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一、對刺激的反應激素對生物體的調節作用緩慢而持久,而神經系統對生物體的調節作用快速而短暫。(一)動物可以對外界刺激迅速地作出反應人和其他動物在感知環境中的刺激后,會迅速地作出相應的反應,如小鳥遇到敵害時會迅速躲避,駕駛員看見紅燈就會剎車,這些感覺和反應都是由神經系統來控制和調節的。(二)對刺激反應的過程(1)人在感知環境中的刺激并作出相應反應的過程中,需要有許多的器官或組織參與,如眼、鼻耳皮膚神經腦、脊髓和運動器官等。(2)對刺激的反應過程是一個接受信息傳導信息處理信息→傳導信息→作出反應的連續過程。(3)不同的人對刺激作出反應的快慢有所不同,不同的感覺器官在接受刺激后作出反應的快慢也會有所差別。二、 信息的接受和傳導(一)人的不同感覺器官(1)眼的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能接受光的刺激。(2)鼻黏膜上的嗅覺細胞能接受氣味變化的刺激。(3)口腔的味蕾中有味覺細胞等,能接受化學物質的刺激。(二)神經元感光細胞嗅覺細胞、味覺細胞都是神經細胞。神經細胞也叫做神經元,是神經系統的基本結構和功能單位。(1)結構神經元A:細胞體:內有細胞核B:突起①樹突:短而多,呈樹枝狀②軸突:較長,-般只有一條,外包髓鞘,在它的末端有分枝(2)功能神經元可接受信息和傳導信息。神經元上的樹突能接受刺激,產生興奮,并把興奮傳向細胞體,然后由軸突把興奮傳導到其他神經元。這種能夠傳導的興奮叫做神經沖動,即興奮能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在神經系統中進行傳導。神經元傳導信息的過程可表示為:樹突→細胞體→軸突→下一個神經元的樹突或細胞體.....三、 信息的處理(一)神經系統的組成及各部分的功能神經系統由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組成。(1)中樞神經系統:包括腦和脊髓,能夠接收、處理各種信息,并決定和啟動相應的反應。(2)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負責中樞神經系統與身體其他部位的通訊。腦神經來自腦,共12對,主要支配頭部和頸部各個器官的感受和運動;脊神經來自脊髓,共31對,主要支配身體的頸部、四肢及內臟的感覺和運動。(二)腦(1)大腦①結構:人的大腦分左右兩個半球,大腦的表面稱為大腦皮層,有溝或裂,溝裂之間隆起形成回,溝和回增大了大腦皮層的表面積。②神經中樞:在中樞神經系統中,功能相同的神經元細胞體聚集在一起,調節人體某一項生理活動, 這一功能區叫神經中樞。大腦皮層是神經元的細胞體高度集中的地方,有許多控制人身體活動的高級中樞,控制著人體的不同功能。如軀體運動中樞軀體感覺中樞分別能使人體產生運動和感覺,聽覺中樞、視覺中樞分別能使人產生聽覺和視覺。大腦皮層的語言中樞具有抽象、概括推理、計算想象等思維能力,是人特有的神經中樞。③大腦的營養和休息:大腦消耗的能量約占人體消耗能量的20%,主要依靠血糖提供能量,同時在代謝過程中需要補充大量的蛋白質,使大腦的功能保持最佳狀態。對成人而言,大腦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鐘,所以學習一段時間后就應該讓大腦休息。積極的休息方式可讓大腦的神經中樞輪番活躍,如腦力勞動后適當進行一些體力活動。睡眠是大腦休息的一種方式, 保證充足的睡眠是讓大腦的功能保持最佳狀態的一種有效方法。(2)小腦:小腦位于腦干背側,大腦的后下方,主要負責人體動作的協調性,如步行、奔跑等,并保持身體平衡。(3)腦干:腦干在大腦的下面,是連接大腦、小腦和脊髓的橋梁,內有心血管運動中樞和呼吸中樞等,有“活命中樞”之稱,主要控制血液循環系統、呼吸系統的活動,如呼吸、心跳咳嗽等。它無需任何意識的干預就能保持生命活動功能的正常運行。腦干中的一些中樞損傷 ,會引起心跳、血壓及呼吸等的嚴重障礙,甚至引起呼吸停止而危及生命,所以我們在運動和嬉鬧時要十分注意保護“后腦勺”。(4)脊髓①位置:脊髓位于脊柱的椎管內,上端與腦干相連,是腦干的延續,下端與第一腰椎平齊,呈扁圓柱形。②結構:由灰質(內)和白質(外)組成。脊髓的灰質由神經元細胞體構成,白質由神經纖維組成,脊髓兩旁發出31對脊神經。③功能:具有傳導和反射功能。脊髓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④脊髓的反射功能受大腦控制:脊髓灰質中有許多軀體和內臟的低級神經中樞,能完成一些軀體和內臟的反射活動,但這些反射活動受大腦控制。【能力拓展】大腦的左、右兩個半球控制著軀體對側的運動和感覺,如左邊大腦半球的軀體運動中樞被破壞,會導致軀體右側肢體癱瘓。大腦受到損傷,人會成為喪失各種能力的“植物人”;小腦受到損傷,人難以維持基本平衡,不能完成靈巧的動作;腦干受到損傷人會死亡;脊髓受到損傷,人會癱瘓,某些反射活動無法控制,如大小便失禁。