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灌南縣思想品德八年級上冊導學建議案第4課 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學習內容: 第一框 人不能選擇父母學習目標:1.父母賦予我們生命,我們是父母生命的延續,體會我們與父母之間的關系是世界上最親密的關系,從而進一步感受父母子女間的濃濃親情。2.知道我們每一個人的生命都是父母賦予的,人不可能選擇自己的父母,父母與子女間的權利義務關系是由法律予以確認的。學習重點:父母賦予子女生命。學習難點:人不可能選擇自己的父母,也不應該挑剔父母。學法提示:情境感悟、合作探究、討論交流、歸結提煉。導學過程:一、導入示標:1.名言賞析:“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2.設疑導思:詩人為什么說“母親的呼喚”是“世界上有一種最美的聲音”?3.歸納導入:因為母親的呼喚充溢著慈愛和關切,流淌著溫暖和親情。二、自學知疑:(一)預習檢測:(每題1分,共10分)1.___________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因為這種愛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動地。2.____________是指由生育所發生的親子關系。3.父母與子女之間的愛是人類之愛中惟一真正基于_______ _____的愛。4.賦予我們生命,我們是父母____________ 的延續。5.具有血緣關系的直系血親——________________的關系是無法被解除的。6.我們不能選擇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的______________。7.人不可能選擇父母,也不應該____________父母。8.我與父母相似的地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____。另外,準備一張全家福照片。(二)質疑問難:三、探究交流: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這種愛能包容一切!這種愛能撼天動地!■“天下的父母之愛是相同的”1.感悟:生命探源●看一看:仔細觀賞《生命的孕育》等關于生命科學的光盤視頻,感知母親十月懷胎的艱辛和一朝分娩的陣痛。●想一想:子女的生命是誰賦予的?2.體會:情深意濃●讀一讀:反復閱讀文本P38的親情案例《車禍中親子情》●說一說:讀完這一親情故事,你想對大家說什么 ●情感升華:“可憐天下父母心”,天下的父母之愛是相同的,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因為這種愛能包容一切。■“父母賦予子女生命”●辨別:相像之處●辨一辨:觀察你家全家福,看看父母和自己長相有哪些相像之處?根據觀察分辨,描述交流。●比一比:除了相貌,還有其它相似之處嗎?請說說看。●學點歸納:父母與子女之間的關系是基于血緣而存在的,正是這種血緣關系把父母和子女的生命牢牢地拴在了一起。■“人不能選擇父母,也不應該挑剔自己的父母”●法律連線:《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3條:“父母有保護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權利和義務。在未成年子女對國家、集體或他人造成損害時,父母有承擔民事責任的義務。”《中華人民共和國婚姻法》第23條:“父母與子女間的關系,不因父母離婚而消除,離婚后,子女無論由父或母直接撫養,仍是父母雙方的子女。”●體驗交流:有的同學認為:“自己父母的相貌、職業、社會地位、經濟收入等等比不上其他同學的父母,從而影響了自己的成長和將來的發展。”對此,請你深入思考和分組討論下列問題,暢所欲言,分組搶答。①在你的成長過程中,你抱怨過自己的父母嗎?②子女與父母關系可以被解除嗎 為什么?●感悟道理:“狗不嫌家貧,子不嫌母丑。”我們既不能為“有能耐”的父母感到驕傲和榮耀,更無須為“沒本事”的父母感到自卑和怨恨。我們不應挑剔父母,我們更不應嫌棄父母!我們不能選擇自己的出身,但可以選擇自己的未來。●品味:平凡人生●讀一讀:品讀欣賞P40關于華羅庚的一生簡介。●議一議:結合自身體驗,分組討論并交流展示下列問題。①一個人成長、成功主要取決于什么?