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承上啟下,自然導課]教師:上節課我們認識到給生物多樣性造成威脅的主要因素是“人為因素”,生物多樣性的喪失最終必定會導致人類賴以生存的環境惡化,保護環境,保護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同學們,你們說要保護環境,保護生物的多樣性,應該采取些什么措施呢?學生:小組討論,聯系上節課內容,派代表陳述,可能有以下措施:學生1:嚴禁亂砍濫伐,重新植樹造林、退耕還林。學生2:嚴禁濫捕亂殺,保護野生動物,特別是珍稀物種。學生3:保護環境,防止“三廢”污染,合理處理“三廢”,可以利用細菌和蚯蚓來處理生活垃圾,防止環境二次污染。學生4:不盲目引種。據資料表明,人類盲目引種對瀕危、稀有脊椎動物的威脅程度達19%,對島嶼物種則是致命的。對已瘋長的物種進行科學防治,如水葫蘆,可對它進行打撈、用殺草藥進行化學防治、用天敵水葫蘆象甲蟲等防治;還可以將水葫蘆變廢為寶,制成水葫蘆飲料、飼料、化肥、食品、保健品、藥品及飼料添加劑等。學生5:行動起來,為動植物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如可制作人工鳥巢,冬季,特別是下雪后定時定點給鳥喂食,保護幼鳥,保護受傷的鳥等。學生6:加大宣傳力度,使每一位公民都建立起保護環境,愛護家園的良好意識。爭做合法公民。學生7:勇于同違法犯罪、捕殺動物的勢力做斗爭。學生8:對我國珍稀動植物的保護,應建立自然保護區。(允許同學積極發言,獻計獻策)教師:看來同學們的辦法還真不少,老師也從同學那兒學到了不少知識。特別是有一位同學提到對我國的珍稀動植物,應采取建立自然保護區的辦法。那么,建立自然保護區是不是真的能保護珍稀動植物?保護區又是依據什么建立的?好,先讓我們來學習課本中有關建立自然保護區的內容。學生:學習課本P96頁“建立自然保護區”內容,適時記錄,尋找答案。教師:用投影或多媒體課件打出問題,請同學回答。1.什么是自然保護區?有幾類?2.建立自然保護區的意義何在?學生舉手回答:學生1:為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人們把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保護管理,這就是自然保護區。學生2:自然保護區有兩類,一類是保護珍稀動植物的自然保護區;另一類是保護生態系統類型的自然保護區。學生3:建立自然保護區具有重要功能,自然保護區是“天然基因庫”,能夠保存許多物種。各種類型的生物群落和它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學生4:自然保護區是進行科學研究的“天然實施室”,為開展生物科學研究提供了良好基地。學生4:自然保護區還是“活的自然博物館”,是向人們普及生物學知識和宣傳自然保護知識的重要場所。教師:同學們回答的都很好。其實,建立自然保護區便是就地保護動物,保護對象自然是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態系統和珍稀瀕危動植物的天然集中分布區;保護區是把含保護對象在內的一定面積的陸地或水體劃分出來,進行專門保護和管理。可見,建立自然保護區的確能對珍稀、瀕臨滅絕的動植物起到保護的作用。那同學們知道我國有哪些自然保護區?它們的建立是保護什么動植物的?學生:(有可能答不上來 ,有可能只知道保護動物,而不知道相應的保護區。比如只知道為保護大熊貓已建立了保護區,不知道保護區具體在哪兒。)教師:對回答上來的及時表揚,并問明從何處得來的信息,對同學及時勉勵。教師:老師這兒有幾個保護區的例子:為保護大熊貓建立了四川臥龍、王朗等自然保護區;為保護銀杉建立了廣西花坪自然保護區;為保護褐馬雞建立了山西龐泉溝保護區等。截止1999年底,我國已建立自然保護區1146個,到2000年初,我國已經有16個自然保護區加入到“世界生物圈保護區網”中。教師:相對于就地保護,便是遷地保護。什么是遷地保護?遷地保護的對象是什么?請同學看書后回答。學生:看書后回答。學生1:遷地保護是指為保護生物多樣性,把某些瀕臨滅絕(或瀕危)物種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保護和管理。