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11 古代日本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知道大和政權統一日本。2.識記大化改新的內容,理解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3.了解日本武士和武士集團的形成及幕府統治的概況。【課前預習任務】【溫故知新】1.330年君士坦丁在拜占庭設立新都,后改為君士坦丁堡,羅馬帝國分裂后,稱為東羅馬帝國的首都。所以也被稱為“______”。2.527年,______繼任為東羅馬帝國的皇帝。3.1453年,奧斯曼土耳其帝國攻破______,拜占庭帝國最終滅亡。【感悟新知】根據預習,完成下面問題。1.______年,______上臺執政,年號大化,開始改革,史稱“大化改新”。2.政治上,建立以天皇為中心的______制度,地方設國、郡、里三級,由中央派官治理。經濟上,廢除一切私地、私民,將土地、部民收歸國有,成為公地、公民;國家將土地分給公民,每隔六年授田一次,不能終生使用,也不能買賣;統一______。3.12世紀晚期,源氏首領源賴朝獲得“ ______”稱號,設____于鐮倉。日本由此進入長達近700年的幕府統治時期。【課上學習任務】一、 6世紀前的日本1.統一日本的是哪一政權?2.大和國的統治包括哪些內容?二、大化改新1.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2.大化改新的時間、人物及內容、意義分別是什么?三、幕府統治1、武士集團形成的原因是什么?2、幕府統治形成的標志是什么?3、幕府與天皇之間關系怎樣?4、武士效忠的對象是誰?武士道的實質是什么?【以史為鑒】日本積極的學習中國先進的文化,通過大化改新走上了強大,充分說明了改革是推動社會進步的強大動力,這對于今天我們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有何啟示?【鞏固訓練】一、選擇題1.日本被稱為“日出之處的國家”。下列關于日本的表述,不正確的是( ?。?br/>A.1﹣2世紀,出現100多個小國B.5世紀時,大和統一了日本C.7世紀中期,日本仿效新羅進行改革D.大化改新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2.在大和統一日本時期,王室和貴族領地上的居民以“部”的形式組織生產,從事農業的成為( )A.農部 B.田部 C.海部 D.文部3.日本是一個善于學習的民族。公元646年日本開始進行大化改新,這場改革學習的對象是( ?。?br/>A.歐洲 B.美國 C.中國 D.荷蘭4.由“7世紀中期”、“改革”、“孝德天皇”三個關鍵詞你能想到( )A.大化改新 B.日本統一 C.阿拉伯國家建立 D.查理 馬特改革5.大化改新對日本社會的影響是( )A.從原始社會向奴隸社會過渡 B.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C.從封建社會向資本主義社會過渡 D.使日本成為一個政教合一的國家6.六七世紀時,日本的社會矛盾十分尖銳,大貴族奴隸主勢力強大政局混亂,為了解決這一問題,日本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br/>A.實行民主政治 B.進行大化改新C.實行城市自治 D.建立政教合一的國家二、材料分析題7.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優秀品格,同樣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歷史痼疾。健康而優秀的民族心理必然善于揚長避短,精于激濁揚清,長于“取其精華去其糟粕”。【謙虛好學的民族】(1)有位宗教領袖曾說,“學問雖遠在中國,亦當求之”。請舉一例說明阿拉伯人對世界文化的傳播與交流做出的重大貢獻。【善于模仿的民族】公元7世紀,一群帶著追求與責任的日本人坐著“遣唐使船”,跨越大海,來到當時世界上經濟文化最發達的國度﹣﹣唐朝。1300多年后的今天,一般重現當年情景的仿真“遣唐使船”駛入中國上海港口,來到上海世博會。在日本館展出的“遣唐使船”,不禁讓人們回憶起那個輝煌的時代,懷念起那些推進中日交流的先驅。(2)日本以唐朝的政治制度為模式,而進行的改革被稱為什么?當時日本處于哪位天皇統治時期?(3)簡述這次改革的重大意義。(4)日本因善于學習而躋身世界強國之列,這為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哪些值得借鑒的經驗?參考答案1.C 2.B 3.C 4.A 5.B 6.B7.(1)阿拉伯數字的傳播。(2)大化改新;孝德天皇。(3)是日本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過渡的標志。(4)①堅持改革開放,廣泛吸收世界先進文明成果。②積極引進科學技術,大膽創新。③重視發展教育,大力培養人才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