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第 課時課 題 1.2.1 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課時安排 1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1.回顧八年級下的已學知識,自學課文,結合孫中山的話能夠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領域說出20世紀初中國的局勢;結合鄒容《革命軍》,能夠理解20世紀初中國革命發展的必然性和辛亥革命的歷史背景;研讀史料,討論交流,了解并分析同盟會、三民主義等歷史名詞。 2.知道孫中山稱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體會鄒容、孫中山等革命者前赴后繼的獻身精神,感受革命先烈追求“民主”“自由”的高尚情懷。重難點 重點:20世紀初的中國局勢,革命黨人進行的革命活動。 難點:20世紀初中國革命爆發的必然性。教具準備 PPT師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導入 出示圖片:孫中山 設問:同學們學過或從影視劇中看過孫中山的事跡,說說他為什么“棄醫從政”? 自1900年起,世界格局怎樣?當時中國又發生了哪些大事? 從談話入手,一方面了解學生的歷史知識掌握情況,另一方面檢查學生有沒有閱讀教材的習慣。同時復習第一課的相關內容新課 環節一:閱讀材料 活動探討 設問:請同學們用自己的話描述20世紀初的中國(從政治、經濟等角度) (1)20世紀初的中國政治: (2)20世紀初的中國經濟: 追問:“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的掠奪中國”具體是怎樣做的?最大的一個領域是什么? 追問:這種控制還表現在哪些行業?(讓學生結合P11資料,運用數據,認識20世紀初列強在經濟上加緊對中國控制的史實。) 活動:列強對中國的經濟勢力的不斷深入,會對中國產生什么影響? 追問:有沒有產生客觀一些積極影響? 環節二:研讀教材 了解目的 面對列強的掠奪,中國應該怎么辦呢? 1.有識之士怎么做?結合圖1-22教學 2.新興的社會力量有何作用? 3.革命知識分子又是如何做的:(宣傳革命、促進革命思想的傳播) 4.呈現材料:鄒容《革命軍》選段,注明發表時間。設問:為什么鄒容在20世紀初大聲疾呼“我中國,不可不革命”,會有什么影響 (出現眾多的革命者) 設問:革命是不是唯一的選擇了呢?在19世紀后半葉,中國曾經做出哪些努力,其結果是什么,得到哪些經驗教訓? 環節三:敘述故事 學法指導 1.清末眾多革命者中,孫中山為什么被稱為中國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再次重溫:孫中山棄醫從政 設問:我們能從孫中山身上得到什么啟示? 2.結合相關史實,說說以孫中山為代表的革命派又是如何進行革命的呢? (1)組織革命團體:從興中會到同盟會(出示圖片材料,特別強調興中會、同盟會的性質) 超鏈接:資產階級革命團體的建立 (2)宣傳革命思想:三民主義。 超鏈接:三民主義 結合同盟會革命綱領和三民主義的解讀,說說對它的理解 經濟角度是重點內容,設置追問,活動等使學生明了“直接投資、向清政府貸款等”,就是資本輸出的具體表現 知道鐵路是列強當時掠奪中國的主要手段還表現在各個方面。 材料分析,培養學生閱讀材料,獲取信息的能力 導出民族資產階級在收回鐵路權方面所做的努力。說明民族資產階級是一種新的社會力量 使生感受到革命的目的是擺脫列強的控制,爭取中國的獨立、富強和發展 使學生認識到20世紀初的中國革命是唯一的選擇 1.學生通過講故事、閱讀材料知道孫中山為民主革命先行者的原因。感受孫中山的革命精神。同時培養學生史論結合,論從史出的史觀 2.通過列表了解兩個革命團體基本信息,說明孫在建立資產階級革命團體過程中發揮的作用,及其思想的轉變 通過材料分析和列表了解三民主義的主要內容和與同盟會革命綱領的聯系課堂總結 .介紹同盟會活動包括兩個方面:革命思想的宣傳和武裝起義。出示圖片:黃花崗七十二烈士之墓,黃花崗起義被捕烈士。林覺民像及《與妻書》 2.設問:面對風起云涌的革命形勢,清政府又是如何應對的? 追問:結果是什么? 人們又是如何看待清政府的行為? 出示陳天華《猛回頭》 從中體會革命者英勇不屈,為革命死而后已的精神 同時明確,在民族危機空前嚴重的情況下,任何維護清政府的改良道路都走不通的。只有通過革命,才有可能挽救民族危機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