四、應答性反應與反射弧(一)應答性反應:應答性反應即對刺激發生的反應。(二)反射人或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三)反射弧反射弧是指完成各種反射活動的神經結構。完整的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人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部分。(1)感受器:接受內、外刺激并將其轉化為神經沖動的結構,能感受光、聲音、氣味、機械壓力、溫度變化、觸碰等刺激。(2)傳人神經:將感受器轉化的神經沖動傳向神經中樞的神經纖維,包括從感受器到脊髓的神經纖維和脊髓中的上行傳導束。(3)神經中樞:處理傳人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的結構。一些簡單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如腦干、脊髓中的神經中樞),一些復雜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4)傳出神經:將神經中樞發布的“命令”傳向效應器的神經纖維,包括脊髓中的下行傳導束和從脊髓到效應器的神經纖維。(5)效應器:傳出神經末梢或運動神經末梢及其所支配的肌肉或腺體。(四)縮手反射縮手反射是天生的、迅速的、不自覺的反應,是由脊髓控制完成的一種反射??s手反射完成在前,形成痛覺在后。1.膝跳反射的反射弧是感受器(韌帶)→傳入神經→神經中樞(脊髓)→傳出神經→效應器2.若有反射活動說明反射弧完整,脊髓功能正常。3.膝跳反射是一種低級的反射活動,此過程在脊髓里神經中樞的參與下即可完成?!榜{駛員看見紅燈剎車”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此過程是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五)大腦對低級神經中樞的控制脊髓灰質內的神經中樞如膝跳反射中樞、排便中樞、排尿中樞等都屬于低級神經中樞,它們要受到大腦皮層的控制。如當我們有意識地敲擊膝蓋下面的韌帶時,反射不是很明顯;當胸段脊髓橫斷后,人就會出現大小便失禁,此時排便、排尿中樞失去大腦的控制;小兒夜間遺尿的原因是大腦尚未發育完善,不能控制一些低級的神經中樞。【能力拓展】①任何反射活動都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的任何一個環節受到損傷,都會導致反射活動無法進行。②一個反射活動的完成,需要滿足兩個條件:一是要有足夠的刺激,二是要有完整的反射弧。③縮手反射是對刺激的一種自動應答,它發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腦接收并做出解釋之前。這樣就縮短了作出反應的時間,所以僅體現了脊髓的反射功能。④人的許多有意識行為還可以不牽涉感受器,由大腦直接傳遞給連接效應器的運動神經元,產生一個動作,如踢腿、甩手等自主的隨意動作。五、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按照形成的過程和條件,反射可以分為非條件反射和條件反射兩種類型。(一)非條件反射(1)概念:由大腦皮層以下的各個中樞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保持完整,在相應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訓練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這類反射叫做非條件反射。如縮手反射、膝跳反射、排尿反射等。(2)特點①非條件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各個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②非條件反射具有先天性和持久性,它與生俱來,不需要訓練,也不會因為長期不用而減弱或消失。(二)條件反射(1)概念: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叫做條件反射。(2)特點①條件反射要在大腦皮層的參與下才能形成,是大腦皮層的功能,也是學習的基礎。②條件反射建立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之上,它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③條件反射需要不斷地強化,否則就會減弱,甚至消失。(3)意義:使人和動物能更好地適應環境,有利于個體的生存和種族的延續。