學生2:保護對象是瀕危動物。教師:再透徹一點理解是:為什么要遷地?主要原因還是生物的生存條件不復存在,物種數量極少或難以找到配偶等原因,將生存和繁衍受到嚴重威脅的物種才遷出原地,移入動物園、植物園、水族館和瀕危動物繁育中心,進行特殊管理保護。遷地保護和就地保護兩者矛盾嗎?學生:不矛盾。遷地保護是針對瀕危動物而言的,就地保護是針對珍稀動物而言的。遷地保護是就地保護的補充,它為行將滅絕的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最后機會。教師:很對。如果世界上還有一只恐龍存在,那我們對它便進行遷地保護,給它模擬中生代時的生態環境,給予特殊保護和管理。不過,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和進步,對生物的保護也進入了高科技時代,為挽救瀕危物種,防止生物物種消失,建立了瀕危物種的種質庫(植物的種子庫、動物的精子庫等),以保護珍貴的遺傳資源。可惜,恐龍時代已經滅亡了。——這便是科學研究保護。還有些什么保護?學生:法律保護。為打擊不法分子破壞生物,我國特頒布了相關法律法規,進行保護生物,特別是珍稀動植物。教師:頒布了哪些法律?學生:《中華人民共和國森林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中國自然保護綱要》《保護生物多樣性公約》。教師:希望我們不僅做一名守法的公民,更要宣傳法,使更多的人懂法、守法。一個自然保護區的建立,也必須是以合法為前提,只有依法保護,才能保護好生物的多樣性,實現可持續發展。一個保護區的建立是極其不易的事。不信,咱們書上便舉了這樣一樁事兒:20世紀末,廣西崇左縣,當地農民與我國一種珍稀動物——白頭葉猴(又名花葉猴,我國特有種,頭部連同冠毛及頸部和上肩均為白色,手、足背面亦雜白色,尾一段為白色)生活區域極為接近,白頭葉猴以植物嫩葉、枝條為食,農民靠砍伐的樹木燒水、做飯和取暖。是否應該建立自然保護區?如果不建立,砍伐樹木導致白頭葉猴的棲息地越來越少,可以食用的植物越來越少;要建立自然保護區,便禁止采伐植物,這意味著農民將失去燒水、做飯和取暖的能量來源,直接影響他們的生活。同學們,怎么辦?學生:分組討論,準備進行“角色辯論”。教師:出示白頭葉猴的有關資料:1.最早對白頭葉猴進行系統研究的潘文石教授:北京大學生命科學院大熊貓及野生動物保護研究中心主任。1996年開始研究白頭葉猴,每天進山看猴,引起縣委書記注意,潘提出了“生態旅游”之說,縣委領導十分感興趣。2.潘教授對當地農民幫助非常大:給農民改善做飯條件和教育條件,引進外資等……潘和當地農民魚水相溶,受到當地領導的信任和農民的尊敬。3.2000年10月,潘教授獲得5萬美元的保羅·蓋地野生動物保護獎,不久又獲得了10萬元人民幣的福特汽車環保獎,潘教授決定把錢用于雷寨和巴蘭屯兩村推廣使用沼氣。沼氣可代替木材提供燃料。4.崇左縣2001年3月投入200萬把兵營建成了百頭葉猴的研究基地。北京大學醫學部也在崇左建起醫療站。5.2001年6月,廣西崇左縣境內的20多平方千米研究基地內,白頭葉猴由1996年不足百只增加到212只。6.潘教授夢想——2002年在廣西崇左縣建立“白頭葉猴生態公園”。(辯論時間鎖定在2000年前,即20世紀末)辯論對方: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辯論和協商怎樣保護白頭葉猴白頭葉猴: 我是白頭葉猴,生活在熱帶、亞熱帶叢林中,常聚集成家族小群生活,以嫩葉、芽、花、果實為食。可近年來,和我們共同生活的廣西崇左縣的農民,大量砍伐樹木導致我們的棲息地越來越 少,可食用的食物也越來越少,我們面臨滅絕的危險。還有捕獵者……當地政府:不許農民砍伐樹木,嚴禁偷獵白頭葉猴!當地農民:我們農民砍伐樹木是為了燒水、做飯、取暖,是為了生活。至偷獵幾只白頭葉猴,也是為了改善生活。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白頭葉猴我國獨有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它在世界上是獨一無二的,數量稀少,它與人的親緣關系非常近,具有很多和人相似的基因,因此對白頭葉猴的研究,不亞于大熊貓。