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教育文化事業的發展學習任務單【學習目標】1.了解新式學堂的出現、科舉制廢除、新聞報紙和書館出現的史實;2.知道魯迅、齊白石、聶耳、洗星海等文學藝術家的主要成就;3.了解影視藝術的發展概況。【課前預習任務】【溫故知新】1.____________期間,西方列強忙于歐洲戰事,暫時放松了對中國的經濟掠奪,中國民族工業獲得了迅速發展的良機,出現了“短暫的春天”。2. 近代中國社會生活的變化是_________。沿海大于內陸地區,東南各省大于西北各省,大中城市大于鄉鎮等。【感悟新知】根據預習,完成下面問題。1.洋務運動時期,洋務派先后興辦_______、_______等一批新式學校。2.上海的《_______》、_______創辦的《新青年》和鄒韜奮主辦的《_______》周刊,是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3.郭沫若的《_______》、_______ 的《子夜》、曹禺的《_______》、_______的《家》、_______的《駱駝祥子》。【課上學習任務】閱讀教材第一目內容,說一說中國近代新辦的新式學堂有哪些?說一說科舉制創立的時間及廢除的時間。閱讀教材第一目內容,說出近代中國存在時間最長的中文報紙、民國時期著名的報紙和民國時期影響較大的刊物分別是什么?有何影響?中國近代興起了哪些出版企業?3. 閱讀課本指出近代出現了哪些文學作家?他們的代表作分別是什么?4. 近代時期我國的藝術創作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5. 近代時期我國的電影事業獲得了哪些發展?【以史為鑒】隨著歷史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舊的教育制度和人才選拔制度逐漸被廢除。19世紀后半期,一批新式學堂先后在中國誕生,推動了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在今天的教育發展中,你認為我們如何做才能為國家培養更多的建設人才?【鞏固訓練】1.北京大學原名京師大學堂,它創辦于( )A.鴉片戰爭期間 B.洋務運動期間C.百日維新期間 D.太平天國運動期間2.1905年9月7日,上海《時報》發文:“革千年沉痼之積弊,新四海臣民之視聽,驅天下人士使各奮其精神才力,成出于有用之途,所以作人才而興中國者,其在斯呼。”《時報》盛贊的是( )A.中國封建帝制的終結 B.科舉制度的廢除C.清朝統治的結束 D.京師大學堂的建立3.近代以來,中國社會發生巨大變化。以下屬于教育方面變化的是( )A.近代民族工業出現短暫的春天B.中國近代新聞出版事業的大發展C.清政府諭令一律停止科舉考試D.齊白石開創了中國繪畫的新時代4.下列文學藝術成就中,屬于魯迅的作品有( )①《雷雨》②《駱駝祥子》③《狂人日記》④《子夜》⑤《阿Q正傳》A.①③ B.②③ C.③⑤ D.④⑤5.1956年,“雙百”方針提出后,文化領域出現了繁榮景象。這一時期涌現的出色作品不包括下面的( )A.小說《紅巖》 B.話劇《茶館》C.電影《英雄兒女》 D.畫作《愚公移山》7.閱讀下列材料。材料一:中國進入近代以后,劇烈的社會大變動迫切需要大批與時代相適應的人才……而科舉制度依舊執迷于八股文、小楷試帖,所取之人內不能興國安邦,外不能御侮抗敵。﹣﹣楊齊福《科舉制度與近代文化》材料二:名稱 創辦時間 開設課程京師同文館 1862年 開始時只設英語館,后來逐漸增加了俄、日、法、德等語言,四年后,開辦科學館,學習科目增加了算學、天文、化學、物理、萬國公法等。福建船政學堂 1866年 主科有練習、造船、駕駛之術;輔科有英國語言文字及算法,畫法;訓練科則汋誦讀《圣諭廣訓》、《孝經》,兼及策論。北洋大學堂 1895年 分基礎課和專業課基礎課有20余門課程,專業課分五個專業:工程 學、電學、礦務學、機器學、律例學,共30余門課程。京師大學堂 1898年 普通學科必修課,包括經學、理學、……政治、地理、文學、體操10科。專門學選修課,包括高等算學、格致、政治、地理、農礦、工程等科。另設英、法等5種外語。材料三:新式學堂培養的各類人才,對傳統價值觀,道德觀、風俗習慣、行為方式形成了直接沖擊,促使人們用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去看問題,去指導自己的行為方式;而且新式學堂中接受了民主、自由、平等、公正、人權思想的青年人,對社會的前途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他們迫切要求變革社會。(1)根據材料一,概括指出制約中國近代教育發展與人才培養的主要因素。(2)根據材料二,比較19世紀60年代和19世紀90年代創辦的新式學堂的課程設置上有何不同?(3)根據材料三,概括分析新式學堂的出現對中國近代社會的影響。(4)綜合上述材料和問題,請你歸納主題。參考答案1.C2.B3.C4.C5.D6.(1)科舉制的實行(或“八股取士”)。(2)課程特點不同:19世紀60年代學習外語和軍事技術,19世紀90年代門類齊全。(3)對傳統價值觀,道德觀、風俗習慣、行為方式形成了直接沖擊,促使人們用新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去看問題,去指導自己的行為方式,對社會的前途產生了強烈的危機意識,他們迫切要求變革社會。(4)中國近代教育的發展。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