(三)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意義動物和人通過各種簡單或復雜的反射,來調節自身生命活動,并對體內外的刺激迅速地作出適當的反應。例1、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會來不及思考迅速松開.下面關于該縮手反射過程的分析,正確的是( ?。?br/>A.是非條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 B.是條件反射,由脊髓控制完成C.是非條件反射,由大腦控制完成 D.是條件反射,由大腦控制完成例2、如圖是縮手反射示意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該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 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途徑是:e→d→a→b→cC.縮手反射是簡單反射 D.若b處受損,其他部分正常,則有感覺,但不能縮手例3、干燥的秋冬季節,當手接觸金屬體時常會發生放電現象而縮回。圖甲為手指、門把手上的電荷分布示意圖,圖乙為縮手反射模式圖。(1)手指觸碰到門把手發生放電,產生的電流方向是人________門把手。(選填“→”或“←”)(2)手指觸碰后會立即縮回。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乙中的________。(填字母)(3)若圖乙中僅d處損傷,其它部位正常,當手受到放電刺激時,人的表現為________。例4、交通法規規定,禁止酒后駕車。為此研究人員以100名志愿者作為研究對象,展開相關研究,并獲得如下數據;人體累積的酒精量(毫升) 25 55 85 115 145 175人體對聲刺激后作出反應的時間(秒) 0.247 0.257 0.268 0.287 0.329 0.36人體對電刺激后作出反應的時間(秒) 0.311 0.328 0.337 0.255 0.386 0.417(1)研究人員研究的問題是________。(2)為了減小誤差,上表記錄的每一個反應時間已經經過數據處理,如“0.247秒”其實指的是________。(3)本實驗存在不夠嚴謹的地方,請指出問題所在________。1.“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中蘊涵了反射的知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這一反射是先天性的 B.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C.這一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小腦 D.這一反射活動必須經過大腦皮層2.下列全部屬于非條件反射的一組是( )A. 望梅止渴、嚶嚶求哺、鸚鵡學舌 B. 大雁南飛、公雞報曉、驚弓之鳥C. 螞蟻搬家、蜘蛛結網、孔雀開屏 D. 貓捉老鼠、聞雞起舞、老馬識途3.如圖是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結構模型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用針刺激一個健康人的手指后立即縮手,參與該反射的神經中樞是圖中的③B.該反射的神經沖動傳導的途徑是:①→②→③→④→⑤C.若某人②斷裂,用針刺激其指尖,他能完成縮手反射,但無痛感D.縮手反射屬于非條件反射4.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如圖所示,甲、乙、丙、丁表示神經系統部分結構,箭頭表示信息傳導的方向。小科受損傷的結構可能是( ) A. 甲 B. 乙 C. 丙 D. 丁5.X和Y在一宗交通意外中受傷。醫生發現他倆的腦部都運作正常,但是為了檢查兩人神經系統的其他部位是否受損,醫生給他們進行如表測試。在兩人的神經系統中,最可能受損的部位分別是( ?。?br/>A.X-傳出神經;Y-傳入神經 B.X-傳入神經;Y-傳出神經C.X-傳出神經;Y-脊髓 D.X-傳入神經;Y-脊髓6.觀察該細胞并填空。(1)該細胞是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稱為________,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兩部分構成的。(2)各種信息就是通過這些細胞獲取和傳遞的。下列信息獲取和傳遞的方向正確的是________。①A→B→C ②C→B→A ③B→A→C(3)下列細胞屬于神經元的是 (可多選)。A.感光細胞 B.肌肉細胞 C.嗅覺細胞 D.味覺細胞7.