目前發現白頭葉猴棲息地減少,還有不少偷獵者,廣西特有的白頭葉猴在野外只剩下約700只,比大熊貓還稀少。因此,開發保護行動是當務之急。當地政府:國家準備采取什么措施來保護白頭葉猴呢?今天,我給大伙提個醒。有兩種辦法:一可以建立自然保護區,嚴禁亂砍亂伐,二可以將咱們農民搬遷。當地農民:不砍樹,我們怎么燒水、做飯取暖?要搬走?往哪搬呀?我們還舍不得這塊窮地方呢。白頭葉猴:我白頭葉猴可是兩種措施都舉手歡迎。可當地農民就慘了。當地政府:做為當地政府,我得替農民說句話,走,是農民舍不下這塊地,不走,又不能滿足生活需要。還有,如果全部搬遷的話,困難也較多,本縣居民較散,生活習性大不同,再一個,全部搬遷的費用也實在高,當地政府恐怕也負擔不起。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是否要在崇左縣建立自然保護區,是否將當地農民搬遷走,國家正在考慮之中。其實,如果不用砍木來燒火的話,當地農民不搬遷也行。現在,有許多農村已推廣使用沼氣,沼氣是一種燃料,如果咱們崇左縣也用上沼氣,那白頭葉猴賴以生存的山林便得到了保護。當地政府:做為當地政府,我們不得不考慮這其中的資金問題,說實話,我們縣是個窮縣。野生動物保護專家:你們的老朋友潘文石教授已經替你們考慮到了,正在考慮四處籌錢,用于雷寨和巴蘭屯兩村推廣使用沼氣。當地政府:太感激潘教授了。我們代表當地政府感謝他。白頭葉猴:你們可太幼稚了,如果使用上沼氣,倒是保住了我的嫩葉、枝條,但卻還是會有不法者來偷獵的 ,我白頭葉猴還不是照樣倒霉。看來這個世界上獨一無二也不見得好。當地農民:做為當地農民,能結交潘教授這樣的好人,真是幸運。潘教授其實是為了保護白頭葉猴才這樣做的,那我們是沾了白頭葉猴的光了,日后, 我們當地的農民肯定不會再傷害白頭葉猴了,如果有外地的偷獵者來捕殺白頭葉猴,一旦被發現,絕不放過。當地政府:如發現,主要以說服教育為主吧。前兩年聽潘教授講過“生態旅游”,講保護白頭葉猴和它們生存環境的重要性,當地政府和農民都十分敬佩潘教授,在他的建議下關閉了兩座采石場,后來那里還成了白頭葉猴一個7口之家的領地。當地農民:有次我上山,發現白頭葉猴喜歡攀山,原來還以為它只會在樹上蕩秋千,沒想到還會攀懸崖。這才知它棲息在石縫中。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要么說白頭葉猴珍稀呢。它們有一定活動范圍,有固定棲息地,一般棲息在峭壁的巖洞和石縫里,所以,關閉石場,其實是等于保護了白頭葉猴的棲息地。當地政府:潘教授講的“生態旅游”是對保護白頭葉猴和發展當地經濟的最好辦法,是這樣嗎?野生動物保護專家:潘教授設想將你們這開發成環保旅游產業。你看,這風光好,又有全世界獨一無二的白頭葉猴,光這兩點,就能吸引廣大游客,這叫合理利用資源,只要政府配合,這世界上惟一的“白頭葉猴生態公園”將盡快建立起來。你看,白頭葉猴已由1996年的不足百只有所增加了。公園建立后,將會繁殖更多。我們建議當地政府建立有關白頭葉猴研究基地,北京大學醫學部也在崇左縣將建立醫療站——所有這些努力的回報將是白頭葉猴的福音。白頭葉猴:我們代表所有的白頭葉猴向當地居民、當地政府和遠道而來、給我們送來平安幸福的野生動物保護專家致謝!當地政府及農民:那咱們什么時候能建立“生態公園”?野生動物保護專家:當然越快越好。(教師總結)建立“生態公園”來保護白頭葉猴可太妙了,可謂一舉三得,既考慮到農民利益,白頭葉猴利益,又顧及了當地政府利益。[課堂小結]通過辯論,我可喜地發現,同學們已經增強了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意識。那么,就從我們每位同學出發,行動起來,保護環境、保護生物、保護地球。[鞏固練習]1.展示三幅圖片,試判斷是哪種野生動物鳥類的足?答案:A是猛禽類,B是攀禽類,C是涉禽類2.龐泉溝自然保護區是為了保護_____________而設置的。答案:褐馬雞●板書設計(接上課時)二、保護生物多樣性措施1.建立自然保護區2.遷地保護3.科學研究保護4.法律保護,加強法制教育管理三、辯論和協商怎樣保護白頭葉猴●教學后記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