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字幕精品无码一区二区,成全视频在线播放观看方法,大伊人青草狠狠久久,亚洲一区影音先锋色资源

興奮的傳導和傳遞分析-2023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易錯點專練(含答案)

資源下載
  1. 二一教育資源

興奮的傳導和傳遞分析-2023屆高考生物一輪復習易錯點專練(含答案)

資源簡介

興奮的傳導和傳遞分析
易錯歸因
對興奮的傳導和傳遞過程理解不準確;對興奮的傳導、傳遞的方向和特點分析不到位。
典型易錯題
例1(2022·山東臨沂·二模)脊髓中的抑制性神經元,能夠分泌抑制性神經遞質,使突觸后神經元受到抑制。下圖表示膝跳反射的結構示意圖,a、b、c為突觸,K+和Cl 參與了該過程。發生膝跳反射時,伸肌收縮,屈肌舒張。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神經調節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刺激1處可產生膝跳反射
B.敲擊髕骨下韌帶會使c處后膜發生Cl 內流、K+外流
C.敲擊髕骨下韌帶后,在1、2、3處均能產生興奮
D.刺激2、3處后觀察伸肌的反應,可證明興奮在突觸處單向傳遞
【答案】B
【解析】根據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1表示傳入神經,2、3表示傳出神經,a、b、c位于神經中樞中。反射弧通常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效應器組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適宜的刺激。膝跳動作需要伸肌和屈肌的協調作用共同完成。反射需要完整的反射弧和適宜的刺激,刺激1處作出的反應未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A錯誤;由于c處表示抑制,敲擊髕骨下韌帶會使c處后膜發生Cl 內流、K+外流,形成靜息電位,B正確;由于c處表示抑制,b處表示興奮,所以敲擊髕骨下韌帶,在1、2處均能檢測到動作電位,3處不能檢測到動作電位,C錯誤;由于2、3各在不同的突觸中,且伸肌屬于2連接的效應器,刺激2、3處后觀察伸肌的反應,不能用來證明興奮在突觸處單向傳遞,D錯誤。故選B。
例2(2022·安徽·合肥市第六中學模擬預測)如圖表示兩個神經元之間的聯系,用電流刺激N點時,M點處能檢測到電位變化;若在突觸處滴加藥物X,再用同等強度電流刺激N點,M點處不能檢測到電位變化。藥物X的作用不可能是( )
A.阻斷神經遞質的釋放
B.使分解神經遞質的酶失活
C.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
D.使神經遞質被分解失活
【答案】B
【解析】藥物X阻斷神經遞質的釋放,導致興奮無法在突觸處傳遞,進而導致M點檢測不到電位變化,A錯誤;若藥物X使得分解神經遞質的酶失活,則神經遞質不會被分解,突觸后膜會持續興奮,則興奮可傳遞至M處,即M點可以檢測到電位變化,B正確;若藥物X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導致神經遞質不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使得興奮不能在突觸處傳遞,進而導致M點檢測不到電位變化, C錯誤;藥物X使得神經遞質分解失活,也會使得興奮不能在突觸處傳遞,進而導致M點檢測不到電位變化,D錯誤。故選B。
解題技巧
1.抓住細胞膜對Na+和K+通透性的改變分析兩種電位的變化
2.興奮的傳導和傳遞比較
項目 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興奮在神經纖維間的傳遞
涉及細胞數 單個神經元 多個神經元
結構基礎 神經纖維 突觸
形式 電信號 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
方向 可雙向傳導 單向傳遞
速度 迅速 較慢
效果 使未興奮部位興奮 使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
3.結合突觸結構分析藥物等對興奮傳遞的影響
(1)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阻斷神經遞質的合成或釋放。
(2)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使神經遞質失活。
(3)突觸后膜上受體位置被某種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占據,使神經遞質不能和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
(4)藥物或有毒有害物質使分解神經遞質的酶失活,從而使突觸后膜持續興奮或抑制。
4.探究興奮的傳導和傳遞是單向還是雙向