圖甲是反射弧的結構示意圖,圖乙是與肘部動作有關的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1)請寫出圖甲所示反射弧中A、B的名稱。A.________,B.________。(2)如果圖甲中的C為圖乙中的③和④,當神經傳來的興奮使④收縮、③舒張時,人體就完成了________動作。在上述過程中,若圖甲中的B受到損傷,則此動作________(選填“能”或“不能”)完成。8.酒后駕車是交通安全的巨大隱患,小樂欲通過“測定反應速度”實驗來證明飲酒對神經系統會造成影響,從而明確良好的生理狀況對安全出行的重要意義。【實驗過程】如圖所示,兩人做好準備(刻度尺0刻度端朝下),測試者突然松開直尺,被試者僅用拇指和食指將直尺夾住,記錄被試者手指夾住處的刻度值。被試者分別在:①不飲酒,②飲300毫升啤酒,③飲1000毫升啤酒的三種狀態下,分別各測試三次,測試數據如表所示。① ② ③第一次( m) 24.4 32.2 48.7第二次( m) 25.5 33.2 53.0第三次( m) 25.1 35.0 51.3【實驗分析】(1)實驗過程中,被試者在三種狀態下都重復測試三次,其目的是 。(2)本實驗通過比較 , 可初步得出飲酒會影響人的反應速度,且飲酒越多,人的反應速度越慢的結論。(3)小樂還可通過 等方法來改進實驗,增強實驗的說服力,讓更多的人認識酒駕的危害。(4)【科學解釋】“測定反應速度”的反射弧為:眼→視神經→視覺中樞→軀體運動中樞→ →脊神經→手指肌肉收縮。飲酒后人的神經系統的反應機能下降,從而使動作失去協調和準確性。1.新冠肺炎疫情期間,同學們通過網絡收看在線課程,這期間要保證充足的睡眠和適當體育鍛煉來消除神經系統的疲勞。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 做聽課筆記的過程屬于每個同學都會的簡單反射B. 神經系統是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的C. 進行體育鍛煉主要受神經系統的調節,也受激素調節的影響D. 在線學習時,分別在視網膜和耳蝸上形成視覺和聽覺2.下列有關人體生命活動調節的敘述,錯誤的是( )A.腦干可以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基本生命活動,小腦能維持身體平衡B.當我們情緒激動時,胰島素分泌增多,會出現心跳加快、血壓升高等現象C.“畫餅充饑”、“談虎色變”等生命活動是人類所特有的復雜反射D.睪丸分泌的雄性激素能激發并維持雄性第二性征3.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橫斷,喪失了運動功能,原因是( )A.大腦皮層無法發出肌肉運動指令B.大腦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C.大腦與下肢之間的聯系被切斷D.脊髓中的運動中樞受到損傷4.小明不小心被月季上的刺扎到,迅速縮手。對該反射的敘述正確的是( )A.1是效應器,能夠對刺激作出反應 B.大腦皮層參與這一過程C.縮手時,小明未感覺到疼痛 D.該反射弧完成的是條件反射5.11月9日。為指導同學們正確應對突發事件。學校組織消防逃生演練。某同學在所到警報聲后,作出了如下圖的反應,試回答:(1)X表示反射弧中的________;(2)該反射弧中的效應器除了肌肉外,還有________。(3)圖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該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________。(選填序號)。①生長激素:②腎上腺素:③性激素。6.反射弧是完成反射的神經結構,下面以“膝跳反射”和“聽到鈴聲進教室”兩個反射為例,分析反射弧與神經系統組成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1)“膝跳反射”反射弧中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都屬于[________]________;“聽到鈴聲進教室”反射弧中的傳入神經屬于[________]________。(2)上述兩類神經共同構成了[________]________;控制“膝跳反射”和“聽到鈴聲進教室”兩個反射的神經中樞都位于[________]________中。(3)神經系統通過許許多多的反射弧,以神經沖動的形式傳遞和處理________,調節人體的各項生命活動。7.巴甫洛夫經過無數次的研究確立了條件反射的理論,下列是某同學在家模仿巴甫洛夫的實驗進行的探究,請回答下列問題(1).圖A中,每當狗吃到食物后都會分泌唾液,這種對外界的刺激所發生的規律性反應是通過 來完成的。(2).圖B中把鈴聲和進食反復結合后,使 (選填“鈴聲”或“進食”)轉化為條件刺激時,就形成了圖C中所示的 (選填“條件”或“非條件”)反射。該反射的效應器是 , 控制此反射的中樞位于 。