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2022華師大版九上科學5.4機械能(1)學案姓名[學習目標]:1、建立能量的初步概念;2、理解動能、重力勢能的概念及影響它們大小的因素;3、能用實例說明物體的動能、重力勢能、彈性勢能;4、知道機械能及其單位。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 動能1. 動能:物體由于____________ 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動能。2、決定動能大小的因素,一是物體的____________;二是物體運動的____________。知識點2、勢能1、勢能包括 和 ;2、重力勢能:因被 而能夠做功的物體所具有的能量叫做重力勢能,3、決定重力勢能大小的因素,一是物體的____________ ,二是物體所處的 。4、彈性勢能是當彈性物體被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 發生彈性形變時所具有的能量,彈性勢能的大小與物體的____________有關。5、研究重力勢能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的實驗:(1)1把小方凳正放在細砂上,用手壓凳面,壓力越 ,鐵釘陷入細砂越 ,說明手對它做的功越 。 這時所用的研究方法是 法;(2)把小方凳放在細砂上,在凳面正上方分別從不同高度釋放相同質量的砂袋,觀察并比較鐵釘下陷的深度。你的發現是 ;說明: ;這里還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法;(3)把小方凳放在細砂上,在它的正上方從同一高度分別釋放不同質量的大、小砂袋,觀察并比較鐵釘下陷的深度。你的發現是 ,說明: ;6、動能和勢能統稱為 。因為有能的物體就能做功,能的單位與功相同,都是 。二、例題講解:例題1、關于物體的動能,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質量大的物體動能一定大 B.速度大的物體動能一定大C.質量相等的物體,舉得越高的動能越大 D.質量相等的物體,速度大的動能大例題2、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能夠做功的物體一定具有能 B. 靜止的物體不具有能C. 具有能的物體一定在做功 D. 沒有做功的物體不具有能例題3、質量相等、半徑相同的鉛球、鐵球和鋁球,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它們具有的勢能是( ).A. 鉛球最大 B. 鐵球最大 C. 鋁球最大 D. 一樣大例題4、抽水蓄能電站開建,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用電低谷時(如深夜),電站利用電網多余電能把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中儲存起來;用電高峰時,再利用上水庫中的水發電。(1)蓄能時,水被抽到上水庫,此過程是將電能轉化為水的 能。 (2)抽水蓄能電站選址時,不僅要考慮當地水資源豐富,同時還考慮到當地地勢較陡,這樣建成的電站上、下水庫的高度差比較 ,有利于蓄能與發電。(例題4圖) (例題5圖)例題5、小明用圖示裝置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 改變小車質量多次進行試驗 B. 實驗中要盡量保持水平面光滑C. 讓同一小車從同一高處由靜止開始下滑 D. 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車動能的大小例題6、將普通塑料水管進行改裝,能做多個實驗。將塑料水管①側面開口并標上刻度,再將塑料水管②在側面不同高度開兩個大小合適的口。 (1)將兩根塑料管按圖甲連接,選合適的滑塊放入管①,將一鋼球從管②的口放入后,靜止釋放。觀察并記錄 。取出鋼球,將滑塊移回原位,將鋼球從另一個口放入,重復實驗。該實驗可驗證動能大小與 的關系。(2)將兩根塑料管按圖乙連接,驗證“重力勢能大小與質量的關系”。請你寫出實驗步驟。