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4.3 平面鏡成像第1課時學案教學目標:1.能描述平面鏡成像的特點;2.通過實驗,探究并了解平面鏡成像的特點;3.會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進行作圖。教學重點:通過實驗探究,歸納并表述平面鏡成像特點。教學難點:領會“等效替代法”實驗思想及平面鏡成像的原理。【導學過程】:一、創設情境劉謙的魔術很精彩,我這也有個精彩的魔術,大家看看--展示“會吃卡的空盒子”。想知道這個魔術的奧秘嗎 這個魔術實際上借助了平面鏡,這節課我們就來探究一下平面鏡的成像特點。二、自主預習1.平面鏡成像的原因是_____。2.平面鏡成像的特點: ; ;; 。從數學角度分析:平面鏡成像物像 。3.平面鏡成像的應用; ; 。4.球面鏡分為 ; 。5.凸面鏡成像特點: 。應用: 。6.凹面鏡成像特點: 。應用: 。三、合作探究探究一:像和物的大小關系和位置關系(1)再拿一支沒有點燃的同樣的蠟燭,在玻璃板后面移動,直到看上去它跟點燃蠟燭的像完全重合。這個位置就是前面那支蠟燭的像的位置。加油站:這種方法就是我們物理學中常用的等效替換法。思考:像和物完全重合說明——像與物的大小_____(“相等”或“不相等”)。(2)改變點燃蠟燭的位置,再重復上面的操作,記下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像的位置,并比較蠟燭和像的大小。 次數 物到平面鏡的距離/cm 像到平面鏡的距離/cm 像與物大小比較(放大或縮?。?br/>1 2 (3)把蠟燭和玻璃板移開,用直線的把每次實驗中蠟燭和像的位置連起來,用刻度尺測量它們到玻璃板(平面鏡)的距離,再用量角器量一下這條線與平面鏡鏡面之間的夾角。結論: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相等”或“不相等”),像和物的連線跟平面鏡______(“垂直”或“平行”)。 通過以上的實驗可以知道平面鏡成特點是:①物體在平面鏡中成_____ __、____ ____像;②像與物的大小______ _ __ __;③像與物的連線與鏡面______ ___;④像到平面鏡的距離與物體到平面鏡的距離___________。思考:1.做該實驗時,我們為什么選用透明的玻璃而不選用不透明的平面鏡?因為: 。2.兩段相同的蠟燭是為了比較物與像的______關系;3.玻璃板為什么要和紙垂直? 。探究二:平面鏡成的像是不是真實存在的?即平面鏡成的像是實像還是虛像?1.把大的白紙平鋪在水平桌面上,紙上豎直放置一塊玻璃板作為平面鏡,并將玻璃板的位置在紙上畫出來。2.把一支點燃的蠟燭放在玻璃板的前面固定,記錄下這個位置,觀察它在玻璃板后面的成像情況。然后將光屏(白紙)放到像的位置,不透過平面鏡,直接觀察光屏。得出結論:_____(“有”或“沒有”)像,說明平面鏡成的是___像(“虛”或“實”)。加油站:能夠用光屏接收到的像,我們叫它實像,而平面鏡成的像是光屏接收不到的,所以叫作虛像。探究三:平面鏡成像原理1.在上面的實驗中,平面鏡后面并沒有點燃蠟燭,但是,我們確實看到平面鏡后面有蠟燭,這是為什么? 2.分析:如圖所示,點光源S向四處發光,一部分射向平面鏡的光線,經平面鏡反射后進入眼睛,引起視覺。根據光沿直線傳播的原理,我們感覺光好像是從圖中的S’發出的,而實際上S’并不存在,因此我們把S’叫做S的虛像。準確來說,是S發出的光經平面鏡 以后,射入眼睛的。 結論:平面鏡成像的原理是: 探究四:平面鏡的應用(如上圖右兩圖所示)討論:平面鏡在生產和生活中有哪些應用?PPT展示圖片,學生觀察思考。結論:① ;② 探究五:球面鏡特點及其應用PPT展示生活中各類球面鏡,學生觀察分析分類。球面鏡分為:① ;② 。 學生觀察凸面鏡、凹面鏡,并進行實驗探究它們對光的作用。分析現象,思考歸納。小結:凸面鏡對光有 作用;凹面鏡對光有 作用;提問:生活中有哪些關于凹面鏡、凸面鏡的應用?凸面鏡: ;凹面鏡: ;當堂檢測若小明同學身高1.5m,他站在大衣柜的穿衣鏡前2m處,他在鏡中的像高_____m;像與他相距_____m;若他逐漸遠離穿衣鏡,那么鏡中的像大小將_____。(選填“變大”、“變小”、“不變”)2. “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兩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靜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 )A.山的影子 B.山的實像 C.山的倒立的虛像 D.山的正立的虛像3.一只小貓正在平面鏡前欣賞自己的全身像,如圖所示:此時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應是圖中的哪一個 ( )(A B C D)4.【邵陽中考】利用平面鏡成像的特點在圖中根據平面鏡中的像A’B’畫出物體AB。5.如圖所示是一女孩借用鏡子在草地上拍出的神奇的“空心人”照片,這種神奇的“空心”現象是簡單的 成像,鏡子中所成的是對面草地的 (選填“虛”或“實”)像。6.如圖是我國研制的用于探索宇宙的“天眼”,它利用了凹透鏡對“光”的 (選填“會聚”或“發散”)作用。凹面鏡在反射“光”時, (選填“遵循”或“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