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源簡介 中小學教育資源及組卷應用平臺上課日期: 年 月 日 第 課時課 題 2.2.2 印度的覺醒課時安排 1 課 型 新課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掌握19世紀中期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掌握非暴力運動的含義;掌握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過程及結果。 2.過程與方法 通過分析印度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沒有使印度獲得獨立的原因,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歷史問題的能力。 3.情感態度和價值觀 通過講述甘地的個人經歷,讓學生了解杰出的歷史人物在歷史發展中的作用。重難點 重點:甘地領導印度人民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難點: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對印度民族解放運動的影響。教具準備 PPT師生活動過程 設計意圖導入 (材料式導入)展示:《甘地傳》獲獎 在1982年第55屆奧斯卡頒獎典禮上,影片《甘地傳》獲得八項大獎,上臺領獎的人強調說:“真正應該獲獎的是甘地本人。 甘地:領導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教師:你知道甘地為什么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嗎?這項運動又取得了哪些成果呢?新課 (一)英國的殖民統治 1.殖民統治對印度的影響 19世紀中期,印度完全淪為英國的殖民地,是英國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之一,被譽為英國王冠上最耀眼的寶石。 教師:英國在印度的殖民統治,給印度帶來了哪些影響呢? 學生1:工業文明得到了發展。 >>> 多媒體課件展示印度工人鋪電纜 總結:英國在印度大力推廣西方文化、科技發明,修建鐵路等,促進了工業文明在印度的傳播。 教師:有沒有消極的影響呢? >>> 多媒體課件展示英國人與她的印度仆人 英國在印度大肆掠奪原料,加緊資本輸出,牢牢控制了印度的經濟命脈,印度的民族資本主義發展舉步維艱。 2.印度國大黨的成立 教師:面對工業文明的沖擊和英國的殖民統治,印度社會開始覺醒,人們要求更多的政治、社會和經濟權利。 1885年,印度國民大會黨(簡稱國大黨)成立,印度的民族解放運動有了一個統一的全國性組織。 3.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 ①一戰期間,英國在印度征兵和征用物資,給印度經濟和社會發展造成不利影響,進一步激化了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之間的矛盾。 ②一戰中英國在國大黨的壓力下,承諾戰后印度成為帝國內部的一個自治領,但戰后沒兌現,反而制定了新的治安法,加強了對民族運動的鎮壓。 印度人民與英國殖民者的矛盾激化! 一戰時期,甘地在南非采用非暴力的方式,成功領導印度僑民反種族歧視斗爭,1915年,甘地帶著他的非暴力思想回到了印度。 引入:非暴力運動 二、非暴力運動 1.甘地與非暴力運動 甘地認為,暴力并不能拯救印度,應該“以愛的福音代替仇恨,以自我犧牲代替暴力,以靈魂的力量代替野蠻”。這就是他后來所說的非暴力方式。 甘地的高尚品格和犧牲精神 傳到印度,為他贏得了普遍尊重。詩人泰戈爾賦予他“圣雄”的稱號,意思是“偉大的靈魂”。 2.非暴力運動的開端 1919年,新的治安法通過后,曾對殖民統治者抱著合作態度的甘地號召人們罷工,舉行祈禱和絕食以反對該法,未料引發流血慘案。 結果:非暴力運動不得不中止。 3.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通過多次實踐活動,包括甘地在內的不少民族主義者意識到,為數不多的英國人之所以能對這個有3億人口的大國實行統治,就是因為印度各階層與英國人合作。如果取消這種合作,英國在印度的統治必將崩潰。于是,甘地又提出了“不合作”策略,作為對非暴力抵抗運動的補充和完善,并得到了國大黨的支持。 教師:非暴力與不合作之間是什么關系呢? 學生:相輔相成的關系 總結:一方面,用不合作來發動群眾,反對英國殖民統治,迫使殖民當局做出有利于印度民族資產階級的讓步; 另一方面,又用非暴力來限制群眾運動,防止社會改良轉變為革命,把群眾運動控制在資產階級利益所能容許的范圍之內。 第一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時間:1920—1922年 (2)內容: ①抵制在殖民政府以及法院中工作; ②拒絕在英國學校里讀書; ③鼓勵發展手工紡織業,抵制英國的商品; ④拒絕納稅。 (3)結果: 1922 年 2 月聯合省喬里喬拉村農民火燒警察局,21 名警察被燒死。甘地認為這是破壞非暴力原則,在國大黨工作委員會上,主持通過了停止非暴力不合作運動的決議。 第二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1)時間:1930年 (2)內容:采取不服從形式,所以又稱之為“文明不服從運動” 要求: ①降低田賦;②釋放了政治犯;③廢除食鹽專賣。 (3)結果:談判妥協 甘地妥協的原因: ①甘地主張非暴力抵抗,不希望發生暴力流血的事件; ②協定部分滿足了印度人民的要求,如釋放政治犯,允許人民煮鹽等。 第三次非暴力不合作運動 背景:二戰爆發后,英印當局擅自宣布印度參戰,激起印度各界不滿。 內容:發動了要求英國立即撤離的“退出印度”行動。 結果:第一次真正提出獨立的要求,第一次沒有譴責人民使用暴力,為印度的獨立奠基。 甘地的逝世 在為祖國獨立解放的同時,晚年致力于調解印度各個教派的矛盾,主張各派合作,1948年被印度教的狂熱分子刺殺。 客觀評價甘地在印度民族獨立運動中的作用 進步性: 1.創立并宣傳甘地主義思想,指導了民族解放運動; 2.一生多次領導非暴力不合作運動,打擊英國殖民統治,增強了印度人民民族自信心和自尊心,為印度的獨立奠定了基礎。 局限性: 給民族解放運動帶來消極影響,采用非暴力手段束縛了人民的手腳,反映了印度民族資產階級在反帝斗爭中的動搖性和妥協性。 說一說第一次世界大戰后亞非民族民主運動高漲的原因和歷史意義。 原因: ①第一次世界大戰削弱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的力量; ②十月革命后,殖民地與半殖民地國家的民族覺醒; 歷史意義:第一次世界大戰后出現在亞非拉大地上的民族民主運動,沉重打擊了帝國主義和殖民主義,動搖了世界殖民體系,成為影響國際秩序的重要因素。課堂總結教學反思 展開更多...... 收起↑ 資源預覽 縮略圖、資源來源于二一教育資源庫