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自主探究·釋疑難】知識點一 腔腸動物【預習導學】1.生活環境(1)大多數種類生活在________,如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蟲等。(2)少數種類生活在________,如________。2.代表動物——水螅(1)認識水螅(2)結構(圖5-1-1-1)圖5-1-1-1①體壁:水螅的身體由____________________兩層細胞構成,這兩層細胞中間填充著它們分泌的____________。②消化腔:________細胞所圍成的空腔。③口:口與________相通,是食物進入和________排出的共同通道。④刺細胞:主要位于________,內藏刺絲和毒液,是腔腸動物特有的____________的利器,在________處尤其多。(3)消化:食物在________內,被________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從________排出。(4)生殖:在條件適宜的環境中,母體上長出________,當它長成小水螅后,就會從________上脫落下來,獨立生活。【點撥】 腔腸動物無中胚層腔腸動物由內胚層和外胚層兩層細胞構成,中間是它們分泌的膠狀物質,還沒分化出細胞,不要誤認為是中胚層。3.主要特征(1)身體呈____________。(2)體表有____________。(3)有口____________。4.與人類的關系(1)________經加工后可以食用。(2)珊瑚蟲分泌的________物質可以形成珊瑚礁。【巧記】 巧記腔腸動物的特征 腔腸動物較低等,大都生活在水中。 輻射對稱兩胚層,體表長有刺細胞。 循環消化腔一個,有口無肛記心中。【探究釋疑】圖5-1-1-2是水螅捕食水蚤的過程圖,你能補全水螅的捕食過程嗎?圖5-1-1-2提示:水螅將身體的一端________在水草等物體上,另一端的________伸展開,當水蚤觸碰水螅的觸手時,________射出刺絲并將________注入水蚤體內,將其麻醉或殺死,然后用________送入________中,完成捕食。2.草履蟲和水螅是兩種常見的低等生物,請完成下表,比較它們的區別。比較項目 草履蟲 水螅身體結構 屬于單細胞生物 屬于__________細胞特點 無分化 體壁的________有了不同的分化消化能力 在________完成 在________內完成可見,水螅和草履蟲兩種動物中,________更高等。知識點二 扁形動物【預習導學】1.代表動物——渦蟲(1)認識渦蟲(2)結構(圖5-1-1-3)圖5-1-1-3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________,________長在腹面,口內有________,沒有________。(3)捕食與消化:渦蟲的咽可以____________,捕食水中的小動物。吃進去的食物在________消化,消化后的食物殘渣仍由________排出。2.其他扁形動物(1)大多數扁形動物________在人和動物體內,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2)寄生蟲適于寄生的特點①____________很簡單,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靠獲取________體內的養料生活。②____________特別發達,如華枝睪吸蟲就因________發達、呈__________而得名。(3)華枝睪吸蟲感染人或動物的過程①通常先________在紋沼螺等________中。②進一步感染草魚、鯽魚等___________________。③人或動物若是食用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魚蝦,就會被感染。(4)日本血吸蟲感染人的過程(圖5-1-1-4)圖5-1-1-43.扁形動物的主要特征(1)身體呈________。(2)________扁平。(3)有口________。