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第四節 《生物的變異》導學案1一、學習目標1.舉例說出可遺傳的變異和不遺傳的變異,并能說出引起兩種變異的原因。2.舉例說出生物的性狀既受遺傳物質的控制,又受環境因素的影響。3.舉例說出遺傳育種的幾種方法,以及在生產中的應用。二、預習反饋(1)變異的概念:生物 與子代之間,以及 與 之間存在 的現象,變異在自然界中是 存在的。(2)可遺傳的變異:由于 的改變引起的,能夠傳遞給后代。不遺傳的變異:由 導致,沒有 的改變,不遺傳給后代。使得生物群體更加適應周圍的環境。(3)有利于生物生存的變異是 ,不利于生物生存的變異是 。(4)變異的意義:生物的變異有利于生物的 ,各種有利的變異會通過遺傳不斷地 ,不利的變異會被 。(5)變異的應用:人們通常利用人工方法對生物進行適當處理,促使生物體內的 發生改變,從而產生新的變異個體,從中選擇人們需要的變異類型進行培育,獲得 。三、新知探究:探究點一:認識變異觀看大屏幕,快速識記變異的定義。探究點二:變異的類型及意義(一)變異的因素觀看大屏幕,總結引起變異的因素: 、 。根據引起變異的原因,可以把變異分為 、 。合作交流:結合課本107-108頁提供的四幅圖片分析它們各屬于哪種變異,并說明理由。(二)變異對個體的影響觀看多媒體,解決問題:1、 結合圖片分析,生物的變異對個體都是有利的嗎?哪種變異對個體有利,哪種不利?2、 從對生物個體角度來看,變異可以分為哪兩類?(三)深入探究:變異的意義根據大屏幕圖片分析,結合課本圖4.4-15,說出變異的意義。(三)探究點三:變異在農業生產上的應用閱讀課本109頁結合大屏幕圖片的信息,了解人類在農業上利用變異的方法主要有哪幾種?并分別舉例。變異在農業生產中的應用方法:1、2、3、 等。四、當堂訓練1、 下列疾病不是遺傳病的一組是( )A.血友病和白化病 B.色盲和先天愚型C.呆小癥和侏儒癥 D.白化病和色盲2、不能遺傳給后代的變異往往是由什么因素引起的 ( )A.兩個品種雜交 B.基因變化C.染色體發生變化 D.環境影響3、玉米有時會出現白化苗,這種現象屬于( )A.有利、不遺傳的變異 B.不利、不遺傳的變異C.有利、可遺傳的變異 D.不利、可遺傳的變異4、一只雌貓一次產了四只小貓,這四只小貓在毛色上不完全相同,則說明生物體具有 ( )A.遺傳性 B.變異性C.進化性 D.適應性5、實驗分析題: 科學工作者將一種普通(產量不高)的矮桿(抗倒伏能力強)小麥與一種高產的高桿(抗倒伏能力差)小麥作親本進行雜交。在后代植株中出現了普通、高桿,普通、矮桿,高產、高桿,高產、矮桿4種類型的小麥。選出其中的高產、矮桿植株進行繁殖培育,再經過若干代的選擇培育后便得到高產、矮桿的新品種小麥。據此回答:(1) 題中涉及到小麥的性狀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2) 性狀從親代傳給后代的現象叫____________________。(3) 雜交后代中出現了普通、高桿和高產、矮桿類型,這種現象叫__________。(4) 科學工作者從后代選出對人有益的變異類型進行培育,這種方法叫_______。五、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的收獲是什么?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