答案為:10:15;反射。例2.如圖甲所示,蠟燭a在豎直放置的平面鏡MN中所成像為a′,現將該平面鏡豎直向下移動一段距離至圖乙所示位置,則蠟燭a在平面鏡中( )A.不成像B.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與平面鏡下移距離相同C.仍成像,但像下移距離是平面鏡下移距離的兩倍D.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解析】解:在圖乙中作蠟燭a在平面鏡中的像點a′,根據平面鏡成像特點可知平面鏡所成的像和物體關于平面鏡對稱,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和像到平面鏡的距離相等,可知,仍成像,且像還在原來位置,如圖所示:故選:D。例3.如圖所示,在某房間的天花板上裝有平面鏡M,S為一燈泡,P為不透明的墻。請畫出燈泡發出的光經平面鏡反射后,能夠照亮P墻右側區域的光路圖。【解析】解:先作出點光源S關于平面鏡的對稱點S′,連接S′與擋光板的最上右邊緣,交平面鏡于點O,連接SO作出入射光線,并畫出反射光線,陰影部分為發光點S發出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照亮障礙物右邊的范圍,如圖所示:例4.在汽車駕駛室內,駕駛員通過左右兩側后視鏡觀察,有看不到的區域(盲區),人或其他車輛應盡量避免進入盲區。如圖,S為駕駛員眼睛位置,M、N為左側后視鏡左右兩邊界點,請作出反射光線NS的入射光線,并標出BM到車左側(虛線所示)之間的盲區。【解析】解:先過N點畫出法線,再根據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畫出入射光線AN,則AN到車左側的區域就是BM到車左側(虛線所示)之間的盲區,如圖所示:同步練習:1.如圖所示有關光現象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如圖所示中,街角處的凸面鏡利用了光的折射B.如圖所示中,平面鏡成像時進入眼睛的光線是由像發出的C.水中的白云是由于光的直線傳播形成的虛像D.如圖所示中,漫反射的光線雜亂無章但遵循光的反射定律2.北京時間2003年2月2日上午,美國“哥倫比亞”號航天飛機完成實驗任務返回地球時,在空中發生爆炸,7名宇航員全部罹難。聯邦調查人員在解讀黑匣子保存的一段錄像帶時,發現錄相中有從平面鏡里看到的對面電子鐘示數的像,如圖所示,則此時的時刻應是( ?。?br/>A.21:10 B.10:21 C.10:51 D.12:013.如圖所示正確的平面鏡成像圖是( )A. B. C. D.4.在圖中,MN為一平面鏡,a、b、c、d表示一個不透明正方體的四個側面,其中b面跟平面鏡平行,e是觀察者的眼睛所在位置(位于正方體的正下后方)。則下列結論中正確的是( ?。?br/>A.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觀察到a、b、c、d四個側面B.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不能看到b面的任何部位C.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和d面D.圖中觀察者通過平面鏡可以看到a面及部分b面5.如圖所示,小區箱式電梯門的內側不銹鋼面可以成像。當乘梯人乘坐電梯到達相應樓層后,電梯門向左右兩側平推打開,若人保持不動,其在兩側電梯門中所成的像( ?。?br/>A.隨著門的打開而分開,但像依然是完整的B.像的位置不隨門的打開而改變,兩像完全重合C.兩個門中的像不再完整,合起來是完整的像D.隨著門的打開,兩個像都會變小6.如圖為塔式太陽能電站,它的工作原理是:把許多平面鏡按照一定的規律排列起來,不同位置的平面鏡可以把太陽光反射后會聚到同一個位置,從而利用太陽能來發電。若太陽光被會聚在塔上的A點,則下面可以顯示其會聚原理的簡化光路圖是( )A. B. C. D.7.下列關于面鏡的作用中,說法錯誤的是( ?。?br/>A.小朋友利用平面鏡對光的反射作用玩“晃眼”游戲B.戰場上利用平面鏡成像來觀察敵情C.利用凹面鏡做汽車后視鏡、路口反光鏡等起到擴大視野的作用D.太陽灶是利用凹面鏡來工作的8.如圖,小紅身高1.65m,站在平面鏡前3m,則( ?。?br/>A.若小紅以1m/s的速度走向平面鏡,則鏡中的像相對于平面鏡的速度是1m/sB.若小紅面鏡,則她在鏡中的像會變大C.若小紅面鏡1m,則她與鏡中的像的距離是2mD.小紅在平面鏡中的像高度一定比1.65m矮9.如圖所示,將平面鏡和鉛筆豎直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鉛筆水平向右移動時,它的像將變小B.平面鏡豎直向上移動時,鉛筆的像也將向上移動C.鉛筆的像實際上是光的反射所形成的實像D.若鉛筆按圖示箭頭方向轉過45°,鉛筆將與它的像垂直10.如圖所示,小明透過平面鏡看到了蠟燭的像,下列有關平面鏡成像的描述,正確的是( )A.進入人眼的光是由蠟燭的像發出的B.如果將平面鏡豎直上移,則像隨之上移C.如果將圖中的平面鏡截掉一半,則蠟燭不能在剩余的平面鏡中成完整的像D.如果緊貼平面鏡背面放置一塊不透明擋板,則蠟燭在平面鏡中仍能成完整的像11.