【點撥】 扁形動物是真正的三胚層動物 扁形動物由外胚層、中胚層和內胚層構成,中胚層已經有了細胞的分化,成為真正的三胚層動物。【探究釋疑】與水螅相比,渦蟲的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的原因有哪些?4.如何預防華枝睪吸蟲病和日本血吸蟲病的發生?【核心知識·巧構建】 比較項目 腔腸動物 扁形動物不 同 點 代表動物生活環境 水中 水中或動物體內對稱形式胚層 三胚層攝食 靠________協助捕食 渦蟲的________可以伸出口外捕食,大多數扁形動物營________生活消化 被________內的內胚層細胞消化 在________消化相同點【分層演練·提素能】【基礎鞏固練】1.以下幾種動物中,不屬于腔腸動物的是( )A.海葵 B.海蜇C.桃花水母 D.草履蟲2.下列生物中,身體呈輻射對稱的是 ( ) A.渦蟲 B.血吸蟲 C.珊瑚蟲 D.華枝睪吸蟲3.水螅常常可以捕到與自己身體差不多大小的獵物,這主要依靠 ( )A.刺細胞 B.觸手的纏結C.發達的肌肉 D.口的吞噬4.圖5-1-1-5是小明在池塘里捉到的一條渦蟲,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圖5-1-1-5A.身體扁平,像一片柳葉,呈兩側對稱B.前端呈三角形,有眼和耳C.有背腹、前后之分D.身體三胚層5.豬肉絳蟲的體形是 ( )A.左右對稱、背腹扁平B.輻射對稱、左右扁平C.左右對稱、上下扁平D.不對稱、梭形6.絳蟲、華枝睪吸蟲等寄生蟲的共同特征是( )A.消化器官發達 B.運動器官發達C.感覺器官發達 D.生殖器官發達7.日本血吸蟲感染人的途徑是 ( )A.幼蟲經皮膚侵入B.蚊子吸血時傳染C.吃了未煮熟的魚蝦D.吃了感染血吸蟲蟲卵的食物8.(2015·山東萊蕪)若在清澈且水草茂盛的溪流中仔細尋找,我們可能會發現水螅和渦蟲。二者的共同點是 ( )A.有口無肛門 B.身體呈輻射對稱C.背腹扁平 D.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9.下列關于腔腸動物、扁形動物與人類關系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珊瑚蟲形成的珊瑚礁不僅可以形成島嶼、加固 海岸,還為有些海洋動物提供棲息場所B.大多數腔腸動物能寄生在人體內,使人患病C.部分扁形動物靠獲取人體內的養料生活D.有的腔腸動物營養價值很高,可供人食用10.如圖5-1-1-6所示為水螅的縱切面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圖5-1-1-6(1)食物由[ ]________進入,在[ ]________內被消化,食物殘渣由[ ]________排出。(2)水螅特有的攻擊和防御的利器是________,在[ ]________處分布最多。(3)在外界條件適宜的情況下,水螅主要通過出芽方式進行生殖。[ ]________長成小水螅后,就會從母體上脫落下來,獨立生活。(4)由此圖可以看出,經過水螅身體的縱軸可以有________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種體形稱為________對稱。11.如圖5-1-1-7所示為渦蟲形態結構示意圖,請據圖回答問題。圖5-1-1-7(1)圖示中[1]和[2]所指的分別是________、________。其中[1]具有________功能,[2]具有________功能。(2)圖中甲和乙哪一面是背面?判斷的依據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圖中A和B哪一端是身體前端?判斷的依據是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渦蟲的身體有了明顯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之分。這樣的體形稱為________對稱。(5)像渦蟲這樣的動物,在運動能力和適應環境的能力上比輻射對稱的動物________。【提能綜合練】1.