三、隨堂練習:1、下列物體具有動能的是( )A. 靜止不動的課桌 B. 掛在樹上的椰子 C. 拉長了的橡皮筋 D. 正在行駛的汽車2、據報道,一輛橫穿鐵路的小汽車,因故障而停在軌道上,此時從遠處駛來一列火車,盡管司機及時采取緊急制動措施,但是緩慢行駛的火車還是將小汽車撞“飛”了。這是因為火車的( )A. 動能很大 B. 速度很大 C. 勢能很大 D. 質量很大3、下列物體中不具有彈性勢能的是( )A. 被壓緊的彈簧 B. 被撐桿跳運動員壓彎的撐桿C. 從拉彎的弓中射出的箭 D. 發生形變的蹦床4、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速度快的汽車,它的動能一定大B. 兩個物體,其中高度高的那個物體重力勢能大C. 放在桌上的彈簧一定具有彈性勢能D. 在平直公路上勻速行駛的汽車,它的動能沒有發生變化5、為強化消防救援能力,戰士們每天都要進行刻苦訓練。如圖所示是戰士爬桿訓練的場景,戰士在勻速直線向上爬升的過程中( )A. 他的重力勢能會逐漸減小 B. 他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下C. 他的動能大小保持不變 D. 他受到的重力在做功(第5題圖) (第6題圖) (第7題圖)6、如圖所示,一個小球從光滑斜面的頂端自由下滑經過A點到達斜面底端,如果小球經過A點時具有的重力勢能為50焦,若不計空氣阻力,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A.小球到達底端時動能大于50焦B.小球從頂端到達底端的過程中,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C.小球到達底端時的機械能大于經過A點時的機械能D.小球到達底端時的機械能等于經過A點時的機械能7、如圖所示,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同一鋼球A從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靜止滾下,撞到同一木塊B上。實驗中,通過觀察 來判斷鋼球動能的大小;本實驗用到的科學研究方法是 (說出一種即可)。四、課后鞏固:1、關于能的概念,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一個物體能夠做功,我們就說這個物體具有能B. 一個物體被站立的人舉在手中,人不松手,物體不能做功,所以物體沒有能C. 一個物體做了功,說明這個物體沒有能D. 物體已做的功越多,說明物體具有的能越多2、從飛機上空投下的救災物資在下落過程中,逐漸減小的物理量是( )A. 重力勢能 B. 動能 C. 重力 D. 質量3、 在下列情況中,物體既具有動能又具有勢能的是( )A.海面上航行的輪船 B.空中飛行的子彈C.吊在天花板上的電燈 D.拉長的橡皮條4、將一支內有彈簧的圓珠筆向下按壓(如圖),放手后筆會向上彈起一定高度。下列關于該過程中能量變化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A.向下按筆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減小 B.向下按筆的過程中,筆的重力勢能增大C.筆向上彈起的過程中,筆的重力勢能增大 D.筆向上彈起的過程中,彈簧的彈性勢能增大(第4題圖) (第5題圖)5、跳遠運動的幾個階段如圖所示,則運動員( )A.在助跑階段,動能保持不變 B.在起跳時,機械能最小C.在最高點時,動能最大 D.從起跳到最高點,部分動能轉化為重力勢能6、如下圖所示,把不同的實心小鐵球放在相同的實驗裝置的斜面上自由滾下,撞擊靜止于水平面上的小木塊上進行實驗。在下列幾種情況中,能說明物體的動能與物體的質量有關的是( )A.甲、乙 B.甲、丙 C.乙、丙 D.丙、丁7、在探究“物體的動能跟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讓質量不同的鋼球從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釋放,撞擊同一木塊,比較木塊運動的遠近,如圖所示。下列對該實驗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 該實驗是研究動能的大小與高度的關系 B. 