(3).圖D中,表示一段時間后只給鈴聲不給食物后,條件反射將 ;該實驗說明了 (選填“條件反射”或“非條件反射”,下同)是在 的基礎上形成的。參考答案例1、A【解析】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的本質區別是否有大腦皮層的參與.沒有大腦皮層參與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以下的反射是非條件反射,反射的神經中樞在大腦皮層上的反射是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如膝跳反射、縮手反射。【解答】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會來不及考慮就迅速松開.這種反射活動是人與生俱來、不學而能的,來不及考慮說明沒有經過大腦皮層的參與,因此屬于非條件反射.神經中樞在脊髓.例2、A【解析】反射活動是由反射弧完成的,圖中e感受器、d傳入神經、a神經中樞、b傳出神經、c效應器。【解答】A、完成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A符合題意;B、該反射弧的順序為:e感受器→d傳入神經→a神經中樞→b傳出神經→c效應器,B不符合題意;C、縮手反射沒有大腦皮層參與,因此屬于簡單反射,C不符合題意;D、效應器接收到指令做出反應即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一個人b傳出神經受損,其他環節正常.即使有適宜的刺激人體也不會作出反應,因為效應器接收不到神經傳來的神經沖動;但是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能通過傳入神經傳到脊髓內的神經中樞,在經過脊髓的白質能上行傳到大腦皮層,形成感覺,D不符合題意。例3、(1)←(2)c(3)能感受到電刺激,但無法立即縮手。【解析】(1)物體上出現了電荷的聚集,是產生了靜電。(2)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參與反射的神經結構是反射弧。【解答】(1)在干燥寒冷的冬季,人們接觸門把手時,偶爾會被“電”了一下,這是靜電現象,產生的電流方向是人←門把手。(2)人的縮手反應,完成該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圖乙中的C脊髓。(3)反射弧不完整就不能完成反射活動,若圖乙中僅d處損傷,其它部位正常,當手受到放電刺激時,能夠感覺到疼痛,但不能完成縮手動作,原因可能是上圖中的d傳出神經受損所致。例4、(1)人體收到聲和電的刺激后作出反應的時間與人體累積的酒精含量的關系(2)時間段(3)沒有保證志愿者的年齡,生理狀況等相同【解析】根據表格數據分析解答;多次測量求平均值減小誤差;根據控制變量法分析解答。(1)由表格數據可知人體對聲和電刺激后作出反應的時間與人體累積的酒精量的有關,故此實驗是探究人體收到聲和電的刺激后作出反應的時間與人體累積的酒精含量的關系;(2)多次測量求平均值可以減小誤差,0.247秒其實指的是人體累積的酒精量為25ml時100名志愿者對聲刺激后作出反應時間段的平均值;(3)不同的年齡段、不同的生理狀況反應能力不同,所以根據控制變量法知本實驗應該保證志愿者的年齡,生理狀況等相同。1.D【解析】條件反射指在一定條件下,外界刺激與有機體反應之間建立起來的暫時神經聯系。后天形成,有經典條件反射和操作性條件反射兩種形式。【解答】 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的反射活動,屬于條件反射,條件反射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一種高級反射活動,其調節中樞在大腦皮層;故D正確;2. C【解析】縮手反射、膝跳反射等反射活動都是簡單的、人生來就會有的。這類反射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各個中樞即可完成,只要反射弧完整,在相應的刺激下不需要后天的訓練就能引起反射性反應,叫做非條件反射。而望梅止渴、談虎色變等這一類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叫做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腦皮層的功能。【解答】A、望梅止渴、鸚鵡學舌都需要通過后天的生活經驗或學習而獲得,屬于條件反射,嚶嚶求哺是嬰兒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A不符合題意。B、大雁南飛、公雞報曉是動物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驚弓之鳥是動物通過后天生活經驗獲得的條件反射,B不符合題意。