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軟體動物【教學目標】1.了解河蚌的形態結構特點和生理特點。2.概述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3.舉例說明概述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4.認同應辯證地認識軟體動物與人類的益害關系。【教學重點】概述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們與人類生活的關系。【教學難點】舉例說明軟體動物的結構特征與功能相適應。【教學過程】教學內容 教師活動 學生活動 教學意圖導入新課 展示:各種各樣的軟體動物的圖片。提問:它們雖然形態各異,但都屬于軟體動物。那么,它們具有哪些共同特征呢?你知道的軟體動物還有哪些?對學生的陳述暫時不給予對與錯的評價,進一步提問:烏賊、章魚等體外不具有硬的,為什么也屬于軟體動物?引導學生通過實驗觀察,歸納軟體動物的特征。 觀察、歸納:許多軟體動物的身體表面具有硬的貝殼。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說出曾接觸過的軟體動物。疑惑,產生求知欲。認識到科學實驗和觀察的重要性。 聯系實際生活,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觀察河蚌的內部結構 實驗:打開縊蟶(或其他雙殼類動物)的貝殼,揭開部分外套膜,觀察內部結構。指導學生的操作。 以2~4人為小組進行實驗和觀察,認識相應的內部結構,思考并回答以下問題。 在學生獲取經驗性材料的基礎上,構建生物學概念,培養學生的實驗、觀察能力和思維能力,同時在潛移默化中逐步認同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組織學生將實物與書中的圖片相結合進行觀察,并討論以下問題。1.貝殼的作用是什么?2.你所觀察的動物靠什么結構運動的?又是靠什么結構呼吸呢?3.外套膜的作用是什么?4.珍珠是如何形成的?教師對學生的回答進行補充,師生共同總結。 1.依據經驗推知貝殼具有保護動物的作用。2.靠足運動,用鰓呼吸。3.外套膜包裹著河蚌柔軟的身體。河蚌體表的貝殼就是由外套膜的分泌物形成的。4.貝殼最里面的一層光亮,叫珍珠層。當河蚌的外套膜受到沙粒等異物刺激時,會分泌大量的珍珠質把異物包裹起來,從而形成光彩奪目的珍珠。歸納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 展示:各類軟體動物的圖片,重點說明烏賊、章魚的結構特點。提問:這些種類的軟體動物在結構上有哪些共同特征? 觀察其他種類的軟體動物,與教師共同總結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身體柔軟;有外套膜,身體外面有貝殼(或者具有被外套膜包被的貝殼)。觀察判斷,進一步鞏固軟體動物的概念。 通過歸納,將形象思維轉化成抽象思維,由個別到一般歸納軟體動物的主要特征。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提問:你能依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舉例說出軟體動物與人類的關系嗎?展示:教師和學生搜集的相關圖片、文字或視頻資料,引導學生歸納。 以小組為單位參與討論,結合書本內容以及搜集到的相關資料,舉例說明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分析軟體動物對人類有益和有害兩個方面的相關資料,認同應該辯證地看待軟體動物與人類生活的關系。 調動學生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培養學生收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學會辯證地分析事物。PAGE1 / 3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