(1)探究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2)探究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
同類題練習
1.(2022·上海浦東新·二模)圖表示a處產生興奮并傳遞的過程。下面敘述錯誤的是( )
A.a處Na+通過協助擴散內流 B.a處興奮時的膜電位為外負內正
C.b處通過信號轉換傳遞興奮 D.c處產生的興奮可傳到a處
2.(2022·黑龍江·哈九中模擬預測)如圖甲表示神經元的部分模式圖,圖乙表示突觸的局部模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未受刺激時,圖甲中電表測得的為靜息電位,此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
B.在特定的情況下,圖乙釋放的神經遞質能使某些腺體分泌
C.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興奮在圖乙中只能由a→b傳遞
D.若給圖甲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則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反
3.(2022·湖南·寧鄉市教育研究中心模擬預測)下圖是反射弧的局部結構示意圖。適宜強度電刺激b點(b點為電表②兩接線端之間的中點),檢測各位點電位變化。圖中的神經元均釋放興奮性神經遞質。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刺激圖中的b點時出現肌肉收縮屬于條件反射
B.軸突膜外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同
C.興奮由b傳向a時,將發生“化學信號→電信號→化學信號”的轉換
D.刺激圖中的b點時,將出現肌肉收縮、電表①和電表②均不偏轉的現象
4.(2022·新疆師范大學附屬中學一模)下圖表示反射弧的結構模式圖,①-⑤表示相關結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①是效應器,⑤是感受器
B.分別電刺激②、④,觀察電流表指針偏轉次數,可驗證興奮在神經元間單向傳遞
C.神經遞質的合成與釋放、以及在突觸間隙中的擴散均需消耗ATP
D.丙釋放抑制性遞質后,乙的膜電位能夠從外負內正逆轉成外正內負
5.(2022·北京海淀·二模)研究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時,進行下圖所示實驗,獲得顯示屏所示結果。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位置①和②先后產生動作電位,因而神經纖維上興奮單向傳導
B.位置①和②的峰值由K+內流導致,此時膜外電位低于膜內
C.興奮以電信號的形式傳遞到突觸后膜,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D.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是細胞膜的離子通透性發生改變造成的
6.(2022·浙江·模擬預測)在神經纖維(圖1)和突觸結構(圖2)的表面連接靈敏電流計,以a、b、c、d為刺激點(a點與左右兩個接點等距)。根據刺激時靈敏電流計的偏轉情況,探究神經纖維上的興奮傳導及突觸處的興奮傳遞,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分別在a、b、c、d處給以足夠強度的刺激,刺激d點時指針只偏轉1次、其余都偏轉2次
B.若僅刺激圖1中某個刺激點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雙向傳導,需要改變刺激點或接點位置
C.兩圖均需要調整接點或刺激點位置,才能證明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
D.刺激d點靈敏電流計指針只偏轉1次,即可證明突觸傳遞的單向性
7.(2022·河北·模擬預測)神經遞質多巴胺參與動機與獎賞、學習與記憶、情緒與智商等大腦功能的調控,其作用后的回收機制如下圖所示。毒品可卡因能對大腦造成不可逆的損傷,下圖是突觸間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轉運體后干擾人腦神經沖動傳遞的示意圖(箭頭越粗表示轉運速率越快,反之則慢)。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多巴胺合成后通過多巴胺轉運體的協助釋放到突觸間隙
B.多巴胺發揮作用后完全被突觸后神經元攝入以反復利用
C.毒品可卡因會導致突觸間隙的多巴胺減少,從而使大腦“獎賞”中樞持續興奮
D.若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胺轉運體被內吞、消化,則大腦“獎賞”中樞的興奮性增強
