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共46張PPT)七上道法同步精品課件統編版七年級上冊激趣導入核心素養目標課堂小結新知探究筆記分條整理22年真題演練道德與法治 七年級上冊激趣導入思考:在中國人心目中,家的誘惑為什么如此之大?這節課,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家的意味》,探討家到底是什么?“春運”一詞最早出現于1980年的《人民日報》,以春節為中心,共40天左右。在此期間,民眾返鄉和外出活動增加,旅客數量持續上升,形成了堪稱“全球罕見的人口流動”現象。中國的春運,可謂世界上獨一無二的景觀。而這個景觀的背后,流淌的卻是每個人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濃濃親情。所有異鄉漂泊的孩子都只為這一天,有錢沒錢,回家過年!世界再大,也要回家!無論路途多么遙遠,歸程多么煎熬,什么都擋不住家的誘惑。擋不住的誘惑激趣導入7.1 家的意味第七課 親情之愛第三單元師長情誼1.道德修養:知道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要養成孝親敬長的品德;2.健全人格:提高對家、對親情的感悟與理解的認知能力,歸納孝敬父母的做法,提高孝親敬長的行為能力;3.責任意識:體會家人的付出與親情的溫暖,承擔對家庭的責任,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學重點:繼承、發揚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教學難點:為什么要孝親敬長。核心素養目標1.家的含義是什么?2.家對我們有什么意義?3.在中華文化中,家的意味和內涵是什么?4.為什么要孝親敬長?5.如何孝親敬長?自學01PART生命的居所新知探究以下歌詞的“家”指的是什么?快問快答1.家庭的含義?P71一般來說,家庭是由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或收養關系結合成的親屬生活組織。婚姻關系血緣關系收養關系①、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家庭生育家庭關系確立的幾種情形②、因血緣關系結合的家庭馮小剛、徐帆和養女《家有兒女》③、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的家庭——養子女、養父母④、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繼子 女、繼父母1.張四和李三戀愛半年,結婚成了家----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結婚組成新家庭 (婚姻關系)2.一年后生下三胞胎,使家庭喜添新成員----因生育導致的血緣關系結合成家庭 (血緣關系)3.養子女與養父母,成為一家人----依照法定條件和法定程序收養而組成家庭 (收養關系)4.繼子女與繼父母,也是一家人----隨父(母)再婚組建新的家庭 (婚姻關系)考考你的判斷能力探究與分享家的功能生育功能經濟功能休閑娛樂功能教育功能撫養、贍養、扶養功能情感交流功能滿足生活基本需要繁衍后代維系家庭家庭游戲休閑調劑家庭教育社會知識技能規范撫養子女贍養老人幫扶兄弟姐妹人格發展感情慰藉精神寄托消費功能考考你的判斷能力經濟功能生育功能扶養和贍養功能教育功能休息娛樂功能情感交流功能媽媽又生了個寶寶爸爸是公務員,月收入8000全家人常去探望爺爺、奶奶有時和爸爸打球、下棋媽媽幫我輔導功課空閑時全家人一起愉快聊天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2.家的重要性/作用? P72-74①②思考:1.為什么富豪說房子不是家?為什么中年男子找到了女兒就有了家?2.說一說:家對于我們的重要性?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一個沒有親情、沒有愛的人,才是真正沒有家的人。有一位醉漢躺在街頭,警察把他扶起來,一看是當地的一位富翁。當警察說服他回家時,富翁說:“家?我沒有家。”警察指著富翁的別墅說:“那不是你的家嗎?”富翁說。“那是我的房子。”戰爭期間,一位中年男子在戰爭中與親人離散,幾位親人喪生。后來他打聽到5歲的小女兒還活著,幾經周折終于找到了自己的親身骨肉。悲喜交加的他緊緊地摟著女兒,淚流滿地說:“我又有家了。”2.家的重要性/作用? P72-74①②①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我們與家的關系)p72②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讓我們的心靈有依靠。(家的實質)p732.家的重要性/作用? P72-74①②筆記分條整理02PART中國人的家新知探究目標問題:結合課本知識,想想在中國人的心中,“家”的意味是什么?2020年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很多人滯留在外地沒有回家。而2020年國慶和中秋相遇在一天,國和家撞了個滿懷,這是遲到了九個月的春運,無論堵多久都要回家。你能說一下為什么中國人過節要回家嗎?在中華文化中,家有著深厚的意味、豐富的內涵。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家是代代傳承、血脈相連的生活共同體,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3.