與父母有必然的聯系嗎?②從子女與父母關系角度談談華羅庚的一生對你有什么啟示?●拓展延伸:世上最美味的泡面——他是個單親爸爸,獨自撫養一個七歲的小男孩。每當孩子和朋友玩耍受傷回來,他對過世妻子留下的缺憾,便感受尤深,心底不免傳來陣陣悲涼的低鳴。 這是他留下孩子出差當天發生的事。 因為要趕火車,沒時間陪孩子吃早餐,他便匆匆離開了家門。一路上擔心著孩子有沒有吃飯,會不會哭,心老是放不下。即使抵達了出差地點,也不時打電話回家。 可孩子總是很懂事地要他不要擔心。然而因為心里牽掛不安,便草草處理完事情,踏上歸途。 回到家時孩子已經熟睡了,他這才松了一口氣。旅途上的疲憊,讓他全身無力。正準備就寢時,突然大吃一驚:棉被下面,竟然有一碗打翻了的泡面!「這孩子!」他在盛怒之下,朝熟睡中的兒子的屁股,一陣狠打。「為什么這么不乖,惹爸爸生氣?你這樣調皮,把棉被弄?要給誰洗?」 這是妻子過世之后,他第一次體罰孩子。「我沒有……」孩子抽抽咽咽地辯解著:「我沒有調皮,這……這是給爸爸吃的晚餐。」原來孩子為了配合爸爸回家的時間,特地泡了兩碗泡面,一碗自己吃,另一碗給爸爸。可是因為怕爸爸那碗面涼掉,所以放進了棉被底下保溫。爸爸聽了,不發一語地緊緊抱住孩子。看著碗里剩下那一半已經泡漲的泡面:「啊 !孩子,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感悟交流:為什么爸爸認為這是世上最……最美味的泡面啊?四、訓練反饋:(一)精挑細選 理解生活(每題1分,共4分)1.“世界上有一種最美麗的聲音,那便是母親的呼喚。”但丁這句話表明 ( )A.母親的音質好,甜美聲音 B. 母親的呼喚充溢著慈愛和關切C.母親對孩子成長的影響比父親大 D. 母親永遠都是正確的2.“我的爸媽并不美,黑膚色,小眼睛,中等個頭。他們沒有什么能引人注意的地方。可是,在我的眼里,爸爸媽媽比誰都要美麗,都要能干,他們是我最敬愛的人了!”對此理解正確的是 ( )①父母賦予我們生命,與我們有著不可解除的血緣關系②不論父母俊丑貴賤,他們都是我們最值得敬愛的人③可以和經濟收入少,社會地位低的父母保持若即若離的關系④正因為不能選擇出身,所以更應該感謝生身父母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在父母眼中,孩子永遠是孩子。”你認為這句話 ( )A. 對,這是父母對子女無私的愛的表現B. 對,說明父母很愛自己的孩子,做子女的應該處處聽父母的C. 不對,孩子總是在長大,父母必須承認事實D. 不對,父母與子女不可能永遠生活在一起4.一個風景區正在運行的纜車突然墜地,36名乘客中有14人不幸遇難,而在悲劇發生的瞬間,一對年輕夫婦用雙手托起他們2歲的兒子。結果,兒子得救了,夫婦倆卻失去了生命。對此感想正確的是 ( )①父母之愛是無私的,偉大的 ②這是父母應該的,我們不必過于介意。③我們應該尊敬、理解、關心自己的父母④這對夫婦自我保護意識不強,不懂得珍惜自己的生命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二)體驗探究 理解生活(共4分,其中第1題2分,第2題4分)5.( 1)列舉說明:父母為自己的健康成長做了哪些令你感動至今難忘的事情 (2)思考交流:再讀文本P40數學家華羅庚的成長經歷,感悟其中包含的人生道理。五、學習感悟:父母之愛是人間至愛,父母賦予我們的生命,因此,我們既不可能選擇父母,也不應該挑剔父母,更不能嫌棄父母,而要學會感恩,學會報答!對此,你一定還會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4課 人不能選擇父母學習內容: 第二框 天下父母心學習目標:1.父母為撫養子女甘愿付出一切,體會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2.通過日常觀察、內心感悟、親情交流、實踐探究和親身踐行等多種方式,進一步加深父母子女之間的情感基礎,提高與父母交往和溝通的能力。學習重點:父母為撫養子女甘愿付出一切,體會父母之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學習難點:通過觀察感悟、交流實踐等多種方式,進一步體會父母之愛,加深父母子女之情。學法提示:閱讀感悟、討論交流、歸結提煉。導學過程:一、導入示標:1.播放音樂:《燭光里的媽媽》并展示課題,渲染氣氛,引起學生關注。2.感悟交流:聽完這首歌后,大家有什么感觸呢?3.歸結導入:其實,在這個世界上,在人的生命歷程中,父母是我們唯一不可缺少的。