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5.1.1酶的作用和本質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生命觀念:明確細胞代謝、活化能、自變量、因變量、無關變量等概念科學思維:通過圖表比較、動畫演示,以及教材上形象,直觀的圖解和文學說明,讓學生明確催化劑可降低化學反應的活化能。科學探究:通過合作探究比較過氧化氫酶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學會如何控制自變量,觀察和分析因變量以及設置對照組和實驗組。社會責任: 1、通過小組間的討論、合作與交流,培養學生的合作互助精神。2、通過圖表、動畫等形式,并感受學習的快樂和分享的喜悅。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酶在細胞代謝中的作用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難點:1、酶通過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從而提高化學反應速率的作用2、控制變量的科學方法三課前預習1.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實驗(1)實驗原理2H2O22H2O+O2(2)實驗過程和現象試管編號 試劑 處理 現象1 2 mL H2O2溶液 常溫 幾乎無氣泡產生2 2 mL H2O2溶液 90 ℃左右的水浴加熱 有________氣泡3 2 mL H2O2溶液 FeCl3溶液2滴 有________氣泡4 2 mL H2O2溶液 新鮮肝臟研磨液2滴 有________氣泡(3)實驗結論:酶具有________作用,同無機催化劑相比,酶的催化效率________。(4)實驗中變量的控制①自變量:________的對實驗對象進行處理的因素。如本實驗中加__________和加__________。②因變量:因________改變而變化的變量。如本實驗中____________。③無關變量:除自變量外,實驗過程中還存在的一些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的________,如肝臟的新鮮程度等。(5)對照實驗①除作為________的因素外,其余因素(無關變量)都________,并將________進行比較的實驗。②對照實驗一般要設置對照組和________組。2.細胞內的大分子具有重要的功能。請參照表中內容完成下表。生物大分子名稱 (1)_____ 纖維素 DNA 酶功能 (2)_____ 組成植物細胞的結構 攜帶遺傳信息的物質 具有催化作用元素組成 C、H、O C、H、O (3)_____ C、H、O、N等基本組成單位 葡萄糖 (4)_____ 脫氧核苷酸 (5)_____功能舉例 玉米種子萌發時,水解成葡萄糖進行氧化分解 洋蔥外表皮細胞的細胞壁是由纖維素組成 細菌的擬核DNA中儲存著控制細菌主要性狀的遺傳物質 唾液淀粉酶水解淀粉3.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方法步驟1號試管 2號試管 3號試管 4號試管體積分數3%的過氧化氫溶液(mL) 2mL 2mL 2mL 2mL溫度(℃) 室溫 90 室溫 室溫催化劑類型和數量(滴) ①________ ②________ ③________ ④________預期實驗結果(氣泡的冒出情況) ⑤________ ⑥________ ⑦________ ⑧________4.下圖是催化劑降低化學反應活化能的圖解。表示無酶催化條件下反應的活化能的曲線是____段,表示有酶催化條件下反應的活化能的曲線是_____段,表示有酶催化條件下降低反應活化能的曲線是______段。5.細胞代謝產生的廢物中,有對細胞有害物質,如過氧化氫。在細胞中能將過氧化氫及時分解為氧氣和水的酶是__________酶。新鮮______中有較多的過氧化氫酶。三氯化鐵是一種無機催化劑,其中的____________ 能催化過氧化氫分解。6.新陳代謝:_____是活細胞中全部化學反應的總稱,是生物與非生物最根本的區別,是生物體進行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細胞代謝:_____中每時每刻都進行著的_____。活化能:分子從_____轉變為____所需要的_____。酶:是_____(來源)所產生的具有_____作用的一類_____。(酶的作用:_____,提高化學反應速率)7.巴斯德以前,許多化學家認為發酵是純_____________,與_____________無關。1857年巴斯德提出發酵是由于_____________的存在所致,沒有___________的參與,糖類是不可能變成酒精的;而德國化學家李比希卻堅持認為引起發酵的是________________中的某些物質,但這些物質只有在酵母細胞_____________后才能發揮作用,兩種觀點爭執不下。