在中華文化中,家的意味和內涵是什么?筆記分條整理家規是指一個家庭的行為規范,一般是由個家族傳承下來的教育、規范后代子孫的準則家訓是指對子孫立身處世、持家治業的教誨。家風是指一個家庭或家族的傳統風尚,家規、家訓是它的承載形式。(1)孔子家訓“不學詩,無以言;不學禮,無以立。”(2)古代“家規”“家訓”中的內容包含了許多積極因素,如提倡節儉,注重禮儀,勤勞善良等,這些內容都應繼承和發揚光大。目標問題:1.收集我國傳統文化中廣為流傳的“家規家訓”。2.分析這些“家規”“家訓”的內容,說說哪些內容應該繼承并發揚光大,成為新時期的家風。知識探究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 《論語》意思: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啊!孝:孝順父母 悌:順從兄長《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扶助父母的義務。4.為什么要孝親敬長?(原因)P72+74 ①②③①我們的生命是父母給予的,我們的成長也離不開家庭的哺育和支持。(情感)②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③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道德與法律)筆記分條整理下面是幾位同學對孝親敬長的一些看法,請你對這些看法進行辨析。小明說:“我的爸爸媽媽沒有生病,身體都很好,根本不用我照顧。”小夏說:“孝敬父母就是不要惹父母生氣,什么事情都要聽他們的。”小強說:“孝敬爺爺奶奶那是父母的事,與我們無關。”小軍說:“我現在還小,等我長大了一定好好孝敬父母。”盡孝在當下。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①盡孝在當下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在開始,我們就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5.如何孝親敬長?p74-75①②③④孝有三:大尊尊親,其次弗辱,其下能養。感悟經典:孝敬父母有三個層次:最基本要求--------能養即讓父母得到衣食溫飽,在物質上保證父母的基本生活。其次--------弗辱即不使父母感到屈辱,兒女的行為不讓父母難堪、不給父母丟臉。最高層次--------尊親即尊重父母,順乎其心。不僅要做到物質上贍養,還要精神上安慰,使其愉快、高興、順心。②尊敬③傾聽④感恩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5.如何孝親敬長?①盡孝在當下。不僅僅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從現在開始,我們應該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p74②尊敬。尊敬雙親長輩,聽取他們的意見和教導。p75③傾聽。與雙親長輩保持親近、融洽的關系,傾聽他們的心聲。p75④感恩。知恩、感恩,用行動表達感恩之情。p755.如何孝親敬長?p74-75①②③④筆記分條整理家的意味生命的居所中國人的“家”1.家庭的含義2.家庭的意義3.在中華文化中,家的內涵 4.為什么要孝親敬長?5.怎樣孝親敬長?(1)身心的寄居之所(2)心靈的港灣課堂小結1.電視劇《人世間》中說,“孝道分兩種,一種是養心智,一種是養口體。”養心智是指自己有所成就,考上了名牌大學,有一份體面的工作,使父母為自己感到自豪。養口體是指養家糊口,照顧父母的衣食住行,能夠讓父母老有所依。真正的孝道,是兩者的結合。上述材料啟示我們( )①孝敬父母就要事事順從父母 ②孝敬父母就是讓父母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③自覺踐行中華傳統美德 ④孝敬父母既要贍養父母,還要給予父母精神上的慰藉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D22年真題演練2.為了發揚中華民族重視家庭教有的優良傳統,引導全社會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增進家庭幸福與社會和諧,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家庭教育促進法》,下面屬于正確的家庭教育方式方法的是( )①潛移默化,言傳與身教相結合; ②棍棒之下出孝子,對子女要嚴格要求;③尊重差異,根據年齡和個性特點進行科學引導;④平等交流,予以尊重、理解和鼓勵;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B3.習近平說:“廣大家庭都要弘揚優良家風,以千千萬萬家庭的好家風支撐起全社會的好風氣。”下列名言警句、諺語能體現良好家風中勤儉節約品質的是( )A.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B.人而無禮,焉以為德C.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D.人而無信,不知其可也C4.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了新制定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家庭教育促進法》,要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建設的重要論述,通過制度設計采取一系列措施,將家庭教育由舊時期的傳統“家事”上升為新時代的重要“國事”。