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2.1.2受精作用學案一學科核心素養科學思維:闡明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并和精子的形成過程進行比較;科學探究:通過觀察蝗蟲精母細胞的減數分裂的裝片實驗,理解減數分裂的過程;社會責任:理解配子的多樣性與受精作用形成的后代的多樣性,對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所起的重要作用。二學習重難點重點;1.精子的形成過程;難點:1.闡明卵細胞的形成過程,并和精子的形成過程進行比較;2.闡明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生物遺傳和變異的重要性。三課前預習1.受精作用(1)概念:________和_______相互識別、融合成為_______的過程。識別依賴于膜上的_______(糖被),融合體現了____________。(2)過程:精子的_____進入卵細胞,_____留在外面。與此同時,______的細胞膜會發生復雜的生理反應,以阻止其他精子進入。精子的頭部進入卵細胞不久,精子的______與卵細胞的_____相融合,使彼此的______會合在一起。(3)結果:受精卵中的染色體數目又恢復到體細胞中的數目,保證了_____________________,其中一半的染色體來自______,另一半來自______。而細胞質(質 DNA)幾乎全部來自______。(4)意義:保證了生物前后代_______數目的恒定,維持了______________穩定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________。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_______多變的自然環境,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中進化,體現了__________的優越性。2.(1)在個體發育中,由一個或一種細胞增殖產生的后代,在形態、結構和_______上發生穩定性差異的過程,叫作細胞分化。(2)由________所決定的細胞自動結束生命的過程,就叫細胞凋亡,常常也被稱為細胞編程性死亡。(3)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的意義____________。(答出一條即可)(4)在減數分裂過程中,同源染色體先聯會后分離,在聯會時__________間還常常發生互換,非同源染色體則自由組合,使配子的遺傳組成多種多樣。(5)遺傳因子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的精髓是:生物遺傳的不是______的本身,而是控制____________。(6)位于____染色體上的基因控制的性狀,遺傳上總是_________,這種現象叫作伴性遺傳。(7)基因的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是:位于________的分離或組合是互不干擾的;等位基因彼此分離的同時,__________基因自由組合。3.有性生殖后代多樣性原因(1)配子的多樣性:減數分裂Ⅰ前期非姐妹染色單體之間的_____________;減數分裂Ⅰ后期非同源染色體之間的___________。(2)受精時精子和卵細胞的結合具有_________。4.新一代繼承了父母雙方的遺傳物質。由于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具有____________性,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的差異,加上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______________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_________________性。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中____________,體現了_____________的優越性。此外,就進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來說,減數分裂和受精作用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 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5.由于減數分裂形成的配子,染色體組成具有_____,導致不同配子遺傳物質的差異,加上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結合的隨機性,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_____性。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體現了有性生殖的_____性。就進行_____的生物來說,_____和_____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_____細胞中____的恒定,對于生物的_____,都是十分重要的。6.有性生殖的生物,同一雙親的后代必然呈現多樣性,這種多樣性有利于生物在_____________________,體現了有性生殖的優越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對于維持每種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都是十分重要的。7.果蠅的受精卵形成、受精卵發育為成體的基本過程與人相同。請完成下圖(2n=8表示染色體數目)。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_。四自我檢測1.2022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冰墩墩”是以中國的國寶大熊貓為原型設計創作,“墩墩”象征著樸實和憨厚與大熊貓的形象相當契合。已知大熊貓的體細胞有42條染色體,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下列有關大熊貓說法不正確的是( )A.一只大熊貓在不同時期產生的卵細胞,其染色體組合具有多樣性B.受精過程中精子和卵細胞各提供一半的遺傳物質C.雌雄大熊貓性原細胞的分裂方式相同,但是產生成熟生殖細胞的數目有差異D.大熊貓的性別差異由受精卵中性染色體組成決定2.高等動物進行有性生殖的 3 個生理過程如圖所示,則圖中①、②、③分別為( )A.有絲分裂、減數分裂、 受精作用B.受精作用、減數分裂、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C.有絲分裂、受精作用、減數分裂D.減數分裂、受精作用、有絲分裂和細胞分化3.下列選項中,導致配子中染色體組成具有多樣性的原因是①四分體時期非姐妹染色單體的交叉互換 ②同源染色體聯會③同源染色體分離 ④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4.下列有關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的敘述,正確的是( )A.受精卵中的遺傳物質一半來自父方,一半來自母方B.減數分裂與受精作用使親子代的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維持恒定C.人類的次級精母細胞中只含有0或1條Y染色體D.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是隨機結合的,不利于生物的多樣性5.學習《減數分裂》一課后,某同學寫下了下面四句話,其中錯誤的是( )A.我體細胞內的染色體中來自爸爸的和來自媽媽的一樣多B.我體細胞內的每一對同源染色體都有4個DNA分子C.我弟弟體細胞內每一對同源染色體的大小并不都相同D.我和弟弟體細胞內的染色體不完全一樣6.如圖表示細胞分裂和受精作用過程中,核DNA含量和染色體數目的變化,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具有染色單體的時期只有CD、GH、MN段B.GH段和OP段,細胞中含有的染色體數相等C.同源染色體的聯會和分離分別發生在JK段和LM段D.MN段會發生核DNA含量的加倍7.下圖為人類生殖過程簡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A.②過程為受精作用,完成此過程不需依賴細胞膜的識別與融合B.②過程中通常是A配子尾部進入B配子并促使B配子代謝活躍C.受精卵中染色體來自親本甲和乙各一半,兩親本傳遞給子代的DNA數相同D.圖中生殖方式產生子代出現多樣性與上述過程①和過程②均有關系8.我國科學家通過刺激雌鼠甲的卵細胞有絲分裂,培養了卵生胚胎干細胞,然后修改該細胞的基因,使這些細胞具備精子的功能,最后將這些細胞注入雌鼠乙的卵細胞,由此產生了一批具有兩個“母親”的小鼠。已知小鼠有20對染色體。以下敘述錯誤的是( )A.得到的子代都是雌性B.該方法繁殖產生的小鼠體細胞中有40條染色體C.正常情況下,受精卵中的染色體一半來自精子,一半來自卵細胞D.正常情況下,每個卵細胞繼承了初級卵母細胞四分之一的細胞質9.下列關于受精作用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A.受精作用過程是卵細胞和精子相互識別融合為受精卵的過程B.一個卵細胞能與多個精子結合C.受精作用對于維持生物前后代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十分重要D.受精過程中卵細胞和精子的結合是隨機的10.下圖為進行有性生殖生物的生活史示意圖,下列有關說法錯誤的是( )A.①過程精子和卵細胞的隨機結合導致了基因重組B.②、③過程存在細胞的增殖、分化、衰老和凋亡C.②、③過程中發生的基因突變可能遺傳給下一代D.④和①過程保證了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參考答案:三課前預習1.略2. 生理功能 基因 保證了每種生物前后代染色體數目的恒定,維持了生物的遺傳的穩定性(或對于生物的遺傳和變異,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非姐妹染色單體 性狀 性狀的遺傳因子(基因) 性 和性別相關聯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基因 非同源染色體上的非等位3. 交叉互換 自由組合 隨機性4. 多樣 隨機 多樣 自然選擇 進化 有性生殖5. 多樣性 多樣 自然選擇中進化 優越 有性生殖 減數分裂 受精作用 體 染色體數目 遺傳和變異6. 自然選擇中進化 減數分裂 和受精作用7. 8 有絲 減數 減數 n=4 n=4 受精作用四自我檢測1.B2.B3.C4.B5.B6.D7.D8.D9.B10.A第1頁,共3頁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