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022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試題溫馨提示:全卷分試題卷Ⅰ、試題卷Ⅱ。試題卷共4頁,有兩大題,30個小題。滿分為100分,考試時間為90分鐘。試題卷 I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請選出各題中一個符合題意的正確選項,不選、多選、錯選均不給分)1.以下不屬于地圖最基本“語言”的是( )A.方向 B.經緯網 C.比例尺 D.圖例和注記2.根據省教育廳的安排,寧波市63名教師將赴新疆支教。從區域交流角度看,選派教師到新疆支教屬于( )A.技術交流 B.信息交流 C.經濟交流 D.人才交流3.下列哪些地理條件有利于聚落的形成( )A.地形崎嶇、資源貧乏B.土壤肥沃、水源充足C.交通不便、遠離水源D.氣候惡劣、土壤貧瘠4.居委會管理流動人口和計劃生育,這是社區的( )A. 政治功能B. 經濟功能C. 文化功能D. 管理功能5.從寧波自駕游(駕車)到杭州,有助于人們選擇合適的高速公路出行的地圖是( )A.臺州市旅游圖 B.杭州市地形圖 C.浙江省交通圖 D.浙江省政區圖6.中學生活把我們帶進了一個別樣的天地,我們從此站在一個新的起點上。為此,我們應該( )A.提高學習效率,勇于迎接新的生活B.牢牢抓住機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C.一心專注學習,不要參與其它活動D.發展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無關緊要7.“有夢想,有機會,有奮斗,一切美好的東西都能夠創造出來?!边@句話語告訴我們青年人( )A.成才的關鍵和前提是把握機遇 B.只要艱苦奮斗夢想就一定能實現C.要有遠大的理想并為之奮斗 D.要把個人夢想與中國夢聯系起來8.暑假里,小慧到西安旅游參觀了兵馬俑,學會了很多歷史知識;小紅參加了關愛孤寡老人的志愿者活動,對于關愛他人有了更深的理解;小剛學會游泳,懂得了很多救人的知識。同學們參加的這些活動表明( )A.雖然這些不是真正的學習,但他們的假期生活非常充實B.將所有的時間用在旅游、參加志愿者活動中是不可取的C.在校外可以學到很多知識,所以不必在校園內刻苦學習D.學習的方式與途徑多種多樣,不僅僅局限于課堂中學習9.小譚:“上初中后,學習科目太多,真不知如何去學。”小城:“是呀,而且現在老師講課方式與小學差別很大,我有點不適應”為了更好地適應初中學習生活,他們應該( )①聽之任之,隨波逐流②不與他人交流,埋頭苦讀③科學安排時間,提高學習效率④適應老師的教學方式,調整學習方法A.①②B.②④C.①③D.③④10.“當被朋友傷害時,要寫在易忘的地方,風會負責抹去它;當被朋友幫助時,要把它刻在心里,那里任何風都抹不去,”對此,你的理解是( )①友誼是寶貴的,我們要學會承受并處理友誼中受到的傷害②友誼決定一個人的學習和生活③友誼會使我們的青春更燦爛④友誼是兩顆心溝通的橋梁,需要理解和寬容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1.智能手機、互聯網的發展,實現了我們天涯若比鄰的心愿。通過網絡,我們可以與他人分享好玩的視頻,分享身邊的故事,分享精彩的圖片。同時,網絡上的某些低俗內容也讓人厭煩不已。這說明( )①互聯網無所不能,具有強大的吸引力②網上交往開辟了人際交往的新通道③虛擬世界的交往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④網上交往能滿足我們一切心理需要A.②③B.①③C.①④D.②④12.七年級的小方來自外地,和周圍的同學都不認識,便把自己封閉起來,顯得孤單落寞。下列建議能幫他擺脫困境的是( )A.順其自然,等待友誼的到來 B.努力學習,學習是中學生最重要的事C.主動接觸同學,積極開放自我 D.從網絡中求慰藉,網友也是朋友13.徐夢桃與美國運動員考德威爾場上是對手,場下是朋友。