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內環境組成成分的判斷易錯歸因不能正確判斷內環境的組成成分。典型易錯題例1(2022·廣東·高考真題)在2022年的北京冬奧會上,我國運動健兒取得了驕人的成績。在運動員的科學訓練和比賽期間需要監測一些相關指標,下列指標中不屬于內環境組成成分的是( )A.血紅蛋白 B.血糖 C.腎上腺素 D.睪酮【答案】B【解析】內環境主要由組織液、血漿、淋巴液等組成,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與外界相通的,不屬于內環境;細胞內的成分也不屬于內環境。血紅蛋白位于紅細胞內,細胞內的物質不屬于內環境成分,A正確;血糖屬于營養物質,可存在于內環境中,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B錯誤;腎上腺素屬于激素,作為調節物質(信號分子)可存在于內環境中,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C錯誤;睪酮屬于雄激素,可作為調節物質(信號分子)存在于內環境中,屬于內環境的組成成分,D錯誤。故選A。解題技巧巧用單向箭頭分析概念模型規律技巧:無論圖形如何變化,夾在單箭頭中間的丁一定是淋巴液,淋巴液流入血漿丙,淋巴液來自組織液乙;確定三者身份后,進一步推知甲、戊、己分別代表組織細胞、血細胞和淋巴液細胞中的液體部分。根據體液位置判斷內環境的組成成分四看法排除不屬于內環境的成分歸納法判斷相關生理過程是否發生在內環境中項目 生理過程舉例發生在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 血漿中緩沖物質的中和反應,如乳酸與碳酸氫鈉反應生成乳酸鈉和碳酸神經遞質與受體的結合、抗體與相應的抗原結合不發生在內環境中的生理過程 細胞內的代謝:細胞呼吸過程,酶和激素等物質的合成過程消化道等外部環境中發生的淀粉、脂質和蛋白質的水解過程同類題練習1.(2022·云南·昆明一中模擬預測)有人因啃咬過硬的食物,口腔黏膜中的毛細血管受損,導致形成暗紅色的血泡。如果血泡不大,幾天后會自行消失。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A.血泡中所含的細胞外液主要是組織液和血液B.血泡呈暗紅色是因為血漿蛋白滲入其中C.血泡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全部滲回毛細血管D.血泡的形成和消失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2.(2022·河南·洛寧縣第一高級中學模擬預測)組織液是存在于細胞之間的液體,又名細胞間隙液。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神經元、吞噬細胞等生活的內環境是組織液B.組織液中的物質都能直接來自血漿或淋巴液C.組織液的蛋白質含量和滲透壓均低于血漿的D.內環境的激素主要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的各處3.(2022·上海靜安·二模)圖為人體肝臟組織的局部放大示意圖,①~④表示不同的體液,則肝細胞生活的內環境為( )A.①和② B.② C.②和③ D.④4.(2022·上海嘉定·二模)下列物質對應人體內環境關系錯誤的是( )A.抗體——淋巴液 B.O2——血漿C.蛋白水解酶——細胞內液 D.神經遞質——組織液5.(2022·上海楊浦·模擬預測)圖是人體組織細胞與內環境之間進行物質交換過程的示意圖。其中,大分子蛋白質含量最高的場所是( )A.① B.② C.③ D.④6.(2022·重慶一中模擬預測)淋巴液來源于組織液,毛細淋巴管吸收組織液的動力源于組織液與淋巴液之間的壓力差。毛細淋巴管細胞由單層內皮細胞組成,內皮細胞呈疊瓦狀排列,構成向管腔內開啟的單向活瓣(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組織液大部分進入毛細血管少部分進入毛細淋巴管B.組織液一旦進入淋巴管就成為淋巴液,因而其成分與該處的組織液相近C.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會導致組織液壓力減小從而使得淋巴液減少D.血漿蛋白滲入組織液后可通過內皮細胞之間的縫隙進入淋巴管7.(2022·浙江·模擬預測)圖中甲、乙、丙、丁分別表示人體內四種不同的體液。據圖分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只有在甲內可能發生蛋白質的合成B.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在乙和丙中C.乙到丁的過程受阻可引起組織水腫D.甲、丁可分別表示肌細胞的細胞內液、淋巴液8.(2022·浙江金華·二模)人們部分皮膚裸露在外,易被開水、油等燙傷,而出現水皰,有些水皰一段時間后可自行消失,有些水皰會轉變為膿液。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水皰的成分中不含有蛋白質B.化膿的水皰中不含有細胞成分C.水皰是由血漿中的水擴散到組織液形成的D.水皰自行消失主要原因是其中的液體滲入了細胞內液9.(2022·福建泉州·模擬預測)當人體出現低血糖昏迷時,可靜脈注射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進行急救。