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戰爆發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了解蔣介石邀請毛澤東來重慶談判的目的;2.知道《雙十協定》和政治協商會議的內容;3.知道解放區軍民粉碎國民黨的全面進攻和重點進攻的史實。【課前預習任務】【溫故知新】全民堅持抗戰(1)1941年,中國共產黨堅持抗戰,并在各敵后抗日根據地掀起了 。(2)在 的旗幟下,中國各民族、各政府、各政治派別求同存異,共同抗敵。(3)在棗宜會戰中,第三十三集團軍總司令 上將壯烈殉國。在反“掃蕩”總,八路軍副參謀長 將軍血灑疆場。(4)各地 紛紛投筆從戎;廣大 積極參加抗日活動。 支援抗戰,文藝界成立各種 ,通過文藝作品宣傳抗戰,振奮士氣。【感悟新知】根據預習,完成下面問題。臺兒莊戰役經過:1938年3月,日軍向臺兒莊發起進攻,第五戰區司令長官 指揮中國軍隊與日軍展開激戰。影響:臺兒莊戰役共殲敵1萬余人,是抗戰以來中國 取得的最大的一場勝仗,振奮了中國軍民的精神,堅定了抗戰意志和信念。保衛大武漢經過: 年6月,日軍集結40多萬兵力進攻武漢。為了保衛大武漢,中國軍隊共部署100多萬人參戰,并在江西 重創日軍。結果:1938年10月,武漢失陷,中國軍隊撤出武漢。影響:日本企圖迅速 的既定戰略徹底破滅。武漢、廣州失陷后,抗日戰爭進入 。【課上學習任務】1.重慶談判的目的2.重慶談判的結果3.政治協商會議帶來的影響結合教材相關內容,說一下內戰的過程5.解放區軍民自衛反擊的戰況【以史為鑒】國共合作再次破裂,與第一次不同,共產黨進行了反擊,從中能得到怎樣的啟示?【鞏固訓練】1.“這次會談達成了民主統一、和平建國的協定,但隨后蔣介石的軍事行動證明了這只是曇花一現。”“這次會談”指的是( )A.西安事變 B.國民黨一大 C.重慶談判 D.挺進大別山2.1945年8月,毛澤東親赴重慶是為了( )A.爭取和平民主 B.簽訂停戰協定C.參加政協會議 D.實現國共合作3.1945年8月23日,蔣介石在第三封邀請電中寫到“惟目前各種重要問題,均待與先生(來渝)面商……”材料中提到的“先生”是指( )A.毛澤東 B.劉少奇 C.李宗仁 D.張自忠4.全面內戰爆發的標志是( )A.國民黨進攻中原解放區 B.中共中央轉戰陜北C.國民黨進攻山東解放區 D.淮海戰役5.1947年3月,國民黨全面進攻被粉碎后,開始了對解放區的重點進攻,其進攻的主要目標是( )①陜北解放區 ②中原解放區 ③山東解放區 ④大別山解放區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6.1947年3月,國民黨軍隊20多萬精銳部隊進攻延安,而西北野戰軍部隊只有兩萬多人。為此黨中央采取的正確對策是( )A.主動撤離,轉戰陜北 B.主動出擊,以攻為守C.發動群眾,固守待援 D.分兵拒敵,寸土必爭7.閱讀下列材料。在中國近現代史上,國共關系的發展演變,影響著中國歷史發展的進程。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軍校的創辦,是國共合作的產物,它為國共兩黨培養了許多軍事將領和軍事骨干,為東征、北伐戰爭和抗日戰爭的勝利作出重要貢獻。﹣﹣姜廷玉(軍事博物館研究員)材料二:1927﹣﹣1937年間,國民黨各派軍事集團的混戰,特別是蔣介石發動的對紅軍的幾次“圍剿”,既給中國人民帶來無窮災難,又給日本帝國主義發動大規模侵華戰爭以可乘之機。﹣﹣摘編自《內戰百科》材料三:國難當頭,四萬萬同胞,同仇敵愾,用自己的血肉筑起了堅不可摧的長城,使日本侵略者陷入人民戰爭的汪洋大海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的人民武裝力量抗擊大部分日軍和幾乎全部偽軍,國民黨愛國將士也在正面戰場英勇抗擊日軍。材料四:抗日戰爭勝利后,蔣介石利用民眾渴望和平的普遍吁求向中國共產黨伸出橄欖枝。毛澤東對抗戰形勢作了深入細致的分析,以驚人的膽魄親赴重慶……請回答:(1)根據材料一概括第一次國共合作的主要成果。(2)根據材料二及所學知識,說出1927﹣1937年間,日本帝國主義乘國共兩黨內戰之機制造了哪些侵華事件?(3)根據材料三說出抗戰勝利的決定性因素是什么?抗戰期間,中華民族表現出的抗戰精神實質是什么?(4)材料四中,抗戰勝利后,蔣介石向中國共產黨伸出橄欖枝有何圖謀?毛澤東親赴重慶談判的目的是什么?(5)綜合上述學習,你能從國共兩黨關系的變化中得到什么啟示?參考答案1.C2.A3.A4.A5.A6.A7.(1)成果:創辦黃埔學校,培養大量軍事人才和政治人才;北伐戰爭取得巨大成功。(2)九一八事變、華北事變、七七事變等。(3)全民族的共同抗戰;愛國主義。(4)為內戰準備充足的時間,借和談之機準備內戰的時間,欺騙人民;盡一切可能爭取國內和平,戳穿蔣介石“假和平、真內戰”的陰謀。(5)國共兩黨合則兩利,斗則俱傷。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