C、螞蟻搬家、蜘蛛結網、孔雀開屏都是動物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C符合題意。D、貓捉老鼠是動物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聞雞起舞、老馬識途是動物通過生活經驗獲得的需要大腦皮層參與的條件反射,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3.C【解析】圖中結構: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它們組合在一起為反射弧。【解答】A、縮手反射屬于簡單反射,參與該反射的神經中樞是圖中的③神經中樞在脊髓灰質內,A不符合題意;B、縮手反射的反射弧的組成是:①感受器→②傳入神經→③神經中樞→④傳出神經→⑤效應器,B不符合題意;C、反射必須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如②傳入神經受損,反射弧不完整,無反射;同時感受器產生的神經沖動也不能能通過傳入神經傳到神經中樞,再經過脊髓的白質上行傳到大腦皮層,形成感覺,故若某人②斷裂,用針刺激其指尖,他不能完成縮手反反射,無痛感,無反射,C符合題意;D、縮手反射是人生來就有的反射活動,神經中樞在脊髓,屬于簡單件反射,D不符合題意。4. A【解析】(1)非條件反射是一生下來就有的先天性的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脊髓或腦干參與即可完成;條件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它是在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神經系統的最高級中樞即大腦皮層的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2)脊髓在完成簡單反射的同時,會將沖動傳到大腦,使人產生感覺。【解答】小科無意中被碎玻璃扎破食指,立即縮手,卻沒有感覺到痛。說明非條件反射能完成,以脊髓為神經中樞的反射結構是正常的,因此,乙、丙、丁結構正常,所有的感覺都是在大腦皮層相應的神經中樞形成的圖中脊髓中的上行傳導至甲出現損傷,刺激無法 傳到大腦不能形成感覺,A符合題意。故答案為:A5.A【詳解】由分析可知,反射由反射弧來完成,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反射弧必須完整,缺少任何一個環節反射活動都不能完成。在反射弧中,神經沖動的傳導過程是:感受器接受刺激并產生神經沖動,然后神經沖動由傳入神經傳導神經中樞,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中央的灰質內(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能接受神經沖動,產生新的神經沖動(即做出指令),傳出神經再將來自神經中樞的神經沖動傳至效應器,最后由效應器接受神經沖動并作出相應的反應??梢?,神經沖動的傳導方向為: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人的脊髓具有反射和傳導的功能。以針刺X的指尖,X感覺痛但沒有縮手。X感覺痛說明感受器→傳入神經和脊髓完好,脊髓能把沖動傳導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產生痛覺。但沒有縮手,說明傳出神經受損,不能把沖動傳導到效應器,效應器不能做出反應。以針刺Y的指尖,Y不覺痛也不縮手。說明傳入神經受損,不能把沖動傳導到神經中樞,反射活動就無法繼續,脊髓也就不能把沖動傳導到大腦皮層的感覺中樞,就不能產生痛覺。指令Y移動本人的手,Y可以移動自己的手,說明大腦完好。故選:A。6.(1)神經元;細胞體;突起(“細胞體”“突起”答案順序可互換)(2)③(3)A,C,D【解析】神經元細胞,是神經系統最基本的結構和功能單位。分為細胞體和突起兩部分。細胞體由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組成,具有聯絡和整合輸入信息并傳出信息的作用。(1)神經系統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神經元;由突起和細胞體兩部分構成;(2)神經元中樹突接受刺激,傳遞到細胞體,細胞體再把沖動傳遞到軸突,從而向上傳遞;圖中B是短而多的樹突,A是具有細胞核的細胞體,C是軸突;故 ③ 符合題意;(3)A、感光細胞能夠接受光線的刺激,屬于神經元;B、肌肉細胞用于舒張和收縮,不能感受刺激,不屬于神經元;C、嗅覺細胞能夠接受氣味的刺激,屬于神經元;D、味覺細胞能夠接受味道的刺激,屬于神經元;7.