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八年級文理科基礎調研模擬試卷·文科A卷(201312)
(社會·思品部分)(共50分)
一、選擇題(本題有15小題,每小題2分,共30分。)
1.下列標題,不符合“大河流域——人類文明的搖籃”這一選題的是( )
A.金字塔的國度 B.奴隸制民主政治的高峰
C.種姓制度的產生 D.新月沃地孕育的古國
2.馬克思說:“希臘的內部極盛時期是伯利克里時代,外部極盛時期是亞歷山大時代。”希臘的“內部極盛”的主要原因是( )
A.對外交流頻繁 B.中央集權制度發展到頂峰
C.民主政治達到極盛 D.農耕文明發達
3.復旦大學校訓“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出自中國某典籍,全句是“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你認為該典籍是( )
A.《韓非子》 B.《孫子兵法》 C.《道德經》 D.《論語》
4.“你吃得放心,我賺得安心。你吃得長壽,我賺得長久。”這是一家生意紅火的飯店所掛的對聯。它告訴我們的道理是( )
①堅持誠實就會贏得信任 ②經營者尊重消費者的生命,也就意味著更好地關愛自己的生命
③經營者要尊重和維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④對消費者負責,要求經營者不能考慮個人利益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5.“三字經”中有這樣一句話:“子不教,父之過。”這說明家庭具有 功能。( )
A.消費 B.撫育和贍養 B.教育 D.人口生產
6.春秋時期,齊桓公采用管仲建議,打出“尊王攘夷”旗號,其真正目的是( )
A.保護周王室,盡諸侯國義務 B.抗擊威脅中原的少數民族
C.確立自己的威信,爭當霸主 D.團結其他諸侯與王室對抗
7.有一位叫劉穎的老人,18年來她將自己制作的4400多個布袋贈送給身邊的鄰居、姐妹、公交司機、陌生人,希望人們少用塑料袋,減少白色垃圾。這位“布袋奶奶”的故事告訴我們( )
A.保護環境是成年人的事情 B.要保護地球,樹立生態文明觀念
C.保護環境已成為每個人的自覺行動 D.要友善待人,發揚助人為樂精神
8.戰國時某國有這樣兩戶人家:一戶人家的老大因作戰有功獲得爵位,另一戶人家的長子在家勤于耕作,免除徭役。據此判斷這兩戶人家最有可能生活在( )
A.齊國 B.楚國 C.燕國 D.秦國
9.《三字經》:“周武王,始誅紂,八百載,最長久。”與周“最長久”無關的制度是( )
A.宗法制 B.分封制 C.禮樂制度 D.郡縣制
10.戰國思想家荀子提出:“國將興,必貴師而重傅;國將衰,必賤師而輕傅。”這句話的意思是( )
A.國家興旺,教師就尊貴;國家衰敗,教室就卑賤。
B.國家的興衰與老師沒有任何關系。
C.有了老師,國家就一定會興旺;沒有老師,國家卻不一定會衰敗。
D.國家要興旺,必須尊師重教;國家走向衰敗,必定與輕視教師有關。
11.2009年12月27日中央電視臺報道:日前在河南安陽西高穴發現“疑似”魏武王(曹操)墓葬。你認為該墓葬的墓碑上所刻文字應該是( )
A.甲骨文 B.楔形文字 C.隸書 D.象形文字
12.下列事實中可以作為古代中國已經進入文明時代的標志性現象是( )
①飼養豬、狗等家畜 ②用甲骨文記錄卜辭 ③河姆渡原始村落出現 ④禹建立夏朝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3.王先生與朋友到某酒樓用餐時,自帶了一瓶白酒。餐后,酒樓告知他要收取100元的“開瓶費”。王先生當場提出質疑,并拒絕支付“開瓶費”。該酒樓的這一行為侵犯了王先生的( )
A.自主選擇權和安全權 B.依法求償權和知悉真情權
C.安全權和知悉真情權 D.自主選擇權、公平交易權和知悉真情權
14.為治理藍藻,清潔水源,某地中小學開展了“省下三角錢,認領一尾食藻魚”的活動。同學們積極響應,并主動捐獻出自己的零花錢。從財產權力角度看,同學們行使的是( )
A.財產使用權 B.財產占有權 C.財產收益權 D.財產所有權
15.“生如夏花之絢爛,死如秋葉之靜美”啟示我們( )
①要生得轟轟烈烈 ②要死得無聲無息 ③每一個生命,自有其價值和尊嚴
④要最大限度地釋放潛能追求生命的價值,這樣才有可能達到人生的完美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二.非選擇題.(本題20分)
16.王麗娟今年13歲,前幾天,她未經父母同意,從家里拿出1000多元錢,買了一部手機,她父母發現后對她進行了嚴厲批評,并找到賣手機的商店退貨,但遭到店主的拒絕。問:
(1)王麗娟及父母可以將手機退掉嗎?(1分)為什么?(4分)
(2)如果賣方依然拒絕退貨,王麗娟父母可以怎么辦?(4分)
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
材料一:“秦王掃六合,虎視何雄哉!揮劍決浮云,諸侯盡西來。”——李白
“祖舜宗堯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蒼生。不知禍起蕭墻內,虛筑防胡萬里城。”——胡曾
材料二:秦朝統一后,李斯建議:只能建立郡縣,而絕對不能封王。
(1)材料一中“秦王”、“秦皇”都是指誰?(2分)
(2)“防胡萬里城”的詩句反映了哪一史實?(1分)該“萬里城”的起訖點在哪里?(2分)
(3)李斯的建議有利于建立怎樣的官僚制度?(2分)
(4)“秦王掃六合”有什么歷史意義?(4分)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