該實驗是研究動能的大小與質量的關系C. 該實驗是研究動能的大小與速度的關系 D. 該實驗是研究動能的大小與距離的關系(第4題圖) (第5題圖)8、如圖所示,物塊在光滑斜面上由靜止開始下滑,依次經過a、b兩個點,不計空氣阻力,比較物塊在a、b兩點的能量。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物塊在a點動能大 B. 物塊在b點動能大C. 物塊在b點重力勢能大 D. 物塊在a、b兩點的重力勢能一樣大9、如圖所示為運動員投擲鉛球的過程示意圖,鉛球在空中運動過程中動能Ek隨時間t變化的曲線最接近( )1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靜止的物體,一定不具有能量B.速度大的物體,具有的動能一定大C.放在高處的物體具有的勢能一定比放在低處的物體具有的勢能大D.被舉高的物體,一定具有能11、如圖所示,是探究“動能的大小與什么因素有關?”實驗的示意圖。小球從a處滾下,在c處與小木塊碰撞,并與小木塊共同運動到d處停下。下面的一些判斷正確的是( )A.從a到b,小球的勢能不變,動能增大B.從b到c,小球的勢能增大,動能增大C.到達c處,小球的勢能最小,動能最大D.到達d處,小球的動能為零,小木塊的動能最大12、為了更好地保證交通安全,某市交警嚴查開車打電話、車窗拋物等行為。如果汽車以36 km/h的速度勻速行駛,駕駛員開車時看一眼手機需要3 s,在這段時間內,汽車相當于在無人駕駛狀態下行駛________m,容易發生交通事故,從行駛的汽車內向外拋雜物,不但污染環境,還可能由于物體速度較大而具有較大的________能,可能砸傷人,這些都是十分危險的行為。13、為探究影響重力勢能的大小的因素,小金利用帶有四個鐵釘的小方桌、沙箱及質量不同的重物設計并進行了如圖甲所示的實驗。(1)要探究重力勢能的大小與高度的關系應選擇哪兩個圖進行比較?____________。(2)小金為了探究“重力勢能大小與物體質量是否有關”,選擇了b和c進行實驗,老師說她的選擇是錯誤的,請你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本實驗中,主要采用的科學研究方法是轉換法和____________ 。(4)圖甲a中的重物被手釋放由靜止下落到接觸小方桌的過程中,下落高度與時間的關系如圖乙所示。在如圖丙所示的四個選項中,描述重力對重物做功大小與下落時間關系最接近正確的是____________。14、在探究“物體動能的大小與哪些因素有關”的實驗中,小麗同學設計了如圖所示的甲、乙、丙三次實驗。讓鐵球從同一斜面上某處由靜止開始向下運動,然后與放在水平面上的紙盒相碰,鐵球與紙盒在水平面上共同移動一段距離后靜止。(1)要探究動能大小與物體質量的關系應選用___________兩次實驗;實驗中應保證___________ 相同,為了達到這一目的所采取的具體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選用甲、丙兩次實驗可以得出的結論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該實驗是通過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來比較鐵球動能的大小,從而得出結論的。下面的四個實例中也采用這種研究方法的是____________。A. 認識電壓時,我們可以用水壓來類比B. 用磁感線來描述磁場C. 探究影響電磁鐵的磁性的因素,通過電磁鐵吸引大頭針數量的多少來判斷電磁鐵磁性強弱D. 保持電阻不變,改變電阻兩端電壓,探究電流與電壓的關系(4)若水平面絕對光滑,鐵球將做____________ 運動。