8.(2022·山東·高考真題)藥物甲、乙、丙均可治療某種疾病,相關作用機制如圖所示,突觸前膜釋放的遞質為去甲腎上腺素(NE)。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藥物甲的作用導致突觸間隙中的NE增多
B.藥物乙抑制NE釋放過程中的正反饋
C.藥物丙抑制突觸間隙中NE的回收
D.NE-β受體復合物可改變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
9.(2022·湖北·模擬預測)研究人員以大鼠為研究對象,探究茶葉中茶氨酸對腦腺體多巴胺(一種神經遞質)釋放的影響,結果如圖所示。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該實驗缺少一組不添加茶氨酸、其他條件與另兩組相同的對照組
B.由圖推測,茶氨酸濃度越大,促進多巴胺釋放的作用時間越長
C.多巴胺能與突觸后膜上的受體結合,受體決定了多巴胺釋放的位置
D.多巴胺發揮作用后,突觸后膜內側鈉離子濃度比外側高
10.(2022·湖北武漢·模擬預測)抑郁癥嚴重影響人的生活質量。研究表明抑郁癥的發生與單胺類神經遞質如5-羥色胺(5-HT)的含量減少有關。5-HT是使人愉悅的神經遞質,發揮作用后會迅速被降解或回收進細胞。臨床上常采用西藥度洛西汀來治療,機理如下圖:
(1)5-HT釋放后,經____________(液體)運輸與突觸后膜特異性受體結合,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導致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2)據圖分析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從而有利于神經系統活動正常進行。若單胺類氧化酶抑制劑也可作為抗抑郁癥藥物,其作用機理與度洛西汀的____________(相同/不同)。
(3)《神農本草經》中提到人參有“安精神,定魂魄之功效”。研究者展開了人參有效成分
人參皂苷(Rg)能否抗抑郁的研究,采用慢性溫和不可預見性刺激(CUMS)的方法建立大鼠抑郁模型,將度洛西汀和Rg分別溶于雙蒸水制成溶液進行灌胃,用強迫游泳的行為學方法來檢測大鼠的抑郁行為學變化。結果如下:
組別 處理 動物在水中的不動時間(秒)
1 ____________ 82±15
2 CUMS 123±11
3 CUMS+度洛西汀10mg/Kg 92±28
4 CUMS+Rg5mg/Kg 63±29
5 CUMS+Rg10mg/Kg 62±30
注:動物在水中的不動時間可評價抑郁程度。
①本實驗的對照組組別有____________,第1組的具體處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文字描述)。
②根據實驗結果推測在已有西藥度洛西汀的情況下,Rg____________(有/沒有)作為抗抑郁中藥的研究前景,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2022·安徽·滁州市第四中學模擬預測)如圖為兩個蛙的坐骨神經腓腸肌標本,A、B分別指兩個標本上的坐骨神經,神經A直接搭在右肌肉上,刺激B,左肌肉和右肌肉均會收縮,現在要利用這個標本通過一次實驗同時證明神經沖動在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而在突觸的傳遞是單向的,請完善實驗思路。
(1)實驗思路
①刺激A、B,觀察肌肉是否收縮確定標本具有正常話性。
②在神經______上連接一個電表,給予神經______適宜強度的刺激。
③觀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實驗結果分析: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說明神經沖動在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而傳遞是單向的。興奮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探究Na+濃度與動作電位峰值的關系,進行了下面的實驗:將蛙坐骨神經纖維置于生理溶液中,給予適宜刺激后,測得其膜電位變化峰值為+30mv,在一定范圍內增加上述溶液中的Na+濃度,并測量其膜電位峰值變化。
①若適當增加某離體神經纖維所處溶液的KCl濃度,其靜息電位的絕對值會______(填“增大”“不變”或“減小”)。
②請預測實驗結果_________________(以坐標曲線圖形式表示實驗結果)。
③蛙的坐骨神經是許多__________經結締組織包裹而成,刺激神經上某一位點,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大,肌肉收縮的力度也相應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類題練習參考答案