(1)感受器;神經中樞 (2)伸肘;不能【解析】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反射弧中任一結構收到損傷都會影響反射的完成。【解答】(1)圖甲中所示反射弧中A表示感受器、B表示神經中樞、C表示效應器。(2)圖乙中當神經傳來的興奮使④肱三頭肌收縮、③肱二頭肌舒張時,人體就完成了伸肘動作。若圖甲中B神經中樞損傷,則此動作不呢完成。8.(1)避免實驗的偶然性,減小誤差,使實驗結果更準確(合理即可)(2)三種狀態下,被試者手指夾住處刻度值的平均值(3)測試對象(或飲酒量或測試次數等,合理即可)(4)脊髓【解析】控制變量在進行科學實驗的概念,是指那些除了實驗因素(自變量)以外的所有影響實驗結果的變量,這些變量不是本實驗所要研究的變量,所以又稱無關變量、無關因子、非實驗因素或非實驗因子。神經系統是機體內對生理功能活動的調節起主導作用的系統,主要由神經組織組成,分為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兩大部分。中樞神經系統又包括腦和脊髓,周圍神經系統包括腦神經和脊神經。【解答】(1)每種狀態都三次測試是為了避免實驗現象偶然性,提高實驗的準確性;(2)由表格可知,實驗中測量了多次被試者手指夾住處的刻度值,每種狀態下都有三組數據,所以是通過比較三種狀態下的被試者手指夾住處刻度值的平均值來比較反應嘟嘟的快慢;(3)增強實驗的說服力,可以增加實驗對象的人數及測試的次數等,測量出更多的數據來比較;(4)脊神經由脊髓控制的;1.C【解析】(1)簡單反射是指人生來就有的先天性反射,是一種比較低級的神經活動,由大腦皮層以下的神經中樞(如腦干、脊髓)參與即可完成。復雜反射是人出生以后在生活過程中逐漸形成的后天性反射,是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經過一定的過程,在大腦皮層參與下完成的,是一種高級的神經活動,是高級神經活動的基本方式。(2)人體的神經系統包括中樞神經系統和周圍神經系統。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由腦發出的神經叫腦神經、由脊髓發出很多神經,叫脊神經,它們共同構成了周圍神經系統.腦由大腦、小腦和腦干三部分組成。(3)人體的生命活動主要到神經系統調節,但也受到激素的調節的影響。(4)從視覺和聽覺的形成過程方面分析解答。【解答】A、做聽課筆記是屬于復雜反射,因為這是同學們通過后天的學習積累的經驗行為,在簡單反射的基礎上,需要大腦皮層的參與,這是高級的神經活動,屬于后天性反射,A不符合題意;B、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B不符合題意;C、人的調節方式主要兩種:神經調節和激素調節.神經調節是指神經系統調節身體的各個器官、系統的活動,使之相互配合,協調一致,使機體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來進行各項生命活動;激素調節是體液調節的主要內容,是激素通過血液的傳送,對人和動物體的新陳代謝和生長發育所進行的調節,C符合題意;D、外界物體反射來的光線,經過角膜、房水,由瞳孔進入眼球內部,再經過晶狀體和玻璃體的折射作用,在視網膜上能形成清晰的物象,物象刺激了視網膜上的感光細胞,這些感光細胞產生的神經沖動,沿著視神經傳到大腦皮層的特定區域(視覺中樞),就形成視覺。外界聲波經過外耳道傳導鼓膜,鼓膜的振動通過聽小骨傳到內耳,刺激了耳蝸內對聲波敏感的感覺細胞,這些細胞就將聲音信息通過聽覺神經傳給大腦的一定區域(聽覺中樞),這樣就產生了聽覺,形成視覺和聽覺的部位分別是大腦皮層的特定區域,D不符合題意。故答案為:C2.B【解析】人體之所以成為一個統一的整體,是由于神經系統和激素的調節作用,其中神經系統的調節占主導作用,激素調節既受神經調節的控制,也能對神經調節產生影響。【解答】A、腦干也是腦的組成部分,其中有專門調節心跳、呼吸、血壓等人體基本生命活動的部位。小腦的主要功能是使運動協調、準確,維持身體的平衡,A不符合題意;B、當我們情緒激動時,經常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參與調節作用的物質主要是腎上腺激素,B符合題意;C、“畫餅充饑”、“談虎色變”是屬于復雜反射,C不符合題意;D、睪丸是男性生殖系統的主要器官,具有產生精子和分泌雄性激素的作用,激發并維持男性第二性征,D不符合題意。3.C【解析】脊髓是腦干的延續,位于脊柱的椎管內,它由許多神經元組成,有許多軀體和內臟反射的低級神經中樞,能完成一些軀體和內臟的反射活動,還能把相關信息傳遞給大腦,是腦與軀干、內臟之間重要信息的傳遞通道。【解答】某人因意外造成脊髓橫斷,大腦與下肢之間的聯系被切斷,進而喪失運動功能。4.C【解析】人體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五個部分。