參考答案:一、知識點梳理:知識點1、1、運動 2、質量 運動速度知識點2、1、重力勢能 彈性勢能 2、被舉高 3、 質量 所處高度4、壓縮、拉伸或彎曲 形變程度5、(1)大(小) 深(淺) 大(小) 轉換(2)同一個砂袋,從越高的地方下落時,砂子凹陷的深度越深; 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與其所處的高度有關,質量相同時,物體所處的高度越高,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 控制變量(3)質量不同的大小兩個砂袋,從相同高度下落時,質量較大的砂袋使砂子凹陷的深度越深; 物體的重力勢能大小與其質量大小有關,高度相同時,質量越大的物體所具有的重力勢能越大;6、機械能 焦耳二、例題講解:例題1、D解析:A、質量大的物體,速度的大小無法確定,動能大小也無法確定,故A錯誤;B、速度大的物體,質量的大小無法確定,動能大小也無法確定,故B錯誤;C、質量相等的物體,舉得越高的重力勢能越大,故C錯誤;D、質量相等的物體,速度大的動能大,故D正確。例題2、A解析:如果一個物體能夠做功,那么這個物體就具有能量,據此分析即可。A.能夠做功的物體一定具有能,故A正確。B.靜止的物體沒有動能,但是可以有彈性勢能和重力勢能,故B錯誤; C.具有能的物體不一定在做功,故C錯誤;D.三樓窗臺上搖搖欲墜的花盆并沒有做功,但是它一旦落下來就能將地面砸一個坑,即能夠對外做功,因此它就具有能量,故D錯誤。例題3、D解析:重力勢能只與物體的質量 ( http: / / www.21cnjy.com )和高度有關,質量越大、高度越大,物體的重力勢能越大,據此分析即可。 三個球的質量相等,且都在同一水平桌面上即高度相等,那么它們的重力勢能一樣大,故D正確,而A、B、C錯誤。例題4、機械能 大解析:(1)將水抽到較高處,使水具有較大的重力勢能,水沖下時速度大動能也就大,能做的功就多,能發的電也就越多;所以這里是電能轉化為水的機械能;(2)抽水蓄能電站就是將水的機械能最后轉化為電能,所以不僅要考慮當地水資源豐富,同時還考慮到當地地勢較陡,這樣建成的電站上、下水庫的高度差比較大,有利于蓄能,有利于發電。例題5、D解析:(1)動 ( http: / / www.21cnjy.com )能的影響因素是質量和速度,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即可; (2)小車推動木塊,而木塊克服水平面的摩擦做功,那么木塊移動距離的遠近將反映小車動能的大小;如果表面光滑,那么小車都會不停運動,無法判斷動能大小; (3)小車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由它在斜面上的高度決定,分析要控制的變量即可; (4)根據上面的分析確定小車動能大小的分析方法: A.探究“動能大小與速度的關系”,應該改變速度而控制小車的質量相同,故A錯誤; B.在實驗中,水平面要保持一定的粗糙程度,不能是光滑的,故B錯誤; C.實驗中,為了改變小車的速度,因此讓小車從斜面上不同高度處開始下滑,故C錯誤; D.用木塊移動的距離來比較小車動能的大小,故D正確。例題6、(1)滑塊移動距離 速度大小(2)答題要點:①變量的控制;②觀察對象;③實驗設計:將一鋼球從管②的任一口放入,靜止釋放,觀察并記錄滑塊移動距離;取出鋼球,將滑塊移回原位。將另一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個口放入,重復實驗。解析:(1)讓鋼球從斜面的不同高度滑下,那么鋼球到達水平面時的速度就不同,鋼球推動滑塊,運動距離越遠,說明鋼球的動能越大。實驗中變量為鋼球的速度大小,所以該實驗可驗證動能大小與速度大小的關系。(2)①變量的控制;②觀察對象;③實驗設計。示例:將一鋼球從管②的任一口放入,靜止釋放,觀察并記錄滑塊移動距離;取出鋼球,將滑塊移回原位。將另一質量不同的鋼球從同一個口放入,重復實驗。三、隨堂練習:1、D 2、A 3、C 4、D 5、C 6、C7、木塊B被撞后移動的距離;控制變量法(或轉換法)四、課后鞏固1、A 2、A 3、B 4、C 5、D 6、B7、B 8、B 9、A 10、D 11、C12、30; 動(機械)13、(1)a、b (2)實驗中沒有控制物體下落高度相同(3)控制變量法 (4)C14、(1)甲、乙 鐵球到達水平面時的初速度 讓鐵球從同一斜面的同一高度由靜止開始運動(2)質量相同的物體,運動的速度越大,它具有的動能就越大(3)紙盒被撞擊后移動的距離 C(4)勻速直線21世紀教育網 www.21cnjy.com 精品試卷·第 2 頁 (共 2 頁)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 21清風明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