2022年2月14日晚,北京冬奧會自由式滑雪女子空中技巧決賽落幕,徐夢桃以一個近乎完美的動作獲得金牌。賽后,考德威爾在第一時間緊緊擁抱住徐夢桃,一邊親昵地稱呼她為“桃桃”,一邊祝賀她在自己家鄉贏得了奧運冠軍。這表明( )A.友誼是一成不變的B.競爭并不必然傷害友誼C.友誼不能沒有原則D.友誼是平等的、雙向的14.1982年,北京人遺址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關于北京人下列表述正確的是( )A.是我國境內目前已確認的最早的古人類 B.會使用火和打制石器C.已經會制造工具和種植水稻 D.會建造房屋和使用陶器15.央視熱播的《舌尖上的中國2·時節》展現了不少中國傳統美食的生產、加工工藝。假設該劇組想拍攝有關我國最早種植水稻的專題片,你認為最符合拍攝要求的外景地是( )A.元謀人遺址 B.北京人遺址 C.河姆渡遺址 D.半坡遺址16.考古挖掘發現,半坡遺址有密集的房屋、貯藏用的窖穴和飼養牲畜的圈欄。據此推斷半坡原始居民的生產生活方式是( )A.刀耕火種 B.游牧漁獵 C.農耕定居 D.鐵犁牛耕17.“中華開國五千年,神州軒轅自古傳。創造指南車,平定蚩尤亂……”這是孫中山對“人文初祖”黃帝的評價。與“平定蚩尤亂”有關的戰役是( )A.牧野之戰 B.涿鹿之戰 C.城濮之戰 D.巨鹿之戰18.以身作則、公而忘私的精神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之一。中國歷史上禹曾經為治理黃河水患,三過家門而不入;后來他又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個王朝。這個王朝是( )A.夏朝 B.商朝 C.西周 D.秦朝19.《史記》記載:“武王……封功臣謀士,而師尚父為首封。封尚父于營丘,曰齊。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魯。封召公奭于燕。”這反映的是( )A.武王伐紂 B.西周分封制 C.春秋爭霸 D.戰國七雄20.他任用丞相叫管仲,“尊王攘夷為口號, 第一霸主逞威風”。該歌謠中的他是( )A.齊桓公 B.晉文公 C.楚莊王 D.越王勾踐21在我國古代,人們會以“?!薄案弊鳛槊?,如孔子的弟子司馬耕,這反映了牛耕技術在當時備受人們推崇。牛耕的使用開始于( )A.春秋戰國時期 B.秦漢時期 C.隋唐時期 D.明清時期22.黃仁宇在《中國大歷史》中寫道:“周代的諸侯,有王室的家屬、商之子孫,和現有各部落國家的首長。他們按國之大小,理論上以五等面積,封為五級。這些諸侯各按所封地距國王都城的距離而有不同的功能和義務。”材料不能說明( )A.周朝實行分封制 B.分封對象包括親屬、殷商遺民等C.分封制對后世產生深遠影響 D.諸侯擁有不同的權利和義務23.紀錄片《文明》于2018年3月1日首播,作為中國古老文明代表的三星堆青銅人頭像、青銅面具驚艷亮相。下列關于我國古代青銅工藝成就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A.原始社會末期已出現青銅器 B.夏朝時青銅器種類逐漸增多C.商周時期成都平原盛行“三星堆”文化 D.四羊方尊是世界現存最大的青銅器24.王國維說:“自周之衰,文王、周公勢力之瓦解也,國民之智力成熟于內,政治之紛亂乘之于外,上無統一之制度,下迫于社會之要求,于是諸于九流各創其學說。”他意在說明( )A.分封制的崩潰 B.商鞅變法的作用C.兼并戰爭的后果 D.百家爭鳴的原因25.周朝時齊魯兩個諸侯國大致都在今山東境內,而山東簡稱“魯”與以下各項中哪一項關系最密切?( )A.齊桓公“尊王攘夷”損害了周王的威信 B.齊國綜合實力遠遠弱于魯國C.老子及其學說對后世影響巨大 D.孔子及其學說對中國傳統文化影響深遠試 題 卷 Ⅱ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50分)26. (10分)鄞州區某中學決定到衢州三衢山研學,閱讀材料,回答問題。(1)研學前同學們找到圖 1,發現三衢山位于蘭溪的_________方向;你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__。