德國化學家畢希納發現不含酵母細胞的___________與活酵母是一樣的,都能引起發酵,他將引起發酵的物質稱為_________,最早從刀豆中提取出脲酶的是美國科學家_________,他用多種方法證明了酶是________。20世紀80年代,美國科學家切赫和奧特曼發現少數__________也有生物催化功能四自我檢測1.下列有關酶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是具有分泌功能的細胞產生的②有的從食物中獲得,有的在體內轉化而來 ③是活細胞產生的 ④酶都是蛋白質⑤有的酶是蛋白質,有的酶是RNA ⑥酶在代謝中有許多功能⑦在新陳代謝和生殖發育中起調控作用⑧酶都是生物催化劑A.①②⑤ B.③⑤⑦ C.③⑤⑧ D.④⑤⑥2.某生物興趣小組欲驗證某種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設計了下列4組實驗,其中合理的組合是( )①待測酶溶液+雙縮脲試劑 ②蛋白溶液+雙縮脲試劑③待測酶溶液+碘液 ④淀粉溶液+雙縮脲試劑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②③3.下圖表示“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相關分析合理的是( )A.本實驗的因變量是溫度和催化劑的種類B.本實驗的無關變量是過氧化氫分解速率C.1 號試管是對照組,2 號、3 號和 4 號試管是實驗組D.分析 1 號、4 號試管的實驗結果可說明酶具有高效性4.關于“比較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的分解”的實驗,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實驗中所用肝臟必須是新鮮的,若放置時間過長肝細胞內的過氧化氫會減少B.實驗中用到的滴管必須先吸取氯化鐵溶液再吸取肝臟研磨液,這樣對實驗結果影響較小C.過氧化氫在溫度高的環境中分解速度比常溫下快D.實驗的自變量是試管中產生氣泡數目的多少和衛生香的復燃情況5.關于生物體產生的酶的敘述,錯誤的是( )A.酶的化學本質是蛋白質或RNA B.脲酶能夠將尿素分解成氨和CO2C.蛋白酶和淀粉酶都屬于水解酶類 D.纖維素酶能夠降解植物細胞壁和細菌細胞壁6.如圖所示,①表示有酶催化的反應曲線,②表示沒有催化劑的反應曲線,下列圖中的 E 可以表示酶所降低的活化能的是( )A. B.C.D.7.如圖曲線表示某化學反應在使用無機催化劑和酶催化條件下的能量變化過程。下列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曲線①表示在無機催化劑條件下的能量變化B.比較反應前后能量變化,可確定該反應為放能反應C.a與b的差值為酶催化該反應所降低的活化能D.此過程解釋了酶的催化具有高效性的原因8.甲、乙兩種酶用同一種蛋白酶處理,酶活性與處理時間的關系如下圖所示。下列分析錯誤的是A.甲酶能夠抗該種蛋白酶降解B.甲酶是不可能具有催化功能的RNAC.乙酶的化學本質為蛋白質D.乙酶活性的改變是因為其分子結構的改變9.常食大蒜能保護心臟。大蒜切開后,其內的蒜素半胱氨酸能在胱硫醚連接酶的作用下分解產生H2S,該物質具有降低血漿膽固醇的作用。實驗表明,經蒜素半胱氨酸處理的動物,左心室肌細胞內胱硫醚連接酶的活性增加,血漿里的H2S增多,動物的死亡率明顯降低。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膽固醇是構成動物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之一B.蒜素半胱氨酸的組成元素為C、H、O、N、SC.大蒜能保護心臟的原因之一是能產生硫化氫從而降低膽固醇D.胱硫醚連接酶的作用是降低核糖體中脫水縮合反應的活化能10.如圖為蘋果成熟期有機物質含量的變化圖,相關分析錯誤的是( )A.圖中的五種有機物質中最可能含有S的是酶B.每個月采集蘋果制備樣液,用斐林試劑檢測,則10月的樣液磚紅色最深C.圖中的酶最有可能是淀粉酶,在該酶的作用下,蘋果細胞液濃度逐漸變小D.圖中屬于還原糖的是果糖、葡萄糖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 較少 較多 大量 催化 更高 人為控制 FeCl3溶液 肝臟研磨液 自變量 H2O2分解速率 可變因素 自變量 相同且適宜 結果 實驗2. 淀粉 植物細胞內的儲能物質 C、H、O、N、P 葡萄糖 氨基酸或核糖核苷酸3. 無 無 質量分數3.5%的FeCl3溶液 質量分數20%的肝臟研磨液 少 較少 較多 多4. ad cd ac5. 過氧化氫酶 肝臟 Fe3+6. 細胞代謝 細胞 許多化學反應 常態 容易發生化學反應的活躍狀態 能量 活細胞 催化 有機物 降低化學反應所需的活化能7. 化學過程 生命活動 酵母細胞 活細胞 酵母細胞中的某些物質 死亡并裂解 提物液 釀酶 薩姆納 蛋白質 RNA四自我檢測1.C2.A3.C4.C5.D6.B7.C8.B9.D10.C試卷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