1.D 【解析】a處產生興奮,a處Na+內流,會產生動作電位,方式為協助擴散,A正確;a處興奮時的膜電位為外負內正,B正確;b處為突觸,通過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轉換傳遞興奮,C正確;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因此c處產生的興奮不可傳到a處,D錯誤。故選D。
2.B 【解析】未受刺激時,電表測得的是膜外兩點的電位差,若測靜息電位,需將電流表的一側電極放到膜內,靜息電位時,膜主要對K+有通透性,A錯誤;效應器是傳出神經末梢及其支配的肌肉或腺體,因此,在特定的情況下,圖乙釋放的神經遞質能使某些腺體分泌,B正確;興奮在反射弧中的傳遞是單向的,其原因是神經遞質存在與突觸前膜的突觸小泡中,且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通過突觸間隙作用于突觸后膜,進而引起突觸后膜的電位變化,即興奮在圖乙中只能由b→a傳遞,C錯誤;若給圖甲箭頭處施加一強刺激,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且興奮傳導的方向與膜內電流方向相同,與膜外電流方向相反,D錯誤。故選B。
3.D 【解析】反射的完成需要經過完整的反射弧,刺激圖中的b點時出現肌肉收縮沒有經過完整的反射弧,不屬于反射,A錯誤;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Na+內流,其膜電位變為外負內正,產生動作電位,軸突膜外側局部電流的方向與興奮傳導方向相反,B錯誤;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據圖可知,興奮不能由b傳向a,C錯誤;刺激圖中的b點時,興奮可經由c傳向肌肉,但不能反向傳導至b和a所在的電表,故將出現肌肉收縮、電表①和電表②均不偏轉的現象,D正確。故選D。
4.B 【解析】根據神經節可知,①是感受器,②是傳入神經,③是神經中樞,④是傳出神經,⑤是效應器,A錯誤;刺激②電流表偏轉兩次,刺激④電流表偏轉一次,可證明興奮在神經元之間的傳遞是單向的,B正確;神經遞質合成過程需要消耗ATP,出細胞的方式為胞吐,需要消耗能量,但在突觸間隙中的擴散不需消耗ATP,C錯誤;丙釋放抑制性遞質后,導致陰離子進入突觸后膜,使外正內負的靜息電位值增大,D錯誤。故選B。
5.D 【解析】由于刺激點在位置①的左側,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需要時間,故位置①和②先后產生動作電位,并不能據此證明神經纖維上興奮單向傳導,A錯誤;位置①和②的峰值與Na+內流有關,Na+內流會形成外負內正的動作電位,膜外電位低于膜內,B錯誤;由于神經遞質有興奮性和抑制性兩種,故興奮以化學信號的形式傳遞到突觸后膜,引起下一個神經元興奮或抑制,C錯誤;神經纖維的電位變化,是細胞膜對于鈉離子或鉀離子的通透性發生改變造成的,D正確。故選D。
6.B 【解析】刺激a點時興奮同時到達電流計兩極,電流計不偏轉;刺激b、c兩點指針偏轉2次;由于興奮只能從突觸前膜向突觸后膜單向傳遞,刺激d,指針只偏轉一次,A錯誤;若僅刺激圖1中某個刺激點證明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雙向傳導,需要改變刺激點或接點位置,觀察到指針偏轉兩次,即可證明,B正確;圖2的電流計兩極接在突觸兩側,無法證明興奮可以在神經纖維上雙向傳導,C錯誤;刺激c點電流計指針偏轉2次,刺激d點電流計指針只偏轉1次,可證明突觸傳遞的單向性,D錯誤。故選B。
7.D 【解析】多巴胺是神經遞質,是通過胞吐作用釋放的,不是通過轉運體運輸,A錯誤;多巴胺發揮作用后,被突觸前神經元的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轉運體運回突觸前神經元,B錯誤;可卡因與突觸前膜多巴胺轉運載體結合,會阻礙多巴胺被突觸前神經元回收導致突觸間隙的多巴胺增多,從而使大腦“獎賞”中樞持續興奮,產生“快感”,C錯誤;若突觸前膜上的多巴胺轉運體被內吞,消化,則突觸間隙的多巴胺增多,大腦“獎賞”中樞的興奮性持續,興奮性增強,D正確。故選D。
8.B 【解析】藥物甲抑制去甲腎上腺素的滅活,進而導致突觸間隙中的NE增多,A正確;由圖可知,神經遞質可與突觸前膜的α受體結合,進而抑制突觸小泡釋放神經遞質,這屬于負反饋調節,藥物乙抑制NE釋放過程中的負反饋,B錯誤;由圖可知,去甲腎上腺素被突觸前膜攝取回收,藥物丙抑制突觸間隙中NE的回收 ,C正確;神經遞質NE與突觸后膜的β受體特異性結合后,可改變突觸后膜的離子通透性,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D正確。故選B。
9.A 【解析】本實驗需要評定大鼠自身產生多巴胺的情況,才能判斷茶氨酸對多巴胺釋放的影響,所以需要增加一組空白對照實驗,即不添加茶氨酸、其他條件與另兩組相同且適宜,A正確;從圖中不能看出茶氨酸濃度越大,促進多巴胺釋放的作用時間越長,B錯誤;神經遞質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受體,受體不能決定多巴胺釋放的位置,C錯誤;多巴胺發揮作用后,能使突觸后膜內側鈉離子濃度比外側低,D錯誤。故選A。
10.(1)組織液