在海邊游泳被海蜇蜇傷后,用肥皂水進行清洗可緩解疼痛。下列有關海蜇的敘述,正確的是 ( )A.海蜇的身體有內、中、外三個胚層B.海蜇蜇人的刺細胞分布在外胚層中C.海蜇的消化腔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門D.海蜇與水螅、渦蟲同屬于腔腸動物2.腔腸動物身體內具有幾個腔?相當于人體的什么腔? ( )A.1個,腹腔B.多個,口腔、食道及腸腔等C.1個,消化道腔D.2個,胸腔和腹腔3.觀察水螅的體形和捕食過程,以下最適于進行實驗的一組是 ( )A.新鮮的自來水,生有芽體的饑餓水螅B.井水中,生有芽體的飽食后的水螅C.放置幾天后的自來水中,不生芽體的饑餓水螅D.蒸餾水中,不生芽體的飽食后的水螅4.渦蟲與取食和消化有關的器官包括 ( )A.口、咽、食管 B.口、腸、肛門C.口、咽、腸 D.口、小腸5.下列對兩側對稱體形具有的特點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兩側對稱就是經過身體的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將 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B.兩側對稱可以分出動物的前后、左右、背腹C.兩側對稱的動物前端感覺器官集中,能最先感 知外界刺激D.兩側對稱便于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 刺激6.(拓展探究)閱讀下面資料,并回答問題。血吸蟲體長僅有十幾毫米,身體前端有口吸盤和腹吸盤,它依靠吸盤吸附在人體腸壁和肝臟的血管內,以吸血為生,能造成人的貧血等疾病,甚至引起死亡。新中國成立以前,血吸蟲病嚴重威脅我國特別是南方水鄉勞動人民的身體健康。1949年以后,黨和政府帶領人民開展了消滅血吸蟲的群眾愛國衛生運動。早在20世紀50年代末,一些地方就根治了血吸蟲病。血吸蟲感染人的過程是這樣的:血吸蟲卵隨人的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化成幼蟲——毛蚴;毛蚴鉆入釘螺體內,發育成包蚴,包蚴再發育成尾蚴,這些屬于幼蟲階段;但是隨著幼蟲的繁殖,它們的數量不斷增加,一條毛蚴在釘螺體內可繁殖成幾萬甚至十幾萬條尾蚴,尾蚴從釘螺體內出來,密集在水面上;當人到水田干活時,尾蚴接觸到人的皮膚,就從皮膚侵入,隨血液循環到達小腸和肝臟的血管,發育為成蟲。(1)血吸蟲的成蟲生活在____________________,以__________為生。血吸蟲在動物分類上屬于__________動物,在營養方式上屬于__________,寄主有__________和__________。(2)用文字和箭頭表示出血吸蟲的生活史(發育過程)。(3)請你設計兩個方案,防止血吸蟲病的傳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參考答案第五單元 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第一章 動物的主要類群第一節 腔腸動物和扁形動物【自主探究·釋疑難】知識點一[預習導學]1.(1)海洋中 (2)淡水中 水螅2.(1)水螅 1厘米 清潔淡水 水蚤 透明 觸手 捕食 水草 (2)a.觸手 b.刺細胞 c.內胚層 d.外胚層 e.消化腔 ①內胚層和外胚層 膠狀物質 ②內胚層 ③消化腔 食物殘渣 ④外胚層 攻擊和防御 觸手 (3)消化腔 內胚層細胞 口 (4)芽體 母體3.(1)輻射對稱 (2)刺細胞 (3)無肛門4.(1)海蜇 (2)石灰質[探究釋疑]1.附著 觸手 刺細胞 毒液 觸手 口2.多細胞生物 兩層細胞 細胞 消化腔 水螅知識點二[預習導學]1.(1)渦蟲 1~1.5厘米 清澈溪流 背腹扁平 褐色 兩側對稱 (2)a.眼點 b.背面 c.腹面 d.口 e.咽 眼點 口 管狀咽 肛門 (3)伸出口外 腸內 口(1)寄生 華枝睪吸蟲、血吸蟲、絳蟲 (2)①消化器官 寄主 ②生殖器官 精巢 樹枝狀 (3)①寄生 淡水螺 ②淡水魚以及蝦類 ③生的或未煮熟的含有該吸蟲(4)①交配 產卵 ②糞便 ③釘螺 ④發育 ⑤水中 人體皮膚3.