(2分)(2)在三衢山景區門口,同學們在圖 2 中發現有甲、乙兩條線路,他們想輕松一點去登山,在甲、 乙兩條登山路線中應選擇_________;因為_______________。(3分)(3)在圖 2 中,他們來到_________處(填字母),看到懸崖百丈;來到_________處(填字母),看到兩座山峰聳立在自己兩側;還看到了一條小河,它的流向是_________。(3分)(4)圖 3 這一帶是典型的_________聚落,當地人大多從事_________。(2分)27.(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小夏和周周是好朋友,最近小夏因家里發生了一些事情而悶悶不樂,看到小夏這樣,周周便關切地問小夏到底發生了什么事,小夏一直閉口不語,周周很擔心,繼續追問了幾句,小夏就沖周周發脾氣,兩人幾天都不搭理對方。材料二:周周這段時間對網上交友產生了興趣,在網上結識了一位網友,兩人談得很投機,周周覺得找到了知心朋友,前幾天網友提出見面的要求,周周欣然應約前往,結果被對方騙走了他僅有的50元錢。周周很傷心……(1)根據材料一中出現的矛盾并結合所學知識,請你為呵護友誼提出好的建議。(4分)(2)材料二體現了網絡交往的哪一特點?(2分)(3)周周的經歷啟示我們在結交網友時需要注意什么?(4分)28.(10分)閱讀材料,回答問題七年級學生小趙的日記:每年4月23日為“世界圖書與版權日”,為了更好地推動更多的人去閱讀和寫作,我們學校要求每班都要召開以“倡導全民閱讀,打造書香校園”為主題的讀書沙龍活動,還要求長期執行下去,真受不了!平時我們學習已經夠忙了,作業那么多、老師要求那么高、任務那么重,父母還要我上各類培訓班,我感到學習好苦、好累??!但是一旦真正掌握了科學文化知識,或是解開了一道難題、掌握了豐富的詞匯、有了小小的科技創新、發表了自己的作品……老師、父母的鼓勵和夸贊,同學們的羨慕、佩服,會讓我覺得很開心、快樂。這時我感受到的快樂是無法用語言來表達和形容的。(1)結合上述日記,談談我們應該如何正確看待學習。(4分)(2)結合材料,談談學習的重要性表現在哪些方面。 (3分)(3)作為中學生,我們應如何學會學習?(3分)29. (8分)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立木為信”——令既具未布,恐民之不信,乃立三丈之木于國都市南門,募民有能徙置北門者予十金。材料二:公孫鞅曰: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復,何禮之循?……各當時而立法,因事而制禮。禮、法以時而定。湯、武之王也,不循而興。殷、夏之滅也,不易禮而亡。材料三:“行之十年,秦民大悅,道不拾遺,山無盜賊,家給民足。民勇于公戰,怯于私斗,鄉邑大治。”請回答:(1)“立木為信”的人是誰?他生活在什么時期?他主持進行了歷史上一次重要的變法,是在哪國進行的?變法的目的是什么?(4分)(2)如果你是舊貴族,對變法的那條最不滿?請再列舉一條變法的內容(2分)(3)結合材料三和所學知識,說說這場變法有何意義?(2分)30. (12分)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我們的祖先憑借著勤勞與智慧,創造了輝煌燦爛的中華文明,為人類的發展和進步做出了偉大貢獻。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高超工藝的精品】材料一:如左圖【中華文明的載體】材料二:考古學家們發據了數以萬計的甲骨片,甲骨上所記的都是占卜語言。凡祭祀、戰爭、風雨、天象、農業豐收以及病疫等都是通過占卜向上天請命。如圖甲骨片中所示文字是中國已發現的古代文字中年代最早、體系較為完整的文字。【巧奪天工的工程】材料三:某著名水利工程的相關說明-將岷江分為內江和外江,外江主要用于分洪,內江主要用于引水灌溉【影響深遠的思想】材料四:當時,各家學派的代表人物聚眾講學,研討學術,著書立說。它們提出各種政治主張和治國方略,希望用自己的學說解決社會問題。