鞋店的水平地板上有一塊靠墻的平面鏡,該平面鏡與地面的夾角為θ,如圖所示,人在觀察平面鏡中的像時總保持豎直站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鏡中所成的是正立、等大的實像B.人遠離平面鏡像變小,面鏡像變大C.若鏡子長度為身高的,當θ為 90°時,人在遠離平面鏡的過程中,一定能看到腳上的鞋在鏡中的像D.若鏡子長度為身高的,改變θ的值,可能看得到腳上的鞋在鏡中的像12.檢查視力的時候,視力表往往放在被測者頭部的后上方,被測者識別對面墻上鏡子里的像,要求被測者與視力表像的距離是5m。如圖是小明同學在一次測量視力時的情景,關于這次視力測量的說法中:( ?。?br/>①視力表中開口向上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上;②視力表中開口向左的“E”,在平面鏡中成的像開口向右;③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6m;④小明同學按要求進行視力測量,則L的大小應該是0.3mA.只有①④正確 B.只有①③正確 C.只有②③正確 D.只有②④正確13.如圖所示,物體AB在平面鏡中成的像是A1B1,若使物體遠離平面鏡,則像A1B1的大小 ?。ㄟx填“變大”、“變小”或“不變”);若在A1B1與平面鏡之間放置一塊足夠大的木板CD,則人眼 ?。ㄟx填“能”或“不能”)通過平面鏡觀察到像A1B1。14.一只小鳥在平靜的湖面上飛過,若水深為2m,小鳥距水面6m,映在平靜湖水的鳥的“倒影”是 像(選填“實”或“虛”),該“倒影”距小鳥 m,若小鳥飛向水面,則鳥的“倒影” ?。ㄟx填“靠近”或“遠離”)水面。15.如圖,水平桌面上有一塊圓形玻璃轉盤,距轉盤1.8m高處有一盞燈,通過轉盤能看到燈的像在其中,則燈的像是 ?。ㄟx填“虛”或“實”)像;若用手撥動轉盤使玻璃轉盤順時針轉動,則會觀察到燈的像的位置 ?。ㄟx填“順時針轉動”或“逆時針轉動”或“不改變”)。16.如圖所示,M是蘋果上的一點,N是人眼的位置,請畫出M點在平面鏡中的像M'及M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經過N點的光路圖。17.某同學做平面鏡成像實驗時,由于實驗操作不當,在B處人眼看到燭焰的像的情境如圖,A是燭焰上的一點,A'是A的像,請畫出平面鏡的位置及A點發出的一條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人眼的光路圖。18.如圖所示,A′B′是物體AB在平面鏡中所成的像,根據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畫出平面鏡。19.如圖甲是“探究平面鏡成像的特點”的實驗裝置圖。(1)選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鏡,主要是為了便于確定像的 。(2)為探究平面鏡成像中物與像的大小關系時,在豎直的玻璃板前放點燃的蠟燭A,拿未點燃的完全相同的蠟燭B豎立在玻璃板后面移動,人眼一直在玻璃板的 ?。ㄟx填“前”或“后”)觀察,直至它與蠟燭A的像完全重合。這種確定像與物大小關系的方法是 (選填“控制變量法”或“等效替代法”),此時蠟燭B替代的是 。(選填蠟燭A的像/蠟燭A)(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像。(4)當蠟燭A像玻璃板靠近,蠟燭A的像 (選填“變大”、“不變”或“變小”)。(5)實驗中,仔細觀察像的位置,會看到平面鏡中有兩個像,請你分析產生兩個像的原因: 。(6)如果實驗中采用厚玻璃板,通過玻璃板在不同位置觀察到清晰不重合的兩個像,測得兩個像之間的距離為0.8cm,則玻璃板的厚度為 cm。小明想確定家中穿衣鏡成像的反射面,他將筆尖緊貼鏡面A,如圖乙所示,發現筆尖的像與筆尖之間有一段距離,說明 ?。ˋ/B)是反射面。20.小亮同學在“探究平面鏡成像特點”的實驗時,所用的實驗器材如圖所示,有帶底座的玻璃板、白紙、筆、火柴、光屏、刻度尺、兩支外形相同大小相等的蠟燭A和B。(1)實驗時,選擇玻璃板代替平面鏡進行實驗的原因是 ??;(2)為了讓右座的同學也能夠看清蠟燭的像,小亮只將玻璃板向右平移,則蠟燭像的位置 (選填“向右移動”、“向左運動”或“不變”);(3)移去蠟燭B,在其原來位置上放置一塊光屏,光屏上無法呈現蠟燭的像,這說明平面鏡成的是 ?。ㄟx填“虛”或“實”像);(4)小明在學校新安裝的錄課室中看到配有一臺如圖乙所示的提詞器,經了解它是由一個高亮度顯示器和一塊與其成45°角的專用鍍膜玻璃組成結構示意圖如圖丙所示,鍍膜玻璃也叫“分光鏡”,是一種特殊的光學玻璃,作用是用來反射圖像、文字內容。請分析高亮度顯示器和專用鍍膜玻璃成45°角的原因是 。4.3平面鏡成像同步講練答案1.D。2.C。3.C。4.D。5.B。6.B。7.C。8.A。9.D。10.D。11.D。12.B。13.不變;能。14.虛;12;靠近。15.虛;不改變。16. 。17.18.19.(1)位置;(2)前;等效替代法;蠟燭A;(3)虛;(4)不變;(5)玻璃板有兩個反射面,因為玻璃的兩個表面同時發生反射,兩個反射面各成一個像,所以成兩個像;(6)0.4;B。20.(1)便于確定像的位置,比較像與物的大??;(2)不變;(3)虛像;(4)使高亮度顯示器通過鍍膜玻璃成的像呈現在人的正前方。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