國家注重家風建設的意義( )①有利于構建和諧家庭 ②完全消除家庭矛盾③有利于促進優秀家風的弘揚 ④ 加強學校之間的交流與溝通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D5.“孤身一人在這陌生城市漂|難免磕磕絆絆爬起跌倒|心底時常涌起|家那溫馨的味道|日日夜夜魂牽夢繞…家的味道是媽媽編織的毛衣|針針線線連著兒女的暖|一雙巧手縫縫補補|織出我一條人生路…”《家的味道》的歌詞告訴我們 ( )①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②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③家是我們逃避困難和挫折的最佳場所④家是能滿足我們所有需要的場所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A6.“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家庭是社會最基本的細胞,是最重要、最核心的社會組織,家庭的可持續發展是社會穩定發展、國家穩定發展的基石。下列屬于家最基本特點的是( )A.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B.家是我們心靈的港灣C.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D.家是我們一生讀不完的書C7.春節,是中華民族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又是一年春節至,無論世界多么精彩,無論身在何方,無論路途多么遙遠,我們也要回家。這是因為( )①家中有親人的牽掛,家中有真切的關懷和守候②家是承擔責任的地方,回家只是為了回報父母③家是身心的寄居之所,身心疲憊了才需要回家④每個人的內心都有一份對家人割舍不斷的情感A.②③ B.①④ C.③④ D.①②B8.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下列句子能夠反映子女對父母孝敬之情的是( )A.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C.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D.夕陽無限好,只是近黃昏C9.下列行為中屬于孝敬父母的行為的是( )①分擔父母的憂愁,不向父母提過分的要求②日常生活中對父母有禮貌,理解父母的心意,聽從父母的教誨③正確理解與對待父母的“嘮叨”④體貼父母的辛苦,做力所能及的事情A.①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③A10.(2022年柳州)“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孝悌也者,為仁之本”。這些古語告訴我們要( )A.尊重他人 B.孝親敬長 C.遵紀守法 D.誠實守信【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孝敬父母.“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表達了作者對母愛的感激以及對母親深深的愛與尊敬。“孝悌也者,為仁之本”意思是孝順父母、順從兄長,這就是仁的根本。這些古語告訴我們要孝親敬長,B符合題意;ACD不符合題意。故選:B。11.(2022年赤峰)《論語 學而》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因此,對于父母,我們( )A.要知恩、感恩,用心去愛,用行動去表達B.孝敬父母長輩是長大成人以后的事,現在不用考慮C.在產生矛盾時,不必理睬,父母會主動溝通D.應該適當與父母沖突,以證明自己成長【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孝敬父母。題干中指出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每個中國公民的法定義務。因此,對于父母,我們要知恩、感恩,用心去愛,用行動去表達,故A正確;B錯誤,無論何時,我們都要孝敬父母和長輩;CD錯誤,當我們與父母出現分歧時,要學會換位思考,主動溝通,但是不能老師與父母發生沖突。故選:A。12.(2022年吉林)某中學從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開展“學家史、尋家訓、傳家風”活動,得到學生積極響應。這一活動旨在( )A.弘揚勤勤懇懇、刻苦鉆研的工匠精神B.培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等傳統美德C.發揮學校保護未成年人第一陣地功能D.規定中學生履行贍養父母的法定義務【答案】B【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孝敬父母。題文中,某中學從家庭老物件和老照片入手,開展“學家史、尋家訓、傳家風”活動,得到學生積極響應。這一活動旨在培養孝敬父母,尊敬長輩等傳統美德,B正確,符合題意;A觀點正確,但題干中沒有體現;C錯誤,第一陣地應該是家庭保護;D錯誤,我國法律規定成年子女有贍養父母的義務。故選:B。13.(2022年黑龍江)孝敬父母是公民的道德義務和法律義務。青少年孝敬父母最重要的是( )A.努力學習讓父母高興B.