因為有了父母才有了我們,才使我們有機會在這五彩繽紛的世界里體味人生的冷暖,享受生存的快樂與幸福,是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給了我們享受世界萬物的基礎。父母的愛是人世間最偉大的愛,因為這種愛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動地。那么今天我們來學習第二框《天下父母心》,來感受這父母之愛的偉大。二、自學知疑:(一)預習檢測:(10分,第1題4分,第2題6分)1.父母之愛是人間 ,它最 ,它最 ,它最 。2.父母不僅養育了子女的 ,還塑造了子女的 。3.天下父母之愛是 的,都渴望自己的兒女 和 是天下父母共同的心愿。4.說一個關于孝敬父母的典故。5.說一首關于歌頌父愛或母愛的詩歌。6.舉一個你知道的,在現實生活中關于孝敬父母長輩的事例。(二)質疑問難:三、探究交流:■“父母之愛的偉大”●閱讀感悟:在汶川地震中,一位母親在房屋倒塌的瞬間,用身軀保護住了自己三四個月大的孩子。當救援人員發現時,發現母親保持著保護孩子的姿態,已經停止了呼吸,懷里的女嬰毫發未傷地睡著,嬰兒的褲子里有部手機,上面有條寫好的短信:“親愛的寶貝,如果你能活著,一定要記住我愛你。”●探究交流:請你評析這位母親的行為?你有何感悟?●愛的訴說:愛在我們的身邊,請你回憶:父母做過最讓你感動的事是——父母做過最讓你高興的事是——你做過讓父母很傷心的事是——你做過讓父母很難過的事是——■“天下父母同心”●閱讀感悟:指名有感情地誦讀文本P43小偉的《給爸爸的一封信》●感悟交流:這封信突出了什么主題?●生活寫真:回憶父母為我們操勞操心的那些鏡頭,把那最令你感動的生活片段講出來,與同學一起分享。●愛的困惑:《我與女兒的對話》(學生角色扮演) 我:女兒,爸爸問你一個問題,你要說實話。 女兒:好的。 我:在你成長的13年中,我和你媽為你做了那么多,有沒有一件令你感動至今,都無法忘懷的事情? 女兒:(想了一會)爸,沒有。 我:為什么呢? 女兒:那不都是正常的嗎! 我:……●愛的反思:父母的愛是否理所當然?■“感受父母的養育之恩”●愛的感悟:常言道:天下父母心!只要我們用心體會,就能真正理解父母的那份愛,那顆心!下面讓我們用心去聆聽《一段父親的獨白》我的兒子,哪天當你看到我日漸老去、身體也漸漸不行、請耐著性子試著了解我。如果我吃的臟兮兮,甚至已不會穿衣服,耐心一點兒。你記得我曾經花了多少時間教你這些事嗎?當我一再重復,說著同樣的事情,請你不要打斷我,聽我說。你小時候,我必須一遍又一遍地讀著同樣的故事,直到你靜靜睡著。當我不想洗澡 不要羞辱我,也不要責罵我。你記得小時候,我曾經編出多少理由,只為了哄你洗澡。當你看到我對新科技一無所知,給我一點時間,不要嘲笑我。我曾經教會了你多少事情啊!如何好好地吃、好好的穿?如何面對你的生命?如果交談中,我忽然失憶,不知道該說什么了,給我一些時間想想。如果我還是無能為力,不要緊張。對我而言,重要的不是說話,而是能跟你在一起。當我的腿不聽使喚,扶我一把,就像我當初扶著你,踏出你人生的第一步。當哪天我告訴你我不想再活下去了,不要生氣,總有一天,你會了解,我已風燭殘年,來日可數。有一天你會發現,即使我有許多過錯,我總是盡我所能給你最好的。當我靠近你時,不要覺得感傷、生氣或埋怨。你要緊挨著我,如同當初我幫著你展開人生一樣的,了解我,幫我,扶我一把。用愛和耐心幫我走完人生。我將用微笑和我始終不變的愛來回報你。我愛你,我的孩子!●愛的交流:大家是否會被這樸實無華的言語所感動?是什么在感動著我們?●情感劇場:小明放學疲憊地回到了家中,爸爸、媽媽急忙 可是,小明回到自己的房間后,發現自己的書桌抽屜被打開了,而且自己的日記也被翻動了,便與爸媽大吵起來并摔門而出 ●體驗交流:大家看看發生這種情況你會怎么想呢?●愛的心聲:請把你對父母想說的話寫下來,回家送給父母。●閱讀體驗:默讀文本P45《母親的賬單》●能力訓練:請按照彼得和他母親的賬單繪制一份表格。●探究交流:如何看待彼得給母親寫帳單的做法?●搜集列舉:你能為父母開一份你“欠下”他們的賬單嗎?●愛心承諾:寫一個承諾卡,把我們最想對父母說的話寫進卡中,把我們的感激裝進卡內,親手交給自己的父母。●情感升華:父母之愛是人間至愛,它真摯,它深沉,它無私。人世間,我們雖然無法選擇父母的外貌和性格,但我們可以選擇孝心!我們雖然無法選擇父母的經濟收入和社會地位,但我們可以選擇感恩!用我們的拳拳之心、諄諄之意,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疼愛之情!