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2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教學目標1.說明反射弧的組成。2.掌握判斷反射弧的方向的方法3.闡明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與聯系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反射弧的組成(2)條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義2.教學難點條件反射的形成及其意義教學過程1.新課導入教師活動:利用課件展示縫衣服被針刺縮手的圖片,并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這一過程是如何發生的?分別涉及了神經系統的哪些結構?縮手動作在前,感覺動作在后,這有什么適應意義?學生活動:參與游戲活動,思考問題。活動意圖:激起學生的興趣。引出本節課題。2.新課講授一、反射與反射弧教師活動:如果你的手不小心觸到了火或尖銳的東西,你手上的感覺神經末梢接受到這種刺激,神經將信息傳到神經中樞,神經中樞發出信息,你迅速地將手縮回。上面描述的是一個縮手反射。那么什么是反射?教師活動:組織學生分組做膝跳反射的實驗。方法步驟:每兩位同學一組,兩人輪換進行實驗。①兩個人一組,一位同學為受試者坐在椅子上,一條腿自然地搭在另一條腿上。②另一位同學實驗者用橡皮錘或手掌內測邊緣快速地叩擊受試者上面那條腿膝蓋下方的韌帶。注意觀察小腿的反應。教師活動:先找兩名同學在講臺上進行實驗,其他同學分析失敗的原因,并強調注意事項。教師活動:提醒學生的注意事項有:(1)叩擊部位要準:叩擊前,最好摸一下韌帶的位置——緊貼膝蓋骨下方的柔軟凹陷處。(2)叩擊力量:把握叩擊力度,力爭做到快、準、穩。(3)叩擊時機:受試者放松。(4)受試者應充分放松,可以閉上眼睛實驗。兩人一組輪換各做幾次。教師活動:提出以下問題引導學生思考:1、叩擊韌帶時,小腿會出現什么反應?2、有的小組實驗不成功,原因何在?學生活動:思考問題并回答。教師活動:點評學生回答,講解反射的概念以及常見的實例。反射是神經系統調節身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方式。反射包括對信息的接受、傳導和處理。教師活動:引導學生做拍手游戲,加深學生對反射的理解。拍手游戲的游戲規則:兩同學一組,左手背后,伸出右手。兩人掌心相對,甲同學掌心朝上,乙同學掌心朝下相距一拳距離。乙拍甲的手掌,甲及時閃避為勝,四次后兩人交換。打中次數多的為勝利方。教師活動:剛才我們做的這個游戲,主要在你們的什么系統的參與調節下完成的?學生活動:神經系統。教師活動:同學們通過課前預習可以知道,完成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教師活動:那么剛才在做游戲的時候,我們是不是變得特別活躍,同樣,我們身體里面的細胞也會變得活躍,這就是產生了興奮。教師活動:講解興奮的概念以及興奮產生的過程。教師活動:課件展示反射弧的模型,講解反射弧的結構。教師活動:展示縮手反射示意圖和膝跳反射示意圖,并讓學生完成課本23頁討論:1.一個完整的反射活動僅靠一個神經元能完成嗎?2.縮手反射與膝跳反射的反射弧都是由哪些部分組成的?3.結合生活經驗,你還能舉出說明脊髓在反射中作用的其他實例嗎?學生活動:思考以上問題。教師活動:講解以上問題,講解要點:不能,至少需要兩個。2.這兩個反應的反射弧都由感受器、傳入神經、神經中樞、傳出神經和相應器組成的。3.人的排尿反射、排便反射等也有脊髓參與二、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教師活動:展示動物哺乳、縮手反射以及膝跳反射的圖片,引導學生思考這類反射的特征。教師活動:以上展示的都是非條件反射,他們都是與生俱來的。那么,同學們還能想到其他類型的反射嗎?學生活動:思考以上問題并回答。教師活動:展示訓練員引導動物吃飯以及上廁所的圖片,講解條件反射的概念。教師活動:展示條件反射的建立過程實例,講解條件反射建立的過程。教師活動:引導學生思考條件反射與非條件反射的區別,并講解。教師活動:在上面實例中,只要搖鈴就會給狗狗食物,如果只是搖鈴但是不給食物,那這個反射還會成立嗎?教師活動:講解條件的消退現象。教師活動:講解條件反射建立之后要維持下去,還需要非條件刺激的強化。并著重講述條件反射可以消退,非條件反射一般是永久的。教師活動:講解非條件反射的數量是有限的,條件反射的數量則幾乎是無限的。并講述條件反射對于生物的意義。四、板書設計第二章第2節 神經調節的基本方式一.反射與反射弧1.反射的概念2.興奮的概念3.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4.反射弧的組成二.非條件反射與條件反射1.條件反射和非條件反射的概念2.條件反射的建立3.條件反射的消退4.條件反射的意義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