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科版四年級上冊科學知識總結第二單元 呼吸與消化1. 人的呼吸器官有鼻、咽、喉、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等。2. 吸氣是含有氧氣的空氣由鼻子或口腔進入氣管,再進入肺的過程,此時胸腔擴張,腹部收縮。呼氣是交換后的空氣由肺部到氣管,再由鼻子或口腔呼出的過程,此時胸腔收縮,腹部放松。3. 一呼一吸算一次呼吸。4. 氧氣是維持生命所必需的物質。二氧化碳是植物制造養料所必需的原料。這兩種氣體對生命具有重要的意義。1. 人的呼吸實際上是在進行著氣體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2. 肺是身體氣體交換的中轉站,這個中轉站的大小直接決定著每次呼吸氣體交換的量。做劇烈運動時,人體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氣,所以肺必須更加賣力地工作。這就是為什么在鍛煉時,我們的呼吸更加急促的原因。3. 人在安靜狀態下的每分鐘呼吸次數在 20 次左右。4.人的呼吸次數和運動有關,運動越劇烈,呼吸次數越多。5.深度睡眠時呼吸次數比安靜狀態時要少。1. 肺活量是指吸入最多的空氣后,再盡力呼出的氣體總量。肺活量取最大值。2. 肺活量是人體發育是否健康的一個指標。3. 肺活量與年齡、性別以及是否經常參加體育鍛煉有關。4. 用排水法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會使塑料瓶里排出的水量越多。5.用肺活量測量袋測量肺活量,肺活量越大的同學吹入塑料里的氣體越多,塑料袋越大。6.增加肺活量最顯著的方法是多參加體育活動。1.根據吃食物的時間不同,分早餐、午餐和晚餐;根據食物種類的不同,可以分為熟食和生食。根據食物的來源可以分為植物類食物和動物類食物等。1.食物中的營養成分通常分為糖類、脂肪、蛋白質、維生素、無機鹽、水。2.淀粉是糖類的重要成員之一,它是我們身體能量的來源。滴碘酒的地方變為藍色,說明這種食物含有淀粉。3.蛋白質是構成我們身體的主要成分之一。糖類和脂肪能提供身體需要的能量。維生素和礦物質有調節身體機能的作用。5. 把食物放在白紙上擠壓、滑動,白紙上留下了油漬,說明這種食物含有脂肪;在食物上滴碘酒,是為了檢驗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點燃食物,燃燒后會有焦臭味,說明食物中含有蛋白質。1. “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為我們提供了一個營養配比的參考標準。“中國居民平衡膳食寶塔”下一層食物的食用量要大于上一層的食用量。2. 不"挑食”不“偏食”才能夠從食物中獲取均衡的營養。3. 膳食營養的原則。(1)葷素搭配。(2)粗細糧搭配。(3)每日吃適當的新鮮水果和蔬菜。(4)運動量大時,需要多吃含糖類食物,補充能量。(5)手指脫皮、口腔潰瘍時,需要多吃富含維生素的食物。1. 消化器官可以將食物轉變成我們可以吸收的養料和能量,這一過程叫作消化。2. 口腔對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舌頭、牙齒和唾液共同完成的。但作用各不相同:(1)舌起到傳送和攪拌食物的作用。(2)唾液將食物浸濕變軟,并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3)牙齒的作用。名稱 顆數門齒 8 切割食物犬齒 4 撕碎食物臼齒 20 咀嚼食物3. 牙齒是我們身體重要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狀的牙齒在消化食物的過程中發揮著各自不同的作用,保護好牙齒對我們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義。1. 人的消化器官主要包括口腔、食道、胃、小腸、大腸。2. 各消化器官的作用。名稱 作用口腔 牙齒將食物磨碎,與唾液混合食道 傳送食物至胃胃 儲存和攪拌食物,吸收一些營養小腸 完成消化和吸收大腸 儲存難以消化的食物殘渣,生成糞便3. 用透明塑料管模擬食道工作,用塑料袋裝上水和熟蔬菜揉擠模擬胃的工作。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