(2)5-羥色胺轉運載體從突觸間隙運走5-羥色胺,從而使5-羥色胺更多地刺激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 不同
(3)①1、2、3 不用慢性溫和不可預見性刺激的方法處理,每天灌胃等量的雙蒸
②有 4、5組與2、3組相比,大鼠不動時間明顯縮短,說明人參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還要好
【解析】(1)5-羥色胺作為神經遞質從突觸前膜釋放后,經過突觸間隙的組織液的運輸才能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引發突觸后膜電位變化,導致下一個神經元興奮。
(2)據圖分析可知,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機理是:抑制5-羥色胺轉運載體從突觸間隙運走5-羥色胺,從而使5-羥色胺更多地刺激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若單胺類氧化酶抑制劑也可作為抗抑郁癥藥物,其作用機理是抑制5-羥色胺被滅活二使其持續作用于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所以其與度洛西汀治療抑郁癥的機理不同。
(3)①分析題意,本實驗目的是研究人參有效成分人參皂苷(Rg)能否抗抑郁,則實驗的自變量是Rg,故該實驗的對照組是1、2、3;實驗設計應遵循對照與單一變量原則,故第1組應為空白對照,具體處理是不用慢性溫和不可預見性刺激的方法處理,每天灌胃等量的雙蒸水。
②分析實驗結果可知,4、5組與2、3組相比,大鼠不動時間明顯縮短,說明人參皂苷可抗抑郁,且比度洛西汀抗抑郁效果還要好,故Rg有作為抗抑郁中藥的研究前景。
11.(1)②B A ③左肌肉、右肌肉收縮情況和電表偏轉情況
(2)左肌肉、右肌肉都收縮,電表不偏轉 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
(3)①“減小” ②
③神經纖維 受刺激發生興奮的神經纖維數量逐漸增加或不同神經纖維興奮所需要的強度閾值不同
【解析】現要證明神經沖動在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的,而在突觸的傳遞是單向的,可通過證明神經A上的神經沖動能傳至左、右肌肉,但不能通過右肌肉處的突觸傳至神經B。因此②應在神經B上連接一個電表,并給予神經A適宜強度的刺激。③觀察左肌肉和右肌肉收縮情況和電表偏轉情況。
(2)若左右肌肉都收縮,則可以說明神經沖動在纖維上的傳導是雙向;若電表不偏轉,說明神經沖動不能從右肌肉傳至神經B,在突觸處的傳遞是單向的。由于神經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然后作用于突觸后膜上,所以興奮在突觸處只能單向傳遞。
(3)動作電位的產生是由于神經纖維受到刺激時,膜上Na+通道打開,使Na+內流,從而產生內正外負的動作電位。所以膜外鈉離子的濃度會影響動作電位的峰值,而靜息電位的形成是鉀離子外流的結果,所以膜外鉀離子濃度會影響靜息電位的大小。據此分析如下:
①若適當增加某離體神經纖維所處溶液的KCl濃度,則鉀離子外流的量減少,所以其靜息電位的絕對值會減小。
②若外界Na+濃度增大,膜內外濃度差增大,興奮時Na+通過通道內流加快,會導致動作電位增大,結合題干可推測,膜電位峰值會隨著生理溶液中Na+濃度的增大逐漸增大,實驗結果可表示為:
③蛙的坐骨神經是許多神經纖維經結締組織包裹而成,刺激神經上某一位點,在一定范圍內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大,肌肉收縮的力度也相應增大,其原因是不同神經纖維興奮所需的刺激強度閾值不同,隨著刺激強度的增大,受刺激發生興奮的神經纖維數量逐漸增加,引起效應器的反應強度也因此逐漸增大。
答案第1頁,共2頁
12 / 1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pre id="tfb94"><li id="tfb94"></li></pre>

<bdo id="tfb94"><rt id="tfb94"></rt></bdo>
  • <menu id="tfb94"><dl id="tfb94"></dl></menu><i id="tfb94"><acronym id="tfb94"><sub id="tfb94"></sub></acronym></i>

    1. 主站蜘蛛池模板: 怀远县| 邳州市| 钦州市| 阳西县| 呼图壁县| 兴国县| 枞阳县| 苍溪县| 江源县| 鄂托克旗| 建阳市| 密山市| 察隅县| 枞阳县| 平武县| 义马市| 道真| 松桃| 新和县| 陵水| 滦平县| 新河县| 宁蒗| 油尖旺区| 辉南县| 南皮县| 吉木萨尔县| 南雄市| 兰溪市| 林甸县| 同江市| 阿克陶县| 仁布县| 宜章县| 大同市| 西乡县| 高尔夫| 高尔夫| 芜湖市| 磐安县| 峨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