四、訓練反饋:(一)精挑細選 理解生活(每題1分,共4分)1.“母親是傘,是豆莢,我們是傘下的孩子,是莢里的豆子。”席慕容的詩句表明了父母 ( )A. 為子女的成長和幸福竭盡全力 B. 對子女的關愛是無所謂的C. 只能為我們遮風擋雨 D. 子女要永遠早莢里的豆子2.七年級學生小強一天放學回家,因父母外出打工一時無法趕回家做飯,結果小強吃不上飯,只好餓著肚子回校上課,并說“我得不到保護,真不該。”對此,以下看法正確的是 ( )A. 小強父母應該趕回家做飯給小強吃 B. 小強有自立自強的優秀品質C. 小強沒有理解和體諒父母 D. 小強有較強的維權意識3.在日常生活中,需要我們 ( )①懂得父母賦予生命之恩,撫養教育之恩②從生活細節中體會父母對我們的關心和愛護③關心父母,理解父母 ④以實際行動報答父母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②③④ D. ①②③④4.下面四位同學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 感恩是一種美德,從感恩父母開始 B. 長大后孝敬父母,現在無所謂C. 父母教育和撫養我們是法定義務,不需要感恩 D. 對沒錢的父母不需感恩(二)身體力行 學會生活(每題3分,共6分)5.閱讀感悟:諾貝爾獎得主貝克特的劇本《結局》中有這樣一段:兒子對父親吼:“混帳!你為什么生我?”父親:“我不曉得。”兒子:“什么?你不曉得什么?”父親:“我不曉得生下的會是你!”(1)讀完這對對話,你會有什么樣的想法?(2)面對這樣的兒子,你想說寫什么呢?五、學習感悟:學完《天下父母心》這框內容后,對照你曾經有過的經歷,你一定會有許多感觸……我想說:第4課 人不能選擇父母學習內容: 第三框 孝敬父母長輩學習目標:1.培養自己對父母和長輩的孝心,并努力將孝心轉化到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2.懂得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根本,也是我國法律規定的每個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要善于在日常生活中,學會用多種方式表達對父母長輩的孝心。學習重點: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習難點:把我們對父母和長輩的孝心轉化到平時一言一行之中,以報答父母的養育之恩。學法提示:誦讀感悟,合作交流,明理踐行。導學過程:一、導入示標:父母愛兒女,是無條件的愛,完全是一種自然的愛。如果你問自己的父母:“你們為什么對我這么好 ”你的父母一定會這樣回答你:“不為別的,只因為你是我們的孩子!”這種完全出于一片愛心的親情,無條件地施予,是多么崇高而偉大!二、自學知疑:(一)預習檢測:1. 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一個人立身處世的最基本的 。2.孝敬父母也是 的重要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3.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對父母長輩履行應盡的 ,包括 、, 等。4.孝敬父母長輩表現在我們平時的 之中。5.細心收集:“中華二十四孝”的故事和圖片。(二)質疑問難:三、探究交流:■“孝敬父母的意義與原因”●歌曲欣賞:《懂你》(播放音頻)1.說一說:聽完這首流行歌曲,你有何感想?看誰感想更深刻!2.講一講:百善孝為先,講述歷史上孝敬父母的典型故事。看誰更精彩!3.找一找:敘述一則就在我們身邊子女不孝敬父母的事例。看誰更細心!4.議一議:以田世國為代表的孝老典型為什么舉世頌揚?而不孝子女卻遭人唾棄?請暢所欲言。●情感提煉:孝敬父母長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人的最基本道德規范。●案例分析:(一)南京市白下區五老村社區居委會首創的“居民道德點評臺”,89歲的吳老太,生有6兒1女,老伴早年去世,7個孩子因老人贍養問題,相互推諉,結果誰也不管,最后致使老人流浪街頭,無處安身。過去社區居委會雖然也多次出面做工作,但效果甚微。4月下旬,“點評臺”不點名地就這件事進行了專題點評,居民就這件事紛紛參與討論,發表意見,并對這種不贍養老人的行為給予了譴責。沒想到很有效果,沒過兩天,7個兒女面紅耳赤地找到社區居委會主任說,他們已把母親接回家撫養,再也不讓她一個人流浪街頭了。