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人教版(2019)必修1 分子與細胞 第6章 細胞的生命歷程第1節 細胞的增殖第1課時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的確定課程標準與本節對應的要求是:“描述細胞通過病原體方式進行分裂,其中有絲分裂保證了遺傳信息在親代和子代細胞中的一致性,”根據上述要求和建議,本節課教學目標確定如下:1.簡述細胞的生長和增殖的周期性。2.概述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闡明有絲分裂的意義。二、教學重難點1、教學重點(1)真核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2)有絲分裂的意義2、教學難點(1)有絲分裂各時期的主要變化特點。(2)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的變化規律。三、教學設計思路本節課以學生自主學習為主,教師在授課時,采用讓學生自主閱讀學習,并提出若干問題,以問題驅動學生的學習的方式,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和思考能力,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四、教學步驟1、新課導入教師利用課件展示“象與鼠”的圖片,象與鼠的個體大小相差十分懸殊。并組織學生討論:1.請推測象與鼠相應器官或組織的細胞大小是否也有很大差異。2.生物體的長大,是靠細胞數量的增多還是靠細胞體積的增大 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通過圖片,引起學生的學習興趣,通過問題串,引入本節內容2、新課講授一、細胞增殖引導學生思考:為什么生物體大都是由許多體積很小的細胞組成的,而且細胞生長到一定程度會發生細胞分裂或者不再繼續生長呢?細胞為什么不能一直生長形成大型的單細胞生物呢?限制細胞繼續增大的因素有哪些呢?教師引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5頁“思維訓練”,利用細胞模型(含有酚酞的瓊脂塊),引出以下問題:1.細胞的表面積和體積的比值與細胞的大小有什么關系?2.從物質運輸的效率看,細胞為什么不能太大?3.細胞越小,越有利于細胞與外界的物質交換,那么,細胞是越小越好嗎?通過討論使學生深入思考,并用聯想的方法將模擬實驗的結果遷移到細胞。有利于培養學生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多細胞生物體體積的增大,即生物體的生長,既靠細胞生長增大細胞的而體積,還要靠細胞分裂增加細胞的數量。而細胞數量的增多,是通過細胞分裂來實現的。教師指導學生閱讀教材第110頁的內容,并讓學生自我總結細胞增殖的概念和細胞增殖的意義鍛煉學生的閱讀能力和總結能力二、細胞周期由于剛剛的學習,我們知道了細胞增殖具有周期性,那么什么是細胞周期呢?細胞周期包括哪幾個階段呢?通過問題,引入下節內容教師組織學生閱讀教材第111頁,并利用課件展示有絲分裂細胞周期圖,然后提出以下問題:1.體細胞的分裂有什么規律?2.什么是細胞周期?是否所有的細胞都有細胞周期?3.不同種類細胞的細胞周期持續時間是否相同?4.細胞周期包括哪兩個階段 它們在時間外配上有什么特點?5.細胞分裂期的四個時期是如何劃分的,它們之間是否有明確的分界?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互相討論并回答問題憑借有絲分裂細胞周期過程圖、教材文字部分,圖文結合,和相關問題串,讓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理解,培養學生的識圖能力和小組合作意識三、有絲分裂教師利用之前準備好的洋蔥根尖細胞有絲分裂永久裝片,讓學生在顯微鏡下觀察,并提供動植物有絲分裂模式圖,結合教材第111-113頁的內容,回答以下問題:1.一個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產生的2個細胞,染色體數目一樣嗎?2.有絲分裂過程如何實現染色體的平均分配?染色體的形態如何變化?3.染色體是如何被平均分配到細胞兩極的餓?通過學生討論,總結有絲分裂各時期的特點教師利用鐵絲或者橡皮泥等材料,讓學生制作染色體模型,模擬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的行為變化,通過自己動手制作,讓學生直觀感受到有絲分裂的動態過程。同時教師利用圖片講解染色體、染色單體和DNA的關系,幫助學生深入理解有絲分裂各時期染色體的變化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和操作能力五、板書設計第6章 第1節 細胞的增殖第1課時一、細胞增殖二、細胞周期三、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過程2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