注射后,葡萄糖進入人體組織細胞所經過的一般途徑為( )A.組織液→組織細胞B.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C.淋巴液→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D.組織液→血漿→組織液→組織細胞10.(2022·湖北武漢·模擬預測)研究發現,若膀胱癌患者血漿中膽固醇過量,則其可與膀胱癌細胞膜表面受體CD36結合,調控癌細胞中相關基因,促進膀胱癌細胞增殖。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A.內環境成分改變是膀胱癌的誘因 B.健康人體的內環境中不含有膽固醇C.血漿中的膽固醇只能來自組織液 D.內環境的穩態改變會影響細胞代謝同類題練習參考答案1.D 【解析】細胞外液即內環境,主要包括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口腔黏膜中的毛細血管受損形成的血泡中所含的細胞外液主要是組織液和血漿,A錯誤;血漿呈淡黃色,血漿蛋白不是紅色的,血泡呈暗紅色是因為毛細血管受損,含有紅色血紅蛋白的紅細胞滲入其中,B錯誤;血漿、組織液與淋巴液之間可進行一定的物質交換,即內環境中的物質是不斷更新的,血泡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一部分滲回毛細血管,一部分滲回毛細淋巴管,C錯誤;血泡的形成和消失說明內環境中物質是不斷更新的,D正確。故選D。2.D 【解析】組織液是神經元生活的內環境,吞噬細胞生活的內環境是血漿和淋巴液,A錯誤;組織液中的大分子物質不能直接來自淋巴液,B錯誤;組織液和血漿的滲透壓大體相當,C錯誤;內環境的激素主要通過血液運輸到身體的各個部分,D正確。故選D。3.B 【解析】分析圖示,①是細胞內液,②是組織液,③是血漿,④是淋巴液,據此分析作答。肝細胞屬于組織細胞,組織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境是組織液,B符合題意。故選B。4.C 【解析】淋巴液是人和動物體內的無色透明液體,內含淋巴液細胞,部分由組織液滲入淋巴管后形成,內含抗體,A正確;血漿中含有氧氣、營養物質、代謝廢物等,B正確;蛋白水解酶在消化道內,可以直接與外界環境相接觸,細胞內液在細胞內,不含蛋白水解酶,C錯誤;神經遞質由神經細胞釋放到神經細胞外的組織液(突觸間隙)中,D正確。故選C。5.A 【解析】分析題圖:內環境又叫細胞外液,由血漿、組織液、淋巴液組成,血漿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組織液,組織液穿過毛細淋巴管壁進入淋巴液,也可以穿過毛細血管壁進入血漿,淋巴液通過淋巴循環進入血漿,故圖中②是組織液,③是淋巴液,④是血漿,①是細胞內液。①是細胞內液,內有結構蛋白、酶等物質,是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蛋白質含量最高;②③分別是組織液和淋巴液,蛋白質含量較少,④是血漿,含有較多的血漿蛋白,但與細胞內液相比,細胞內液蛋白質含量更高,A正確,BCD錯誤。故選A。6.C 【解析】組織液中包括細胞代謝產物在內的各種物質,大部分被毛細血管的靜脈端重新吸收,進入血漿,小部分被毛細淋巴管吸收,成為淋巴液,A正確;組織液可滲透進入淋巴管形成淋巴液,組織液與淋巴液的成分基本相近,B正確;毛細血管壁通透性增強,血漿蛋白滲入到組織液中,引起組織液滲透壓增大,組織液吸水引起壓力增大,組織液與淋巴液的壓力差增大,組織液進入淋巴管增加,從而使得淋巴液增多,C錯誤;內皮細胞之間有縫隙,滲入組織液中的血漿蛋白可以通過該縫隙進入淋巴管,D正確。故選C。7.D 【解析】通過圖示分析可知,丁是淋巴液、丙是血漿,乙是組織液,都不含細胞,只有甲表示細胞內的液體,故只有在甲內可能發生蛋白質的合成,A正確;毛細血管壁細胞生活在乙組織液和丙血漿中,B正確;乙組織液到丁淋巴液的過程受阻,導致組織液增多,可引起組織水腫,C正確;丙表示血漿,則甲表示生活在血漿中的細胞,不可能是肌細胞,D錯誤。故選D。8.C 【解析】水皰的成分屬于組織液,其中含有較少的蛋白質,A錯誤;化膿的水皰往往是吞噬細胞吞噬病菌后死亡形成的,顯然其中含有細胞成分,B錯誤;水皰中的液體是組織液,組織液是由血漿滲出毛細血管壁形成的,因此水皰中的液體可由血漿中的水擴散到組織液形成,C正確;根據組織液的來源和走向可知,水皰自行消失是因為其中的液體可以滲入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導致的,D錯誤。故選C。9.B 【解析】血漿、組織液和淋巴液都是細胞外液,共同構成機體內細胞生活的直接環境。血細胞所生活的液體環境是血漿。靜脈注射一定濃度的葡萄糖溶液,葡萄糖首先出現在血漿中,然后運輸至組織液,進入組織細胞被利用。故選B。10.D 【解析】據題可知,若膀胱癌患者血漿中膽固醇過量,會促進膀胱癌細胞增殖,說明內環境成分改變會促進膀胱癌細胞增殖,但不能得出內環境成分改變是膀胱癌誘因的結論,A錯誤;據題意“若膀胱癌患者血漿中膽固醇過量…”可知,健康人的內環境也含有膽固醇,只是含量正常,B錯誤;血漿中的水、膽固醇也可以來自淋巴液,C錯誤;酶活性的發揮需要適宜條件,而內環境的理化性質包括pH、溫度和滲透壓等,故內環境理化性質改變會通過影響酶的活性影響細胞代謝,D正確。故選D。答案第1頁,共2頁7 / 7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