各學派在思想上、政治上的觀點不同,學派之間展開激烈的辯論,相互抨擊;同時又相互影響,取長補短,呈現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人教版《中國歷史 七年級上冊》(1)“工匠精神”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精華之一。正是古代工匠的追求極致、追求品質的精神,造就了上圖這件絕世青銅精品。請你說出這件青銅器的名稱。(1分)(2)材料二中的文字它被稱為什么?我國有文字可考的歷史始于何時?(2分)(3)指出材料三中描述的這項水利工程的名稱。根據材料三的相關說明,回答修建這項水利工程的作用是什么?(3分)(4)歷史上把材料四所述的現象稱為什么?這種“思想文化的繁榮局面”有何影響?寫出儒家一位代表人物及主張。(5分)(5)通過以上問題,請談談當代中學生如何弘揚和傳承中國傳統文化?(1分)2022學年第一學期七年級期中考試歷史與社會 道德與法治答案一、選擇題(本題共有25小題,每小題2分,共50分)1 2 3 4 5 6 7 8 9 10B D B D C A C D D C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A C B B C C B A B A21 22 23 24 25A C D D D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共有5小題,共50分)26.(1) 西南 (1分)一般定向法(1分)(2)甲 (1分) 甲處等高線稀疏,坡度和緩(2分)(3) A (1分) B (1分) 自西北向東南(1分)(4)鄉村(1分) 農業、種植業、林業、旅游(寫出一種即可)(1分)27(1)①呵護友誼,需要用心去關懷對方。②呵護友誼,需要學會尊重對方。③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處理沖突。④呵護友誼,需要學會正確對待交友中受到的傷害。(4分)(2)虛擬的特點。(2分)(3)①虛擬世界的交往,帶有很多不確定的因素,我們要有一定的自我保護意識。②將網上的朋友轉化為現實中的朋友需要慎重,要考慮安全。(4分)28.(1)①學習中有快樂。對某方面的知識有強烈興趣時,自己解決某個問題時,我們都可以體味到學習帶來的快樂。②讀書學習是一個過程,我們并不是每時每刻都能從中感受到快樂。學習中也有辛苦,這需要我們憑借堅強的意志做出努力。③當我們經歷了學習的辛苦,收獲學習的成果時,那種發自內心的愉悅讓我們體驗到學習的美好,它是學習過程帶給我們的美妙享受。(答出任意2點給4分)(2)①學習,不僅讓我們能夠生存,而且讓我們能夠擁有更充實的生活。②學習點亮我們心中的明燈,激發前進的動力。③為我們未來幸福生活奠基。(3分)(3)學會學習,需要發現并保持對學習的興趣;學會學習,需要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學會學習,還意味著要善于運用不同的學習方式,學會自主學習等。(3分)29.(1)商鞅(1分);戰國時期(1分);秦國(1分);富國強兵,在兼并戰爭中取勝。(1分)(2)廢除貴族世襲特權。(1分)建立縣制、廢除貴族世襲特權、承認土地私有制、獎勵耕戰;(寫出任意一點得1分)(3)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戰斗力,一躍成為最強盛的諸侯國,為以后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2分)30.(1)司母戊鼎。(1分)(2)甲骨文;商朝。(2分)(3)都江堰;防洪和灌溉(3分)(4)百家爭鳴;(1分)促進了思想和學術的繁榮,成為中國古代第一次思想文化發展的高峰,為中國古代文化的發展奠定了基礎,對后世影響深遠;(2分)孔子,仁(或:孟子,仁政,民貴君輕:荀子,禮治)(2分)(5)取其精華,去其糟粕;批判繼承、創新繼承。(1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