(1)兩側對稱 (2)背腹 (3)無肛門[探究釋疑]3.提示:渦蟲的身體呈兩側對稱,感覺器官集中到頭部,身體腹面生有纖毛,使其運動更加準確、迅速而有效。4.提示:不吃生的或未煮熟的魚蝦,可預防華枝睪吸蟲病的發生;少到有釘螺的水域活動能夠預防日本血吸蟲病的發生。【核心知識·巧構建】 水螅 渦蟲 背腹扁平 輻射對稱 兩側對稱 兩胚層 刺細胞 咽 寄生 消化腔 腸內 有口無肛門【分層演練·提素能】[基礎鞏固練]1.D 2.C3.A 解析:水螅的觸手上分布有大量的刺細胞,當水蚤等小動物觸碰到水螅的觸手時,刺細胞射出刺絲并將毒液注入水蚤等小動物體內,將其麻醉或殺死,然后用觸手送入口中。4.B 解析:渦蟲的身體背腹扁平,形狀像一片柳葉;身體有背腹、前后和左右之分,呈兩側對稱;三角形的前端背面有兩個可以感光的黑色眼點,但并不是眼睛,也沒有耳;身體有三個胚層。5.A 解析:豬肉絳蟲屬于扁形動物,扁形動物的特征是身體背腹扁平,兩側對稱(也稱左右對稱),有口無肛門。6.D 解析:絳蟲和華枝睪吸蟲都是營寄生生活的扁形動物,靠獲取寄主體內的養料生活,故其消化器官簡單,有的甚至沒有專門的消化器官;感覺器官退化,也沒有專門的運動器官,但是生殖器官非常發達,生殖能力強。7.A 解析:寄生在人體內的日本血吸蟲的成蟲,雌雄交配后產卵,卵隨人的糞便排出,在水中孵化為幼蟲,幼蟲進入釘螺的體內繁殖、發育,再從釘螺體內逸出,進入水中,鉆入人體皮膚而感染人。8.A 解析:水螅屬于腔腸動物,身體呈輻射對稱,體表有刺細胞,有口無肛門,身體由內外兩層細胞構成;渦蟲屬于扁形動物,身體背腹扁平,呈兩側對稱,有口無肛門,體壁由三胚層構成。9.B 解析:大多數扁形動物能寄生在人體內,使人患病。腔腸動物生活在水中。10.(1)2 口 5 消化腔 2 口 (2)刺細胞 1 觸手 (3)6 芽體 (4)多 輻射11.(1)眼點 咽 感光 捕食(2)甲為背面。判斷依據是眼點長在身體背面,咽位于腹面(3)A為身體前端。判斷依據是眼點位于身體的前端(4)前后 左右 背腹 兩側(或左右)(5)強[提能綜合練]1.B 解析:海蜇的身體由外胚層和內胚層兩層細胞構成,外胚層有刺細胞,是捕食和防御的利器;海蜇有口無肛門;渦蟲屬于扁形動物。2.C 解析:腔腸動物體內由內胚層細胞所圍成的空腔叫消化腔,消化腔與口相通,相當于人體的消化道腔。3.C 解析:新鮮的自來水中含有氯氣等有害物質,會殺死水螅,放置幾天后,氯氣會逸出,有利于水螅生活;不生芽體的水螅便于觀察水螅的形態;飽食后的水螅,不再捕食,不能觀察其捕食過程,因此要用饑餓狀態的水螅進行實驗。4.C 解析:渦蟲的腹面有口,口內的管狀咽能夠伸出口外捕食水中的小動物,吃進去的食物在腸內消化,食物殘渣仍由口排出,可見其與取食和消化有關的器官包括口、咽和腸,無肛門。5.D 解析:兩側對稱的體形就是經過身體的縱軸只有一個切面將身體分為對稱的兩部分,這樣的動物可以分出前后、左右、背腹,前端感覺器官集中,能最先感知外界刺激;而輻射對稱的體形便于感知周圍環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6.(1)人體腸壁及肝臟的血管內 吸血 扁形 寄生 釘螺 人(3)管理好糞便,不讓糞便污染水源 消滅釘螺 在水田里勞動時穿防護靴(寫出任意兩條即可)解析:本題考查閱讀、分析和歸納總結的能力。(1)根據第一段資料“它依靠吸盤吸附在人體腸壁和肝臟的血管內,以吸血為生,能造成人的貧血等疾病,甚至引起死亡……”可知,血吸蟲的成蟲生活在人體腸壁及肝臟的血管內,以吸血為生,故其營養方式為寄生。血吸蟲屬于扁形動物,根據第二段資料“……尾蚴從釘螺體內出來,密集在水面上;當人到水田干活時,尾蚴接觸到人的皮膚,就從皮膚侵入,隨血液循環到達小腸和肝臟的血管,發育為成蟲”可知,血吸蟲的寄主有兩個:釘螺和人。(2)根據第二段資料可知,血吸蟲的發育過程為(3)根據第二段資料可知,血吸蟲的蟲卵是隨糞便排出體外,在水中孵化為毛蚴,毛蚴在釘螺體內發育成包蚴、尾蚴,然后又通過水進行傳播的。所以,要防止血吸蟲病的傳播,就要做到:管理好糞便,不讓糞便污染水源;消滅中間寄主——釘螺;人們在水田里勞動時穿上防護靴,防止尾蚴進入人體等。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