●體驗交流:為什么吳老太的兒女們會有從之前不贍養、孝敬老人到后來照顧、孝敬母親的重大轉變?結合材料和剛才所舉事例,從中你有何感悟?●案例分析:(二)陜西省興平市馬嵬鎮禮村的閻發祖和錢菊蘭夫婦年近7旬,如今3個兒子都已成家,但3個兒子都拒絕贍養老人,不支付生活費,而且對老人惡語相加,甚至動起了拳腳。今年,小兒子更是將老兩口趕出家門,并拆掉老人居住的舊房,花費數萬元蓋起新樓。老兩口只能住在新樓傍臨時搭建的窩棚里,靠耕種兩畝薄田維持生計……兩位老人分別將兒子們告到了法院,要求他們給付自己必要的生活費用。法院最終判決兄弟幾人必須承擔照顧父母的責任,履行自己作為人子義務。●感悟交流:結合案情分析,回答下列問題。(1)三個兒子對拒不贍養老人的行為會承擔什么后果?(2)請你幫著出些主意,談談如何維護兩位老人的權益,保障他們的生活?(3)從以上兩個問題的探討當中,你有何想法?■“孝敬父母長輩的含義(要求)及表現”1.想一想:文本P49陳毅的典型事例告訴我們什么道理?請即興搶答。2填一填:《我對父母知多少》主要內容 訪談前知多少 訪談后知多少父母的年齡父母的生日父母的結婚紀念日父母的愛好和特長父母的最大的愿望父母最愛吃的菜肴父母每天上班工作的時間父母每天家務勞動的時間●辯一辯:現實生活中,對孝敬老人的下列看法是否正確?看誰辯得準!①孝敬老人是成年人的事,中小學生年齡小,沒能力孝敬父母。②只有父母生病時、年老時才需要孝敬。③孝敬自己父母就行了,對于其他老人無所謂。●談一談:常回家看看被寫進《老年權益保障法》,對此你有何看法?●比一比:生活中我們對爸媽表達孝心的方式有多種多樣。看誰說的多?●情感升華:其實孝敬父母只是孝敬父母,就是要求子女對父母長輩履行應盡的義務。包括尊敬、關愛、贍養等等。對父母的表達方式,一句貼心的問候。一次耐心的傾聽,一段貼心的話語,一杯溫暖的熱茶,一把舒適的椅子、一份生日的禮物都能讓他們張開笑臉。孝敬父母就體現在我們平時的一言一行之中。■“兒女們的任何回報都比不上父母的養育之恩”●播放歌曲《常回家看看》體會其中歌詞的涵義,并發出行動倡導:心動不如行動,請大家以實際行動踐行!四、訓練反饋:(一)精挑細選 理解生活(每題1分,共4分)1.下列關于孝敬父母的名言中,在當代仍然有積極意義的是 ( )①“百善孝為先” ②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③“不孝有三,無后為大” ④“父母在,不遠游”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2.下面屬于孝敬父母的是 ( )①努力學習,讓父母高興 ②行動上幫助父母,為父母分憂③任何事情都委屈自己,迎合父母心理 ④勤儉節約,減輕父母負擔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3.學生小A的爸爸是為汽車司機,有一次他看見爸爸回家時心事重重,原來,爸爸開車撞傷人逃逸了。這時,小A的正確做法是 ( )A. 立即向公安機關舉報。 B. 幫爸爸隱瞞事實真相。C. 勸爸爸主動自首,勸說不成再舉報 D. 大人的事,不去管他。4.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表達了 ( )A. 我年老后也像別的老人一樣衰老,我年幼時也像別人一樣不懂事B. 用對待自己父母、子女的愛心去愛天下其他老人孩子C. 從我家的老人知道別的老人,從我家的孩子知道別的孩子D. 把愛心先給自己的老人、孩子,然后才能愛其他的老人孩子(二)明辨是非 體驗生活(6分)5.(1)觀察思考:請問你如何看待漫畫中的現象?(2)自我評價:用良心填表,用孝心做事!序號 內 容 自我測評 自我評價 改進措施1 對父母講話態度恭敬2 聽父母建議,不頂嘴3 出門和回家和父母打招呼4 父母身體不適,主動照顧5 經常和父母談心6 主動做力所能及的家務活7 不向父母提過高要求8 主動匯報學習情況9 記住父母生日,并致祝賀10 尊重爺爺奶奶和其他長輩五、感悟升華:正如歌中所唱:“把愛全給了我,把世界給了我”。孝敬父母不僅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社會主義道德規范的重要組成,同時還是我國憲法規定的公民必須履行的義務。我們每個人都應該孝敬父母,從今天開始,讓我們將愛心、孝心轉化為平平常常的實際行動吧!我今天就準備采取的行動是:- 12 -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