縮手反射是人生來就有的簡單的非條件反射,發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腦接收并作出解釋之前,即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脊髓。但在完成縮手反射的同時,脊髓中通向大腦的神經會將這一神經沖動傳往大腦,使人感覺到疼痛。A、1是感受器,能夠感受外界刺激,A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B、縮手反射的神經中樞在脊髓,大腦皮層不參與這一過程,B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C、縮手反射發生在刺激尚未被大腦接收并作出解釋之前,所以縮手時小明未感覺到疼痛,C敘述正確,符合題意。D、縮手反射是人生來就有的非條件反射,D敘述不正確,不符合題意。5.(1)感受器 (2)內分泌腺 (3)②【解析】 神經系統調節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完成反射的結構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 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加,可以增加中樞神經系統的興奮性,使人體反應靈敏,還能充分調動人體的潛力,以應對緊急情況。(1)根據圖中箭頭可見:X是感受器,接受刺激產生興奮。(2)依圖所示,圖中存在兩條反射弧,即X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肌肉、X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內分泌腺。所以,該反射弧中的效應器除了肌肉外,還有內分泌腺。(3)圖中所示“激素分泌增加”該激素最有可能是下列中的②腎上腺素 ,以應對緊急情況下的逃生。6.(1)F;脊神經;E;腦神經(2)B;周圍神經系統;A;中樞神經系統(3)信息【解析】 神經系統由腦、脊髓和它們所發出的神經組成。腦和脊髓是神經系統的中樞部分,叫中樞神經系統;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神經系統的組成如圖:可見圖中A中樞神經系統,B周圍神經系統,C腦,D脊髓,F脊神經,G大腦,H小腦,I腦干。【解答】 (1)反射弧的組成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部分。其中膝跳反射的反射弧中的傳入神經和傳出神經都屬于F脊神經?!奥牭解徛曔M教室”反射弧中的傳入神經是與聽覺有關的神經,屬于E腦神經。(2)由腦發出的腦神經和由脊髓發出的脊神經是神經系統的周圍部分,叫周圍神經系統。神經中樞是神經元細胞體集中的部位,位于中樞神經系統內。(3)反射是在接受刺激后,通過反射弧來完成的信息的傳遞和處理,從而調節人體的生理活動。7.(1)反射?。?)鈴聲;條件;唾液腺;大腦皮層(3)消失;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解析】動物通過神經系統對各種刺激作出應答性反應的過程叫做反射。反射是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其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反射弧包括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效應器五個部分。效應器由傳出神經的神經末梢與相應的肌肉組成,能對刺激作出相應的反應。縮手反射等反射活動都是簡單的、動物生來就會有的。這類反射活動由脊髓等中的神經中樞即可完成,叫做非條件反射。而望梅止渴等這一類通過后天學習而得到的較為復雜的反射,叫做條件反射。條件反射的建立是大腦皮層的功能,它可以建立,也可以消退。【解答】(1)圖A中,每當狗吃到食物后都會分泌唾液,這種對外界的刺激所發生的有規律性反應叫做反射,反射是通過反射弧完成的。(2)狗進食時分泌唾液是非條件反射。圖B中把鈴聲和進食反復結合后,鈴聲就成了進食的信號,即鈴聲轉化為條件刺激,形成了圖C中所示的條件反射。該反射的效應器是作出反應分泌唾液的唾液腺,控制此條件反射的神經中樞位于大腦皮層。(3)圖D中,一段時間后只給鈴聲不給食物,則鈴聲引起的唾液分泌量會逐漸減少,最后完全不能引起分泌,條件反射也就消失了。該實驗說明聽到鈴聲分泌唾液這一條件反射是在進食時分泌唾液這一非條件反射的基礎上形成的。故答案為:(1)反射??;(2)鈴聲;條件;唾液腺;大腦皮層;(3)消失;條件反射;非條件反射2022-2023學年上學期浙教版科學八年級“沖刺重高”講義(十九)神經調節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