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C.尊重和愛戴父母D.認真聆聽,對父母言聽計從【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孝敬父母。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法律規定公民應盡的義務。孝敬父母就要從生活中的小事做起,最重要的是要做到尊重父母、理解父母、感恩父母、尊重和愛戴父母,C正確;努力學習讓父母高興、幫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務只是孝敬父母的具體表現,AB錯誤;我們不能對父母言聽計從,D錯誤。故選:C。14.(2022年十堰)家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為了讓家庭更溫馨和睦,我們應該( )①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②懂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勞③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④質疑父母,無故與父母發生爭吵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答案】A【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孝敬父母(1)①父母賦予我們生命,哺育我們成長,教給我們知識、技能和做人的道理。②父母對子女的愛是世界上最無私、最偉大的愛。③孝敬父母既是為人的基本要求,也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④在現代社會,孝敬父母既是基本的道德規范,也是法律的要求。家是甜蜜、溫暖、輕松的避風港。為了讓家庭更溫馨和睦,我們應該孝敬雙親長輩,關愛家人;懂得感恩,體諒父母的辛勞;積極參與家務勞動,養成勞動習慣,①②③正確,符合題意;④錯誤,此做法不利于家庭的和睦。故選:A。15.(2022年湖北)2021年9月,“留蝦女孩”的視頻感動了無數網友。為了讓做完手術的媽媽補身子,女孩經常把學校午餐里的蝦、牛奶、水果等平常在家很少吃到的東西帶給媽媽吃。“留蝦女孩”的故事告訴我們( )①父母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②“孝”是中國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③要弘揚中華民族孝親敬長的傳統美德④孝敬父母要體現在日常行為之中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答案】D【解析】本題考查的知識點是孝敬父母。題文材料中“留蝦女孩”的行為告訴我們在中國的家庭文化中,“孝”是中國家庭文化的重要精神內涵,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要傳承發揚,我們應不忘父母的養育之恩,用行動表達孝敬之心,孝敬父母要體現在平時的一言一行中,故②③④符合題意;①錯誤,家是我們身心的寄居之所。故選:D。16.(2022年云南)父母給了我們生命,為我們的生活操勞,我們要用實際行動孝敬父母,呵護這份親情。下列名言或詩句體現孝敬父母的是( )A.業精于勤,荒于嬉B.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C.天下興亡,匹夫有責D.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答案】D有【解析】本題考查的是孝敬父母。依據課本知識分析可知,“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這句詩表達了要孝敬父母,故D符合題意;“業精于勤,荒于嬉”體現的是勤奮,故A與題意不符;“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體現的是友情的寶貴,B與題意不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體現的是報效國家,C與題意不符。故選:D。17.(2022年遂寧)家是一生讀不完的書,家不只是一所房子,家里有親人,家中有親情。在中國的家庭文化當中,“孝”是重要的精神內涵,《論語 學而》中說:孝悌也者,其為仁之本歟!“孝親敬長”從道德角度來說這是因為( )A.孝敬父母是每個公民的法律義務B.角色不同,責任相同,勇于承擔責任C.孝敬父母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D.良好的親子關系需要雙方良好的互動【答案】C【解析】本題考查學生對孝敬父母的認識。結合題干內容分析可知,孝敬父母是為人之本。孝親敬長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C說法正確,符合題;A排除,不時從道德角度來講的,是從法律的層面來說的;B錯誤,題干沒有體現;D排除,與題意不符。故選:C。謝謝21世紀教育網(www.21cnjy.com)中小學教育資源網站兼職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列表 7.1 家的意味【2022-2023七上道法精品課件+視頻】.pptx 家_32071.mp4 徒步回家.mp4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